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骸 第119节
“所以接下来,幽州城内外十分危险。那三十万大军在城南郊外安营扎寨,还有二十万大军估摸着,会从其他方向袭来。我们现在就怕他们四面包抄,将咱们幽州城全数围攻,那就完了。”
“咱们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到?”宁瓷追问道。
“在没有任何突发状况的预估下,最快五天。刚才大宴之上,皇上正以太子大婚一事,需要仔细筛选良辰吉日,递交庚帖等诸多事宜来拖延。而且,前段时间东宫暖阁那场大火,燕玄也以此为契机,说暖阁必须重建完毕,才能成婚。刚才来慈宁宫的路上,我带格敏公主也去东宫瞧过了,明面上看,她是答应了的。”
“这么看来,时间足够。”宁瓷堪堪放下心来。
“很难说。我们这边来的第一批援军是从渤海那边过来的,人数也只有十万人,根本抵抗不了多少时日。”严律一边说,一边不时地扫视着窗牖外正殿方向的动静,他道:“格敏现在跟太后有要事在商谈,恐怕,根本不是什么闺房之事,而是跟起兵有关的。”
“你现在有什么计划?皇上有没有怎么说?”
“皇上现在只能按兵不动,拖延时间,他让我密切关注太后这边,城南郊外那三十万大军,我们已经时刻盯着了。”严律说到这儿,方才郑重地对她道:“这是外部情况,雪烟,关于我们报仇之事,我另有想法。”
宁瓷只觉得心口一窒,胸前的轰鸣却是越发震颤了起来。
只听见严律说:“既然援军最快是五天抵达,恐怕,这是我们跟金人发起兵变的第一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得全方位布局,防守,他们那边应该是在等着剩余的二十万在其他方向围攻。所以雪烟,在我们和金人兵变之前,我打算让弟兄们送你直接回金陵。”
宁瓷大震:“我做什么要回金陵?!我不回去!”
“你且听我说。”严律还是一边瞄着轩窗外正殿方向的动静,一边快速地道:“这五天内,格敏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在幽州城内外全数布局,将所有金人兵将渗透进城内的大街小巷,到时候,一场战乱无法避免。别看着我们现在表面祥和,实际上,内里都是在暗自争取时间。他们现在需要一个起兵的契机,我们也需要。”
“起兵的契机不就是问斩燕湛之事吗?”
“不错!”严律一瞬不瞬地望着她,说:“但是我现在想了,燕湛的力量也许不足够。他甚至连金人国都会宁都不曾去过,这个人的存在,对金人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但是,燕湛的存在,其实可以左右很大一部分兵力。”
宁瓷瞬间明白了:“西山里的三万八兵将!”
“对!”严律点点头,道:“那里不仅有三万八的兵将,而且还有数千人的妇孺大军。这不是个小数目。我打算跟皇上提议,将西山里的所有人全部招安,为我们所用。”
“既然要为我们所用,那就要扭转乾坤,所以……”宁瓷联想道:“你打算制造舆论,在西山那边颠倒是非黑白,是吗?”
“是。”
“那我跟你一起去!”
“雪烟,西山那边很危险,你不要去。因为颠倒是非黑白一事,若是一个弄巧成拙,恐怕会满盘皆输。”严律双手捧着宁瓷的脸颊,一瞬不瞬地道:“我们需要一个两方都能起兵的契机,那便是……”
“宁瓷公主!”轩窗外,有达春公公的声音。
宁瓷吓得几乎快要跳将起来,她和严律都止住了话头,佯装无事一般,打开了殿门。
“达春公公,怎么了?”宁瓷笑了笑道。
宁瓷的笑容其实不大自然,但达春一看,两人在宁瓷的寝殿里待了这样久,定是有情人之间依偎呢喃,互诉衷肠。
于是,达春笑了笑,道:“太后娘娘在正殿里跟格敏公主商议要事,前边儿来了好些侍婢,抬了好多箱子的献礼,都是格敏公主他们从会宁那边带来给太后娘娘的,劳烦你去前头看一下,清点一下。”
*
正当宁瓷和严律跟着达春一起向着慈宁宫的宫门处走去时,尚在正殿内议事的姑侄二人都顺着他们的身影向外望了望。
“皇姑母,你觉得如何?你倒是表个态啊!”格敏有些不耐烦地道:“这些计划,可都是父王他们商议了很久的,绝对万无一失!”
