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159节
  林知了又朝里面看看,没有再看到鸡爪,带着钱二牛去另一条街。然而那条街上都是早餐铺子。有的已经开门,有的正在往外搬东西,反正都比仁和楼开门早。
  钱二牛见林知了打量早餐铺,低声解释:“以前跟咱们一样,夏天卯时过半才开门。听说自从坊间百姓和商户都去咱们店里用饭,他们一日早过一日。先前做饭糊弄的都关门了。”
  林知了:“没人抱怨我们把他们挤兑的干不下去吧?”
  钱二牛:“我们店里东西贵,他们便宜,商户宁愿吃贵的也不吃便宜的,应该反省的是他们!掌柜的不用担心,真有这种人,无需您出面,街坊四邻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叫他们从此不敢踏进东市。”
  林知了看看天色,约莫再过一炷香,仁和楼也该开门了,“回去吧。”
  离仁和楼只有十来丈,林知了停下,路边有个卖蒜薹的。林知了都忘了上次吃蒜薹是何时。
  卖菜的老妇人仰头问:“娘子出来买菜?这是自家种的,刚刚拔的。”
  林知了:“这个时候城门还没开,你想必是城里人,在院里种点蒜薹还拿出来卖啊?”
  老妇人苦笑:“日子过得下去,谁出来卖菜啊。”
  林知了打量一番老妇人,衣着没有补丁,可是已经洗的发白,到她跟前也没有闻到汗臭味,感觉她以前很讲究,如今这样想必家道中落。
  林知了心里有个想法——
  先前薛理叫林知了找个浆洗婆子,可是出来给人洗衣的十个有八个随便洗洗,好不容易寻到两个,人家忙得很,早上去李家,晌午去张家,下午去赵家,晚上还要去王家。
  若想横插一脚,林知了得加价。林知了不想加钱,此事被一再搁置。
  林知了故意问:“您家在哪儿?我怎么越看越觉得您有些眼熟啊。”
  “离东市不远,新昌坊。是我经常来东市,娘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到过我吧。”婆子问,“娘子买蒜薹吗?”
  林知了先问多少钱一斤。随后又朝采买看去,采买点头,林知了才说全要了。
  婆子买不起秤,找东市好心人秤过。她告诉林知了三斤高高的,要是不信可以找别人称一下。缺斤少两,回头就去新昌坊找她。
  林知了把钱递过去:“老夫人家里艰难,为何不去帮人洗衣?听说有人一天赶四家,一家一个时辰可得百文。”
  “我洗过,可是洗的慢,一天赚百文,还把家里的活耽误了。”老妇人的脸色变得通红,像是因不会洗衣服感到难堪。
  林知了:“我看您身上的衣服就很干净。近来我正想换个洗衣婆子,您愿意的话每日申时过半去我家,我们一家四口一天的衣服,不管你洗多久都是五十文,你看可行?”
  老妇人小心把钱揣好,闻言不禁起身:“洗到天黑也可以?”
  林知了:“你酉时过去,洗到戌时无妨。”
  老妇人忙问:“娘子家在哪里?”
  “离你家不远。新昌坊西边宣平坊。你到宣平坊一问林娘子,就会有人告诉我家在哪儿。”林知了又提一句,“申时过半,可晚不可早。早了我家没人。”
  老妇人见她要走,不由得追上去:“娘子不是同老婆子说笑?”
  林知了:“先前那个我嫌她气人。因为第一次到我家,我看院子里的菜多吃不完,给她薅一把,后来每次洗好衣服都薅菜。我叫她摘豆角,她不是薅我的葱就是拔我的芫荽。有的时候也不说一声,薅了就走!”
  林知了异常愤怒,老妇人不再有任何怀疑:“我酉时过去?”
  林知了点点头,和采买往东市北边走去,绕到后门。
  钱二牛忍不住问:“这样的事你怎么不早说?早说——”
  “压根没有的事,怎么说?”林知了打断,把背篓递给在门边等她的薛理。
  钱二牛震惊:“那你你,刚才说的跟真的一样?”
  “我总不能说找不到洗衣婆子吧?”林知了瞪他一眼,“亏你在店里几个月。平时的机灵劲哪儿去了?”
  钱二牛张口结舌。
  薛理大概听出怎么一回事,看到他呆傻的样子:“没想到你们掌柜的这么会胡说八道?她的这张嘴,可是比说书人还能胡诌。”转向林知了,“洗衣婆子找到了?”
