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23节
赵云程颔首道:“活儿是干不完的,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了,我做完工回来跟你一起干。”
秋收以后农闲,去镇上干活的汉子多了起来,工钱自然比之前少了一些,但铜板再少也比在家懒着的好,好歹能挣出当前的开销。
“等明儿做完工,我想再去看看阿奶,又有段时间没去了。”赵云程擦干身子,拿起旁边徐言其给他准备好的干净衣裳穿上。
“行,赶明儿我歇完晌就去镇上,顺便到田家问问竹哥儿去不去,榆哥儿的婚期近了,张婶儿可忙着呢。”
自从得知赵云程从小是李桂棠喂养大的,徐言其就萌生过将人接过来同住的心思,但院里就有一间卧房,他和赵云程还没有孩子,属实不方便了些。
赵云程宽慰徐言其心中惦念着李桂棠,但他的阿奶终究是有儿子的,赵文河也不会答应他把李桂棠接到村里。
这几日家里得留人,衙役指不定就会到村里缴税,若是错过了,只能自个儿往衙门跑一趟,麻烦得很。
徐言其算了算现在家里的银钱,这两个多月下来,他卖鸡蛋攒了三两银子,赵云程挣的铜板差不多都用于家里的开销,没攒下多少,加上之前的银两,他们手头上一共有九两五钱,抛去税钱,还能剩下七两一钱,到冬日里,买炭就得花费不少。
衙役是晡时之后过来的,由村东向村西挨着收税,头一个到的就是后山脚下,许家贤提前支会了这户人家没有田地,牛车也就没拉上来,只来了衙役。
呵退了旺财和元宝,徐言其将院门打开,衙役没有进门的规矩,站在院门前点钱收粮。
“家里几人?”衙役例行公事得询问道。
徐言其倒了两碗糖水给衙役,如实说道:“只有我和汉子两人,我们今年刚成亲,分家后还没孩子呢。”
“嗯,赵云程当过募兵,免了徭役,一人一两二钱的丁税。”衙役一路走上来,确实是渴了,一碗糖水全都下了肚,瞧着徐言其是个识相的,说话没有那么吆五喝六。
“嗳,里正同我们交代过,我早就备着呢。”徐言其从怀里掏出一方布巾,展开后将银钱交给了衙役,还另外准备了二十个铜板,“两位官爷来一趟辛苦了,这是另外孝敬您的,穷苦人家,您们可别嫌少。”
两个衙役相互打量了一眼,不露声色的将那二十个铜板收入怀中:“还是攒钱买上两亩田,没田没地在税钱上可吃亏着呢。”
“我们晓得了。”徐言其点头应着。
临走时,许家贤给了徐言其一个赞许的眼神,没想到一个小哥儿,能这般游刃有余的应付衙役。
直到几人的身影隐在村道中,徐言其这才抬袖擦了擦脑门上沁出的汗珠,就这几句话的功夫,让他的心到现在还怦怦的跳个不停。
赵云程回村时,遇到衙役正在村里收粮,他同里正打了声招呼,知道自家的税钱已经缴过后,快步往后山的方向去。
“回来了。”徐言其背着竹筐,正准备出去再割些猪草备着,刚要出门,抬头就看到了赵云程。
“嗯,衙役来过了,他们没为难你吧。”赵云程把铜板交给了徐言其,问道。
徐言其放下背篓,先将铜板放回了卧房,“没有,我另给了两个衙役二十个铜板,他们还嘱咐我们攒钱置办两亩田产呢。”
“成,你比我会处置这些事儿,这个家你当着我放心。”
徐言其抿嘴笑了笑,说之前他心里还忐忑着,怕赵云程怪怨他败家。
第51章 舅舅
“请问,赵云程赵家怎么走?”一辆看上去不菲的马车行进了玉河村,因不熟悉村道,驾车的家丁跳下了去,向路过的村民询问道。
被问之人上下打量了几眼家丁,抬手指向后山的方向:“一直往东走,山脚下的那处宅院便是了。”
家丁道了谢,坐在车轼上驾着马车往前走去,村道上来往的村民不禁侧目,嘴上还纷纷议论着。
刚至晡时,徐言其将院门落了锁,准备去河边清理一块儿地皮出来。昨儿傍晚,他和赵云程过去规划了一番,一些比较大的石块已经被挪开,待会儿赵云程做完工回来,会直接过去和徐言其一起干活儿。
正要转身往河边走,跟在身侧的元宝忽然往村道那边吠叫不止,徐言其侧身张望,这才发现有一辆马车朝着这边驶来,他蹙了蹙眉,后山脚下就他一户人家,赵云程与他也不曾结识什么富贵人家,能坐马车过来的会是谁呢?