“你的意思是,三天内就要对幽州城起兵?”太后担忧着道:“就三天啊……时间会不会太赶了?”
“呵,我还觉得三天太宽裕了呢!”格敏不以为然地道:“事实上,今儿夜里,咱们剩下的二十万大军会从城北,城东两个方向包围。你原先在金雕飞镖里的消息我们都看到了,西山那边也都是你的人,既如此,咱们等于是把整个幽州城全部包围了。皇帝老儿他插翅难逃!”
太后拧眉深思,没有搭话。
格敏着急地道:“皇姑母啊!你原先不是发来密信说,狗皇帝一定会问斩燕湛的吗?到时候,咱们就以这个为契机啊!明天……不,最好是今天,就让燕湛拦下那番死罪,然后你跟他们皇帝吹吹风,让他直接问斩了去。你就说,我和太子马上就要大婚,不适合在大婚之内动用斩刑,最好直接判个斩立决是最佳。”
“话虽如此……”太后担忧道:“这三天,西山庄子里的所有兵将不一定能赶得及罢?”
“怎么赶不及?前边儿我问严律了,严律说,这两日他还要往返几趟西山,就让他在庄子里把里头的兵将全部集结了便是。哎呀,皇姑母,你到底在犹豫个什么劲儿呢?父王说,你以前是个非常干脆利落,行事果断的人呢!”
“行罢。”太后点了点头,道:“可哀家现在有了身子,最近又乏力得很,若是到时候咱们两边厮杀了起来,哀家就怕,皇帝他们会拿哀家当人质。”
“你放心……”格敏想了想:“今晚……不不不,最好是明天晚上,我会来一趟这里,到时候我偷偷带你出宫,我先把你安顿到城南咱们的阵营里,只要你一出宫,剩下的,便是起兵之时!”
“好,那就……依你说的办罢。”太后终于点头答应了。
格敏更是再三保证:“皇姑母你放心,他们大虞的兵将并不多,咱们的人,早就查探过了。而且,为了分拨出他们的兵将人数和增援力量,前段时间,父王跟几个交好的西域胡商商议了一下,那些个胡商在渤海一带,集结一些个外族人在闹事儿。好像大虞皇帝派了不少人去平定,这会子,根本回不来。”
“哼,你当他们大虞皇帝是个傻的?”太后白眼一翻:“他在哀家手中挣扎那么多年,终于把皇权拿走大半,他可不是个孬种。哀家在想,也许他已经让那些个去平定渤海的兵将们回来了呢!”
谁曾想,这话一说,格敏却是“哈哈”一笑,道:“皇姑母,你当我们没设想过这个可能吗?”
“此话怎讲?”太后心头一喜,忙问。
“我王兄他们带着好些个散兵,给了一些山匪们好处,早就埋伏在他们大虞兵将回来的沿途中了。”格敏开心地笑道:“渤海那边的援军,是根本回不来的。”
如此这般,太后终于放下心来。
“哦,对了,皇姑母……”格敏呷了一口凉茶,方才用眼神示意太后殿外,道:“你快看,宁瓷和达春他们正在往你这里搬箱子呢!他们搬的,都是我带来孝敬你的献礼。”
“哼,你总算是有点儿心。”太后想着三天后的两国交战,想着自己的腹中胎儿,想着三天后,大虞国都幽州城将要大破,他们金人终于可以将整个九州吞并手中。
一时间,太后心头畅快不已,连带着原先对格敏生的那股子怨气,也消失殆尽了。
“父王让我带了好些个长白山的补药,还有不少在黑河对岸的冻土那边挖来的仙草。正好,你不是身子有喜了么?这些补药可以给你调理调理。”说到这儿,格敏又“哦”了一声,道了句:“其中有一个小箱子里的补药是给宁瓷的。那个箱子你且别碰,父王专门找苗疆巫人在里头加了好些个蛊毒。就算宁瓷这几年对你身子调理有好处,我们也不放心她。”
“也罢,这些都随你们去。哀家是不想管了。”太后想了想,又道:“那严律呢?”
“这人看着倒是忠心,你晕倒后,他第一时间封锁城门内外的消息,就怕毁你清誉。”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看出来了,严律这人喜欢宁瓷,但是无所谓,宁瓷死了之后,他就是我男宠。皇姑母,你到时候绝对不可以阻止!”
