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132节
木匠用剩余的料子给林知了做了八个托盘,每个托盘可以放两大碗面。先前伙计们是用水练习,昨日换成面, 有经验的两名伙计都险些失手,换成薛理只会帮倒忙。
林知了又说:“第一天开张,东市的商户不会一拥而上,哪怕我这几日把街坊四邻馋的垂涎三尺。他们只会等别人吃过评价不错再陆陆续续过去。店里有六名厨子,十个伙计,洗碗工帮忙收拾饭桌, 两名采买打下手,还有二哥二嫂盯着,忙得过来。”
薛理倍感意外:“这么多人?”
“准备的饭菜也多。除了面、饼、卤猪肉和红烧牛肉,胡辣汤豆腐脑, 豆腐干笋汤,还有十道菜。”菜单上是二十道菜,林知了担心第一天开业厨子没有经验,忙中出错坏了口碑,决定此后每隔几日加一道。不明真相的食客也会认为仁和楼隔三差五推出新菜。“还有鸡蛋糕和雪衣豆沙。对了,还有水晶饺和羊肉包子以及煎饺、煎包、千层馒头。面食你只喜欢面条,不是也夸馒头好吃吗?”
户部公厨每天晌午都做面食,有面条有馒头,然而面条不如林知了的手擀面劲道,也不如二嫂的拉面爽滑,他只吃带馅的馒头。没有馅料的馒头薛理一口也咽不下去。以至于先前听说林知了做无馅馒头他认为白忙活。谁知刚出锅的大馒头他一口气吃四个。
薛理震惊,薛理从不知道他胃口那么好。
听到林知了说了那么多,薛理仍然下床穿衣:“林飞奴前天就跟我说,他同学今日出城玩。虽然没说他想去,估计是这个意思。既然店里这么多人,叫鱼儿和我们一起吧。”
薛瑜近日颇为斗志昂扬,昨晚回来的路上兴致勃勃地说今日她要怎么怎么着。林知了估计小姑子不会同他出去,“你们早点过去,午时左右回来?你妹想当账房,昨日就把柜台钥匙要走。”
林知了的柜台就是带柜子的书案,柜子里有两个木箱,开业后其中一个搬到柜台边用来装钱。两个钱柜跟林知了先前用的一样,侧边有个小门用锁锁上,顶部有个婴儿拳头大的小孔,银角子、金叶子和铜钱都可以直接扔出去。
听到妹妹惦记钱财,薛理毫不意外,只因他觉得他妹日日跟林知了在一起,性子若是像他娘,他才应当感到怪异。
薛理:“饭菜也定价了?”
林知了:“前日定菜单的时候顺便定好了。起初我觉得素面五文一琬就够了,毕竟丰庆楼可以看到表演,一碗鸡汤面才四十文。我们是用猪骨熬汤。猪骨比鸡便宜多了。”
薛理:“四十文跟五文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吧?我以为你会说十文。”
林知了:“我也想啊。可是这里天冷,这个时节除了野菜只能放咸菜。要是在临安府,放几根绿叶菜点缀,我定要十文。”
薛理不由得想起这个冬日除了白菜萝卜就是咸菜,以至于他看到绿头巾都不觉得心烦,“说的也是。刚才说起初,还有后续?”
“后续是街边小店三四文一碗。他们是清水酱油咸菜面。要是我的汤面卖五文,他们下个月就得关门。我们就决定加两文。加个油煎荷包蛋八文。”虽然鸡蛋一文钱两个,林知了还是感觉鸡蛋面的价格低了,因为她不能只算食材,还要把几十人的工钱分摊进去。她就决定在别的方面补回来,比如炸蛋面十文。
薛理:“红烧肉面呢?”
林知了:“以前是大块红烧肉,现在改成小块,加半勺十五文一琬。也做了大块红烧肉,四块五十文。八两五花肉做的。不贵吧?”
