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139节
六娘子一开始就愿意,不过还是闹着出了好几道题目给周子竣为难他,周子竣回得有来有往,两人小儿女一般凑在一起鸿雁往来个不停。
自然而然,两人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105章
六娘子出嫁,崔氏和四姨娘感慨:“这姻缘难定,谁知道得来从不费功夫。”,先前顾介甫给六娘子也寻觅过婚事,却都不及周家好,谁知道毫无根由就高嫁进了周家。
后来才影影绰绰知道先前那位吏部员外郎家的荆如容当时也意在周家,怪不得当时她宁可放下贤惠的名声不要也要与顾家女儿斗嘴,出了这件事顾家人自然是,听说被说亲了一位鳏夫。
“到底吊桶已自落在他井里,是他的就是他的。”四姨娘笑嘻嘻凑趣,不过转念又蹙眉,“这五娘子的婚事还不知道落在何处呢!”
顾家适龄的女儿如今也就剩下了五娘子和七娘子两个,老爷对七娘子讳莫如深,只怕剩下的就是小五了。
太太就开口:“曹大太太来提起过,她娘家的外甥仲正初,如今进士及第,授监察御史,仕途得意,只一条,他眼界开阔,寻常娘子不入他的眼,颇有些狂傲,可那日诗会上见了五娘子舌战群儒,起了仰慕之情,问我是否有意。”,说着将案头放着的一枚拜帖推过去:“喏,过几天邀请我带着五娘子去赴宴呢。”
“真的?”四姨娘欢喜不已,笑逐颜开后又犹豫,“曹大太太……先前曹家不是……”
她讨好冲崔氏笑笑:“先前那个曹公子也是恨不得吹到天上去,吹得这里好那里好,跟神妃仙子一般世间无双,结果呢?是个银枪蜡样头,他娘居然是那等人物!白眉赤眼胡闹,我瞧着骚不答的不入流得很,恐怕这仲家……”
“放心吧,我比你还担心呢。”太太端起桌上一盏老君眉入喉,“我已经托我娘家二嫂打听过了,这位仲公子爹是朝中重臣,娘是个知书达理明事理的,断然不会像曹家三太太那般无礼。”
四姨娘松口气:“太太别多心,我知道您定然能将小五安排得妥妥当当,只是这孩子姻缘多磨,我也是心急。”
“谁不急呢?”太太摇摇头,“只盼着这次能好。”
见面后两家都极为满意。
顾一昭是在曹家大太太订的酒楼齐楚阁儿里与仲正初打了个照面才知道这是自己的新相亲对象,不由得想笑。
几位长辈也是煞费苦心:曹家大太太在外头酒楼里宴请崔氏,她娘家嫂子仲太太则假装正好路过,姑嫂两人惊喜相遇,随后仲太太就让陪着自己的儿子仲正初拜见伯母和顾家妹妹。
这样一来,万一两人瞧不对眼也传不出去什么闲话,更不会驳了谁家面子,可谓是周全。
或许是相亲经验多了,顾一昭如今还能表面佯装害羞行礼告辞实际偷偷看了好几眼仲正初。
仲正初一看就凌然正气,长着一脸国泰民安的脸,看着他就想起了电视里天降正义的检察官,浑身散发着凛然的公道大明。
顾一昭行礼后就站在后面做鹌鹑状,不过竖起耳朵偷听仲正初跟老夫人、崔氏闲聊,虽然他很是礼貌周到,但顾一昭还是听出了那股压抑在家常对话里的傲气。
他傲气也是应该,家世优渥、少年状元、直升御史、圣眷不断,又成为了监察御史,监察百官、巡视地方、纠举刑狱、肃整朝仪,只怕镇日里只有旁人求他的份,没有旁人求他的份。
顾一昭虽然能理解他的傲然,但自己并不打算找一个这样的丈夫:仲正初就如那些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了部位的年轻公务员,他的傲气根植于象牙塔中,不谙田间地头,这样的傲气感觉如天宫里的玄墀扣砌、青琐丹墀,美则美矣,贵则贵矣,不接地气。
于是在长辈们将两人支使到楼下去钓鱼仲正初私下里询问顾一昭平日里爱好时,她笑眯眯作答:“小五不才,平日里喜欢跑马游街,常常日上三竿才起身,又醉心打理商铺,每日做梦都是钱生钱,是个大大的俗人。对不起母亲对我的教诲。”
又爱财又野,完美躲开这类“学而优则仕”检察官型男性的择偶偏好。
可是她没想到仲正初闻言居然是眼前一亮,在这日之后居然就认真请了媒人来给顾家提亲。
顾一昭纳罕。
先前自己的几朵桃花,有的只为攀附权势,有的更看重兄弟情义,有的母亲控制欲极强,正经却没有一朵。也不知道这位检察官兄为什么?