“哀家阻止做什么?”太后满心满眼地都在想着金人踏破大虞江河之后的生活:“原先,哀家希望宁瓷和严律成婚,不过是觉得,这两人哀家都不放心。但若是宁瓷死了,你收了严律,哀家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父王也是这么说的。”格敏笑着道:“父王他们已经在会宁准备着了,只要咱们的铁骑踏破幽州城,他会随后跟上。到时候,整个九州江山,都是父王的了!”
太后愣了愣,心头一股子不悦,缓缓笼上心头:“王兄在会宁那边安安稳稳的不是挺好吗?大虞这边的很多事宜他都不了解,哀家是了解的,到时候哀家来掌握这边,王兄掌握那边,不是正好吗?”
格敏着实精明,一眼就听出了太后的野心。
她似笑非笑地,用一股子让太后有些胆寒的,阴恻恻的笑意,冷声道:“怎么的?皇姑母,你是想称帝吗?”
第129章
宁瓷满脑子都在想着刚才严律对她所言的那番,以至于,这会子在慈宁宫门口清点金人送来的献礼时,一时间,不免有些恍惚。
她总觉得,刚才一阵微风拂过,虽是夹杂着即将入夜的凉,可又好似有一股子若有似无的……什么东西在腐烂的味道。
可再这么仔细一嗅,凉风送爽,却没有丝毫的异味了。
耳边,却听见达春正在跟搬运献礼的小太监在核对:“哦,这一箱子是甘草,那一箱子是长白山人参……这三大坛我都不用猜,闭着眼睛都知道,那应该是太后娘娘的王兄特意给她捎来的酸菜。”
“达春公公真是料事如神!他们金人刚才叮嘱我了,说是这会儿虽是夏末,但今年似有秋老虎的架势,这三大坛子酸菜也要小心存放,否则会变了味儿了。你看,他们都是用玄冰在护着的。啧啧,真是没想到,他们金人还真他娘的有钱。”
这位负责搬运献礼的小太监刚脱口而出,却只觉得周围陷入一阵冰火交融的死寂,却在后知后觉中,他猛然想起,眼前的达春公公也是金人。
一时间,他吓得心口一窒,赶紧赔着笑意,歉然道:“哎,达春公公,我的意思是,金人他们也是实力雄厚,他们也是……”
“无妨。”达春并不在意这些,而是招呼慈宁宫里的侍婢们赶紧往小库房里搬运。
宁瓷在一旁细细地瞧着,见场面一时有些尴尬,便岔开话头,问那搬运的小太监:“最底下的两个箱子是什么?”
这小太监就像是见着救星一般,如释重负地笑着道:“回宁瓷公主的话,那个上了铜锁的小箱子,是金人他们送给你的献礼,里头是一些个滋补身子的药草。旁边那个小木箱是赠给整个慈宁宫的一些个小摆件,听他们说,是他们王上在征战罗刹国的时候,寻来的一些有意思的物什,想着要特意献给太后娘娘,让太后娘娘摆放在慈宁宫的各处,也算是个稀罕物。”
所有的献礼全部被侍婢们一箱箱地抬了进去,却在他们抬最底下的那两个箱子时,又是一股子若有似无的,好似什么东西腐烂的气味再次幽幽袭来。
宁瓷心生狐疑,但这是金人所献,就算是这箱子里有什么古怪,问眼前这些人也是问不出个什么。
自然,若是将这古怪拿去问格敏公主他们,恐怕,也是问不出个什么的。
“宁瓷公主。”达春在一旁道:“刚才被这些献礼耽搁了一阵子,这会子时候不早了,奴才先行告退,要去为太后娘娘做事儿了。”
此时,他们已经回到了慈宁宫的库房里,宁瓷正指挥着侍婢们打开最后那两个箱子,却在听到这句话时,她猛然想起,刚才太后当着她的面儿让达春去杀了那个金人巫医。
是以,这会子达春前后两次所言的要为太后娘娘做事儿,恐怕,便是要去行那血腥之事了。
宁瓷心头五味杂陈,不论是达春,太后,还是那个巫医,他们都是金人,宁瓷本不该心头有怜悯的情绪,但这会子,看到达春渐行渐远的背影,她忽而觉得,太后真真是残忍。
残忍到,就连自己的族人都要杀。
残忍到,哪怕是她自己同塌而眠很多年的枕边人的安危,她都不管不顾。
宁瓷的思绪又转悠到严律对她所言的那个“五天论”里。
从渤海那边赶来的援军最快是五天才能抵达幽州,五天……五天……在这五天的时日里,会发生什么惊天巨变都未可知。
如果金人他们真的想要拿下幽州,吞下整个大虞江山,恐怕,他们绝对不会在这五天里坐以待毙,袖手旁观。
也许,就像是刚才在城门口那般,他们早已密谋着什么。
密谋着,一场随时都可以发动的战役。
宁瓷猛然想到,也许这场战役他们金人已经时刻准备着了,刚才如果在城门口有个差池,恐怕,金人的铁骑当下就要踏破幽州城门!