既然有人到访,徐言其没有不接待的道理,他拿出钥匙开了院门,将还在吠叫的元宝呵了回来,站在院门前候着来人。
坐在车内的妇人撩起车帘,见着不远处站着的徐言其,欣喜的推了推身旁的高竟遥:“老爷,是其哥儿!”
高竟遥点了点头,虽然没开口说话,但扬起的嘴角亦能感受到这人心中的欢喜。
马车越来越近,高竟遥和丁素梅的脸庞在徐言其的眼中愈加清晰,尽管他还是站在原地,可心中早已涌起了惊涛骇浪。
“舅舅,舅母。”徐言其小声的自语了一句,呆立的瞧着马车驶了过来,直至在院门前停住。
丁素梅迫不及待的跳下了马车,激动的握起了徐言其的手,想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徒劳的张了张嘴却没言语出半句话来,两人彼此凝着,眼中就已经闪起了泪花。
徐言其转头,看向走过来高竟遥,带着颤音的开口唤他道:“舅舅!”
“嗳。”高竟遥红着眼应道。
徐言其眨了眨眼,抬袖拭了拭眼角溢出的泪滴,招呼着他们进了院子。
家里简陋,也没个正经招待客人的地方,徐言其干脆去灶房把桌子搬到了屋檐下,又取了几个矮凳过去。
丁素梅和高竟遥正打量着这一处农家院子,就见徐言其从灶房里端过几碗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舅舅舅母,家里没有备茶,你们凑合着喝些糖水。”
说着,还不忘给一旁的家丁递过去一碗。
“舅舅,你们是怎么找过来的?”寒暄过后,徐言其向高竟遥问道,到达流配之地前,连他自己都不知会被安置在哪里,高家一介商户,又哪里有这通天的本事知晓。
“舅舅本是不知道的,这次来四方镇不过是为了与羲林书肆的李老板谈生意,言语中提了你一嘴,他便想起了同一时间段,镇子上接收了一批流配过来的人,李老板与县令是有几分交情的,打探之下,才知你和玉河村的赵云程结了亲,我和你舅母就顺着寻了过来。”提及赵云程,高竟遥往屋中环视了一圈也没见到人,“甥婿不在家里?”
“云程他去镇上做工了,这时辰应该快回来了。”
“其哥儿,甥婿对你如何?”徐言其是流配到这里的,也就意味着他这辈子都出不了四方镇,丁素梅得知徐言其在这里成了家,心里有喜有忧,欢喜的是外甥到底是安定了下来,却担忧他的汉子对他不好。
徐言其握着丁素梅的手,笑道:“你们放心好了,云程他待我是极好的。”
徐言其同他们说着他和赵云程之间的事儿,从初到村里到和赵家断亲,再到置办下这份家业,而这时候的赵云程刚进村里,就被人告知了家中有贵客到访。
“程小子,今儿晡时村里来了一辆马车,打探你家住在何处,现在怕是已经过去了,你快回去瞧瞧吧。”
赵云程闻言拧眉,怕来人为难徐言其,不由加快了脚下的步子。
“舅舅,我打算做墨条这项生意,与赵家断亲时,他父母什么都不曾给云程,这处宅子还是村里的里正低价卖于我们的,现在还欠里正六两银子,云程再努力干活儿,也只够家里的开销,前几个月我已经集好了烟灰,现在正阴干着呢,明年六月份估计就能出三十根墨条。”
“你自己有章程就好,”高竟遥思量了片刻,又道,“不若明日我带你去见见李老板,等你明年六月份制出墨条时,直接去找他就行,李老板为商多年,人品尚可,除了四方镇开有羲林书肆,乡里的其他几个镇也有分店。”
“这可真是太好了。”徐言其高兴的不能自已,如此一来他就不用发愁墨条的销路,“多谢舅舅。”
几人说着话,赵云程火急火燎的赶进了院门,见徐言其正与两个不相识的人相谈甚欢,不由向他投去询问的眼神。