红烧肉用到糖,长安的糖比丹阳的糖贵五成,有的接近一倍。五十文一碟不贵。听到肉价和面价,薛理大概可以猜出其他食物的价格,便不再问,“仁和楼那个地段和装修,再加二十文也不多。”
林知了:“东家是太子啊。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不了多久,达官贵人和贩夫走卒就会知道仁和楼是太子的产业。咱们不能叫坊间百姓认为太子跟没见过钱似的,一斤猪肉恨不得卖上天价。”
薛理忘了,仁和楼跟林娘子的店不一样,“是我思虑不周。”
林知了:“出去吧。我好像听到了开门声。”
薛理打开房门吓一跳,堂屋里杵着一人。待他看清是谁,顿时想动手,“你在这里做什么?”
在中堂徘徊的薛瑜底气不足地说:“我想看看三嫂起了吗。”
林知了从薛理身后出来:“怎么起这么早?昨晚不是叫你好好休息吗?”
“不知谁家养的大公鸡,半夜就把我吵醒。我睡个回笼觉醒来就睡不着。”实则兴奋。薛瑜不敢说实话,“三嫂,什么时候去酒楼啊?”
然而此话一出,林知了还是猜到她兴奋地睡不着:“你三哥和飞奴去踏青,你去不去?午时回来不耽误开门做生意。”
薛瑜犹豫不决。
林知了建议她出去玩玩。
虽然林知了跟众人提过五日一休,但是轮流休息,他日轮到薛瑜,薛理不一定有时间陪她。
薛理:“我打算去市场买两个纸鸢。”
薛瑜顿时不再犹豫。
在丹阳县城的几年薛瑜虽然也放过纸鸢,但是二哥做的,不如卖的精美。薛瑜一直想要个五颜六色活灵活的纸鸢。再一想到林知了日日给她工钱,又给她买发簪做衣服,薛瑜不好意思再叫她破费。
薛理:“你来做饭,我烧火。待会你三嫂和二哥二嫂去店里。”
薛瑜立刻去洗漱。
林知了奇怪弟弟竟然不兴奋。难道因为他知道今日开张,薛理不可能带他出去玩,心里没了念想,此刻还在梦中。
林知了敲敲房门,没想到一碰门开了。
这小子先前不敢一个人睡,如今竟然胆子大到不闩门。
林知了进去,登时气得七窍生烟——
林飞奴个臭小子,不止把大花放进屋,还抱着它睡。他当大花是棉花做的吗?脏不脏先不说,就不怕压着大花,大花痛的一口咬掉他的脑袋。
林知了过去揪住弟弟的耳朵。
少年睁开眼想埋怨,看清楚眼前的人是谁,意识到昨晚干了什么,顿时心虚地不敢抬头。
林知了:“知错了?”
少年估计今日吾命休矣。可是他不想死。灵机一动,他朝外面高呼:“姐夫,快来,我要死了!”
薛理扔下脸盆跑进去,先看到一脸茫然的大花。被同僚认为聪慧过人的薛探花愣住,过了一会他才反应过来,不敢置信地指着小舅子:“大花昨晚跟你睡的?”
少年想摇头,然而耳朵还在他姐手里,他只敢眨眨眼:“我也不知道啊。睁开眼就看到大花在床上。”
林知了:“林飞奴,你是我一手带大的!”
“好啦,好啦,我是看大花孤零零一个狗在灶房很可怜。”少年不敢推给大花,不妨碍他诡辩,“阿姐,大花可是我儿子!”
林知了手上使劲,少年瞬时不敢胡扯,气急败坏地说:“人家就是不想一个人睡行了吧?”
薛理把大花拉下来:“一天到晚折腾它就算了,晚上也不放过它,大花要是人,早离家出走了。”
少年看向他:“我跟你睡?”
薛理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把这事忘了。
林知了:“改日叫二嫂用你去年的衣服给你缝一个猫一个狗,里面塞满棉花,猫叫小花,狗叫大花,叫它们陪你睡?”
“我可以试试。”少年把她的手拿掉,“若是害怕,还叫姐夫陪我。”
薛理:“我会给你买个书童!”
少年眼睛地震,显然没有想过还可以这样。
林知了拿走他的被子:“起来!”