所以,他们金人不是密谋什么,而是在时时刻刻准备着。
只待一个时机。
是以,咱们大虞援军五天才能到,恐怕……会晚了。
宁瓷越想越着急,刚才跟严律还没有多商议个什么,就被达春打断了,这会子,严律因时间紧急,先去皇上那边儿了。
是啊!
时间紧急。
看似五天,也许只有四天,亦或只有三天。
这样的道理,自己都能想明白,想来,严律应该也是知晓的罢!
……
“宁瓷公主,您瞧瞧,他们金人也太抠了!献给您的药草竟然只有小半箱!”库房里,侍婢们在宁瓷的要求下,正打开专属于她自己的箱子在查验。
宁瓷拉回思绪,将眸光探向那只小箱子,那箱子里的药草确实太少,仔细闻起来……幽幽药香中,夹杂着一股子烧焦刺鼻的味道。这股子味道若是没有从小辨别过,应该很难觉察到。
宁瓷回忆着儿时读过的药草相关的著作,依稀记得,这种烧焦刺鼻气味的,中间还夹杂着古木香气的,大多是来自于苗疆那边。
可仔细看看箱子里的药草,不过是一些寻常晒干了的金银花,小人参,柴胡什么的,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按说,不该会有这股子专属于苗疆那边的气味。
一个莫名的念头在宁瓷的脑海中闪过。
难不成,这些个看似寻常的药草里,夹杂了苗疆特有的蛊毒?!
……
“咱们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到?”宁瓷追问道。
“在没有任何突发状况的预估下,最快五天。刚才大宴之上,皇上正以太子大婚一事,需要仔细筛选良辰吉日,递交庚帖等诸多事宜来拖延。而且,前段时间东宫暖阁那场大火,燕玄也以此为契机,说暖阁必须重建完毕,才能成婚。刚才来慈宁宫的路上,我带格敏公主也去东宫瞧过了,明面上看,她是答应了的。”
“这么看来,时间足够。”宁瓷堪堪放下心来。
“很难说。我们这边来的第一批援军是从渤海那边过来的,人数也只有十万人,根本抵抗不了多少时日。”严律一边说,一边不时地扫视着窗牖外正殿方向的动静,他道:“格敏现在跟太后有要事在商谈,恐怕,根本不是什么闺房之事,而是跟起兵有关的。”
“你现在有什么计划?皇上有没有怎么说?”
“皇上现在只能按兵不动,拖延时间,他让我密切关注太后这边,城南郊外那三十万大军,我们已经时刻盯着了。”严律说到这儿,方才郑重地对她道:“这是外部情况,雪烟,关于我们报仇之事,我另有想法。”
宁瓷只觉得心口一窒,胸前的轰鸣却是越发震颤了起来。
只听见严律说:“既然援军最快是五天抵达,恐怕,这是我们跟金人发起兵变的第一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得全方位布局,防守,他们那边应该是在等着剩余的二十万在其他方向围攻。所以雪烟,在我们和金人兵变之前,我打算让弟兄们送你直接回金陵。”
宁瓷大震:“我做什么要回金陵?!我不回去!”
“你且听我说。”严律还是一边瞄着轩窗外正殿方向的动静,一边快速地道:“这五天内,格敏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在幽州城内外全数布局,将所有金人兵将渗透进城内的大街小巷,到时候,一场战乱无法避免。别看着我们现在表面祥和,实际上,内里都是在暗自争取时间。他们现在需要一个起兵的契机,我们也需要。”
“起兵的契机不就是问斩燕湛之事吗?”