“云程,这是我舅舅舅母。”徐言其起身过去站在赵云程的身边,向他介绍着来人。
徐言其的舅舅舅母?他们不是在京城吗?又是如何得知徐言其被流配到四方镇,还寻过来的?单凭这一句话,就让赵云程的心思百转千回。
若不是知道徐言其这辈子都出不了四方镇,赵云程早就维持不住现在的体面。
“这就是云程?真是个好伙子。”丁素梅夸了句,一旁的高竟遥虽然没出言,但从眉眼舒展的笑意中,还是能看出他对赵云程这个甥婿的满意。
徐言其察觉到赵云程身上散发出的冷意,侧眸瞧了眼他,低声解释道:“舅舅原本是来四方镇谈生意的,能寻到咱家也是意料之外。”
原来是过来谈生意的,赵云程缓和了一些面色,主动向高竟遥和丁素梅问了声好。
徐言其偷笑,没想到赵云程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你陪舅舅舅母说话,我去置办点儿酒和肉,夜里好招待舅舅。”
徐言其应了一声,半晌却没见赵云程动弹。
“不是说去置办酒肉吗?”徐言其抬眸,不解的问他。
赵云程垂眼,抿嘴道:“你没给我钱。”
徐言其恍然,赶忙起身去卧房拿了银钱,趁着空档儿,赵云程去灶房拿了只碗,准备买块儿豆腐,回来拌着下酒吃。
第52章 嫁妆
丁素梅瞧着两人笑出了声,可也欣慰徐言其能在这般条件下,找到这么好的归宿。
待赵云程出了院子,高竟遥才嘱咐了徐言其几句,短短这一盏茶的功夫,他便能看出赵云程对徐言其的看重,不然也不会将家当交由夫郎管着。
“云程是个值得托付的汉子,舅舅回去也就能安心了。”话及此,高竟遥反而叹了一声,“就是不知你阿么被流配到了何处,日子又过得如何。”
丁素梅拧眉推了高竟遥一下,怪怨他哪壶不开提哪壶,转而宽慰徐言其道:“别想那么多,你阿么不管身在哪里,都会希望你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徐言其认真的点了点头,在流配过来的路上,他就知道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他的阿么了。
赵云程买了二斤肉,打了一坛酒,路过钱老么的院子时,被钱老么迎了个正着,一问才知那马车上的人竟是徐言其的舅舅,硬是给他塞了些菜,让他回去招待客人。
“老么,这都秋收了,菜也越来越精贵,我不能白拿你的。”赵云程从怀里掏出十几枚铜板,放在了院前的石块儿上,迈着大步走远了。
钱老么追出去时,只看到赵云程的一个背影,他捡起铜板来,笑骂了一句:“你这小子!”
高竟遥和丁素梅还是第一次到了村里,趁着徐言其和赵云程做饭,两人相携着去外头儿转了转。
“人们都说君子远庖厨,可云程这小子倒不计较这些,瞧他去灶房做事的模样,分明平日里也是这般。”丁素梅说着,眼神瞥到高竟遥的身上,虽说在家里用不着她亲自做这些活儿,但她知道,若是他们过起平常的日子,高竟遥不见得会做到如赵云程那样。
高竟遥觉出丁素梅落在他身上的眼神,扭头道:“你这是点我呢?”
丁素梅轻哼了一声,却没有言明是与不是。
时至傍晚,村里人家炊烟袅袅,后山地势偏高,这么望向村子,别有一番风景。
“真好啊,还是村子里的日子有人情味。”丁素梅展臂深吸了一口气,感慨道,“等我们老了,也在村子里盖一处宅院,每天遛遛弯儿、逗逗鸟,想想都觉得惬意。”
“不管儿孙了?”高竟遥歪着头调侃着丁素梅。
丁素梅扫兴的睨了他一眼:“不管,儿孙自有儿孙福,咱都替他们筹谋了半辈子,可还要怎地?”
