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40节
  这一日皇帝来的有些晚,直等到日暮黄昏,灯烛燃起时才踏着暮色前来,顾瑾想要行礼,却被皇帝稳稳扶住,语调温和道:“今日朕来晚了,可曾用过晚膳?”
  这样稀疏平常的话语,仿佛二人真的是浓情蜜意,两情相悦的夫妻一般。
  顾瑾瞧着他疏冷英挺的眉眼,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皇帝扬声吩咐了传膳,拉着顾瑾一道用了晚膳,甚至还会时不时的亲自给顾瑾布菜,但气氛却还是免不得有些沉闷,谁都没有说话的意思,直到饭后在院中消食,皇帝才先开了口:“在此住了也半月有余了,待立后的旨意传达,就该回寿康宫待嫁了,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赶在回宫前,朕可陪你多走走。”
  册封了皇后,正位中宫,再想出来就不容易了。
  皇帝既是想带她散散心,也是在试探顾瑾的意愿。就连白日里过来为顾瑾量尺裁衣的尚服,也是皇帝授意派来的,好叫她在接到圣旨之前心里有个准备。
  虽然皇命难违,但皇帝就算在男女之事上再不开窍,也知道这种事情还是要两厢情愿的好。当时会一怒之下将人禁足在这一方小院,又雷厉风行的将立后的意思传达出去,多是被顾瑾和太后一连番的拒绝给激的。
  他更想看到的是顾瑾心甘情愿的入宫,就算最开始不是心甘情愿的,也要慢慢接受。
  顾瑾抬头,与皇帝的目光对了个正着,不由得慌乱的瞥开眼,低声道:“太后娘娘她……还好么?”
  “太后很好,只是时常念叨着你。”皇帝上前一步,手掌轻抚着小姑娘的发鬓,这样亲昵的举动近来时常会有,顾瑾也不会像最开始那般畏缩抗拒了,站在那里乖顺的任由皇帝动作。
  “待你回宫,自是能日日得见太后,别急着惦念太后,先想想宫外有何处想去的?”
  顾瑾有些茫然,这短短时候,她又哪里想得到去哪儿?以前哪一次出宫不是长公主带着她的?倒有一次是皇帝带着的,但去的还是断头台,看一次记一辈子的那种,顾瑾摇头道:“臣女不知道,陛下定夺吧,只要别再去看砍头就好……”
  皇帝:“……”
  皇帝无奈,这姑娘在想些什么?难不成以为自己有什么血腥的癖好?带着小姑娘散心,都只有那么一个去处?
  “呵!现下又不是秋后,你当问斩是日日都能见到的?”
  “既然不知道去何处,那便由朕来安排。”
  第233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36
  皇帝做事素来果决,前一晚刚说好,第二日便带着顾瑾乔装出了盛京,看着那被远远落在身后的城门,顾瑾免不得有些惊讶:“陛下,这是要去哪里?”
  皇帝长臂伸展,搂过伏在窗旁张望的小姑娘,感受着掌心下那一瞬的僵硬,却没松手,只等着顾瑾渐渐适应:“带你去瞧瞧江南的风景,边塞的风沙,江河湖海,只要是这大晋的疆土之内,你想去的地方,朕都可陪你去看看。”
  顾瑾满是震惊,原以为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巡游,却不想皇帝竟有要带她周游天下的架势,这怎么能行?
  “这……这怎么能行?”顾瑾被惊的有些结巴,一张小脸上满是不可置信:“您……我、这,这国不可一日无君,您怎能离京呢?”
  且不说朝政离不得皇帝,就说这白龙鱼服,没有帝王仪仗和成千上万的金吾卫随行,但凡出了点儿意外,龙体受损,她可就是整个大晋朝的罪人了。
  顾瑾也顾不得那点儿羞怯了,紧紧攥住了皇帝的手掌,急切道:“陛下,我们回去吧,臣女哪儿也不想去了,臣女会乖乖在寿康宫待嫁的。”
  皇帝被她惶恐的模样给逗笑了,安慰道:“别急,既是敢带你出来,无论朝政还是宫中,朕自然都是安排好了的。”
  皇帝对外称是往皇觉寺闭关清修,朝政由内阁大臣及及几位皇子协理,长公主监国,非大事急事不必报奏,这短短离京一阵,还不至于乱了局面。
  “朕并没有太多闲暇能心无旁骛的陪你周游一遭,此生或许也只这一次机会。”
  顾瑾耳边是皇帝沉沉的叹息声:“在宫中你不敢有的心思,那不妨就换个地界,给你些时间,也给朕个机会,抛开你的那些感激与敬重不谈,只当朕是个寻常人,别满怀着抗拒,尝试着与朕相处如何?”
