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当着媒氏的面,装都不装一下,可谓是没有任何自省的意识,是那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觉得自己牛坏了的男人!
  但来都来了,说什么也要看看这家人什么货色,以后好精准避开!
  老伯都服软了,直道歉,周大顺还揪着人骂个不停,他越骂越上头,越骂越得意。
  千禧再三劝解,他才从骂人的爽感中抽离,一副不甘心的模样。
  小心眼儿,睚眦必报,仗势欺人,欺凌弱小,沉浸于欺负人的快感中,无法自拔。
  劣民!
  她很想将他归位此等人。
  千禧忍住了,毕竟这权力会影响人的一生,不是能轻轻摘掉的帽子。
  几步路就到家门口,她顺势问道,“周大顺,你以什么为业?”
  “我要什么业,我爹做生意赚了点钱,以后嘛,吃穿不愁。闲来无事,我也会做点生意,我卖过良锦记,赚了不少银子。”
  《良锦记》是本□□书籍,名字取得风雅,内容却是把女人当猪狗一样的狗屎书籍,后来官府抓过贩卖书籍的人,他在县衙有关系,想来是躲过了。
  千禧太阳穴突突的。
  他不遮掩,想来是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还觉得自己厉害坏了。且是个游手好闲的无业之人。
  劣民!
  “吃穿不愁?大概多少银子的家底,几座宅子?”千禧问道。
  “好几百两吧,两座三进大宅,养几个女人绰绰有余!”
  才几百两嘛,家财也没万贯呀,还养几个女人,当猪狗养倒是的确够了。
  千禧暗自腹诽,目光短浅且狭隘,劣民!
  进了周家的宅子,因为有下人,整体算干净,她也没过多评判。
  周大顺进了屋,一屁股坐上了凳子,小丫鬟上前沏茶,神情战战兢兢,都不敢将茶碗推到他面前去,她一定是怕的,但动作熟练,也不像新来的丫鬟。
  也就是说,他对下人不好,或是周大顺爱调戏丫鬟。
  千禧在心里默着这事,眼睁睁瞧着周大顺伸出手,一把拉上丫鬟,她忙打断道,“周大顺,你有没有通房丫鬟?”
  周大顺回过神,“有啊。”
  “怎么没孩子?没小妾?”
  “不知道啊!这不是让你们媒氏给我说亲嘛!”
  千禧头痛,虽然周大顺在她心里已然是个劣民形象,但仍是有人愿嫁的。
  岚县并不能人人富足,穷人家的女孩一抓一大把,像这些丫鬟能来他家做工,也是因为穷。
  那称不上嫁,只能叫做买卖。
  千禧问他,“你想娶谁家姑娘?”
  “东桥前何家,他家那大姑娘生得真俊啊,小脸滑嫩,身姿婀娜,我很喜欢。”
  千禧:“哦。”
  “你无论如何得帮我把这门亲事说成,要不然我都三十几了,这像个什么话!不是三十就要强制婚配嘛!也不知道你们这些没事干什么吃的!”
  千禧波澜不惊,“哦,周大顺,这个点了,招待我这媒氏吃顿饭不过分吧。”
  周大顺立即招呼下人,“端上来!”
  丫鬟讪讪提醒,“老爷和夫人还没回来……”
  周大顺嘶的一声,没再说话,翘起二郎腿,哗啦啦的抖。
  他在焦躁,看来他是怕爹娘的人。
  千禧又一次试探,“那糕点总有吧?我这说了一天,都饿坏了。”
  “端上来!”周大顺还是对丫鬟道。
  丫鬟又讪讪答道,“今日的糕点是老爷喜欢吃的,我拿出来,他要生气的……”
  很好,无礼的一家,抠门的一家,不懂得轻重缓急先后顺序,无法平等交流的一家人。
  周大顺需要人提醒,才有待客的意识,且从头到尾只会一句端上来,这样的人没基本常识,脑子又不活泛,处不好关系,以后不管是做官还是做生意,都注定走不远!
  他对一个路边老伯凶恶成那般,一提到家中父母,竟连个吃糕点的权利都没,只会抖腿,看起来像个三十岁的孩子。
  他自己在家说不上话,怎可能帮媳妇儿说话!
  有些人就是不适合成亲的。
  千禧吃着茶陪他干等,许久,周大顺的母亲归来,手里好大一袋东西。
  还没进门,就听见周母破口大骂,“这么多人也不知道来接一下!一点眼力见儿都没!”
  千禧觉着周母脾气不好,但有待观察。
  进了堂厅,听说千禧是个媒氏,周母还算有礼,让她吃吃茶,等老爷回来用饭。
  千禧想跟她闲扯家常,周大顺不断打断二人,语气不耐,“娘,我让你给我备的金首饰你有没有备好?”