“你去哪儿?”少年慌忙爬起来。
林知了:“放在院里晾晒。谁知道里面有没有虱子。这种事仅此一次,下次我不打你,我不姓林!”
少年看出她真生气了,不敢胡搅蛮缠。
这么大动静,刘丽娘和薛二哥也被吵醒。他们和林知了洗漱后就回屋换衣服。
薛二哥身着月白色劲装,刘丽娘是香炉紫烟色,身为掌柜的林知了一身火红色劲装,头巾也是红彤彤的,看起来干练又洒脱。薛理忍不住说:“你不应该在闹市开店。”
林知了:“怎么说?”
“江湖侠女味太重。”好看归好看,可是同宽松短衣或者褙子长裙格格不入。薛理不禁说,“像你这样打扮的女掌柜,整个京师估计也是独一份。”
林知了挑眉:“仁和楼主打的就是人无我有!”
薛理见她打定主意不换:“你喜欢就好!”
“我喜欢!”林知了也喜欢薛理,不是喜欢薛理的审美偏好。说完林知了就和二哥二嫂直奔仁和楼。
到店里,厨子们和发面做早饭,刘丽娘在一旁指点,林知了和薛二哥带着伙计和采买去市场。
仁和楼有两辆车和两匹马,不过马被魏公公牵走,只因离市场近,压根用不着马拉车。林知了一行人分两拨,薛二哥推车带着两名伙计去买酒,林知了带着伙计去买肉。
鸡只买四只,两只母鸡两只公鸡,鱼只买六条,牛肉和牛骨二十斤,羊肉和羊排十斤,店里还有鸡蛋,就没买鸡蛋,买了许多瘦肉五花肉。林知了没叫屠夫便宜,而是叫他送猪皮和猪骨。
会做生意的屠夫听说林知了要骨头煮汤,又送她四个猪脚。之所以舍得送猪脚,只因上面全是毛。与其便宜卖给别人,不如留住大客户。
林知了准备的十个菜分别是:松鼠鱼、回锅肉,红烧牛腩、红烧肉,糖醋里脊,红烧羊排,孜然羊肉,小鸡炖蘑菇、木耳炒鸡蛋,家常豆腐。
林知了还买了一点韭菜和菠菜。
不是林知了不喜欢素菜,而是上个月还下雪的时节,如今可以食用又便宜的素菜屈指可数。
仁和楼这么大的店,开张第一天,她也不能把野菜写在菜单上。
林知了准备的汤是鸡汤和笋干排骨汤。虽说此地人喜食羊肉,她应该准备羊肉汤,但是有面啊。食客们都喝汤,谁还吃拉面刀削面。
卤肉面不比一份素菜赚的少。是以她宁愿被食客抱怨准备的菜少,也不能把面和饼冷落在一旁。
回到店里,这个时候洗碗工才从家里出来,还没到店里。林知了把厨子和伙计叫到跟前,谁杀鱼洗菜,谁和谁打蛋白,谁谁和面包饺子,安排妥当,林知了和众人用早饭。
饭后,各忙各的,不知不觉太阳升高。林知了看看鸡鸭鱼肉都准备好,交代两个采在厨房盯着,顺便帮回头来做菜的厨子打下手,她带着众人去店里。
林知了把几个洗碗工支到院里,叫她们把厨房的碗筷拿出来,烧热水烫一遍,再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净,她和刘丽娘带着厨子炸蛋、做水晶饺,打蛋白等等。
随着春日暖阳透过门缝进来,薛二哥看到雪衣豆沙都从油锅里捞出,林知了开始炸里脊,不用再瞒着外人,他把店门打开,带着两个徒弟放炮竹。
街坊四邻这些日子已经知道薛二哥是郎中,期间薛二哥无偿帮街坊开过药方,是以看到他街坊很和善,笑着问:“今日开张啊?今天是个好日子。”
薛二哥笑着点头:“待会来吃午饭?”