  林知了进院:“看起来像家道中落,就是不知道是做生意失败,还是家里有个赌鬼。”
  洗碗工都到了,此刻在院里,闻言就问林知了在哪儿找的,她们都是城里人,经常在城里走动,兴许可以帮林知了打听打听。
  林知了:“新昌坊。在路边买蒜薹碰到的。”
  洗碗工陶娘子惊呼:“掌柜的找的赵婆子?”
  “你认识?”林知了心说,这么巧吗。
  陶娘子:“我娘家在新昌坊,跟赵婆子是前后邻居。刚才我半道上碰到她,告诉她仁和楼附近人多,可以在这边卖菜。掌柜的和善,不会叫人出来撵她。”看到采买把草绳捆的蒜薹拿出来,“就是这个。我还问怎么一把蒜薹还拿出来卖。”
  林知了:“她家什么情况?”
  陶娘子不知怎么说,干脆从头说起。赵婆子家里有两间铺子,一个儿子一间,还请了两个丫鬟,她平日里就是看着丫鬟做事,给儿子照看孩子。去年闺女要和离,儿子也支持,可那闺女还跟夫家抢孩子,抢的还是儿子。要是女儿,两个舅舅把她养大,给一笔嫁妆就行了。男孩得准备房子准备彩礼啊。要是选择读书,就是无底洞。
  那家闺女叫儿子跟舅舅姓。赵婆子的儿媳就说家里不缺男丁。实则人家担心孩子养不熟,长大后去找爹。赵婆子非要留下闺女和外孙,当儿子的又不能把老娘赶出去,他们就搬到店里。今年找人借点钱,在常乐坊买两处房子。原先的老房子扔给老娘,不再给家用,丫鬟也辞了。
  林知了不由得朝薛理看去。薛理朝她扔去一块擦脸布,林知了接住,看出他心情不好,就叫陶娘子继续。
  陶娘子:“只有这么多。”
  林知了:“赵婆子没有积蓄?”
  陶娘子点头:“听说有钱。我娘说她要攒起来给外孙读书。要我说,不如去他舅店里当个小伙计,像飞奴这样。过两年长大点,他舅能不教他手艺?教会亲外甥,总比用外人放心。”
  林飞奴可得意了:“陶娘子,不是人人都像我一样不拘小节。你们啊,应该对我好点。”
  陶娘子想说,你又不是给我们做事。到嘴边想起她们月月拿赏钱,林飞奴一文没有,只是在店里吃顿早饭,“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林知了:“你们去准备开店。我来做。”
  薛理叫林飞奴去店里帮忙,林知了叫薛瑜去柜台收钱。喜欢做菜的厨子要给林知了打下手。林知了假装没看出他想偷师,叫他把大葱洗了。
  林知了本想把蒜薹做了,到厨房没找到猪肉。
  厨子见她翻找东西就问找什么。林知了问:“早上屠夫送来的猪肉都被你们用了?”
  厨子想想先前炸里脊和剁肉馅以及做卤肉,“好像有一块肉。小飞奴要吃锅包肉,我们不会,等你回来做。”厨子打开水缸,猪肉隔水放着。
  林知了掂量一下有二斤,干脆一分为而,一半炒蒜薹,一半做锅包肉。期间林知了令厨子把蒜薹切段,干豆腐焯水。薛理烧火。
  随后林知了做锅包肉,叫厨子做大葱干豆腐。厨子看着水煮干豆腐没有一丝食欲。林知了把锅包肉盛出,调半碗芡汁倒入炒干豆腐的锅中,汤瞬间有点黏糊。林知了又把大葱放进去,提醒薛理别烧了。
  厨子诧异:“多了半碗芡汁差别这么大?”
  林知了:“端去前面叫鱼儿和小鸽子吃饭。对了,放门口那张桌上。”
  厨子不明所以地端出去,看到人来人往都忍不住打量他的菜,瞬间懂了,最好的宣传是他们自己喜欢吃。
  薛理洗洗手也去前面用饭。
  林飞奴喜欢锅包肉,外酥里嫩,咯吱响。熟客见他吃得香,“小飞奴,这是店里的新菜,还是林掌柜给你开小灶?”
  林飞奴:“小灶!”
  薛理:“新菜。娘子叫我们仨帮她尝尝。一人一道菜。”
  熟客对蒜薹炒肉不感兴趣,对大葱干豆腐好奇,“这是我们平日里吃的干豆腐?”
  林飞奴:“对啊。晌午过来尝尝?”
