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22节
“成。”赵云程点头应下,“哑哥儿昨儿个给了一个枕瓜,晌午就切片炒了吃吧,再蒸些糙米。”
“旺财和元宝又跑出去了?”刚才进院儿的时候,徐言其还看到两只狗在窝前打闹着,这会儿子竟不在了。
赵云程拿着扫把进了猪圈,这天儿热,两天不打扫就会有味道,“我把鸭子和大鹅放出去,让两只狗撵着去河边儿浮水去了。”
听赵云程这么一说,徐言其也就安下了心,他抱了一捆柴火进了灶房,张罗着烧火做饭。
眼瞅着这时辰到了晌午,赵云竹却火急火燎的赶来了,进了院子也不理赵云程,着急忙慌的喊着嫂么,徐言其连忙出了灶房,询问他发生何事。
见徐言其果然脸上带着乌青,赵云竹心底一沉:“你这脸上的伤咋回事嘛,是不是和我哥吵架了?”
徐言其不明所以的扭头看了一眼赵云程,回神后失笑道:“我和你哥好着呢,这伤是在镇子上卖鸡蛋得罪了人,被人打的。不过你放心好了,今儿云程已经教训过那户人家,以后定然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了。”
“这样啊。”赵云竹不好意思的瞥了一眼赵云程,讪笑着理了理鬓角的头发道,“你们没吵架就好,我还以为…”
“以为你哥动手打我了?”徐言其睨着赵云竹,将他未说出口的话补充道。
赵云竹嗔怪的瞥了徐言其一眼,跳脚道:“哎呀,嫂么你怎么还说出来了!”
“你多操心操心自个家里的事儿,我这辈子都不会和其哥儿动手的。”赵云程关好猪圈门,将扫把立在矮墙边儿上,本着脸去檐下净手。
这是和他恼了?赵云竹撇了撇嘴,和徐言其招呼了一声,下山回家去了。
等赵云竹走远了,徐言其才过去拍了拍赵云程的肩膀,调侃着道:“真和竹哥儿恼了?他不也是关心我嘛,咱回村的时候碰到了不少乡亲,他们肯定是瞧到了我脸上的伤,这才传到了竹哥儿耳朵里。”
“他是我弟,我还真能和他恼了?就是心里不舒坦,他居然认为他哥能打自己的夫郎。”
徐言其抬手捏了捏赵云程的下巴,哄他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稀罕我,过来吃饭吧。”
两人正往灶房里去,发现院外旺财和元宝撵着鹅鸭回来了,徐言其过去打开了舍门,将鹅鸭关好,又洗了洗手才进了灶房吃饭。
这时节的未时,村里都静了下来,家家户户都会歇晌,就连孩子都不吵嚷着出去玩儿,天儿属实是太热。
卧房门大开着,徐言其摇着蒲扇躺在床上,眼眸倒已经阖上了。
今儿哑哥儿没带着王初阳来后山,想来是王大壮没去镇上,开始割田里的稻子了。
时至晡时,赵云程去了一趟庄上,打探了一番收割稻谷的活计,盘算着工钱合适,便让管事的记下了他的名字,明日就过去做工。
回去时没忘记徐言其嘱咐的事儿,路过徐家打了一坛酒回去腌咸鸭蛋。
徐言其在院中铺了席子,坐在上面缝着棉衣,旺财和元宝时不时过去捣捣乱,被他呵斥几句也只能消停一会儿,可见赵云程进了院子,都老实的趴在了窝里,徐言其笑骂了一句它们,还懂得看人行事。
太阳快落山时,许家贤难得来了后山一趟,赵云程客气的两人迎了进来,去灶房倒了碗水。
“我今儿来是提前支会你们一声税收的事儿,云程在村里没田,丁税自然会高一些,前些日子我去镇上衙门打听了一番,你们一人的丁锐最少得一两二钱银。”
