重生后死对头他不对劲 第59节
虽是短短一句, 但宋时窈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前世今生最大的不同, 便是陆淮序与宋时窈的婚事。从前他说走就走了无牵挂, 可如今多了个宋时窈,依照本朝规矩,若他去庸城赴任,宋时窈作为家眷亦得随同。
庸城不比别的地方,多年治理无能造成了极其混乱的局面,陆淮序不愿让她随自己冒险。
宋时窈皱紧眉头:“有什么不一样?而且你都去过一次了,已占了先机,必定没有前世那般棘手。”
陆淮序无奈地笑笑,只能说得更直白:“窈窈,庸城太危险了,我不愿你跟我去冒险。”
宋时窈不满,眉心拧得更紧:“你自己一个人去都没问题,怎么我跟着去就成冒险了。”
还不等陆淮序再说出什么拒绝的借口,她又接道:“陆淮序,我知道你放心不下庸城,只要你决定好了,我一定会与你同去。”
似乎早就料到了她的执拗,陆淮序并不意外,只是叹息一声,再次向她说明:“窈窈,那里会很危险……”
“我不怕。”还不等陆淮序说完,宋时窈便打断了他的劝阻,“只要在你身边,我不怕危险,我只是,不想你再留我自己一个人了。”
她目光坚定,却在最后的这句话中流露出委屈。
前世走到最后,孤立无援,少有人能站在自己这边,宋时窈被困在了一个看不见的牢笼之中,踽踽独行,说到底,她也不过是希望这辈子的身边人,都能坚定地选择自己。
刚重生的时候,她一心想着躲灾避祸,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世,不想再跟上辈子一样横死寒江。
如今,宋时窈却毫不犹豫地选择跟着陆淮序前往庸城。
当她意识到这点时,也暗自问过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思来想去,其实也很简单,说到底只是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罢了。
宋时窈虽娇宠长大,但也不是受不得苦的性子,骨子里更是藏着些许执拗和不服输。
她若真的喜欢一个人,别说是难缠的亲族,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甚至还要不信邪地闯一闯。
可宋时窈偏偏不喜欢魏然,不想掺和进清远侯府的事。
现在对方换成了陆淮序,对宋时窈来说,赴任庸城而已,她自然不会有顾虑。
最终,陆淮序还是没能拗得过她,不多日,便向圣上自请去庸城。
战事刚起,庸城混乱,正是用人之际,刚巧陆淮序又是圣上亲甥,十分信得过。还不等陆国公夫妇有什么异议,就直接大手一挥,允了陆淮序的请求。
待嘉川长公主得知后,气得指着陆淮序问责:“你怎么一点成了婚的样子都没有,庸城是什么地方你不知道吗?窈窈自小就在京中长大,她去了庸城适应不了事小,万一遇上什么危险你又让我如何跟窈窈的爹娘交代?”
后来还是宋时窈去找嘉川长公主,向她保证自己一定全须全尾地回来,又撒娇劝慰一起上阵,才将长公主说得熄了火气。
因情况特殊,此次赴任时间紧,统共不过三日收整的时间,期间,宋时窈又特意回了趟宋府与宋父宋母道别。
兵荒马乱地收拾完,离京的最后一天,宋时窈忽然生出一阵不真切的感觉,她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没离开过京城,只在书中见过外面的风景。
纵然知晓此去庸城多为艰险,可心中多少还有几分期待,这几日她也一直缠着陆淮序,听他讲庸城大大小小的事。
因他们一行人明日一早就动身出发,孟知寻空出时间温了一盅热酒,与宋时窈临别叙旧。
“落雪了。”
两人围坐窗前,宋时窈余光瞧见一抹素白飘下,不由惊呼一声。
“京城今年的雪来得好晚。”
孟知寻抬眼望去,呼出的热气聚成团团白雾:“还真是,从前在定州,倒是难得能看见雪。”
宋时窈眨眨眼,饮下一口热酒,温热顺着喉管暖进胃里:“定州居然见不到雪么,好可惜。”
孟知寻莞尔,柔声细语:“各地景致不同,倒也说不上可惜。不过你与阿序此去庸城,那里条件艰苦,终年黄沙漫天,真不怕觉得无趣?”
