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24节
  “我…”徐言其瞧着手中的银票,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收着。”高竟遥难得严肃了起来,“五十两不多,你和云程刚成了小家,哪哪都是用钱的地方,没个长辈帮衬可不行,再说你不是想做墨条的生意吗?虽然集好了烟灰,但后面才是用钱的大头。”
  听高竟遥这般言说,徐言其便没有再推辞,时辰不早,赵云程带着高竟遥几人去了里正家里歇息,约定了明日一起去镇上。
  夜里,徐言其躺在床上,和赵云程商量着以后得事儿,高竟遥的五十两可谓是救了他们的急。
  “云程,我们先把欠里正的宅子钱结清吧,有外债压身,我总觉得不得劲儿。”徐言其舒了口气,又道,“结清了钱,你就能拿着契子和里正去衙门里变更名字,这宅子就实实在在是我们的了。”
  “嗯。”赵云程紧了紧身侧握着徐言其的手,应声道,一想到他们即将有一份房契,他心里也是满满当当的,“有你真是我的福气。”
  徐言其没有反驳他,抿嘴笑着说道:“你没觉出来,我舅舅舅母很满意你这个甥婿呢。”
  “其哥儿,你舅舅是来四方镇谈生意的,他把李老板介绍给你,就不怕影响自家的买卖吗?”
  徐言其肯定的答道:“不会,舅舅所做的墨条都是阴干三年以上的烟灰制成的,远比我打算做的墨条高档很多,再说舅舅家的生意遍布大昭,就算将这个乡里的墨条生意让给我,都不会对他有太大的影响。”
  赵云程心里不禁唏嘘,他早该想到的,能和京中的官员联上姻缘,家中产业自然不会小到哪去,只怕是因为徐家之事,暂时隐了锋芒罢了。
  第53章 直接买田吧
  入了秋,天儿渐渐凉了下来,晨间穿的单薄还觉得凉,徐言其和赵云程习惯了早起,各自干自己的那份事去。
  徐言其在案前剁着草料,掺着谷糠给鸡鸭喂食,猪圈里的两头猪听着动静开始哼唧,赵云程拌好了猪食赶紧倒进了石槽里,这才清净了一些。
  “不知舅舅舅母起了没有,现在还没见人过来呢。”徐言其在灶房里拉着风箱,见赵云程从外头儿进来,朝人说道。
  “兴许是许叔留人在家里吃了晨食,”赵云程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到木盆里,洗着手说道,“我一会儿过去瞧瞧。”
  这头儿赵云程刚走出院门,就见高竟遥和丁素梅缓缓朝后山走来,他迎了出去,询问之下得知他们还真是在许家吃过晨食才过来的。
  “里正一家子忒热情,本来打算早些过来的,可他非要我们留下吃一顿晨食。”高竟遥两口子在玉河村待了一晚,更加喜欢这个朴实无华的村落,“等你们吃过饭,咱就去镇上。”
  家丁本想出去打些草料喂马,却被徐言其告知赵云程已经喂过,省了这番事,他直接将马牵出了院子,拉出车子套在了马背上。
  马车容不下四人,徐言其让高竟遥和丁素梅先走一步,他们搭驴车随后去镇上,只是到了镇口处,得稍等等他们。
  羲林书肆开在东街迎街的铺子,不远处就有一家书院,平日里生意很是红火。
  一进门,堂倌便迎了上来,他似是认识高竟遥,笑着言说道老板已经在二楼的房间里候着。
  见面才知,这李老板竟然是个哥儿,赵云程和徐言其心中不由诧异了一下。
  “高老板,我可等你好几天了。”李老板笑着倒了几杯茶水,推至几人的面前,抬眼略过赵云程和徐言其,“这两位是?”