她当然婉拒,再加上朝中事波谲云诡,顾家和仲家立场不同,顾介甫也就对这门亲事不大热心了——他如今就剩下两个未嫁女儿了,当然要打好每一张牌。
眼看仲家有眉目了四姨娘明事理了许多,主动在太太跟前问起了二娘子:“也不知道如今怀孕要不要妾身代表太太去看看?”
二娘子怀孕,崔氏格外高兴,她早就派人准备了稳婆、接生婆、年长的奶娘、各色药材等,流水一般送到了卢家,只不过鉴于顾介甫站错三皇子队的事才没有去亲自探望,唯恐言官因此诟病女婿跟顾介甫走得近,耽搁了女婿前程,因此听说四姨娘要去也连着摆手:“算了,等过一个月风波平息些我再去探望曦宁。”
只是京城中的风波一波连着一波,先是萧辰再次升官,却又回了西北边陲。五皇子和四皇子分别被封王派往楚地和齐地,顾介甫这个左侍郎虽然没被贬谪但也坐起了冷板凳,境况大不如前。
反倒是顾一昭在京城如鱼得水,帮顾介甫处理各方异动,翻看各路送来的消息邸报,还有结交各路贵妇人,从她们的家事中窥探圣意,推测可能的朝中之事走向。
顾介甫十分感念,从前他推敲朝政有内外两条线,如今内院又多了得力助手,从前崔氏也能从内宅交际获得不少消息,不过顾一昭能与闺阁女儿们相处,孩子们玩耍要比大人稚嫩得多,许多消息也不会遮掩,很快就能被五t娘子获取。
没过几天,米家居然被抄家。
米家是三皇子得力干将,他家被抄家,只怕皇帝对三皇子是彻底死了心,原先那些还因为三皇子没被处死而怀疑皇帝对三皇子抱有希望的大臣,如今全都明白了圣意,越发夹起尾巴做人。
也是不巧,抄家时顾一昭正好在米云心跟前做客,就听得外面丫鬟呼天抢地:“娘子,不好了!外头闹兵乱了!!!”,米家盛极一时,丫鬟都在富贵乡中长大,是以她家丫鬟看见兵丁还以为是闹兵乱,根本想不到是抄家。
顾一昭赶紧与米云心起身,带着丫鬟要往暗格多,一边听外面兵丁已经呵斥了起来:“圣上有令!锦衣卫出行!五城兵马司协理!不得冲撞!”
两人这才醒悟到是抄家。外头的兵丁们呼喊着封锁各房,不顾丫鬟们的哭叫将她们驱赶起来,又用石头砸掉梁柱、墙壁夹层、假山、地窖各处,四处翻捡。
电石火光间顾一昭赶紧抓住米云心的手:“赠我些珠宝首饰!”,米元心先是一愣,随后从珠宝盒里手忙脚乱拿了些首饰塞到顾一昭和丫鬟手里。
兵丁们已经走到了正堂,山茶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走到前头出面跟兵丁交涉:“放肆!我家小姐是吏部左侍郎顾家的家眷,小姐本人有乡君诰命,在此做客,你们不得无礼!”
兵丁一听是乡君,客气了不少,不过话却毫无转圜余地:“客人都去一边,一会验明了身份送你们出府。”,叫她们去外头一处花厅候着。
顾一昭却不走,认真道:“各位执行公务是应有之义,不过还不如叫管家自己驱赶,你们查漏补缺对着名册核对,反正现在外面各处都守着也跑不了人,不如节约兵力守着要害处。”,眼看抄家无可避免,不如让米元心免除被驱使的命运。
那些衙役兵丁们对视一眼,打头的那两人商量了一下,便点点头,不过依然凶神恶煞训斥米家丫鬟:“叫你家主人家驱赶诸人到正门处。”,说罢就去倾囊倒箧搜刮财宝——比起抓人自然是趁着上级不注意中饱私囊才是正道。
眼看着米云心免除一劫,米家的小丫鬟才算松了半口气——衙役们恶狼驱虎一般凶恶推搡着小娘子们,自家小姐哪里受得了那屈辱?
顾一昭赶紧吩咐她们:“你们分别派人抢着去各处通禀消息,剩下的人都陪着你家小姐,我们一起去前门。”
米云心懵懂之后便也回过神来,只将贵重的物件都托付给顾一昭,然而夹带有限,也只是几件随身首饰罢了。
整个米府都被圈禁了起来,内外竖了朱红栏杆,外头则是凶神恶煞的士兵们在呼和,女眷们都被集中汇聚起来驱赶到大厅,毫无任何尊严,当中还有女眷哭诉:“外头爷们造孽,干我们内宅何事?天可怜见,我们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不知道啊!”