高竟遥大笑着揽过丁素梅的肩膀,两人漫步在村道上。
在村中逛了一圈,回去时徐言其已经烧好了饭,赵云程特地去里正家买了一些精米,就怕高竟遥和丁素梅吃不习惯,顺便和许家贤提了一嘴借宿的事儿,后山的宅子简陋,睡不下高竟遥几人。
“可真是丰盛!”丁素梅拉着高竟遥入座,桌上还炖了一条鱼,是赵云程从河里叉回来的。
徐言其招呼着家丁坐下,现在不在京城的大宅中,村里没那么多规矩,都是围坐在一起吃饭。
桌上,徐言其和高竟遥说了夜里要去里正家里借宿,里正家里宽敞,住起来比这里舒适一些,丁素梅没什么意见,让赵云程怎么安排都好。
吃完饭后,高竟遥和丁素梅坐在檐下,商量着该给徐言其出多少嫁妆,两人结亲时他们不在场,这回过来怎么也得表示一番,况且现在赵云程和徐言其的日子过得艰难,他们不能眼睁睁的瞧着两人清苦下去,徐言其想要做墨条的生意,缺钱哪里能行。
“不妥,一百两银子在咱眼里看起来不多,但在农家可是一笔巨款,我怕其哥儿他们不收。”丁素梅身为女人家,考虑的自然比高竟遥仔细。
高竟遥不赞同道:“可五十两会不会太少了些?”
“不少,五十两能帮其哥儿还清这房子的外债,也能周转过这个冬日,”丁素梅摇头,“你向其哥儿介绍了李老板,让他们以后制出的墨条有了销路,比给他多少银子都强,而且你信不信,等他们翻过身的时候,这五十两银子,云程和其哥儿会如数的还给你。”
“这…”高竟遥思量了片刻后,拍了拍丁素梅搭在膝上的手,“那就按你说的来。”
待赵云程和徐言其收拾好碗筷,从灶房中出来,就被丁素梅拉着坐了过去。
“其哥儿,你和云程结亲时,没一个亲人在场,现在舅舅舅母好不容易打听到你的事儿,定然要表示表示,这五十两算是给你的嫁妆,你收着。”丁素梅将早就准备好的银票交到徐言其的手中。
秋收以后农闲,去镇上干活的汉子多了起来,工钱自然比之前少了一些,但铜板再少也比在家懒着的好,好歹能挣出当前的开销。
“等明儿做完工,我想再去看看阿奶,又有段时间没去了。”赵云程擦干身子,拿起旁边徐言其给他准备好的干净衣裳穿上。
“行,赶明儿我歇完晌就去镇上,顺便到田家问问竹哥儿去不去,榆哥儿的婚期近了,张婶儿可忙着呢。”
自从得知赵云程从小是李桂棠喂养大的,徐言其就萌生过将人接过来同住的心思,但院里就有一间卧房,他和赵云程还没有孩子,属实不方便了些。
赵云程宽慰徐言其心中惦念着李桂棠,但他的阿奶终究是有儿子的,赵文河也不会答应他把李桂棠接到村里。
这几日家里得留人,衙役指不定就会到村里缴税,若是错过了,只能自个儿往衙门跑一趟,麻烦得很。
徐言其算了算现在家里的银钱,这两个多月下来,他卖鸡蛋攒了三两银子,赵云程挣的铜板差不多都用于家里的开销,没攒下多少,加上之前的银两,他们手头上一共有九两五钱,抛去税钱,还能剩下七两一钱,到冬日里,买炭就得花费不少。
衙役是晡时之后过来的,由村东向村西挨着收税,头一个到的就是后山脚下,许家贤提前支会了这户人家没有田地,牛车也就没拉上来,只来了衙役。
呵退了旺财和元宝,徐言其将院门打开,衙役没有进门的规矩,站在院门前点钱收粮。
“家里几人?”衙役例行公事得询问道。
徐言其倒了两碗糖水给衙役,如实说道:“只有我和汉子两人,我们今年刚成亲,分家后还没孩子呢。”
“嗯,赵云程当过募兵,免了徭役,一人一两二钱的丁税。”衙役一路走上来,确实是渴了,一碗糖水全都下了肚,瞧着徐言其是个识相的,说话没有那么吆五喝六。
“嗳,里正同我们交代过,我早就备着呢。”徐言其从怀里掏出一方布巾,展开后将银钱交给了衙役,还另外准备了二十个铜板,“两位官爷来一趟辛苦了,这是另外孝敬您的,穷苦人家,您们可别嫌少。”
两个衙役相互打量了一眼,不露声色的将那二十个铜板收入怀中:“还是攒钱买上两亩田,没田没地在税钱上可吃亏着呢。”