  “这就是我那外甥徐言其和甥婿赵云程,我这外甥也是会做墨的,今年五月份刚集了烟灰,明年就能制出一批墨条,今日领他过来,就是想先认识认识李老板。”高竟遥咂了一口茶水,从容的向李乔琛介绍着。
  李乔琛顿时了然,高竟遥这是在为自己外甥以后的生意铺路,他挑眉看了徐言其一眼,又将视线移至高竟遥的身上:“哦?只是这一年期的墨条,价钱可不高啊。”
  “嗳,其哥儿他不求高价,只为养家糊口。”高竟遥摆了摆手,放下手中的茶杯,接着言说,“李老板,哪里都不缺贫苦书生,这一年期的墨条并不愁卖不出去,我与李老板合作多年,虽然我有意帮扶我这外甥一把,但也不至于让李老板往坑里跳。不若我们打赌,明年之后,你定会让我外甥翻十倍的增加这一年期墨条的产量。”
  李乔琛敛目思量,高家一直都是制墨世家,做出的墨条不仅研无声易下墨,且声清味香,极受世家学子的追捧,唯一一点就是价贵,若是徐言其做出的一年期的墨条能及此一半,又有一个亲民的价钱,自然会做到畅销。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徐言其一家在四方镇的生计,又不影响高家的墨条继续走他的高档路线,可谓一举两得。
  思及此,李乔琛一笑道:“高老板这般为我的生意着想,我岂有不答应的道理?”他将目光又转向徐言其,“等你这墨条做出来,务必先往羲林书肆递上一根,我也好观摩定价。”
  徐言其颔首应下,之后李乔琛与高竟遥的谈论,他与赵云程插不上嘴,只得缄默着坐在一旁喝着茶水。
  时至晌午,相谈甚欢的两人方才停了下来,李乔琛带着几人往墨涟酒楼而去,酒足饭饱之后才散了场。
  高竟遥拉着徐言其两人回了客栈,在宣纸上详细写了墨条后期所需的草药和配比,交给他的同时又嘱咐道:“明年与李老板谈价时,一根墨条不可低于二两银子,只有这个价钱,你才能有赚头儿。”
  短短时辰,高竟遥就已经估算出了徐言其所需的本钱,并给他粗略的定了个价钱。
  “外甥晓得了。”徐言其郑重的将高竟遥的话记在心里。
  赵云程虽然不出语,但心里早就盘算了起来,徐言其曾和他提过,杂物间还在阴干的烟灰大概能出三十根墨条,按二两来算,这就是六十两银子,药材再贵,加上清油顶了天也花不了三十两,这门生意可是对半赚啊!
  “后日我和你舅舅就要启程回京了,再见都不知是何时,你和云程一定好好过日子。”丁素梅拍了拍徐言其的手背,语重心长的叮嘱着。
  提起离别总是感伤的,徐言其再开口已红了眼眶:“我都明白,舅母你就别替我操心了。”
  高竟遥则是和赵云程交代了几句,无疑是让他好好待徐言其。
  太阳快落山时,徐言其和赵云程才从镇上起身回村,高竟遥让家丁赶车送他们回去,到家时倒也不算太晚。
  灶房中,徐言其在案前切着芋头,朝在灶膛前烧火的赵云程问道:“咱现在有些家底了,是要继续开山地还是先直接买两亩田?”
  赵云程思躇了片刻,才开口言说:“先买两亩田吧,明年丁税能少些,等明儿给里正结宅子钱的时候,我让他帮咱留意一些。”
  徐言其已经跟着他吃了不少苦,现在娘家人好不容易寻过来,贴补了一些嫁妆,为得就是徐言其后头的日子能好过一些,他怎好还让人受累,和他一起挖地开荒呢?