“外头的外室花娘你们不抓倒抓我们这些内宅妇人,男人们大凡顾惜内宅哪里会作恶?如今出了事让我们连坐,倒是外室们裹着金银作壁上观,哪里有这道理?”
顾一昭摇摇头,权利争斗无情,始作俑者三皇子也不过是流放东北,保全了性命,反倒是他们这些小虾米要被砍头流放,话说回来她不知米家冤枉与否,只站在朋友角度希望保全米云心不要被衙役们折辱罢了。
她原本还以为自己要在这里耽误好久,谁知道有位穿着罩甲,戴着盔帽的兵丁特意来吩咐:“厉大人说了,让顾家人回去。”
衙役们似乎很畏惧兵丁,查明情况后就放了顾一昭回家。顾一昭思忖,那兵丁应当就是时下的锦衣卫,厉大人就应当是厉老夫人的儿子了,那他是看在老夫人面子上么?
回家后顾介甫惊魂未定,连连叮嘱女儿:“不得再与乱臣贼子往来。”,一边急着去烧书信。
顾一昭却没当回事,只吩咐外头自己的高大义和豆蔻几人帮忙探听消息,又叫丫鬟赶紧缝制衣裳。
如今枝头梅花初绽,刚过春节春寒料峭,外头还冷着呢。丫鬟们将新冬衣挑了出来,顾一昭一看就摇头:“这锦帽貂裘的,一送过去就被狱卒收了,不如成衣铺子里买些寻常人家用的。”
买回来之后又加絮了些厚实的棉花进去,外头一层却拿了芦花絮做遮挡,外头又叫丫鬟从仆从房里拿了脏衣烂衫缝在外面。为了转移目标,又照样准备了狐狸皮大衣、齐整棉布衣裳,就是让狱卒们搜刮这些好的。
除了衣裳外又准备了碎银子、铜包金、铜包银的簪子、手镯,担心没有饭食,又备了些吃食,四姨娘在旁边热心出主意:“加了猪油、白糖的苏式月饼最好,再加些肘子、红烧肉这样的横菜饱腹。”,都被运到监牢了也不要讲究清雅什么的,大荤保命再说。
再就是跌打、损伤的药膏、妇人用的月事带、干姜片、干参片等药材。拉拉杂杂也收拾了好几包。
这时候米家人已经被押送到了监牢,顾一昭便雇了顶青布小轿亲自去探望,等到了监牢,高大义先出面跟狱卒套近乎。
他本是江湖做派,只简单送出几个火镰后就已经跟狱卒称兄道弟了,再拿了些碎银子相送:“我妹妹跟这家的丫鬟是手帕交,眼看着受苦给送些药,诸位劳烦行个方便。”
这是顾一昭叮嘱他的,这时候就不要以大家小姐自居,免得这些狱卒一听有大油水可捞,反而变本加厉搜刮克扣米云心。
有碎银子可拿,又将酒菜送过去,再说探望的还只是丫鬟,狱卒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难为你厚道,不过只限你一盏茶的功夫,别让上头察觉。”
他们果然也照旧搜刮了一回,顾一昭呈上去的衣服鞋帽,狱卒们伸手就将其中的貉毛皮御风斗篷、裘皮大氅、灰鼠毛的小靴、锦缎的厚棉衣、素绢长袖棉衣这些都搜刮一空,甚至是简单的棉布所做的棉衣也不放过。
顾一昭意料之中:这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就连衣服也都是资源,棉布加棉花的衣裳可是御寒的良品,自然是要被狱卒罗掘一空。
待见到米云心不由得大为震撼:所有米家人被简单分为男女分列两边,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扒光搜刮,就连白色中衣都未留下,撅天扑地后只给他们每人一件楮皮纸的纸衣遮蔽。
如今可是冬天!监狱牢房窗口装着栏杆透气,与露天没什么两样,这样的天气哪里能这样?
顾一昭赶紧将手里的棉袄递给米家丫鬟:“赶紧给你家娘子穿戴。”,一边歉意道歉:“我备好的其他衣衫被他们右翦左屠,也不剩下什么。”
“现如今这境地,姐姐与我客气什么。”米云心被关押得面色惨白,神色已经隐约已经有了颓唐之色,苦笑,“昔日故旧亲友不见,只有姐姐还惦念着当初的情谊能探望我一回,妹妹就是死了这一回也省得。”
唬得顾一昭大惊失色去捂她嘴:“这是做什么?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姜子牙也曾在渭水落魄,若他们只遇上些险要就寻死觅活,哪里后来的直上青云?”