“我们晓得了。”徐言其点头应着。
临走时,许家贤给了徐言其一个赞许的眼神,没想到一个小哥儿,能这般游刃有余的应付衙役。
直到几人的身影隐在村道中,徐言其这才抬袖擦了擦脑门上沁出的汗珠,就这几句话的功夫,让他的心到现在还怦怦的跳个不停。
赵云程回村时,遇到衙役正在村里收粮,他同里正打了声招呼,知道自家的税钱已经缴过后,快步往后山的方向去。
“回来了。”徐言其背着竹筐,正准备出去再割些猪草备着,刚要出门,抬头就看到了赵云程。
“嗯,衙役来过了,他们没为难你吧。”赵云程把铜板交给了徐言其,问道。
徐言其放下背篓,先将铜板放回了卧房,“没有,我另给了两个衙役二十个铜板,他们还嘱咐我们攒钱置办两亩田产呢。”
“成,你比我会处置这些事儿,这个家你当着我放心。”
徐言其抿嘴笑了笑,说之前他心里还忐忑着,怕赵云程怪怨他败家。
第51章 舅舅
“请问,赵云程赵家怎么走?”一辆看上去不菲的马车行进了玉河村,因不熟悉村道,驾车的家丁跳下了去,向路过的村民询问道。
被问之人上下打量了几眼家丁,抬手指向后山的方向:“一直往东走,山脚下的那处宅院便是了。”
家丁道了谢,坐在车轼上驾着马车往前走去,村道上来往的村民不禁侧目,嘴上还纷纷议论着。
刚至晡时,徐言其将院门落了锁,准备去河边清理一块儿地皮出来。昨儿傍晚,他和赵云程过去规划了一番,一些比较大的石块已经被挪开,待会儿赵云程做完工回来,会直接过去和徐言其一起干活儿。
正要转身往河边走,跟在身侧的元宝忽然往村道那边吠叫不止,徐言其侧身张望,这才发现有一辆马车朝着这边驶来,他蹙了蹙眉,后山脚下就他一户人家,赵云程与他也不曾结识什么富贵人家,能坐马车过来的会是谁呢?
既然有人到访,徐言其没有不接待的道理,他拿出钥匙开了院门,将还在吠叫的元宝呵了回来,站在院门前候着来人。
坐在车内的妇人撩起车帘,见着不远处站着的徐言其,欣喜的推了推身旁的高竟遥:“老爷,是其哥儿!”
高竟遥点了点头,虽然没开口说话,但扬起的嘴角亦能感受到这人心中的欢喜。
马车越来越近,高竟遥和丁素梅的脸庞在徐言其的眼中愈加清晰,尽管他还是站在原地,可心中早已涌起了惊涛骇浪。
“舅舅,舅母。”徐言其小声的自语了一句,呆立的瞧着马车驶了过来,直至在院门前停住。
丁素梅迫不及待的跳下了马车,激动的握起了徐言其的手,想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徒劳的张了张嘴却没言语出半句话来,两人彼此凝着,眼中就已经闪起了泪花。
徐言其转头,看向走过来高竟遥,带着颤音的开口唤他道:“舅舅!”
“嗳。”高竟遥红着眼应道。
徐言其眨了眨眼,抬袖拭了拭眼角溢出的泪滴,招呼着他们进了院子。
家里简陋,也没个正经招待客人的地方,徐言其干脆去灶房把桌子搬到了屋檐下,又取了几个矮凳过去。
丁素梅和高竟遥正打量着这一处农家院子,就见徐言其从灶房里端过几碗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舅舅舅母,家里没有备茶,你们凑合着喝些糖水。”
说着,还不忘给一旁的家丁递过去一碗。
“舅舅,你们是怎么找过来的?”寒暄过后,徐言其向高竟遥问道,到达流配之地前,连他自己都不知会被安置在哪里,高家一介商户,又哪里有这通天的本事知晓。
“舅舅本是不知道的,这次来四方镇不过是为了与羲林书肆的李老板谈生意,言语中提了你一嘴,他便想起了同一时间段,镇子上接收了一批流配过来的人,李老板与县令是有几分交情的,打探之下,才知你和玉河村的赵云程结了亲,我和你舅母就顺着寻了过来。”提及赵云程,高竟遥往屋中环视了一圈也没见到人,“甥婿不在家里?”