  “成。”锅里的水已经开了,徐言其放上蒸笼,将芋头摆了上去,“等卖了墨条,日子会更宽裕,我想着明年和张婶儿多订几坛清油,既然舅舅给寻了销路,咱们就多做一些,也能多赚几两银子。”
  手里有了余钱,有些事儿就不用发愁了,夜里,徐言其睡得格外安稳,一睁眼天都已经大亮了。
  听到院里的动静,便知赵云程起了许久,徐言其赶忙坐起身穿好衣衫,出了卧房去灶房舀水洗漱。
  第54章 榆哥儿出嫁
  吃完晨食,徐言其从卧房的衣箱里取出了六两银子,让赵云程带去给里正结钱,时辰尚早,也赶得及去衙门变更契子上的名字。
  “这五十两的银票太大,你带着一并去镇上换成碎银吧,以后用钱的时候方便一些。”徐言其把银票叠好,仔细的装进了荷包里。
  “好。”今儿不是去镇上做工,赵云程难得换上了徐言其给他做的衣衫,瞧上去俊郎了不少,徐言其不由多打量了两眼,“这般看着我作甚?”
  闻言,徐言其收回目光,手中收拾着赵云程换下的衣裳,垂眼笑道:“瞧你好看。”
  赵云程难得红了脸,仓促的招呼了一声,装好荷包就出门去了。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还盘算着要买田,许家贤听后不禁抬头凝了赵云程一眼,知道前日里徐言其有京里的亲戚过来了一趟,定是给他们留了一些银子,不过还是开口提点了赵云程一句:“程小子,钱不外露的道理,我想你应该晓得,别再遭人惦记上了。”
  “道理我懂。”赵云程颔首道,“所以劳烦许叔不要对外言说,我已经结清宅子余钱的事儿。”
  于是,两人去镇上途径村道时,便借口只是同路,许家贤是村里的里正,到衙门办事再正常不过,而赵云程平日里一直都是去镇上做工,两人顺路一道走也不为怪。
  变更契子的手续有些繁琐,主薄还需重新在宣纸上誊写一遍,再落下印章才算完成,等了些时辰,待拿到新契子的时候,赵云程满心的踏实,他将契子叠好放进怀里,跟着许家贤出了衙门。
  “许叔,我想去钱庄一趟。”赵云程没忘记徐言其交代的事儿,许家贤既然已经猜出了高竟遥临走时留了银子给他们,他便没必要拐弯抹角的掖着藏着。
  许家贤应了声,但没同赵云程一道过去,而是去了镇口等他。
  赵云程换了三张十两的银票,又兑了二十两的碎银,把银票和契子都仔细的收进了荷包里,这才出了钱庄,赶着去许家贤碰面。
  回到后山时已近晌午,元宝和旺财不知跑到哪里去耍了,近来天儿渐凉,徐言其也不拘着它们,天儿晚的时候,两只狗自会懂的回家。
  “事情都办妥了?”锅里热着饭,徐言其得空和赵云程进了卧房说话。
  赵云程应了一声,取出荷包将里面的契子和银钱都交给了徐言其。
  瞧着上面“赵云程”的名字,徐言其喜不自胜,他从衣箱中拿出盒子,将里面的契子归整了一番,加上这张房契,一共有三张契子,分别是衙门的婚契,徐言其的身契,和刚得的房契。
  “咱们可算是攒下一份家当。”徐言其把银子装进钱袋里,和契子一并放入盒中,谨慎的藏进了衣箱底中,回过身来又同赵云程道,“榆哥儿再有几天就要办亲事了,咱们是带礼钱还是买些东西过去?”