“一两二钱?”徐言其惊了,他和云程两个人就得缴纳二两四钱的税,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许家贤抿嘴点头:“这还是云程当过募兵,衙里给他免了徭役,不然顶徭役还得多交钱,所以说,你们还是得想办法置办点儿田产。”
赵云程现在是商不商、农不农,丁税才高出许多,村里有田的人家,每人的丁税不过一百二十文,再按田里的产量按分成缴纳粮食,汉子的徭役也可用银钱来抵,至多半两银。
这账算下来,赵云程和徐言其吃的亏确实是大,难怪赵家卖田时,王大壮和王大刚争着置办了两亩水田。
“我们知道了,会提前备下这笔钱的。”赵云程握了握徐言其膝上的手,又问道,“许叔,若是我们自己开荒水田,去衙门办契子时会不会便宜些。”
“这是自然的。”许家贤知道赵云程存了什么心思,“可村里靠近河边儿的地都成了水田,你们想开荒也没有位置啊。”
他转念一想,只有后山紧挨河边处还有些地方,只是山地多石块,开荒不是一件易事:“你是看中了后山河边儿的地?这没个三五年可开不出来。”
徐言其也将目光移向赵云程,山地可是硬的,此外还要开渠修道,不遑论不辛苦。
“我和你一起。”赵云程只觉手背上一热,低头发现徐言其已经把手附在了他的手背上,心里顿感一暖。
许家贤见状,不由得朗笑几声,他抬手拍了拍赵云程的肩膀,说道:“路在人走,事在人为,许叔看好你们。”
送走里正,两人虽觉肩上的担子重,但身上却满是干劲儿,这几年累一些,往后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你跟着我可真受累。”赵云程牵起徐言其的手,摸着上面的老茧,心里泛疼。
徐言其捶了一下赵云程,怪怨道:“怎地又说这些话,要不是你选了我,我此时身在哪里都未可知。”
第49章 赵家人的下场
在庄上抢收稻子,是个赶时间的活儿,往镇上卖鸡蛋的事儿,只能徐言其自己去了,不过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冯铁柱总算是老实了,与他常买鸡蛋的主顾也知道了他家汉子是当过募兵的主儿,渐渐的巷与巷间传了开来,没人再敢打徐言其的主意。
“这菘菜怎么卖的?”徐言其今儿背了竹篓,想打听打听菘菜的价钱,若是合适,就先买一筐回去。
冬日里没什么菜,全凭夏天多晒着干菜储着,再有就是秋季成熟的菘菜,家家户户每年都会备着些。
“小哥儿,菘菜两文一斤,你要多少?”摊位上的大娘热情的招呼着徐言其。
这时节镇上都是卖菘菜的,两文的价钱确实不贵,徐言其数出了二十个铜板,交到大娘手上:“我先要十斤的,回村里路远,多了背不动。”
“成。”大娘颠了颠铜板,拿起称置起了菘菜,“小哥儿,十一斤成不,这菘菜不好凑整。”
徐言其点头,又掏出了两枚铜板,把称好的菘菜放在了竹篓里,背着回了玉河村。
今儿买了菜,卖鸡蛋的铜板只剩下一百文,回到家里,徐言其照常先把铜板用棉线串好,仔细收了起来,才起身去灶房做饭。
与镇上做工相比,在庄上干活儿回来的晚些,不过每天能挣四十五个铜板,还管两顿饭倒也是不错。
直到太阳落山,赵云程才回了家,抢收稻谷是个累活,家里自己能干的活儿,徐言其尽量自己干,就想让他回来好好歇歇。
赵云程掀起盖在水缸上的竹帘,发现缸里的水竟是满的,不由向身后的徐言其问道:“其哥儿,水缸里的水是你挑满的?”