  在宫里,有太后,有那些妃嫔,有重重规矩和自己帝王之尊摆在那,以这小姑娘稍有动静就缩头的谨慎性子,怕是到了地老天荒也等不着她想明白。
  出了皇宫,或许才是这棋局的唯一出路。
  顾瑾狐疑,皇帝的手掌正扶在她腰间,她不敢动,只眨了眨眼,小心问道:“那若最后还是相处不来……该当然如何?”
  皇帝眼底闪过一抹暗沉,该当如何?开弓没有回头箭,顾瑾只能是他的,但眼下却不能吓着小姑娘,而是要惯着,养肥猫儿的胆子,再养尖猫儿的爪子。
  于是皇帝尽量温和道:“若到时你还是不愿,朕可让你安心陪着太后。”
  在宫里,自然是能陪着太后,但这意味不明的话语听在顾瑾的耳朵里,就是皇帝松了口的意思,眉眼间的窃喜简直显而易见。
  “那……臣女愿意一试。只是我能与太后娘娘通信么?”
  皇帝笑了笑:“自然可以。”
  马车轱辘辘的前行,顾瑾也在晃晃悠悠间睡着了,等她再醒来的时候,眼前尽是一片漆黑,她翻起身,撩开车帘,就见外面正坐在火堆前的皇帝,马车周围不远处守着家仆打扮的侍卫,林常青留在京中掩人耳目,跟着皇帝伺候的是他的小徒弟林福,见到顾瑾掀了帘子探出头来,立时便笑道:“姑娘醒了?奴才伺候姑娘下车。”
  说完都不用青玉插手,利落的小跑过来,摆好了脚凳。
  顾瑾正被皇帝灼灼的目光盯着,有些不自在的掖了掖睡的有些凌乱的鬓角,顺势下了马车走到火堆旁。
  皇帝道:“坐朕边上来。”
  顾瑾敛着裙摆乖乖坐下,看向皇帝手上翻烤着的兔子,有点奇怪地问道:“陛下怎么在烤兔子?”
  “前面林子里打的,睡了一整日,可是饿了?”
  饿确实是饿了,但顾瑾四下望了望,发现附近连个农家院舍都没有,天色已经黑透了,现在不该是加紧赶路,找个落脚过夜的地方再想着吃吗?烤什么兔子?
  “是有些,但是咱们不急着赶路么?”
  “今夜陛下打算在何处下榻?”
  皇帝耐心翻烤着兔子:“不赶路,今夜就在此歇下。”
  在此歇下?顾瑾环顾了四周,并不见侍卫们安营扎寨,他们这一路也是轻装简行,难不成露天席地的睡一晚?
  皇帝看出了小姑娘的所想,一派从容道:“夜不凉,就睡在马车里,四下都有守卫,不必担心。”
  他们所乘的马车倒是宽敞,累时卧一卧全然没问题,但那也是顾瑾体态瘦小的,像皇帝这种人高马大的体型,睡在里面就要蜷着腿,翻个身都难。
  这怎么能歇息好?虽然是掩人耳目偷偷出来的,但找个官驿站或是客栈就那么难吗?
  顾瑾疑惑,但毕竟是皇帝的决定,她不敢多问,只能安安静静的看着那烤的焦黄的兔子。
  待烤好后,皇帝接过了林福奉上来的细盐,撒上两把,这才割下来一块递到顾瑾面前:“尝尝朕的手艺。”
  这样架着火堆上的烤肉,宫中可不常有,只每年秋狝的时候才能见到,但也从没曾见过皇帝亲自动手。顾瑾尝了一口,味道竟意外的不错。她眼睛一亮,没想到养尊处优的皇帝竟也会烤肉。
  “朕继位之前,也是行伍出身,与你父亲在边关驰骋了数年,那时候可没有如今的仆婢成群,凡事都要自己动手,烤个兔子还是手到擒来的。”
  哪怕已过经年,当初战场上刀光剑影的日子也都是最叫皇帝怀念的,若非形势所迫,他倒更愿意当个武将,也免了那许多的勾心斗角。
  打来的兔子够肥,顾瑾吃了两只腿和半块馕饼就饱了,又坐在那听着皇帝讲了许多当年边关的事,直到夜深,皇帝揉着眉梢显出几分困顿,顾瑾才起身道:“夜深了,陛下还是先歇息吧,臣女与青玉宿在后面的马车里。”
  顾瑾行过礼后就要告退,却不想还没等转身就被皇帝一把拉住,更是怕什么来什么,皇帝果然开口道:“你和朕睡在一起。”
  “山野间蛇虫鼠蚁多,与朕一起,免得那些东西爬上来吓着你,夜里也更安全。”
  皇帝放着沿途的客栈和农舍不落脚,选了这么个荒郊野岭的地方,总不是想给自己找不自在,为的就是不断逼近两人的距离,好叫她习惯于自己的靠近,从而退无可退。
  “朕去猎兔子的时候,可是看见了不少草蛇,你若是不怕,朕也不勉强你。”
  第234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37
  顾瑾原本还想找由头拒绝的,可听见皇帝这话,瞬间就不敢动了,她最怕的就是蛇,皇帝这可真是将自己的七寸拿捏的稳稳的。
  “可……可是,马车周围没撒过药么?”