“不错!”严律一瞬不瞬地望着她,说:“但是我现在想了,燕湛的力量也许不足够。他甚至连金人国都会宁都不曾去过,这个人的存在,对金人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但是,燕湛的存在,其实可以左右很大一部分兵力。”
宁瓷瞬间明白了:“西山里的三万八兵将!”
“对!”严律点点头,道:“那里不仅有三万八的兵将,而且还有数千人的妇孺大军。这不是个小数目。我打算跟皇上提议,将西山里的所有人全部招安,为我们所用。”
“既然要为我们所用,那就要扭转乾坤,所以……”宁瓷联想道:“你打算制造舆论,在西山那边颠倒是非黑白,是吗?”
“是。”
“那我跟你一起去!”
“雪烟,西山那边很危险,你不要去。因为颠倒是非黑白一事,若是一个弄巧成拙,恐怕会满盘皆输。”严律双手捧着宁瓷的脸颊,一瞬不瞬地道:“我们需要一个两方都能起兵的契机,那便是……”
“宁瓷公主!”轩窗外,有达春公公的声音。
宁瓷吓得几乎快要跳将起来,她和严律都止住了话头,佯装无事一般,打开了殿门。
“达春公公,怎么了?”宁瓷笑了笑道。
宁瓷的笑容其实不大自然,但达春一看,两人在宁瓷的寝殿里待了这样久,定是有情人之间依偎呢喃,互诉衷肠。
于是,达春笑了笑,道:“太后娘娘在正殿里跟格敏公主商议要事,前边儿来了好些侍婢,抬了好多箱子的献礼,都是格敏公主他们从会宁那边带来给太后娘娘的,劳烦你去前头看一下,清点一下。”
*
正当宁瓷和严律跟着达春一起向着慈宁宫的宫门处走去时,尚在正殿内议事的姑侄二人都顺着他们的身影向外望了望。
“皇姑母,你觉得如何?你倒是表个态啊!”格敏有些不耐烦地道:“这些计划,可都是父王他们商议了很久的,绝对万无一失!”
“你的意思是,三天内就要对幽州城起兵?”太后担忧着道:“就三天啊……时间会不会太赶了?”
“呵,我还觉得三天太宽裕了呢!”格敏不以为然地道:“事实上,今儿夜里,咱们剩下的二十万大军会从城北,城东两个方向包围。你原先在金雕飞镖里的消息我们都看到了,西山那边也都是你的人,既如此,咱们等于是把整个幽州城全部包围了。皇帝老儿他插翅难逃!”
太后拧眉深思,没有搭话。
格敏着急地道:“皇姑母啊!你原先不是发来密信说,狗皇帝一定会问斩燕湛的吗?到时候,咱们就以这个为契机啊!明天……不,最好是今天,就让燕湛拦下那番死罪,然后你跟他们皇帝吹吹风,让他直接问斩了去。你就说,我和太子马上就要大婚,不适合在大婚之内动用斩刑,最好直接判个斩立决是最佳。”
“话虽如此……”太后担忧道:“这三天,西山庄子里的所有兵将不一定能赶得及罢?”
“怎么赶不及?前边儿我问严律了,严律说,这两日他还要往返几趟西山,就让他在庄子里把里头的兵将全部集结了便是。哎呀,皇姑母,你到底在犹豫个什么劲儿呢?父王说,你以前是个非常干脆利落,行事果断的人呢!”
“行罢。”太后点了点头,道:“可哀家现在有了身子,最近又乏力得很,若是到时候咱们两边厮杀了起来,哀家就怕,皇帝他们会拿哀家当人质。”
“你放心……”格敏想了想:“今晚……不不不,最好是明天晚上,我会来一趟这里,到时候我偷偷带你出宫,我先把你安顿到城南咱们的阵营里,只要你一出宫,剩下的,便是起兵之时!”
“好,那就……依你说的办罢。”太后终于点头答应了。
格敏更是再三保证:“皇姑母你放心,他们大虞的兵将并不多,咱们的人,早就查探过了。而且,为了分拨出他们的兵将人数和增援力量,前段时间,父王跟几个交好的西域胡商商议了一下,那些个胡商在渤海一带,集结一些个外族人在闹事儿。好像大虞皇帝派了不少人去平定,这会子,根本回不来。”
“哼,你当他们大虞皇帝是个傻的?”太后白眼一翻:“他在哀家手中挣扎那么多年,终于把皇权拿走大半,他可不是个孬种。哀家在想,也许他已经让那些个去平定渤海的兵将们回来了呢!”