“是,我今儿就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挑动,木桶里的水装的少些,我自己完全可以挑回家,不过是多来两趟的事儿,我做了你就能多歇歇。”徐言其一边拉着灶台旁的风箱,一边说道。
赵云程往木盆里舀了一瓢水洗了洗手,拿起布巾擦手道:“以后我来挑,挑几担水费不了多少时间,后山这边儿平日里没人过来,万一你半路摔着,连个求人的地方都没有。家里的活儿多着呢,你又要卖鸡蛋,又要缝棉衣,还要抽空出去打猪草,忙活儿一天下来比我都累。”
徐言其闻言笑笑,不再与他争活儿做:“行,我听你的。”
他们的日子渐渐又步入了正轨,而卖了田地的赵文德一家也在为不久之后的丁税发愁。
赵云宝搬家之前保证的好,但去了镇上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每日借着出去做工的名义,实际上去了赌坊,卖房卖地的银钱不出两个月被他败的精光。刘巧终于承受不住,丢下赵泽瑞跑了,谭钰不仅要带孙子,还要抽空出去给人家洗衣服挣点儿铜板,而赵文德一大把年纪,也要出去做工,勉强维持着家里的生计。
徐言其是卖鸡蛋时,无意中从人家的后门里,看到正卖力洗衣服的谭钰,他一开始以为自己看错了,定睛仔细一瞧才确定了下来,不禁摇头唏嘘。
回去后,徐言其将这事当做饭桌上的谈资同赵云程说了,没想到赵云程居然比他知道的还要早。
“有一次我在码头碰到过他,之后就没见过了。”赵云程说话时很平静,自从从李桂棠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他对赵文德夫妇已经没有了一点感情。
徐言其叹了一声:“怕是不乐意让你看到他们现在落魄的模样,才不去那边了吧。”
赵文德一家如何,已经与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吃完饭后,徐言其和赵云程一起收拾了碗筷,趁着天还没黑透,他又在院子里缝了一阵子衣裳。
“再过个把月,下蛋的鸡就会少了,到时候我就不去镇上买了,咱们也尝尝鸡蛋,和鹅蛋鸭蛋到底是不一样的。”徐言其咬断了棉线,抖了抖给赵云程缝好的棉袄,顺手递给了他,“试试。”
自从开始卖鸡蛋,每天捡出的鸡蛋两人都不舍得吃,一枚就是三文钱呢。
赵云程穿上棉袄,活动了一下身子,一点儿也没感觉到拘束:“合身着呢。”
试完袄子,他立马仔细的脱了下来,怕弄脏了料子,棉衣可不好洗,再者洗了后就不如之前穿着暖和。
“行,等会儿我收进衣箱里。”徐言其将席子上的针线收进篮子里,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线头。
天儿晚了,他索性卷好席子,和赵云程回了卧房。
徐言其整日里忙着家里的活儿,自从去镇子上卖鸡蛋,更是没了一点儿时间,更别提去村里串门儿了。
没想到这天,季哥儿竟然自己跑到后山来找他了。
听到狗吠声,徐言其放下手中的活儿,起身到院门前瞧了瞧,看到来人后也是欣喜:“季哥儿?你咋过来了。”
“家里人都去田里收稻子了,我便想着到你这儿来坐坐,知道你家里忙,抽不开身去看我。”
徐言其呵退了元宝和旺财,迎着季哥儿进了院里:“不认识季哥儿了?当初还是你带我去救下的他呢。”
旺财歪着脑袋围着季哥儿转了一圈,似乎是嗅到了熟悉的气味,渐渐和季哥儿熟悉了起来。
“现在良叔放心你一个人出来了?”徐言其从灶房里拿出了两个矮凳,两人挨着在屋檐下坐下。
“我爹他哪能一辈子拘着我呢。”说起来季哥儿有些不好意思,他躲闪着眼神道,“前几天王媒婆来了一趟家里,说给我留意着合适的汉子。”
赵家搬出了村里,一些流言慢慢随着时间被人们淡忘,但若是季哥儿要嫁人的消息一出,难免这些流言会被人再次提起。
“我想过了,要是来相看我的汉子在意我有蜚语,我嫁过去日子也不会好过。”
徐言其拍了拍他的手,安慰道:“缘分到了自然会有人上门,结亲这事儿急不得。”
“可是我都快十九了啊。”季哥儿长吁一声道。