  “买盒糕点带过去就行。”
  徐言其点头,一盒糕点也不便宜呢,再说他们办席是两家还没结亲,这份礼就算是搭出去的。
  趁着天儿还不算太冷,晡时之后,赵云程去山上备着家里的柴火,徐言其拿着镰刀出去打猪草,等进了腊月,他们就打算把那头劁猪宰了,留些肉家里过节,剩下的拿到刘正那儿卖钱,那时候另一头母猪也可以找种猪了。
  翌日赵云程照常去镇上做工,待天冷以后,水路结了冰,活儿就不好找了,这些天能挣多少是多少,冬天无疑是最难熬的。
  关于买田的事儿,许家贤让赵云程先等一等,村里顾家的儿子明年二月要去京里参加春闱,说不定晚些时候会卖几亩田凑路上盘缠。
  九月廿三,田家嫁哥儿,田昭田荣带着媳妇夫郎,在前一天都回了玉河村,徐言其早早过去帮忙,赵云程是个汉子,不便早过去,就在家里收拾一些琐事。
  “这嫁衣可真漂亮。”徐言其替榆哥儿梳理着鬓发,不由感叹道,他和赵云程唯一的遗憾,怕就是结亲时没有一套像样的嫁衣。
  院子里一片喧闹,婶子老么都在灶房里忙碌,田家三兄弟忙着摆桌挂缎,时不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哎呦,我家的榆哥儿就是好看。”张芝推门而进,瞧着梳妆案前的榆哥儿忽然叹了一声,从小捧在掌心里的小哥儿,今天也要出嫁了,一想到明早起来看不到田榆,她就不禁红了眼眶。
  榆哥儿看到张芝发红的眼眸,跟着落起泪来:“娘,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张芝连连答应,抬手替榆哥儿擦了擦眼泪,徐言其心里有所触动,不禁想起了他的阿么,要是他的阿么能亲眼看着他出嫁,想来也会是这番景象。
  眼瞅着时辰不早,赵云程提着准备好的糕点去了田家,徐言其见到他时,一改往日在人前的羞涩,走过去紧紧握紧了他的手。
  “怎么了?”赵云程明显感觉到徐言其情绪上的低落,拉着他在一旁的角落坐下,低声问着。
  徐言其摆弄着赵云程的手指,垂着眼帘闷声道:“没什么,就是有些想我阿么了。”
  原是触景生情,赵云程抬手摸了摸他的发顶,朝他笑了笑:“没事儿,你还有我呢。”
  傍晚,接亲的队伍进了玉河村,新郎君程强身着一身大红衣衫,就连赶来的毛驴都带着一朵大红花。
  “榆哥儿,我来接你回家了。”新郎君一脸憨笑的朝院里高喊道。
  随着程强的叩门声响起,张芝牵着打扮好的榆哥儿迈出了门坎儿。
  小哥儿出嫁不用盖红帘,榆哥儿抬眸瞥了一眼程强,红着脸复又低下了头,张芝郑重的将榆哥儿的手交给了新郎君,氤氲着眸子嘱咐新婿一定要待他的哥儿好。
  “程强,你要是敢待我幺弟不好,我们兄弟仨儿可不会放过你。”田昭握拳碰了一下程强的肩膀,给足了榆哥儿底气。
  锣鼓声吹吹打打的响起,在人们的说笑声中,程强抱着榆哥儿上了驴背,田家人的身影在榆哥儿的眼中愈来愈远,他终是绷不住,小声啜泣了起来。
  “别哭,后日我就带你回家。”牵着毛驴的程强听到榆哥儿的抽噎声,回头安慰道。
  榆哥儿点了点头,慢慢止住了眼泪,从今日起,他就是别人家的夫郎了,可不能总是念叨着娘家。
  第55章 备炭
  田家的席面备得丰盛,村里来了不少人,衬的整个院子都热闹不已,席间不断传来汉子的划拳与妇人哥儿的攀谈声,在这寂寥的秋末,显得格外温情。
  赵云程被田家三兄弟拉着喝了不少酒,若不是赵云竹和徐言其在一旁拦着,指定是醉得连道儿都走不了。
  “田三哥,我二哥还要回后山那边去,你别再灌他了。”赵云竹抓着田文的手腕,将他手中递给赵云程的酒拿了回来。
  “田三哥”这个称呼赵云竹可不常叫,一旦喊出口,田文就像是昏了头,不论赵云竹提什么要求,他都会满口答应。
  “大哥二哥,我夫郎说不能再让云程喝酒了,你们别…别再递了啊!”田文略有醉意,口齿不清的将手搭在田昭的肩上说道。
  李娟和柳欣自知管不住田昭和田荣,干脆任由他们去,和婆母坐在一块儿看着孩子们。
  一旁的田荣拿着酒杯傻笑了两声,指着田文笑话道:“你…你还真听竹哥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