宋时窈小口小口地啜饮,闻言摇了摇头:“我从小就在京城,还没见过沙漠呢。”
听到她话里的期待,孟知寻戳破她的幻想:“新奇只是一时的,再漂亮的景色看上几天后也会没意思,万一到了那里才觉得还是京城好,你怎么办?”
宋时窈知道孟知寻是在给自己做心理铺垫,她也听过不少人,去庸城前信心满满,但待了几个月后就想法设法地离开,孟知寻是怕她一时冲动,却来不及后悔。
“没关系呀。”宋时窈笑了笑,“既然有人能在庸城生活,那为什么我不能呢?诚然,庸城环境确实不如京城,可是天底下只有一个京城,其他地方的人不也照样传承了千百年么。”
“你能如此想,自然是好的。”孟知寻见她豁达也不多劝,“以后我常给你写信。”
宋时窈半杯倒的酒量还是不见好,才一会脸上就见了红云,她兴奋地点点头:“好呀,我也会给知寻姐姐回信,分享庸城见闻。之前看那些游记,其实写得未必是真,不过知寻姐姐放心,我一定把所有东西都真真实实地写给你看。”
“好。”
两人一边赏着院中雪景,一边饮酒畅谈,不知过了多久,只晓得是在酒盅见底时,多日没露面的安乐却出现在了国公府中。
宋时窈酒意上头,刚瞧见一袭红衣于雪中缓缓而来的安乐时,还有瞬间的愣神,疑心是自己喝醉了。
直到身边的孟知寻起身,唤出安乐后,宋时窈才醒神反应过来。
她立即惊喜地冲进大雪中,不顾风雪寒凉,一把紧紧地抱住了安乐。
“安乐,你怎么来了,还以为我走之前都见不到你了呢。”
宋时窈刚才在屋内,地龙正旺,又喝了些酒,觉得热便脱了氅衣。
见她衣着单薄,安乐回抱住宋时窈,又赶紧拽着她进屋后,才笑着说:“你都要离京了我怎么会不来,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宋时窈报以一笑,关切道:“你怎么从宫里出来的,是选好驸马了吗?”
安乐解下外袍递给丫鬟,手轻顿了下:“我偷偷溜出来的,待会还得再溜回去呢。”
“你选驸马的事居然还没有结果吗?”
宋时窈吃惊,算算日子,安乐在宫内已经待了有两个多月了。
安乐无奈地摇摇头:“我还不想嫁人呢,是父皇非要着急。”
宋时窈拉着安乐坐下,抚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安乐眸光闪烁,似乎在犹豫。这一举动落在孟知寻眼中,她意识到什么,瞧着安乐接下来的动作,来确定自己要不要出去把空间留给她们。
察觉孟知寻的视线,安乐仿佛被看穿了心思,不安地眨眼,并没有遮瞒,但还是摇头,希望孟知寻能够留下来。
孟知寻轻笑,微微点头应下。
宋时窈没有发现两人的动作,剩下的酒只够给安乐斟满一小杯,于是正忙着让春桃重新拿酒过来。
安乐下定决心,仰首将酒一饮而尽,拽住宋时窈的衣袖:“没关系,一杯就够了,我不能喝太多。”
“你的酒量那么好,平常一杯哪里够喝?”
“今天不能喝太多,喝多了我怕自己就说不出来了。”
安乐声音有些闷,宋时窈察觉到不对,关切问道:“安乐,你还好吗?”
“嗯,我很好,我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安乐的神色煞为认真,直直望进宋时窈的双眸。
宋时窈正色,对于安乐的反常心里感到些许忐忑:“你怎么了,是不开心吗?”