他在钱家娇惯着长大,钱良心疼他,想让他在家里多享几年福,原本思量着十八就给他说人家,正张罗着相看汉子,哪料碰到了赵云宝这档子事儿,只能往后拖一拖。
第50章 收成
季哥儿见徐言其拿出了布料棉花,穿针帮他缝了半晌的棉衣,瞅着时辰快近晌午,才回村里了。
刚收拾了针线张罗做饭,王大壮和哑哥儿扛着一麻袋的东西过来了一趟。几日不见,徐言其还怪想王初阳这孩子的,抱着他稀罕了一阵,问到一旁麻袋里装着的是什么。
“是一袋稻糠,喂鸡喂猪都好,你们家没置办田地,又养了那么多家禽,我想着分你们一袋,冬日里掺着猪草喂家禽。”王大壮擦了擦额上的汗,这一路扛上来,可不算轻松。
徐言其进灶房给他倒了一碗水,客气道:“你们家也才置办了两亩田地,还想着给我们分一袋稻糠。”
“嗳,我们家养得家禽少,吃不了那么多。”王大壮摆了摆手,略歇了一阵就和哑哥儿回去了,赵云程不在家,他一个汉子不好在后山多待。
秋收的这几日,老天儿也给面子,每日都是大晴天,瞧着是个丰收的年头儿。
在庄上做了半个月的工,抢收的时节才算过去,出粮以后,人们最挂心的就是今年的税收有没有涨。
许家贤这阵子去镇上勤了一些,为得就是尽早打探出税收的消息。
又过了些日子,钱家往后山也送了两袋稻糠,他们家田地多些,抢收稻子出粮费的时间久些,加上王大壮的一袋,徐言其就不用为冬日里家禽的口食发愁了。
一日傍晚,里正召集村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说了一下税收的事儿,今年还同去年一样,是三成的粮税。
众人听后都略松了口气,这粮税没涨就好,边关今年才消停下来,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远在京城的皇帝自然也晓得,前两年打仗徭役和赋税都重,去年倒是减了些。
日升之时还是大晴天,晌午间天儿突然阴沉了起来,徐言其把晾在院子里的衣裳收了起来,又出去唤回了旺财和元宝,赵云程到镇上做工,晌午不回来,就怕过了晡时赶上了雨,道上再淋湿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徐言其明显感觉到这几天凉快了不少,赵云程的棉衣棉裤都缝好了,就剩他的一件袄子,也就这两天的事儿。
相较于之前,这几天产的鸡蛋比之前少了一些,徐言其改为每三天去一趟镇上,再过半个月,这门营生怕是就要做不成了。
晡时之后,雨虽然不大,但还是淅淅沥沥的下着,赵云程回来时湿了衣裳,灶房里的火没熄,徐言其一直在灶台上热着水,想着回来让赵云程洗个热水澡,别再染了风寒。
“这几天鸡下蛋下的少了,我看再过半个月,就不用去镇上卖鸡蛋了。你不是想在后山的河边上开荒嘛,到时候我先去把那边儿的野草给拔了,清理清理石块儿什么的。”徐言其拧干了布巾给赵云程搓着背,一边和他说着接下来的打算。
“旺财和元宝又跑出去了?”刚才进院儿的时候,徐言其还看到两只狗在窝前打闹着,这会儿子竟不在了。
赵云程拿着扫把进了猪圈,这天儿热,两天不打扫就会有味道,“我把鸭子和大鹅放出去,让两只狗撵着去河边儿浮水去了。”
听赵云程这么一说,徐言其也就安下了心,他抱了一捆柴火进了灶房,张罗着烧火做饭。
眼瞅着这时辰到了晌午,赵云竹却火急火燎的赶来了,进了院子也不理赵云程,着急忙慌的喊着嫂么,徐言其连忙出了灶房,询问他发生何事。
见徐言其果然脸上带着乌青,赵云竹心底一沉:“你这脸上的伤咋回事嘛,是不是和我哥吵架了?”
徐言其不明所以的扭头看了一眼赵云程,回神后失笑道:“我和你哥好着呢,这伤是在镇子上卖鸡蛋得罪了人,被人打的。不过你放心好了,今儿云程已经教训过那户人家,以后定然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了。”
“这样啊。”赵云竹不好意思的瞥了一眼赵云程,讪笑着理了理鬓角的头发道,“你们没吵架就好,我还以为…”
“以为你哥动手打我了?”徐言其睨着赵云竹,将他未说出口的话补充道。
赵云竹嗔怪的瞥了徐言其一眼,跳脚道:“哎呀,嫂么你怎么还说出来了!”