“待会我就去尝尝。”这位街坊话音落下,就有别的街坊问贵不贵。薛二哥解释一块蛋糕十文钱,一碗卤肉面十五文。
跟街边小店比起来,一碗面十五文着实不便宜。可是街坊们知道以前仁和楼的一碗素面要三十文。
如今加了肉便宜一半,街坊认为很便宜。有些人认为刚开张掌柜的不敢定高价,现在过去吃就是占便宜,于是回到店里告诉厨娘或者娘子,晌午去仁和楼改善伙食。
薛二哥送走捧场看热闹的街坊准备回店里,打东边来了一群少年。薛二哥停下看一下,没有林飞奴个跳脱鬼,他便转身进去。
前脚进店,后脚这些少年停下,指着五彩斑斓的壁画,又仰头打量熟悉的二层小楼,满目疑惑:“这是仁和楼?”
另一个少年点头:“小时候跟我爹来过。”
他身侧的少年问:“你小时候才几岁?还记得啊?”
那位少年被问得迟疑不定:“我们进去问问?”
……
林知了听到一阵脚步声,转身看去,七八个小子推推搡搡进来,对上林知了的打量,猛然停下,小脸微红,显然才想起来窘迫。
林知了从柜台里面出来:“小公子,这里是酒店。”
几个小子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推出林飞奴的把兄弟:“你说!”
林知了很是诧异,竟然从一个臭小子脸上看出含羞带怯。林知了无语又想笑:“无妨。这里的厨子手巧,即便菜单上没有,只要厨房有食材,他们也能做。”
那位少年猛然抬起头:“有没有雪衣豆沙啊?就是白白的,也不是,浅黄色像雪团,里面是甜甜的红豆沙。”
林知了打量他一眼,没有穿金戴玉,但衣服料子像绸缎,估计他来自崇仁坊,是堂长的亲戚,“是不是那种?”指着蒸笼方向,那边青石板上有十个盘子,每盘都有八个雪衣豆沙。
这位少年看过去,不禁惊呼:“是的!林飞奴果然言而有信!”
林知了又说:“第一天开张,东市的商户不会一拥而上,哪怕我这几日把街坊四邻馋的垂涎三尺。他们只会等别人吃过评价不错再陆陆续续过去。店里有六名厨子,十个伙计,洗碗工帮忙收拾饭桌, 两名采买打下手,还有二哥二嫂盯着,忙得过来。”
薛理倍感意外:“这么多人?”
“准备的饭菜也多。除了面、饼、卤猪肉和红烧牛肉,胡辣汤豆腐脑, 豆腐干笋汤,还有十道菜。”菜单上是二十道菜,林知了担心第一天开业厨子没有经验,忙中出错坏了口碑,决定此后每隔几日加一道。不明真相的食客也会认为仁和楼隔三差五推出新菜。“还有鸡蛋糕和雪衣豆沙。对了,还有水晶饺和羊肉包子以及煎饺、煎包、千层馒头。面食你只喜欢面条,不是也夸馒头好吃吗?”
户部公厨每天晌午都做面食,有面条有馒头,然而面条不如林知了的手擀面劲道,也不如二嫂的拉面爽滑,他只吃带馅的馒头。没有馅料的馒头薛理一口也咽不下去。以至于先前听说林知了做无馅馒头他认为白忙活。谁知刚出锅的大馒头他一口气吃四个。
薛理震惊,薛理从不知道他胃口那么好。
听到林知了说了那么多,薛理仍然下床穿衣:“林飞奴前天就跟我说,他同学今日出城玩。虽然没说他想去,估计是这个意思。既然店里这么多人,叫鱼儿和我们一起吧。”
薛瑜近日颇为斗志昂扬,昨晚回来的路上兴致勃勃地说今日她要怎么怎么着。林知了估计小姑子不会同他出去,“你们早点过去,午时左右回来?你妹想当账房,昨日就把柜台钥匙要走。”
林知了的柜台就是带柜子的书案,柜子里有两个木箱,开业后其中一个搬到柜台边用来装钱。两个钱柜跟林知了先前用的一样,侧边有个小门用锁锁上,顶部有个婴儿拳头大的小孔,银角子、金叶子和铜钱都可以直接扔出去。
听到妹妹惦记钱财,薛理毫不意外,只因他觉得他妹日日跟林知了在一起,性子若是像他娘,他才应当感到怪异。
薛理:“饭菜也定价了?”