  老熟客想尝尝林飞奴的锅包肉:“今天怕是不行。明天还有吧?”
  林飞奴点头,熟客决定明日过来。
  薛理和林飞奴吃过饭就准备去户部和学堂。林知了提醒他们晌午回来用饭。
  薛理:“不出意外我午时三刻过来。”
  林知了:“店里开门你还没出现,我给你送过去?”
  院里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半盆鸡爪叫薛理想起林飞奴说过,卤油炸鸡爪很香,可惜一只鸡只有俩爪子,是他和鱼儿姐姐的,姐夫没得吃。
  薛理当日就想给小舅子一巴掌。看在林知了还记得他惦记这一口的份上,薛理决定放过林知了的弟弟,“未时再送吧。那个时辰正好吃午饭。”
  林飞奴举起手:“阿姐,还有我。”
  林知了:“知道了。到了学堂不许逞口舌之快!”
  “姐夫,走啦!”林飞奴拽着薛理出去,对于姐姐的话,风吹走了,不可以怪林飞奴没听见。
  第120章 虎皮鸡爪
  薛理原本以为今日又是无所事事的一天, 没想到才到部里就被大理寺塞一摞账簿。
  大理寺要查丰庆楼,昨天下午把这几年的账簿搬过去,然而很多人看起来费劲,只能找户部帮忙。
  不年不节突然查丰庆楼, 薛理感到奇怪, 找大理寺评事打听丰庆楼出什么事了, 评事只说陛下令大理寺严查。至于因为什么, 听大理寺卿和少卿的意思他们也不清楚。
  不清不楚的事不好办,户部诸人不敢开小差,一坐就是半天。脖子酸痛, 薛理朝外看去才意识到晌午了。
  薛理起身为自己添点水, 面前多了一个茶杯,薛理顺手倒满, 得到一声道谢, 又听到同僚抱怨,离午饭还有大半个时辰,越喝水越饿。
  薛理灵光一闪, 说今天家里给他送菜,要不每人出五十文,不用出钱的那位驾车去仁和楼打包几份饭菜,届时他同诸位一起用饭。
  五十文对月俸几十贯的户部诸人而言不多。官职低微商户出身的年轻小吏估计这么热的天没人愿意为了省仨瓜俩枣往外跑,起身说:“我去吧。可以省几十文啊。”
  薛理故意呛一句:“你会驾车吗?”朝家境贫寒的同僚看去,“孝同兄, 我记得你会驾车?”
  张孝同抬头看到问话的人是薛理,自卑的他顿时不觉得被同情被当成奴仆一样驱使——
  其一是他佩服薛理的才学,更钦佩他的人品——仅仅在东宫几个月,太子出事他就敢仗义执言, 是位有情有义的真君子。其二是薛理囊中羞涩的那段日子,他二人日日在部里用饭,期间薛理透露过他没钱。
  张孝同很怕同僚发现他家一穷二白,以至于薛理的直白令他瞠目结舌。愈发认为薛理此人乃是坦坦荡荡大丈夫也!
  殊不知薛理的同僚们都清楚张孝同家境贫寒,包括年轻的小吏。看出薛理想替张孝同省钱,很有眼力见儿的年轻人话锋一转,“孝同兄去啊?正好我想去食堂看看有没有冰饮。”
  薛理又说:“诸位再犹豫不决,我的饭菜就到了。别怪我不等你们。”
  林掌柜的小灶必须要尝尝。因此户部郎中叫众人快点掏钱。
  户部郎中把钱交给张孝同就点两份红烧肉,两份红烧牛腩,再来两份素菜,素菜请伙计拿主意,剩的钱买馒头,全部买馒头!
  户部离仁和楼不远,不到五里路。张孝同驱车到仁和楼,仁和楼才开门,店里食客没有伙计多。
  林知了听到马蹄声以为薛理回来了,朝外一看,身着户部官服,林知了就问他有没有看到薛理。张孝同问她是不是要给薛通明送饭,接着又说他可以捎过去。
  林知了明白,薛理很忙。
  林知了给薛理盛一份红烧肉和一份红烧牛腩,又用小葱做个鸡蛋饼,炒一份肉沫茄子和一碗凉拌黄瓜,再加一大碗切成两半的虎皮鸡爪。
  小鸽子的饭菜同薛理一样,不过他的牛腩和茄子以及黄瓜都是半份,用碗盛着。二人的主食都是俩大馒头。
  林知了为张孝同决定的两个素菜,一个是大葱干豆腐,一个是干煸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