安乐抿唇,沉吟片刻后才再次启声,眼中泛起水雾:“窈窈,有件事我瞒了你很久,从前一直说不出口,现在才终于放下,能说出来了。”
宋时窈没有应声,安静地听她说下去。
“之前你不是也好奇我的玉牌为什么会丢失,又突然找到么?”安乐下意识地摩挲腰间的玉牌,长呼出一口气,“其实,它从来就没有丢,是我亲手送给了一个人。”
“曾经我觉得他很可怜,喜欢了他很久很久,后来出事后,有段时间我也没能彻底放下。”
“窈窈,我那年把玉牌送给了魏然。”
第66章 幸运
房中陷入良久的寂静, 唯有偶然听得窗外飞雪随风落下的簌簌声响,白雪轻柔地积压于枯枝之上,压出一道岌岌可危的弧度。
安乐刚开始还能控制住情绪, 近乎平静地说尽她与魏然所有的往事渊源,可到后面,声音中还是不可避免带上了愧疚自责的哭腔。
最后, 安乐只握住宋时窈的手, 一声又一声, 不停地朝她说着“对不起”。
莹润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串, 落在宋时窈的手背上,一颗颗烙印出滚烫的痕迹,灼得她心头一颤。
初次得知这些信息的宋时窈如五雷轰顶, 有那么一个瞬间, 她甚至忘了该如何开口,嘴唇微张,嗓子却偏生发不出声音来。
安乐……和魏然?
在宋时窈眼中,这本该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人, 她贫瘠的想象力实在无法将他们二人凑在一处,五味杂陈地看着眼前哭成泪人的安乐, 心中钝痛。
安乐喜欢魏然, 若今生如此, 在未被改变的前世, 必然也不会有差别。
宋时窈不敢想象, 前世得知魏然与自己要成婚时的安乐是何种心情, 必定少不得要失落痛苦。
可当时的自己只顾着焦头烂额地忙宋府里里外外的事, 根本没有想起安乐, 亦没有注意到她是否有任何不妥。
自己喜欢多年的人成婚在即, 娶的还是自己的闺中好友。在这种境况下,安乐心中酸楚却无人知晓,她更是无法向任何人倾诉,甚至是最好的朋友——宋时窈。
不知安乐私底下有没有哭过,或是埋怨过她。
宋时窈对前世这段日子中关于安乐的记忆,唯有她在自己与魏然大婚时,送上厚礼,并与嘉川长公主一道特来赴宴,在宋家艰难之际,给足了她颜面底气。
但对于安乐对魏然的喜欢,安乐在她面前,从头至尾只字未提。
宋时窈指尖不受控制地轻颤,拭去安乐眼角的泪,可她自己也没忍住被雾气遮了双眼,很是心疼:“傻瓜,你干嘛要说对不起,你哪有什么错呢?”
安乐早就哭得不能自已:“他对你那样坏,可我之前还是喜欢他,甚至想尽办法帮他。我这样做真的很对不起你。”
“安乐,不用道歉,你没有任何错。”宋时窈手忙脚乱地安慰她,“你与魏然之间的事情跟我和他的关系没有必然联系。全心全意地喜欢一个人,不是你的错,不要因为我而感到愧疚。”
宋时窈说着说着,非但没劝好安乐,反而把自己说得也泪眼汪汪:“反倒是我,我才是应该说对不起的那一个。相处这么多年,我居然傻到一丁点都没有发现你的心思,从来不顾及你的感受,我行我素地处理这些事情。安乐,我真的很抱歉,真的对不起。”
不只是为今生,更是为前世。
为那个被宋时窈忽略的安乐,为那个亲眼看着心上人与挚友成婚,却还要忍痛笑着送上祝福的安乐。
前世今生的一切串起来,宋时窈曾遇见过许多不幸和恶意,可在无知无觉的角落中,她同时也亏欠了周围人诸多。
不论是陆淮序,银杏,亦或安乐。
宋时窈曾以为那段日子如活在泥淖中不见天日,她被遗忘,只能孤立无援地踽踽独行。可待她如今回首,跳出曾经的狭隘,放眼再看,身边从来都不乏善意。
“窈窈……”
将将憋回去的眼泪被宋时窈这样一说,安乐又没忍住,与她两人抱头痛哭,泪流满面。
本是煽情的场面,却在她们二人你一把泪我一句对不起的举动下,显得颇为滑稽。
孟知寻在一旁瞧着,本还揪心倘若安乐真说出一切,她们该如何相处,生怕两人之间因魏然结下嫌隙。
结果眼下这般,倒是不必担心两人之间有隔阂了。
春桃捧着新的一壶酒进来时,瞧见这幕,被吓得顿住了脚,一时也拿不准主意,自己到底是该上前还是该避开。