“云程他去镇上做工了,这时辰应该快回来了。”
“其哥儿,甥婿对你如何?”徐言其是流配到这里的,也就意味着他这辈子都出不了四方镇,丁素梅得知徐言其在这里成了家,心里有喜有忧,欢喜的是外甥到底是安定了下来,却担忧他的汉子对他不好。
徐言其握着丁素梅的手,笑道:“你们放心好了,云程他待我是极好的。”
徐言其同他们说着他和赵云程之间的事儿,从初到村里到和赵家断亲,再到置办下这份家业,而这时候的赵云程刚进村里,就被人告知了家中有贵客到访。
“程小子,今儿晡时村里来了一辆马车,打探你家住在何处,现在怕是已经过去了,你快回去瞧瞧吧。”
赵云程闻言拧眉,怕来人为难徐言其,不由加快了脚下的步子。
“舅舅,我打算做墨条这项生意,与赵家断亲时,他父母什么都不曾给云程,这处宅子还是村里的里正低价卖于我们的,现在还欠里正六两银子,云程再努力干活儿,也只够家里的开销,前几个月我已经集好了烟灰,现在正阴干着呢,明年六月份估计就能出三十根墨条。”
“你自己有章程就好,”高竟遥思量了片刻,又道,“不若明日我带你去见见李老板,等你明年六月份制出墨条时,直接去找他就行,李老板为商多年,人品尚可,除了四方镇开有羲林书肆,乡里的其他几个镇也有分店。”
“这可真是太好了。”徐言其高兴的不能自已,如此一来他就不用发愁墨条的销路,“多谢舅舅。”
几人说着话,赵云程火急火燎的赶进了院门,见徐言其正与两个不相识的人相谈甚欢,不由向他投去询问的眼神。
“云程,这是我舅舅舅母。”徐言其起身过去站在赵云程的身边,向他介绍着来人。
徐言其的舅舅舅母?他们不是在京城吗?又是如何得知徐言其被流配到四方镇,还寻过来的?单凭这一句话,就让赵云程的心思百转千回。
若不是知道徐言其这辈子都出不了四方镇,赵云程早就维持不住现在的体面。
“这就是云程?真是个好伙子。”丁素梅夸了句,一旁的高竟遥虽然没出言,但从眉眼舒展的笑意中,还是能看出他对赵云程这个甥婿的满意。
徐言其察觉到赵云程身上散发出的冷意,侧眸瞧了眼他,低声解释道:“舅舅原本是来四方镇谈生意的,能寻到咱家也是意料之外。”
原来是过来谈生意的,赵云程缓和了一些面色,主动向高竟遥和丁素梅问了声好。
徐言其偷笑,没想到赵云程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你陪舅舅舅母说话,我去置办点儿酒和肉,夜里好招待舅舅。”
徐言其应了一声,半晌却没见赵云程动弹。
“不是说去置办酒肉吗?”徐言其抬眸,不解的问他。
赵云程垂眼,抿嘴道:“你没给我钱。”
徐言其恍然,赶忙起身去卧房拿了银钱,趁着空档儿,赵云程去灶房拿了只碗,准备买块儿豆腐,回来拌着下酒吃。
第52章 嫁妆
丁素梅瞧着两人笑出了声,可也欣慰徐言其能在这般条件下,找到这么好的归宿。
待赵云程出了院子,高竟遥才嘱咐了徐言其几句,短短这一盏茶的功夫,他便能看出赵云程对徐言其的看重,不然也不会将家当交由夫郎管着。
“云程是个值得托付的汉子,舅舅回去也就能安心了。”话及此,高竟遥反而叹了一声,“就是不知你阿么被流配到了何处,日子又过得如何。”
丁素梅拧眉推了高竟遥一下,怪怨他哪壶不开提哪壶,转而宽慰徐言其道:“别想那么多,你阿么不管身在哪里,都会希望你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徐言其认真的点了点头,在流配过来的路上,他就知道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他的阿么了。
赵云程买了二斤肉,打了一坛酒,路过钱老么的院子时,被钱老么迎了个正着,一问才知那马车上的人竟是徐言其的舅舅,硬是给他塞了些菜,让他回去招待客人。
“老么,这都秋收了,菜也越来越精贵,我不能白拿你的。”赵云程从怀里掏出十几枚铜板,放在了院前的石块儿上,迈着大步走远了。
钱老么追出去时,只看到赵云程的一个背影,他捡起铜板来,笑骂了一句:“你这小子!”