“当真能直上青云么?”米云心叹了口气,眼神像磨损了光泽的玻璃球。
旁边的女眷们都已经低低哭泣起来,有位夫人,应当是米元心的姨娘,反而还算刚强,道:“老夫人、夫人不堪受辱,当日就自戕了,听外头打听消息的人说,老爷被判了斩立决,其余男丁虽然还未判刑,但也是迟早之事……”
那些衙差推搡呵斥,还有人蓄意占女眷便宜,女眷们有想不开的纷纷自杀。
一片哭声中,牢房另一头坐着府里的丫鬟婆子们,她们压根不似从前恭顺,只冷笑道:“活该!横竖我们很快就被卖到下一家了,到时候我们还在富贵乡里,倒是这些昔日耀武扬威的主子们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还不如我们哩!”,说着就走到米元心,竟然不顾及顾一昭在场,伸手就要夺走她身上的棉袄。
米元心又是垂泪,反倒是那姨娘凶狠,一巴掌就将那婆子扇到一边去:“当初苛刻你的是老爷,又不是家里小姐,小姐平日里给救济贫困孤老,给扫地的陈三婆子看过腿伤,还给摔伤的胡大奶奶养了老,你们有良心没有?!”
又扯着脖子骂袖手旁观的丫鬟婆子:“就算小姐如今虎落平阳,可监牢也有规矩,没有哪个阶下囚殴打欺凌另一个犯人的缘故,你若不服,我就唤来女牢头,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顾一昭也沉声开口:“米娘子与我是好友,我虽然救不出她,可几日后发卖奴婢我却是能买卖的,到时候谁欺负她我就买了回去折磨!”,她沉着脸时候杀气浓重,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仆t从不敢开口。
米云心自己的丫鬟倒很忠心,围着她护卫她,顾一昭就将手里的药和使用方法都交于她们,还叫她们给米元心含人参片:“舌根下含着续气,我给你大姐写信,若是发卖你们我必出面买下你们。再者,外头可还有什么我能做的?”
米家姨娘是个利落人,谢过顾一昭后就摇头:“恐怕连累了娘子,家里的事有幕僚和男人们走动,只给西北的大娘子去封信,告诉她若是阚家容不下和离便是,没必要在婆家看人眼色。”
提到了大姐米云心的知觉才回来了些,给顾一昭口述了几句话,看着神色恢复了不少。顾一昭就再劝她了几句,又勉励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说得直白些,你若不管不顾去了家里这么多人又要靠谁去?”
米家长辈男性砍头充军,女性长辈自戕了大半,有家世的夫人们趁机和离回娘家,剩下的老弱病残放眼看去也就米云心能顶事。
米元心环顾一圈,眸子里才多了些光彩,挣扎着起来喝了一碗肉粥。
她愿意吃东西就说明还有救,顾一昭放心下来,又将自己缝在衣服夹角里的肉干和人参干告诉几人,好歹让她们先顶过这最煎熬的一段时间。
等回到家里半月才等来米家案子的定论,米家男丁基本都没救了,甚至连襁褓里的男童都被流放到了岭南,女眷们也全部随之流放岭南,十年后才可以回京。
顾一昭替米元心担心之余又庆幸:还好没充入教坊司做乐女或是送到边疆军营里去。她又赶紧准备了一批药物和衣服金银,那边米家出嫁的一些女眷也雇了人在旁护送米家人,顾一昭就将东西托付给了这些人,她又应了西北米娘子托付买了一批米家的奴仆,将他们也都送到了米家出嫁女的手里安排。
眼看到了米家出发的日子,顾一昭特意坐车去城门外送她。
米元心已经与先前完全不同,她振作起来了,神色机敏,虽然黑了瘦了但是整个人更精神了,像是经历过风霜的腊梅,整个人都坚定又从容,因着无法说话,她只是遥遥对着顾一昭颔首,做出“多谢”的口型,就被衙差呵斥走了。
顾一昭目送她的背影,叹了口气:所谓宦海浮沉。
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家,她接到了另一个消息:顾介甫邀请了厉指挥使来府上赴宴。
【作者有话说】
呼,终于把周六日的都补上了[垂耳兔头],求一个作者收藏,右上角点进去——本文作者专栏——收藏作者。
第106章
厉大人其人与顾介甫同岁,长相虽不如顾介甫风流英俊,但一身的杀气裹挟着英猛,让人见之神摇目夺。
顾一昭在门口随着家人迎接厉大人,匆匆一瞥,就觉得这人与顾介甫截然不同,还好她这回准备宴席前遣人问过厉家口味、忌讳,因着有厉老夫人这层关系,厉家人倒是没为难顾家。
顾介甫这阵尝遍了世间冷暖,此时能请到厉大人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他笑得殷勤,给厉大人介绍:“这是家眷,几位大的女儿纷纷出嫁,也只余了几个不成器的还在家中。”
厉大人瞥一眼几人。
顾一昭低着头行礼做柔顺状,可后背却觉察到了一丝异样,直觉告诉她这位厉大人正在扫视自己。
自然而然,两人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105章
六娘子出嫁,崔氏和四姨娘感慨:“这姻缘难定,谁知道得来从不费功夫。”,先前顾介甫给六娘子也寻觅过婚事,却都不及周家好,谁知道毫无根由就高嫁进了周家。
后来才影影绰绰知道先前那位吏部员外郎家的荆如容当时也意在周家,怪不得当时她宁可放下贤惠的名声不要也要与顾家女儿斗嘴,出了这件事顾家人自然是,听说被说亲了一位鳏夫。
“到底吊桶已自落在他井里,是他的就是他的。”四姨娘笑嘻嘻凑趣,不过转念又蹙眉,“这五娘子的婚事还不知道落在何处呢!”