前世今生最大的不同, 便是陆淮序与宋时窈的婚事。从前他说走就走了无牵挂, 可如今多了个宋时窈,依照本朝规矩,若他去庸城赴任,宋时窈作为家眷亦得随同。
庸城不比别的地方,多年治理无能造成了极其混乱的局面,陆淮序不愿让她随自己冒险。
宋时窈皱紧眉头:“有什么不一样?而且你都去过一次了,已占了先机,必定没有前世那般棘手。”
陆淮序无奈地笑笑,只能说得更直白:“窈窈,庸城太危险了,我不愿你跟我去冒险。”
宋时窈不满,眉心拧得更紧:“你自己一个人去都没问题,怎么我跟着去就成冒险了。”
还不等陆淮序再说出什么拒绝的借口,她又接道:“陆淮序,我知道你放心不下庸城,只要你决定好了,我一定会与你同去。”
似乎早就料到了她的执拗,陆淮序并不意外,只是叹息一声,再次向她说明:“窈窈,那里会很危险……”
“我不怕。”还不等陆淮序说完,宋时窈便打断了他的劝阻,“只要在你身边,我不怕危险,我只是,不想你再留我自己一个人了。”
她目光坚定,却在最后的这句话中流露出委屈。
前世走到最后,孤立无援,少有人能站在自己这边,宋时窈被困在了一个看不见的牢笼之中,踽踽独行,说到底,她也不过是希望这辈子的身边人,都能坚定地选择自己。
刚重生的时候,她一心想着躲灾避祸,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世,不想再跟上辈子一样横死寒江。
如今,宋时窈却毫不犹豫地选择跟着陆淮序前往庸城。
当她意识到这点时,也暗自问过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思来想去,其实也很简单,说到底只是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罢了。
宋时窈虽娇宠长大,但也不是受不得苦的性子,骨子里更是藏着些许执拗和不服输。
她若真的喜欢一个人,别说是难缠的亲族,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甚至还要不信邪地闯一闯。
可宋时窈偏偏不喜欢魏然,不想掺和进清远侯府的事。
现在对方换成了陆淮序,对宋时窈来说,赴任庸城而已,她自然不会有顾虑。
最终,陆淮序还是没能拗得过她,不多日,便向圣上自请去庸城。
战事刚起,庸城混乱,正是用人之际,刚巧陆淮序又是圣上亲甥,十分信得过。还不等陆国公夫妇有什么异议,就直接大手一挥,允了陆淮序的请求。
待嘉川长公主得知后,气得指着陆淮序问责:“你怎么一点成了婚的样子都没有,庸城是什么地方你不知道吗?窈窈自小就在京中长大,她去了庸城适应不了事小,万一遇上什么危险你又让我如何跟窈窈的爹娘交代?”
后来还是宋时窈去找嘉川长公主,向她保证自己一定全须全尾地回来,又撒娇劝慰一起上阵,才将长公主说得熄了火气。
因情况特殊,此次赴任时间紧,统共不过三日收整的时间,期间,宋时窈又特意回了趟宋府与宋父宋母道别。
兵荒马乱地收拾完,离京的最后一天,宋时窈忽然生出一阵不真切的感觉,她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没离开过京城,只在书中见过外面的风景。
纵然知晓此去庸城多为艰险,可心中多少还有几分期待,这几日她也一直缠着陆淮序,听他讲庸城大大小小的事。
因他们一行人明日一早就动身出发,孟知寻空出时间温了一盅热酒,与宋时窈临别叙旧。
“落雪了。”
两人围坐窗前,宋时窈余光瞧见一抹素白飘下,不由惊呼一声。
“京城今年的雪来得好晚。”
孟知寻抬眼望去,呼出的热气聚成团团白雾:“还真是,从前在定州,倒是难得能看见雪。”
宋时窈眨眨眼,饮下一口热酒,温热顺着喉管暖进胃里:“定州居然见不到雪么,好可惜。”
孟知寻莞尔,柔声细语:“各地景致不同,倒也说不上可惜。不过你与阿序此去庸城,那里条件艰苦,终年黄沙漫天,真不怕觉得无趣?”