谁曾想,这话一说,格敏却是“哈哈”一笑,道:“皇姑母,你当我们没设想过这个可能吗?”
“此话怎讲?”太后心头一喜,忙问。
“我王兄他们带着好些个散兵,给了一些山匪们好处,早就埋伏在他们大虞兵将回来的沿途中了。”格敏开心地笑道:“渤海那边的援军,是根本回不来的。”
如此这般,太后终于放下心来。
“哦,对了,皇姑母……”格敏呷了一口凉茶,方才用眼神示意太后殿外,道:“你快看,宁瓷和达春他们正在往你这里搬箱子呢!他们搬的,都是我带来孝敬你的献礼。”
“哼,你总算是有点儿心。”太后想着三天后的两国交战,想着自己的腹中胎儿,想着三天后,大虞国都幽州城将要大破,他们金人终于可以将整个九州吞并手中。
一时间,太后心头畅快不已,连带着原先对格敏生的那股子怨气,也消失殆尽了。
“父王让我带了好些个长白山的补药,还有不少在黑河对岸的冻土那边挖来的仙草。正好,你不是身子有喜了么?这些补药可以给你调理调理。”说到这儿,格敏又“哦”了一声,道了句:“其中有一个小箱子里的补药是给宁瓷的。那个箱子你且别碰,父王专门找苗疆巫人在里头加了好些个蛊毒。就算宁瓷这几年对你身子调理有好处,我们也不放心她。”
“也罢,这些都随你们去。哀家是不想管了。”太后想了想,又道:“那严律呢?”
“这人看着倒是忠心,你晕倒后,他第一时间封锁城门内外的消息,就怕毁你清誉。”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看出来了,严律这人喜欢宁瓷,但是无所谓,宁瓷死了之后,他就是我男宠。皇姑母,你到时候绝对不可以阻止!”
“哀家阻止做什么?”太后满心满眼地都在想着金人踏破大虞江河之后的生活:“原先,哀家希望宁瓷和严律成婚,不过是觉得,这两人哀家都不放心。但若是宁瓷死了,你收了严律,哀家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父王也是这么说的。”格敏笑着道:“父王他们已经在会宁准备着了,只要咱们的铁骑踏破幽州城,他会随后跟上。到时候,整个九州江山,都是父王的了!”
太后愣了愣,心头一股子不悦,缓缓笼上心头:“王兄在会宁那边安安稳稳的不是挺好吗?大虞这边的很多事宜他都不了解,哀家是了解的,到时候哀家来掌握这边,王兄掌握那边,不是正好吗?”
格敏着实精明,一眼就听出了太后的野心。
她似笑非笑地,用一股子让太后有些胆寒的,阴恻恻的笑意,冷声道:“怎么的?皇姑母,你是想称帝吗?”
第129章
宁瓷满脑子都在想着刚才严律对她所言的那番,以至于,这会子在慈宁宫门口清点金人送来的献礼时,一时间,不免有些恍惚。
她总觉得,刚才一阵微风拂过,虽是夹杂着即将入夜的凉,可又好似有一股子若有似无的……什么东西在腐烂的味道。
可再这么仔细一嗅,凉风送爽,却没有丝毫的异味了。
耳边,却听见达春正在跟搬运献礼的小太监在核对:“哦,这一箱子是甘草,那一箱子是长白山人参……这三大坛我都不用猜,闭着眼睛都知道,那应该是太后娘娘的王兄特意给她捎来的酸菜。”
“达春公公真是料事如神!他们金人刚才叮嘱我了,说是这会儿虽是夏末,但今年似有秋老虎的架势,这三大坛子酸菜也要小心存放,否则会变了味儿了。你看,他们都是用玄冰在护着的。啧啧,真是没想到,他们金人还真他娘的有钱。”
这位负责搬运献礼的小太监刚脱口而出,却只觉得周围陷入一阵冰火交融的死寂,却在后知后觉中,他猛然想起,眼前的达春公公也是金人。
一时间,他吓得心口一窒,赶紧赔着笑意,歉然道:“哎,达春公公,我的意思是,金人他们也是实力雄厚,他们也是……”
“无妨。”达春并不在意这些,而是招呼慈宁宫里的侍婢们赶紧往小库房里搬运。
宁瓷在一旁细细地瞧着,见场面一时有些尴尬,便岔开话头,问那搬运的小太监:“最底下的两个箱子是什么?”