顾家适龄的女儿如今也就剩下了五娘子和七娘子两个,老爷对七娘子讳莫如深,只怕剩下的就是小五了。
太太就开口:“曹大太太来提起过,她娘家的外甥仲正初,如今进士及第,授监察御史,仕途得意,只一条,他眼界开阔,寻常娘子不入他的眼,颇有些狂傲,可那日诗会上见了五娘子舌战群儒,起了仰慕之情,问我是否有意。”,说着将案头放着的一枚拜帖推过去:“喏,过几天邀请我带着五娘子去赴宴呢。”
“真的?”四姨娘欢喜不已,笑逐颜开后又犹豫,“曹大太太……先前曹家不是……”
她讨好冲崔氏笑笑:“先前那个曹公子也是恨不得吹到天上去,吹得这里好那里好,跟神妃仙子一般世间无双,结果呢?是个银枪蜡样头,他娘居然是那等人物!白眉赤眼胡闹,我瞧着骚不答的不入流得很,恐怕这仲家……”
“放心吧,我比你还担心呢。”太太端起桌上一盏老君眉入喉,“我已经托我娘家二嫂打听过了,这位仲公子爹是朝中重臣,娘是个知书达理明事理的,断然不会像曹家三太太那般无礼。”
四姨娘松口气:“太太别多心,我知道您定然能将小五安排得妥妥当当,只是这孩子姻缘多磨,我也是心急。”
“谁不急呢?”太太摇摇头,“只盼着这次能好。”
见面后两家都极为满意。
顾一昭是在曹家大太太订的酒楼齐楚阁儿里与仲正初打了个照面才知道这是自己的新相亲对象,不由得想笑。
几位长辈也是煞费苦心:曹家大太太在外头酒楼里宴请崔氏,她娘家嫂子仲太太则假装正好路过,姑嫂两人惊喜相遇,随后仲太太就让陪着自己的儿子仲正初拜见伯母和顾家妹妹。
这样一来,万一两人瞧不对眼也传不出去什么闲话,更不会驳了谁家面子,可谓是周全。
或许是相亲经验多了,顾一昭如今还能表面佯装害羞行礼告辞实际偷偷看了好几眼仲正初。
仲正初一看就凌然正气,长着一脸国泰民安的脸,看着他就想起了电视里天降正义的检察官,浑身散发着凛然的公道大明。
顾一昭行礼后就站在后面做鹌鹑状,不过竖起耳朵偷听仲正初跟老夫人、崔氏闲聊,虽然他很是礼貌周到,但顾一昭还是听出了那股压抑在家常对话里的傲气。
他傲气也是应该,家世优渥、少年状元、直升御史、圣眷不断,又成为了监察御史,监察百官、巡视地方、纠举刑狱、肃整朝仪,只怕镇日里只有旁人求他的份,没有旁人求他的份。
顾一昭虽然能理解他的傲然,但自己并不打算找一个这样的丈夫:仲正初就如那些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了部位的年轻公务员,他的傲气根植于象牙塔中,不谙田间地头,这样的傲气感觉如天宫里的玄墀扣砌、青琐丹墀,美则美矣,贵则贵矣,不接地气。
于是在长辈们将两人支使到楼下去钓鱼仲正初私下里询问顾一昭平日里爱好时,她笑眯眯作答:“小五不才,平日里喜欢跑马游街,常常日上三竿才起身,又醉心打理商铺,每日做梦都是钱生钱,是个大大的俗人。对不起母亲对我的教诲。”
又爱财又野,完美躲开这类“学而优则仕”检察官型男性的择偶偏好。
可是她没想到仲正初闻言居然是眼前一亮,在这日之后居然就认真请了媒人来给顾家提亲。
顾一昭纳罕。
先前自己的几朵桃花,有的只为攀附权势,有的更看重兄弟情义,有的母亲控制欲极强,正经却没有一朵。也不知道这位检察官兄为什么?