宋时窈小口小口地啜饮,闻言摇了摇头:“我从小就在京城,还没见过沙漠呢。”
听到她话里的期待,孟知寻戳破她的幻想:“新奇只是一时的,再漂亮的景色看上几天后也会没意思,万一到了那里才觉得还是京城好,你怎么办?”
宋时窈知道孟知寻是在给自己做心理铺垫,她也听过不少人,去庸城前信心满满,但待了几个月后就想法设法地离开,孟知寻是怕她一时冲动,却来不及后悔。
“没关系呀。”宋时窈笑了笑,“既然有人能在庸城生活,那为什么我不能呢?诚然,庸城环境确实不如京城,可是天底下只有一个京城,其他地方的人不也照样传承了千百年么。”
“你能如此想,自然是好的。”孟知寻见她豁达也不多劝,“以后我常给你写信。”
宋时窈半杯倒的酒量还是不见好,才一会脸上就见了红云,她兴奋地点点头:“好呀,我也会给知寻姐姐回信,分享庸城见闻。之前看那些游记,其实写得未必是真,不过知寻姐姐放心,我一定把所有东西都真真实实地写给你看。”
“好。”
两人一边赏着院中雪景,一边饮酒畅谈,不知过了多久,只晓得是在酒盅见底时,多日没露面的安乐却出现在了国公府中。
宋时窈酒意上头,刚瞧见一袭红衣于雪中缓缓而来的安乐时,还有瞬间的愣神,疑心是自己喝醉了。
直到身边的孟知寻起身,唤出安乐后,宋时窈才醒神反应过来。
她立即惊喜地冲进大雪中,不顾风雪寒凉,一把紧紧地抱住了安乐。
“安乐,你怎么来了,还以为我走之前都见不到你了呢。”
宋时窈刚才在屋内,地龙正旺,又喝了些酒,觉得热便脱了氅衣。
见她衣着单薄,安乐回抱住宋时窈,又赶紧拽着她进屋后,才笑着说:“你都要离京了我怎么会不来,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宋时窈报以一笑,关切道:“你怎么从宫里出来的,是选好驸马了吗?”
安乐解下外袍递给丫鬟,手轻顿了下:“我偷偷溜出来的,待会还得再溜回去呢。”
“你选驸马的事居然还没有结果吗?”
宋时窈吃惊,算算日子,安乐在宫内已经待了有两个多月了。
安乐无奈地摇摇头:“我还不想嫁人呢,是父皇非要着急。”
宋时窈拉着安乐坐下,抚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安乐眸光闪烁,似乎在犹豫。这一举动落在孟知寻眼中,她意识到什么,瞧着安乐接下来的动作,来确定自己要不要出去把空间留给她们。
察觉孟知寻的视线,安乐仿佛被看穿了心思,不安地眨眼,并没有遮瞒,但还是摇头,希望孟知寻能够留下来。
孟知寻轻笑,微微点头应下。
宋时窈没有发现两人的动作,剩下的酒只够给安乐斟满一小杯,于是正忙着让春桃重新拿酒过来。
安乐下定决心,仰首将酒一饮而尽,拽住宋时窈的衣袖:“没关系,一杯就够了,我不能喝太多。”
“你的酒量那么好,平常一杯哪里够喝?”
“今天不能喝太多,喝多了我怕自己就说不出来了。”
安乐声音有些闷,宋时窈察觉到不对,关切问道:“安乐,你还好吗?”
“嗯,我很好,我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安乐的神色煞为认真,直直望进宋时窈的双眸。
宋时窈正色,对于安乐的反常心里感到些许忐忑:“你怎么了,是不开心吗?”