林知了:“前日定菜单的时候顺便定好了。起初我觉得素面五文一琬就够了,毕竟丰庆楼可以看到表演,一碗鸡汤面才四十文。我们是用猪骨熬汤。猪骨比鸡便宜多了。”
薛理:“四十文跟五文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吧?我以为你会说十文。”
林知了:“我也想啊。可是这里天冷,这个时节除了野菜只能放咸菜。要是在临安府,放几根绿叶菜点缀,我定要十文。”
薛理不由得想起这个冬日除了白菜萝卜就是咸菜,以至于他看到绿头巾都不觉得心烦,“说的也是。刚才说起初,还有后续?”
“后续是街边小店三四文一碗。他们是清水酱油咸菜面。要是我的汤面卖五文,他们下个月就得关门。我们就决定加两文。加个油煎荷包蛋八文。”虽然鸡蛋一文钱两个,林知了还是感觉鸡蛋面的价格低了,因为她不能只算食材,还要把几十人的工钱分摊进去。她就决定在别的方面补回来,比如炸蛋面十文。
薛理:“红烧肉面呢?”
林知了:“以前是大块红烧肉,现在改成小块,加半勺十五文一琬。也做了大块红烧肉,四块五十文。八两五花肉做的。不贵吧?”
红烧肉用到糖,长安的糖比丹阳的糖贵五成,有的接近一倍。五十文一碟不贵。听到肉价和面价,薛理大概可以猜出其他食物的价格,便不再问,“仁和楼那个地段和装修,再加二十文也不多。”
林知了:“东家是太子啊。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不了多久,达官贵人和贩夫走卒就会知道仁和楼是太子的产业。咱们不能叫坊间百姓认为太子跟没见过钱似的,一斤猪肉恨不得卖上天价。”
薛理忘了,仁和楼跟林娘子的店不一样,“是我思虑不周。”
林知了:“出去吧。我好像听到了开门声。”
薛理打开房门吓一跳,堂屋里杵着一人。待他看清是谁,顿时想动手,“你在这里做什么?”
在中堂徘徊的薛瑜底气不足地说:“我想看看三嫂起了吗。”
林知了从薛理身后出来:“怎么起这么早?昨晚不是叫你好好休息吗?”
“不知谁家养的大公鸡,半夜就把我吵醒。我睡个回笼觉醒来就睡不着。”实则兴奋。薛瑜不敢说实话,“三嫂,什么时候去酒楼啊?”
然而此话一出,林知了还是猜到她兴奋地睡不着:“你三哥和飞奴去踏青,你去不去?午时回来不耽误开门做生意。”
薛瑜犹豫不决。
林知了建议她出去玩玩。
虽然林知了跟众人提过五日一休,但是轮流休息,他日轮到薛瑜,薛理不一定有时间陪她。
薛理:“我打算去市场买两个纸鸢。”
薛瑜顿时不再犹豫。
在丹阳县城的几年薛瑜虽然也放过纸鸢,但是二哥做的,不如卖的精美。薛瑜一直想要个五颜六色活灵活的纸鸢。再一想到林知了日日给她工钱,又给她买发簪做衣服,薛瑜不好意思再叫她破费。
薛理:“你来做饭,我烧火。待会你三嫂和二哥二嫂去店里。”
薛瑜立刻去洗漱。
林知了奇怪弟弟竟然不兴奋。难道因为他知道今日开张,薛理不可能带他出去玩,心里没了念想,此刻还在梦中。
林知了敲敲房门,没想到一碰门开了。
这小子先前不敢一个人睡,如今竟然胆子大到不闩门。
林知了进去,登时气得七窍生烟——
林飞奴个臭小子,不止把大花放进屋,还抱着它睡。他当大花是棉花做的吗?脏不脏先不说,就不怕压着大花,大花痛的一口咬掉他的脑袋。
林知了过去揪住弟弟的耳朵。
少年睁开眼想埋怨,看清楚眼前的人是谁,意识到昨晚干了什么,顿时心虚地不敢抬头。
林知了:“知错了?”