她当然婉拒,再加上朝中事波谲云诡,顾家和仲家立场不同,顾介甫也就对这门亲事不大热心了——他如今就剩下两个未嫁女儿了,当然要打好每一张牌。
眼看仲家有眉目了四姨娘明事理了许多,主动在太太跟前问起了二娘子:“也不知道如今怀孕要不要妾身代表太太去看看?”
二娘子怀孕,崔氏格外高兴,她早就派人准备了稳婆、接生婆、年长的奶娘、各色药材等,流水一般送到了卢家,只不过鉴于顾介甫站错三皇子队的事才没有去亲自探望,唯恐言官因此诟病女婿跟顾介甫走得近,耽搁了女婿前程,因此听说四姨娘要去也连着摆手:“算了,等过一个月风波平息些我再去探望曦宁。”
只是京城中的风波一波连着一波,先是萧辰再次升官,却又回了西北边陲。五皇子和四皇子分别被封王派往楚地和齐地,顾介甫这个左侍郎虽然没被贬谪但也坐起了冷板凳,境况大不如前。
反倒是顾一昭在京城如鱼得水,帮顾介甫处理各方异动,翻看各路送来的消息邸报,还有结交各路贵妇人,从她们的家事中窥探圣意,推测可能的朝中之事走向。
顾介甫十分感念,从前他推敲朝政有内外两条线,如今内院又多了得力助手,从前崔氏也能从内宅交际获得不少消息,不过顾一昭能与闺阁女儿们相处,孩子们玩耍要比大人稚嫩得多,许多消息也不会遮掩,很快就能被五t娘子获取。
没过几天,米家居然被抄家。
米家是三皇子得力干将,他家被抄家,只怕皇帝对三皇子是彻底死了心,原先那些还因为三皇子没被处死而怀疑皇帝对三皇子抱有希望的大臣,如今全都明白了圣意,越发夹起尾巴做人。
也是不巧,抄家时顾一昭正好在米云心跟前做客,就听得外面丫鬟呼天抢地:“娘子,不好了!外头闹兵乱了!!!”,米家盛极一时,丫鬟都在富贵乡中长大,是以她家丫鬟看见兵丁还以为是闹兵乱,根本想不到是抄家。
顾一昭赶紧与米云心起身,带着丫鬟要往暗格多,一边听外面兵丁已经呵斥了起来:“圣上有令!锦衣卫出行!五城兵马司协理!不得冲撞!”
两人这才醒悟到是抄家。外头的兵丁们呼喊着封锁各房,不顾丫鬟们的哭叫将她们驱赶起来,又用石头砸掉梁柱、墙壁夹层、假山、地窖各处,四处翻捡。
电石火光间顾一昭赶紧抓住米云心的手:“赠我些珠宝首饰!”,米元心先是一愣,随后从珠宝盒里手忙脚乱拿了些首饰塞到顾一昭和丫鬟手里。
兵丁们已经走到了正堂,山茶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走到前头出面跟兵丁交涉:“放肆!我家小姐是吏部左侍郎顾家的家眷,小姐本人有乡君诰命,在此做客,你们不得无礼!”
兵丁一听是乡君,客气了不少,不过话却毫无转圜余地:“客人都去一边,一会验明了身份送你们出府。”,叫她们去外头一处花厅候着。
顾一昭却不走,认真道:“各位执行公务是应有之义,不过还不如叫管家自己驱赶,你们查漏补缺对着名册核对,反正现在外面各处都守着也跑不了人,不如节约兵力守着要害处。”,眼看抄家无可避免,不如让米元心免除被驱使的命运。
那些衙役兵丁们对视一眼,打头的那两人商量了一下,便点点头,不过依然凶神恶煞训斥米家丫鬟:“叫你家主人家驱赶诸人到正门处。”,说罢就去倾囊倒箧搜刮财宝——比起抓人自然是趁着上级不注意中饱私囊才是正道。
眼看着米云心免除一劫,米家的小丫鬟才算松了半口气——衙役们恶狼驱虎一般凶恶推搡着小娘子们,自家小姐哪里受得了那屈辱?
顾一昭赶紧吩咐她们:“你们分别派人抢着去各处通禀消息,剩下的人都陪着你家小姐,我们一起去前门。”
米云心懵懂之后便也回过神来,只将贵重的物件都托付给顾一昭,然而夹带有限,也只是几件随身首饰罢了。
整个米府都被圈禁了起来,内外竖了朱红栏杆,外头则是凶神恶煞的士兵们在呼和,女眷们都被集中汇聚起来驱赶到大厅,毫无任何尊严,当中还有女眷哭诉:“外头爷们造孽,干我们内宅何事?天可怜见,我们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不知道啊!”