安乐抿唇,沉吟片刻后才再次启声,眼中泛起水雾:“窈窈,有件事我瞒了你很久,从前一直说不出口,现在才终于放下,能说出来了。”
宋时窈没有应声,安静地听她说下去。
“之前你不是也好奇我的玉牌为什么会丢失,又突然找到么?”安乐下意识地摩挲腰间的玉牌,长呼出一口气,“其实,它从来就没有丢,是我亲手送给了一个人。”
“曾经我觉得他很可怜,喜欢了他很久很久,后来出事后,有段时间我也没能彻底放下。”
“窈窈,我那年把玉牌送给了魏然。”
第66章 幸运
房中陷入良久的寂静, 唯有偶然听得窗外飞雪随风落下的簌簌声响,白雪轻柔地积压于枯枝之上,压出一道岌岌可危的弧度。
安乐刚开始还能控制住情绪, 近乎平静地说尽她与魏然所有的往事渊源,可到后面,声音中还是不可避免带上了愧疚自责的哭腔。
最后, 安乐只握住宋时窈的手, 一声又一声, 不停地朝她说着“对不起”。
莹润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串, 落在宋时窈的手背上,一颗颗烙印出滚烫的痕迹,灼得她心头一颤。
初次得知这些信息的宋时窈如五雷轰顶, 有那么一个瞬间, 她甚至忘了该如何开口,嘴唇微张,嗓子却偏生发不出声音来。
安乐……和魏然?
在宋时窈眼中,这本该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人, 她贫瘠的想象力实在无法将他们二人凑在一处,五味杂陈地看着眼前哭成泪人的安乐, 心中钝痛。
安乐喜欢魏然, 若今生如此, 在未被改变的前世, 必然也不会有差别。
宋时窈不敢想象, 前世得知魏然与自己要成婚时的安乐是何种心情, 必定少不得要失落痛苦。
可当时的自己只顾着焦头烂额地忙宋府里里外外的事, 根本没有想起安乐, 亦没有注意到她是否有任何不妥。
自己喜欢多年的人成婚在即, 娶的还是自己的闺中好友。在这种境况下,安乐心中酸楚却无人知晓,她更是无法向任何人倾诉,甚至是最好的朋友——宋时窈。
不知安乐私底下有没有哭过,或是埋怨过她。
宋时窈对前世这段日子中关于安乐的记忆,唯有她在自己与魏然大婚时,送上厚礼,并与嘉川长公主一道特来赴宴,在宋家艰难之际,给足了她颜面底气。
但对于安乐对魏然的喜欢,安乐在她面前,从头至尾只字未提。
宋时窈指尖不受控制地轻颤,拭去安乐眼角的泪,可她自己也没忍住被雾气遮了双眼,很是心疼:“傻瓜,你干嘛要说对不起,你哪有什么错呢?”
安乐早就哭得不能自已:“他对你那样坏,可我之前还是喜欢他,甚至想尽办法帮他。我这样做真的很对不起你。”
“安乐,不用道歉,你没有任何错。”宋时窈手忙脚乱地安慰她,“你与魏然之间的事情跟我和他的关系没有必然联系。全心全意地喜欢一个人,不是你的错,不要因为我而感到愧疚。”
宋时窈说着说着,非但没劝好安乐,反而把自己说得也泪眼汪汪:“反倒是我,我才是应该说对不起的那一个。相处这么多年,我居然傻到一丁点都没有发现你的心思,从来不顾及你的感受,我行我素地处理这些事情。安乐,我真的很抱歉,真的对不起。”
不只是为今生,更是为前世。
为那个被宋时窈忽略的安乐,为那个亲眼看着心上人与挚友成婚,却还要忍痛笑着送上祝福的安乐。
前世今生的一切串起来,宋时窈曾遇见过许多不幸和恶意,可在无知无觉的角落中,她同时也亏欠了周围人诸多。
不论是陆淮序,银杏,亦或安乐。
宋时窈曾以为那段日子如活在泥淖中不见天日,她被遗忘,只能孤立无援地踽踽独行。可待她如今回首,跳出曾经的狭隘,放眼再看,身边从来都不乏善意。
“窈窈……”
将将憋回去的眼泪被宋时窈这样一说,安乐又没忍住,与她两人抱头痛哭,泪流满面。
本是煽情的场面,却在她们二人你一把泪我一句对不起的举动下,显得颇为滑稽。
孟知寻在一旁瞧着,本还揪心倘若安乐真说出一切,她们该如何相处,生怕两人之间因魏然结下嫌隙。
结果眼下这般,倒是不必担心两人之间有隔阂了。
春桃捧着新的一壶酒进来时,瞧见这幕,被吓得顿住了脚,一时也拿不准主意,自己到底是该上前还是该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