“你多操心操心自个家里的事儿,我这辈子都不会和其哥儿动手的。”赵云程关好猪圈门,将扫把立在矮墙边儿上,本着脸去檐下净手。
这是和他恼了?赵云竹撇了撇嘴,和徐言其招呼了一声,下山回家去了。
等赵云竹走远了,徐言其才过去拍了拍赵云程的肩膀,调侃着道:“真和竹哥儿恼了?他不也是关心我嘛,咱回村的时候碰到了不少乡亲,他们肯定是瞧到了我脸上的伤,这才传到了竹哥儿耳朵里。”
“他是我弟,我还真能和他恼了?就是心里不舒坦,他居然认为他哥能打自己的夫郎。”
徐言其抬手捏了捏赵云程的下巴,哄他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稀罕我,过来吃饭吧。”
两人正往灶房里去,发现院外旺财和元宝撵着鹅鸭回来了,徐言其过去打开了舍门,将鹅鸭关好,又洗了洗手才进了灶房吃饭。
这时节的未时,村里都静了下来,家家户户都会歇晌,就连孩子都不吵嚷着出去玩儿,天儿属实是太热。
卧房门大开着,徐言其摇着蒲扇躺在床上,眼眸倒已经阖上了。
今儿哑哥儿没带着王初阳来后山,想来是王大壮没去镇上,开始割田里的稻子了。
时至晡时,赵云程去了一趟庄上,打探了一番收割稻谷的活计,盘算着工钱合适,便让管事的记下了他的名字,明日就过去做工。
回去时没忘记徐言其嘱咐的事儿,路过徐家打了一坛酒回去腌咸鸭蛋。
徐言其在院中铺了席子,坐在上面缝着棉衣,旺财和元宝时不时过去捣捣乱,被他呵斥几句也只能消停一会儿,可见赵云程进了院子,都老实的趴在了窝里,徐言其笑骂了一句它们,还懂得看人行事。
太阳快落山时,许家贤难得来了后山一趟,赵云程客气的两人迎了进来,去灶房倒了碗水。
“我今儿来是提前支会你们一声税收的事儿,云程在村里没田,丁税自然会高一些,前些日子我去镇上衙门打听了一番,你们一人的丁锐最少得一两二钱银。”
“一两二钱?”徐言其惊了,他和云程两个人就得缴纳二两四钱的税,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许家贤抿嘴点头:“这还是云程当过募兵,衙里给他免了徭役,不然顶徭役还得多交钱,所以说,你们还是得想办法置办点儿田产。”
赵云程现在是商不商、农不农,丁税才高出许多,村里有田的人家,每人的丁税不过一百二十文,再按田里的产量按分成缴纳粮食,汉子的徭役也可用银钱来抵,至多半两银。
这账算下来,赵云程和徐言其吃的亏确实是大,难怪赵家卖田时,王大壮和王大刚争着置办了两亩水田。
“我们知道了,会提前备下这笔钱的。”赵云程握了握徐言其膝上的手,又问道,“许叔,若是我们自己开荒水田,去衙门办契子时会不会便宜些。”
“这是自然的。”许家贤知道赵云程存了什么心思,“可村里靠近河边儿的地都成了水田,你们想开荒也没有位置啊。”
他转念一想,只有后山紧挨河边处还有些地方,只是山地多石块,开荒不是一件易事:“你是看中了后山河边儿的地?这没个三五年可开不出来。”
徐言其也将目光移向赵云程,山地可是硬的,此外还要开渠修道,不遑论不辛苦。
“我和你一起。”赵云程只觉手背上一热,低头发现徐言其已经把手附在了他的手背上,心里顿感一暖。
许家贤见状,不由得朗笑几声,他抬手拍了拍赵云程的肩膀,说道:“路在人走,事在人为,许叔看好你们。”
送走里正,两人虽觉肩上的担子重,但身上却满是干劲儿,这几年累一些,往后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你跟着我可真受累。”赵云程牵起徐言其的手,摸着上面的老茧,心里泛疼。
徐言其捶了一下赵云程,怪怨道:“怎地又说这些话,要不是你选了我,我此时身在哪里都未可知。”
第49章 赵家人的下场
在庄上抢收稻子,是个赶时间的活儿,往镇上卖鸡蛋的事儿,只能徐言其自己去了,不过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冯铁柱总算是老实了,与他常买鸡蛋的主顾也知道了他家汉子是当过募兵的主儿,渐渐的巷与巷间传了开来,没人再敢打徐言其的主意。
“这菘菜怎么卖的?”徐言其今儿背了竹篓,想打听打听菘菜的价钱,若是合适,就先买一筐回去。
冬日里没什么菜,全凭夏天多晒着干菜储着,再有就是秋季成熟的菘菜,家家户户每年都会备着些。
“小哥儿,菘菜两文一斤,你要多少?”摊位上的大娘热情的招呼着徐言其。
这时节镇上都是卖菘菜的,两文的价钱确实不贵,徐言其数出了二十个铜板,交到大娘手上:“我先要十斤的,回村里路远,多了背不动。”
“成。”大娘颠了颠铜板,拿起称置起了菘菜,“小哥儿,十一斤成不,这菘菜不好凑整。”
徐言其点头,又掏出了两枚铜板,把称好的菘菜放在了竹篓里,背着回了玉河村。
今儿买了菜,卖鸡蛋的铜板只剩下一百文,回到家里,徐言其照常先把铜板用棉线串好,仔细收了起来,才起身去灶房做饭。
与镇上做工相比,在庄上干活儿回来的晚些,不过每天能挣四十五个铜板,还管两顿饭倒也是不错。
直到太阳落山,赵云程才回了家,抢收稻谷是个累活,家里自己能干的活儿,徐言其尽量自己干,就想让他回来好好歇歇。
赵云程掀起盖在水缸上的竹帘,发现缸里的水竟是满的,不由向身后的徐言其问道:“其哥儿,水缸里的水是你挑满的?”