“外头的外室花娘你们不抓倒抓我们这些内宅妇人,男人们大凡顾惜内宅哪里会作恶?如今出了事让我们连坐,倒是外室们裹着金银作壁上观,哪里有这道理?”
顾一昭摇摇头,权利争斗无情,始作俑者三皇子也不过是流放东北,保全了性命,反倒是他们这些小虾米要被砍头流放,话说回来她不知米家冤枉与否,只站在朋友角度希望保全米云心不要被衙役们折辱罢了。
她原本还以为自己要在这里耽误好久,谁知道有位穿着罩甲,戴着盔帽的兵丁特意来吩咐:“厉大人说了,让顾家人回去。”
衙役们似乎很畏惧兵丁,查明情况后就放了顾一昭回家。顾一昭思忖,那兵丁应当就是时下的锦衣卫,厉大人就应当是厉老夫人的儿子了,那他是看在老夫人面子上么?
回家后顾介甫惊魂未定,连连叮嘱女儿:“不得再与乱臣贼子往来。”,一边急着去烧书信。
顾一昭却没当回事,只吩咐外头自己的高大义和豆蔻几人帮忙探听消息,又叫丫鬟赶紧缝制衣裳。
如今枝头梅花初绽,刚过春节春寒料峭,外头还冷着呢。丫鬟们将新冬衣挑了出来,顾一昭一看就摇头:“这锦帽貂裘的,一送过去就被狱卒收了,不如成衣铺子里买些寻常人家用的。”
买回来之后又加絮了些厚实的棉花进去,外头一层却拿了芦花絮做遮挡,外头又叫丫鬟从仆从房里拿了脏衣烂衫缝在外面。为了转移目标,又照样准备了狐狸皮大衣、齐整棉布衣裳,就是让狱卒们搜刮这些好的。
除了衣裳外又准备了碎银子、铜包金、铜包银的簪子、手镯,担心没有饭食,又备了些吃食,四姨娘在旁边热心出主意:“加了猪油、白糖的苏式月饼最好,再加些肘子、红烧肉这样的横菜饱腹。”,都被运到监牢了也不要讲究清雅什么的,大荤保命再说。
再就是跌打、损伤的药膏、妇人用的月事带、干姜片、干参片等药材。拉拉杂杂也收拾了好几包。
这时候米家人已经被押送到了监牢,顾一昭便雇了顶青布小轿亲自去探望,等到了监牢,高大义先出面跟狱卒套近乎。
他本是江湖做派,只简单送出几个火镰后就已经跟狱卒称兄道弟了,再拿了些碎银子相送:“我妹妹跟这家的丫鬟是手帕交,眼看着受苦给送些药,诸位劳烦行个方便。”
这是顾一昭叮嘱他的,这时候就不要以大家小姐自居,免得这些狱卒一听有大油水可捞,反而变本加厉搜刮克扣米云心。
有碎银子可拿,又将酒菜送过去,再说探望的还只是丫鬟,狱卒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难为你厚道,不过只限你一盏茶的功夫,别让上头察觉。”
他们果然也照旧搜刮了一回,顾一昭呈上去的衣服鞋帽,狱卒们伸手就将其中的貉毛皮御风斗篷、裘皮大氅、灰鼠毛的小靴、锦缎的厚棉衣、素绢长袖棉衣这些都搜刮一空,甚至是简单的棉布所做的棉衣也不放过。
顾一昭意料之中:这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就连衣服也都是资源,棉布加棉花的衣裳可是御寒的良品,自然是要被狱卒罗掘一空。
待见到米云心不由得大为震撼:所有米家人被简单分为男女分列两边,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扒光搜刮,就连白色中衣都未留下,撅天扑地后只给他们每人一件楮皮纸的纸衣遮蔽。
如今可是冬天!监狱牢房窗口装着栏杆透气,与露天没什么两样,这样的天气哪里能这样?
顾一昭赶紧将手里的棉袄递给米家丫鬟:“赶紧给你家娘子穿戴。”,一边歉意道歉:“我备好的其他衣衫被他们右翦左屠,也不剩下什么。”
“现如今这境地,姐姐与我客气什么。”米云心被关押得面色惨白,神色已经隐约已经有了颓唐之色,苦笑,“昔日故旧亲友不见,只有姐姐还惦念着当初的情谊能探望我一回,妹妹就是死了这一回也省得。”
唬得顾一昭大惊失色去捂她嘴:“这是做什么?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姜子牙也曾在渭水落魄,若他们只遇上些险要就寻死觅活,哪里后来的直上青云?”