  周母朝他挤眉弄眼,“千媒氏在这儿呢,改天说!”
  “不就是来商讨成亲之事吗?你直接说呗!”周大顺这句话说得十分暴躁,简直不像跟自家母亲说话。
  不会好好沟通,哪怕有外人在,他都能不管事情好坏,他要怎样就怎样,想发脾气就发脾气。
  千禧觉得茶水都变得难喝了,替周母解围,“夫人,没事,既是与说亲有关,说出来听听也无妨。”
  周母见儿子脸色越来越不好,只好道,“大顺不是想娶何家姑娘,让我准聘礼,他非说那七江行那套镶金首饰好,够面子!我觉着罗记那儿买一套就够了,何必去争什么面子嘛!”
  千禧眉头紧蹙,“七江行和罗记可不是一个价位的。七江行大多是金饰,由名匠打造,罗记不过小铺,十几岁的姑娘最爱往那儿钻,作为聘礼是不是敷衍了些?”
  周母一听,立马反驳道,“哟,姑娘,你是不知,我就觉着罗记的东西好看,人家那个指环哟,做得五颜六色的,多好看呀。”
  千禧甚至有些想笑,她道,“那夫人您颈项上戴的不也是七江行的金项圈么?”
  “我这个多老气啊!不适合年轻小姑娘,想我们年轻那会儿,哪有这些好东西!”
  千禧抿嘴,不失礼貌的微笑,“夫人,世道变了,现在别家的聘礼,都是五样金首饰,成套的。这无关乎好不好看,而是诚意,你们周家并不清贫,罗记是有些上不得台面。”
  “且何家是书香门第,你们若能送些锦缎字画投其所好,是最好不过。”
  周母一时不敢说话,睁着眼顿了好久,“这……我们也不懂啊!”
  千禧笑笑,“夫人,我略懂,您要是不知什么礼合适,我都可以告诉你。”
  周母语塞,“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千媒氏去相看过那何家姑娘了吗?”
  很明显,周母不想花多了钱,开始扯些别的。
  千禧微笑摇
  头。
  周大顺听着这话,骂道,“娘!你说什么啊!我都说了就娶何家大姑娘!你总抠搜钱做什么啊!”
  周母的话,千禧猜对了八成,这个女子当婆母绝对属于不愿付出的那种,还会把受过的苦从儿媳身上加倍找补。
  如果没猜错,周母便是这个家最受欺压的存在,周大顺能骑在她头上作威作福,那周大顺怕的人,应该是他爹!
  一个家,母亲过得好不好,很能反应这个家对儿媳的态度。
  谁要是嫁到这家,倒大霉!
  不多时,周父回来了。
  第63章 孔从交差儿子如此,母亲如此,千……
  儿子如此,母亲如此,千禧想见识一下这一家之主的威力。
  周父一入堂厅,人就开始嚷嚷,见到千禧,斜着眼瞧,“这谁家的姑娘,长得水灵灵的!”
  千禧无语!
  这家人一个赛一个的荒谬啊!生怕谁落了下风。
  千禧对他自我介绍一番,周父的眼神变得不屑,“金玉署就没几个能人,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能成什么事啊!”
  是个瞧不起人的男子,也觉得自己可牛,看别人都是傻子!
  周父也不管外人,一边脱鞋子,一边抱怨今天执行公务时遇到的事儿,“那长椿街的人跟傻子一样,跟他说了娃儿七岁要交人丁税,非说她儿子还没到生辰,得了病,活不过今年,说不交了……”
  千禧插一句,“周老爷,我记着下半年出生的孩子,都是满了七岁,到次年八岁时才缴第一次人丁税。”
  周父不耐烦地道,“管他上半年还是下半年,人说了七岁就得交,他今年就满七岁,凭什么不交!又没几个钱,就一两糖的钱都拿不出来?”
  好蛮横,真当自己是个官了!
  他一边说着,鞋子脱在一旁,丫鬟立马拿来舒适的鞋给他换上,他一脚把穿脏了的鞋踹了好远,左一只右一只,丫鬟躬身去捡,千禧觉得她能闻着味儿。
  周大顺也不听他父亲说什么,嘴里直嚷嚷,“爹!我娘她就是不买七江行的首饰,我娶媳妇儿不是大事嘛,她整日抠搜算计,这么多年我没媳妇儿,都是她搅黄了!”
  好一个推卸责任啊!
  周母此时便不说话了,开始啼啼哭哭的,“儿啊,你这说的什么话,那聘礼再好还不是给了娘家,媳妇儿娶进门就该想着婆家,进门了我再给她买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