高竟遥和丁素梅还是第一次到了村里,趁着徐言其和赵云程做饭,两人相携着去外头儿转了转。
“人们都说君子远庖厨,可云程这小子倒不计较这些,瞧他去灶房做事的模样,分明平日里也是这般。”丁素梅说着,眼神瞥到高竟遥的身上,虽说在家里用不着她亲自做这些活儿,但她知道,若是他们过起平常的日子,高竟遥不见得会做到如赵云程那样。
高竟遥觉出丁素梅落在他身上的眼神,扭头道:“你这是点我呢?”
丁素梅轻哼了一声,却没有言明是与不是。
时至傍晚,村里人家炊烟袅袅,后山地势偏高,这么望向村子,别有一番风景。
“真好啊,还是村子里的日子有人情味。”丁素梅展臂深吸了一口气,感慨道,“等我们老了,也在村子里盖一处宅院,每天遛遛弯儿、逗逗鸟,想想都觉得惬意。”
“不管儿孙了?”高竟遥歪着头调侃着丁素梅。
丁素梅扫兴的睨了他一眼:“不管,儿孙自有儿孙福,咱都替他们筹谋了半辈子,可还要怎地?”
高竟遥大笑着揽过丁素梅的肩膀,两人漫步在村道上。
在村中逛了一圈,回去时徐言其已经烧好了饭,赵云程特地去里正家买了一些精米,就怕高竟遥和丁素梅吃不习惯,顺便和许家贤提了一嘴借宿的事儿,后山的宅子简陋,睡不下高竟遥几人。
“可真是丰盛!”丁素梅拉着高竟遥入座,桌上还炖了一条鱼,是赵云程从河里叉回来的。
徐言其招呼着家丁坐下,现在不在京城的大宅中,村里没那么多规矩,都是围坐在一起吃饭。
桌上,徐言其和高竟遥说了夜里要去里正家里借宿,里正家里宽敞,住起来比这里舒适一些,丁素梅没什么意见,让赵云程怎么安排都好。
吃完饭后,高竟遥和丁素梅坐在檐下,商量着该给徐言其出多少嫁妆,两人结亲时他们不在场,这回过来怎么也得表示一番,况且现在赵云程和徐言其的日子过得艰难,他们不能眼睁睁的瞧着两人清苦下去,徐言其想要做墨条的生意,缺钱哪里能行。
“不妥,一百两银子在咱眼里看起来不多,但在农家可是一笔巨款,我怕其哥儿他们不收。”丁素梅身为女人家,考虑的自然比高竟遥仔细。
高竟遥不赞同道:“可五十两会不会太少了些?”
“不少,五十两能帮其哥儿还清这房子的外债,也能周转过这个冬日,”丁素梅摇头,“你向其哥儿介绍了李老板,让他们以后制出的墨条有了销路,比给他多少银子都强,而且你信不信,等他们翻过身的时候,这五十两银子,云程和其哥儿会如数的还给你。”
“这…”高竟遥思量了片刻后,拍了拍丁素梅搭在膝上的手,“那就按你说的来。”
待赵云程和徐言其收拾好碗筷,从灶房中出来,就被丁素梅拉着坐了过去。
“其哥儿,你和云程结亲时,没一个亲人在场,现在舅舅舅母好不容易打听到你的事儿,定然要表示表示,这五十两算是给你的嫁妆,你收着。”丁素梅将早就准备好的银票交到徐言其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