“当真能直上青云么?”米云心叹了口气,眼神像磨损了光泽的玻璃球。
旁边的女眷们都已经低低哭泣起来,有位夫人,应当是米元心的姨娘,反而还算刚强,道:“老夫人、夫人不堪受辱,当日就自戕了,听外头打听消息的人说,老爷被判了斩立决,其余男丁虽然还未判刑,但也是迟早之事……”
那些衙差推搡呵斥,还有人蓄意占女眷便宜,女眷们有想不开的纷纷自杀。
一片哭声中,牢房另一头坐着府里的丫鬟婆子们,她们压根不似从前恭顺,只冷笑道:“活该!横竖我们很快就被卖到下一家了,到时候我们还在富贵乡里,倒是这些昔日耀武扬威的主子们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还不如我们哩!”,说着就走到米元心,竟然不顾及顾一昭在场,伸手就要夺走她身上的棉袄。
米元心又是垂泪,反倒是那姨娘凶狠,一巴掌就将那婆子扇到一边去:“当初苛刻你的是老爷,又不是家里小姐,小姐平日里给救济贫困孤老,给扫地的陈三婆子看过腿伤,还给摔伤的胡大奶奶养了老,你们有良心没有?!”
又扯着脖子骂袖手旁观的丫鬟婆子:“就算小姐如今虎落平阳,可监牢也有规矩,没有哪个阶下囚殴打欺凌另一个犯人的缘故,你若不服,我就唤来女牢头,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顾一昭也沉声开口:“米娘子与我是好友,我虽然救不出她,可几日后发卖奴婢我却是能买卖的,到时候谁欺负她我就买了回去折磨!”,她沉着脸时候杀气浓重,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仆t从不敢开口。
米云心自己的丫鬟倒很忠心,围着她护卫她,顾一昭就将手里的药和使用方法都交于她们,还叫她们给米元心含人参片:“舌根下含着续气,我给你大姐写信,若是发卖你们我必出面买下你们。再者,外头可还有什么我能做的?”
米家姨娘是个利落人,谢过顾一昭后就摇头:“恐怕连累了娘子,家里的事有幕僚和男人们走动,只给西北的大娘子去封信,告诉她若是阚家容不下和离便是,没必要在婆家看人眼色。”
提到了大姐米云心的知觉才回来了些,给顾一昭口述了几句话,看着神色恢复了不少。顾一昭就再劝她了几句,又勉励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说得直白些,你若不管不顾去了家里这么多人又要靠谁去?”
米家长辈男性砍头充军,女性长辈自戕了大半,有家世的夫人们趁机和离回娘家,剩下的老弱病残放眼看去也就米云心能顶事。
米元心环顾一圈,眸子里才多了些光彩,挣扎着起来喝了一碗肉粥。
她愿意吃东西就说明还有救,顾一昭放心下来,又将自己缝在衣服夹角里的肉干和人参干告诉几人,好歹让她们先顶过这最煎熬的一段时间。
等回到家里半月才等来米家案子的定论,米家男丁基本都没救了,甚至连襁褓里的男童都被流放到了岭南,女眷们也全部随之流放岭南,十年后才可以回京。
顾一昭替米元心担心之余又庆幸:还好没充入教坊司做乐女或是送到边疆军营里去。她又赶紧准备了一批药物和衣服金银,那边米家出嫁的一些女眷也雇了人在旁护送米家人,顾一昭就将东西托付给了这些人,她又应了西北米娘子托付买了一批米家的奴仆,将他们也都送到了米家出嫁女的手里安排。
眼看到了米家出发的日子,顾一昭特意坐车去城门外送她。
米元心已经与先前完全不同,她振作起来了,神色机敏,虽然黑了瘦了但是整个人更精神了,像是经历过风霜的腊梅,整个人都坚定又从容,因着无法说话,她只是遥遥对着顾一昭颔首,做出“多谢”的口型,就被衙差呵斥走了。
顾一昭目送她的背影,叹了口气:所谓宦海浮沉。
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家,她接到了另一个消息:顾介甫邀请了厉指挥使来府上赴宴。
【作者有话说】
呼,终于把周六日的都补上了[垂耳兔头],求一个作者收藏,右上角点进去——本文作者专栏——收藏作者。
第106章
厉大人其人与顾介甫同岁,长相虽不如顾介甫风流英俊,但一身的杀气裹挟着英猛,让人见之神摇目夺。
顾一昭在门口随着家人迎接厉大人,匆匆一瞥,就觉得这人与顾介甫截然不同,还好她这回准备宴席前遣人问过厉家口味、忌讳,因着有厉老夫人这层关系,厉家人倒是没为难顾家。
顾介甫这阵尝遍了世间冷暖,此时能请到厉大人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他笑得殷勤,给厉大人介绍:“这是家眷,几位大的女儿纷纷出嫁,也只余了几个不成器的还在家中。”
厉大人瞥一眼几人。
顾一昭低着头行礼做柔顺状,可后背却觉察到了一丝异样,直觉告诉她这位厉大人正在扫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