“是,我今儿就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挑动,木桶里的水装的少些,我自己完全可以挑回家,不过是多来两趟的事儿,我做了你就能多歇歇。”徐言其一边拉着灶台旁的风箱,一边说道。
赵云程往木盆里舀了一瓢水洗了洗手,拿起布巾擦手道:“以后我来挑,挑几担水费不了多少时间,后山这边儿平日里没人过来,万一你半路摔着,连个求人的地方都没有。家里的活儿多着呢,你又要卖鸡蛋,又要缝棉衣,还要抽空出去打猪草,忙活儿一天下来比我都累。”
徐言其闻言笑笑,不再与他争活儿做:“行,我听你的。”
他们的日子渐渐又步入了正轨,而卖了田地的赵文德一家也在为不久之后的丁税发愁。
赵云宝搬家之前保证的好,但去了镇上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每日借着出去做工的名义,实际上去了赌坊,卖房卖地的银钱不出两个月被他败的精光。刘巧终于承受不住,丢下赵泽瑞跑了,谭钰不仅要带孙子,还要抽空出去给人家洗衣服挣点儿铜板,而赵文德一大把年纪,也要出去做工,勉强维持着家里的生计。
徐言其是卖鸡蛋时,无意中从人家的后门里,看到正卖力洗衣服的谭钰,他一开始以为自己看错了,定睛仔细一瞧才确定了下来,不禁摇头唏嘘。
回去后,徐言其将这事当做饭桌上的谈资同赵云程说了,没想到赵云程居然比他知道的还要早。
“有一次我在码头碰到过他,之后就没见过了。”赵云程说话时很平静,自从从李桂棠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他对赵文德夫妇已经没有了一点感情。
徐言其叹了一声:“怕是不乐意让你看到他们现在落魄的模样,才不去那边了吧。”
赵文德一家如何,已经与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吃完饭后,徐言其和赵云程一起收拾了碗筷,趁着天还没黑透,他又在院子里缝了一阵子衣裳。
“再过个把月,下蛋的鸡就会少了,到时候我就不去镇上买了,咱们也尝尝鸡蛋,和鹅蛋鸭蛋到底是不一样的。”徐言其咬断了棉线,抖了抖给赵云程缝好的棉袄,顺手递给了他,“试试。”
自从开始卖鸡蛋,每天捡出的鸡蛋两人都不舍得吃,一枚就是三文钱呢。
赵云程穿上棉袄,活动了一下身子,一点儿也没感觉到拘束:“合身着呢。”
试完袄子,他立马仔细的脱了下来,怕弄脏了料子,棉衣可不好洗,再者洗了后就不如之前穿着暖和。
“行,等会儿我收进衣箱里。”徐言其将席子上的针线收进篮子里,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线头。
天儿晚了,他索性卷好席子,和赵云程回了卧房。
徐言其整日里忙着家里的活儿,自从去镇子上卖鸡蛋,更是没了一点儿时间,更别提去村里串门儿了。
没想到这天,季哥儿竟然自己跑到后山来找他了。
听到狗吠声,徐言其放下手中的活儿,起身到院门前瞧了瞧,看到来人后也是欣喜:“季哥儿?你咋过来了。”
“家里人都去田里收稻子了,我便想着到你这儿来坐坐,知道你家里忙,抽不开身去看我。”
徐言其呵退了元宝和旺财,迎着季哥儿进了院里:“不认识季哥儿了?当初还是你带我去救下的他呢。”
旺财歪着脑袋围着季哥儿转了一圈,似乎是嗅到了熟悉的气味,渐渐和季哥儿熟悉了起来。
“现在良叔放心你一个人出来了?”徐言其从灶房里拿出了两个矮凳,两人挨着在屋檐下坐下。