  “如此不安全,不如还是找一处农舍落脚吧?”
  林福机灵的上前帮腔道:“撒是撒过了的,姑娘也请放心,奴才等夜里会在外守着,只是这事有万一嘛,没准儿这眼睛稍一错开,就叫些蛇虫偷偷爬上车了,姑娘还是跟着五爷吧,也更稳妥些。”
  “五爷的马车,防守也是最严实的。”
  顾瑾:“……”
  简单洗漱一番过后,顾瑾还是被推到了白日里与皇帝同乘的马车里,毕竟只要皇帝想,不管有没有蛇,青玉都没胆子与顾瑾同宿,只能将顾瑾往皇帝身边推。
  直到躺在了马车里,顾瑾还有些不自在,深觉自己若是能像白日里那样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也算好,只可惜睡得太多,现在只觉清醒无比,甚至连那细微的呼吸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顾瑾来回翻了好几个身,坐榻还是有些窄了,挪腾起来也不甚舒服,反闹出些动静来,惊扰了另一边的皇帝。
  “睡不着?”
  顾瑾不好意思地道:“白日里睡的多了,现下不怎么困。”
  车厢内黑漆漆一片,顾瑾知道皇帝也没睡,想看看他那高大的身躯是怎么躺下的,却什么都瞧不清楚。
  她睁着眼,突然想起了早前林福对皇帝的敬称。
  “陛下,为何林福会叫您五爷?”
  “朕在一众兄弟中行五,行走在外,称呼上还是要注意些。”
  皇帝声音一顿,继而道:“你也该换个称呼了。”
  换个称呼?
  顾瑾道:“那臣女……我也跟着一起叫您五爷吧。”
  皇帝语声稍沉:“五爷?”
  “那是下面奴才们的叫法,你是朕未来的皇后,如何能跟他们一同?”
  怎么就是未来的皇后了?不是说好的,要先看能不能合得来么?顾瑾心里嘀咕着,却不敢说出口,只能翻个身假寐,全然装作是没听见。
  漆黑的车厢里,最终只余下皇帝一声沉沉的叹息。
  ……
  往江南的一路上都是这般风餐露宿地过来的,顾瑾途中没忍住,问了皇帝为何不寻个农舍落榻,却被皇帝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给噎了回去。好吧,皇帝做事,确实不需要解释,但好在她从最开始的夙夜难眠熬到后面,已经能安安稳稳的睡着了。
  疾行了半月,马车终于驶进了泉州城,顾瑾被带进了一处雅致的宅院,里面已经打扫布置齐整,还有好些仆婢以供差遣。
  青玉还没规整完行囊,就先兴致勃勃的四下转了一圈,回来对顾瑾道:“姑娘,这南边儿草木果然是比盛京繁茂许多,您要不要出去转转?园子里的景致都很漂亮呢,不比御花园里差。”
  顾瑾脸色发白,捂着肚子摇了摇头:“青玉,我好似是来癸水了……”
  “啊?”
  ……
  进泉州城的第一日,顾瑾就窝在榻上起不来了。她体质被太后养得极好,这些年来的月事也不见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像这样疼的起不来,还真是头一回。
  青玉急成了一团,皇帝也坐在榻边看着郎中诊脉,过了半晌才问道:“如何了?”
  郎中收了手,回道:“姑娘没什么大碍,想是近来奔波劳顿,又逢神思不宁,这才致气血两虚,亏耗了身体,于月事上显现了出来。”
  “姑娘底子养的好,老朽开上一副四物汤,姑娘喝上,再好好歇息两日也就没事了。”
  皇帝叫人带着郎中下去开方,又挥退了屋内伺候的婢女,直到没人后才摸了摸小姑娘躬着的背脊,沉默了半晌才道:“是朕疏忽了,未曾想过你一路奔波,不能好吃好睡,身子能不能吃得消。”
  金尊玉贵养大的小姑娘,除了小时候吃过些苦头,这些年都是被太后捧在手心里的,这么一路折腾,都没歇一歇脚,病了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