这小太监就像是见着救星一般,如释重负地笑着道:“回宁瓷公主的话,那个上了铜锁的小箱子,是金人他们送给你的献礼,里头是一些个滋补身子的药草。旁边那个小木箱是赠给整个慈宁宫的一些个小摆件,听他们说,是他们王上在征战罗刹国的时候,寻来的一些有意思的物什,想着要特意献给太后娘娘,让太后娘娘摆放在慈宁宫的各处,也算是个稀罕物。”
所有的献礼全部被侍婢们一箱箱地抬了进去,却在他们抬最底下的那两个箱子时,又是一股子若有似无的,好似什么东西腐烂的气味再次幽幽袭来。
宁瓷心生狐疑,但这是金人所献,就算是这箱子里有什么古怪,问眼前这些人也是问不出个什么。
自然,若是将这古怪拿去问格敏公主他们,恐怕,也是问不出个什么的。
“宁瓷公主。”达春在一旁道:“刚才被这些献礼耽搁了一阵子,这会子时候不早了,奴才先行告退,要去为太后娘娘做事儿了。”
此时,他们已经回到了慈宁宫的库房里,宁瓷正指挥着侍婢们打开最后那两个箱子,却在听到这句话时,她猛然想起,刚才太后当着她的面儿让达春去杀了那个金人巫医。
是以,这会子达春前后两次所言的要为太后娘娘做事儿,恐怕,便是要去行那血腥之事了。
宁瓷心头五味杂陈,不论是达春,太后,还是那个巫医,他们都是金人,宁瓷本不该心头有怜悯的情绪,但这会子,看到达春渐行渐远的背影,她忽而觉得,太后真真是残忍。
残忍到,就连自己的族人都要杀。
残忍到,哪怕是她自己同塌而眠很多年的枕边人的安危,她都不管不顾。
宁瓷的思绪又转悠到严律对她所言的那个“五天论”里。
从渤海那边赶来的援军最快是五天才能抵达幽州,五天……五天……在这五天的时日里,会发生什么惊天巨变都未可知。
如果金人他们真的想要拿下幽州,吞下整个大虞江山,恐怕,他们绝对不会在这五天里坐以待毙,袖手旁观。
也许,就像是刚才在城门口那般,他们早已密谋着什么。
密谋着,一场随时都可以发动的战役。
宁瓷猛然想到,也许这场战役他们金人已经时刻准备着了,刚才如果在城门口有个差池,恐怕,金人的铁骑当下就要踏破幽州城门!
所以,他们金人不是密谋什么,而是在时时刻刻准备着。
只待一个时机。
是以,咱们大虞援军五天才能到,恐怕……会晚了。
宁瓷越想越着急,刚才跟严律还没有多商议个什么,就被达春打断了,这会子,严律因时间紧急,先去皇上那边儿了。
是啊!
时间紧急。
看似五天,也许只有四天,亦或只有三天。
这样的道理,自己都能想明白,想来,严律应该也是知晓的罢!
……
“宁瓷公主,您瞧瞧,他们金人也太抠了!献给您的药草竟然只有小半箱!”库房里,侍婢们在宁瓷的要求下,正打开专属于她自己的箱子在查验。
宁瓷拉回思绪,将眸光探向那只小箱子,那箱子里的药草确实太少,仔细闻起来……幽幽药香中,夹杂着一股子烧焦刺鼻的味道。这股子味道若是没有从小辨别过,应该很难觉察到。
宁瓷回忆着儿时读过的药草相关的著作,依稀记得,这种烧焦刺鼻气味的,中间还夹杂着古木香气的,大多是来自于苗疆那边。
可仔细看看箱子里的药草,不过是一些寻常晒干了的金银花,小人参,柴胡什么的,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按说,不该会有这股子专属于苗疆那边的气味。
一个莫名的念头在宁瓷的脑海中闪过。
难不成,这些个看似寻常的药草里,夹杂了苗疆特有的蛊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