“我爹他哪能一辈子拘着我呢。”说起来季哥儿有些不好意思,他躲闪着眼神道,“前几天王媒婆来了一趟家里,说给我留意着合适的汉子。”
赵家搬出了村里,一些流言慢慢随着时间被人们淡忘,但若是季哥儿要嫁人的消息一出,难免这些流言会被人再次提起。
“我想过了,要是来相看我的汉子在意我有蜚语,我嫁过去日子也不会好过。”
徐言其拍了拍他的手,安慰道:“缘分到了自然会有人上门,结亲这事儿急不得。”
“可是我都快十九了啊。”季哥儿长吁一声道。
他在钱家娇惯着长大,钱良心疼他,想让他在家里多享几年福,原本思量着十八就给他说人家,正张罗着相看汉子,哪料碰到了赵云宝这档子事儿,只能往后拖一拖。
第50章 收成
季哥儿见徐言其拿出了布料棉花,穿针帮他缝了半晌的棉衣,瞅着时辰快近晌午,才回村里了。
刚收拾了针线张罗做饭,王大壮和哑哥儿扛着一麻袋的东西过来了一趟。几日不见,徐言其还怪想王初阳这孩子的,抱着他稀罕了一阵,问到一旁麻袋里装着的是什么。
“是一袋稻糠,喂鸡喂猪都好,你们家没置办田地,又养了那么多家禽,我想着分你们一袋,冬日里掺着猪草喂家禽。”王大壮擦了擦额上的汗,这一路扛上来,可不算轻松。
徐言其进灶房给他倒了一碗水,客气道:“你们家也才置办了两亩田地,还想着给我们分一袋稻糠。”
“嗳,我们家养得家禽少,吃不了那么多。”王大壮摆了摆手,略歇了一阵就和哑哥儿回去了,赵云程不在家,他一个汉子不好在后山多待。
秋收的这几日,老天儿也给面子,每日都是大晴天,瞧着是个丰收的年头儿。
在庄上做了半个月的工,抢收的时节才算过去,出粮以后,人们最挂心的就是今年的税收有没有涨。
许家贤这阵子去镇上勤了一些,为得就是尽早打探出税收的消息。
又过了些日子,钱家往后山也送了两袋稻糠,他们家田地多些,抢收稻子出粮费的时间久些,加上王大壮的一袋,徐言其就不用为冬日里家禽的口食发愁了。
一日傍晚,里正召集村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说了一下税收的事儿,今年还同去年一样,是三成的粮税。
众人听后都略松了口气,这粮税没涨就好,边关今年才消停下来,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远在京城的皇帝自然也晓得,前两年打仗徭役和赋税都重,去年倒是减了些。
日升之时还是大晴天,晌午间天儿突然阴沉了起来,徐言其把晾在院子里的衣裳收了起来,又出去唤回了旺财和元宝,赵云程到镇上做工,晌午不回来,就怕过了晡时赶上了雨,道上再淋湿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徐言其明显感觉到这几天凉快了不少,赵云程的棉衣棉裤都缝好了,就剩他的一件袄子,也就这两天的事儿。
相较于之前,这几天产的鸡蛋比之前少了一些,徐言其改为每三天去一趟镇上,再过半个月,这门营生怕是就要做不成了。
晡时之后,雨虽然不大,但还是淅淅沥沥的下着,赵云程回来时湿了衣裳,灶房里的火没熄,徐言其一直在灶台上热着水,想着回来让赵云程洗个热水澡,别再染了风寒。
“这几天鸡下蛋下的少了,我看再过半个月,就不用去镇上卖鸡蛋了。你不是想在后山的河边上开荒嘛,到时候我先去把那边儿的野草给拔了,清理清理石块儿什么的。”徐言其拧干了布巾给赵云程搓着背,一边和他说着接下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