少年估计今日吾命休矣。可是他不想死。灵机一动,他朝外面高呼:“姐夫,快来,我要死了!”
薛理扔下脸盆跑进去,先看到一脸茫然的大花。被同僚认为聪慧过人的薛探花愣住,过了一会他才反应过来,不敢置信地指着小舅子:“大花昨晚跟你睡的?”
少年想摇头,然而耳朵还在他姐手里,他只敢眨眨眼:“我也不知道啊。睁开眼就看到大花在床上。”
林知了:“林飞奴,你是我一手带大的!”
“好啦,好啦,我是看大花孤零零一个狗在灶房很可怜。”少年不敢推给大花,不妨碍他诡辩,“阿姐,大花可是我儿子!”
林知了手上使劲,少年瞬时不敢胡扯,气急败坏地说:“人家就是不想一个人睡行了吧?”
薛理把大花拉下来:“一天到晚折腾它就算了,晚上也不放过它,大花要是人,早离家出走了。”
少年看向他:“我跟你睡?”
薛理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把这事忘了。
林知了:“改日叫二嫂用你去年的衣服给你缝一个猫一个狗,里面塞满棉花,猫叫小花,狗叫大花,叫它们陪你睡?”
“我可以试试。”少年把她的手拿掉,“若是害怕,还叫姐夫陪我。”
薛理:“我会给你买个书童!”
少年眼睛地震,显然没有想过还可以这样。
林知了拿走他的被子:“起来!”
“你去哪儿?”少年慌忙爬起来。
林知了:“放在院里晾晒。谁知道里面有没有虱子。这种事仅此一次,下次我不打你,我不姓林!”
少年看出她真生气了,不敢胡搅蛮缠。
这么大动静,刘丽娘和薛二哥也被吵醒。他们和林知了洗漱后就回屋换衣服。
薛二哥身着月白色劲装,刘丽娘是香炉紫烟色,身为掌柜的林知了一身火红色劲装,头巾也是红彤彤的,看起来干练又洒脱。薛理忍不住说:“你不应该在闹市开店。”
林知了:“怎么说?”
“江湖侠女味太重。”好看归好看,可是同宽松短衣或者褙子长裙格格不入。薛理不禁说,“像你这样打扮的女掌柜,整个京师估计也是独一份。”
林知了挑眉:“仁和楼主打的就是人无我有!”
薛理见她打定主意不换:“你喜欢就好!”
“我喜欢!”林知了也喜欢薛理,不是喜欢薛理的审美偏好。说完林知了就和二哥二嫂直奔仁和楼。
到店里,厨子们和发面做早饭,刘丽娘在一旁指点,林知了和薛二哥带着伙计和采买去市场。
仁和楼有两辆车和两匹马,不过马被魏公公牵走,只因离市场近,压根用不着马拉车。林知了一行人分两拨,薛二哥推车带着两名伙计去买酒,林知了带着伙计去买肉。
鸡只买四只,两只母鸡两只公鸡,鱼只买六条,牛肉和牛骨二十斤,羊肉和羊排十斤,店里还有鸡蛋,就没买鸡蛋,买了许多瘦肉五花肉。林知了没叫屠夫便宜,而是叫他送猪皮和猪骨。
会做生意的屠夫听说林知了要骨头煮汤,又送她四个猪脚。之所以舍得送猪脚,只因上面全是毛。与其便宜卖给别人,不如留住大客户。
林知了准备的十个菜分别是:松鼠鱼、回锅肉,红烧牛腩、红烧肉,糖醋里脊,红烧羊排,孜然羊肉,小鸡炖蘑菇、木耳炒鸡蛋,家常豆腐。
林知了还买了一点韭菜和菠菜。
不是林知了不喜欢素菜,而是上个月还下雪的时节,如今可以食用又便宜的素菜屈指可数。
仁和楼这么大的店,开张第一天,她也不能把野菜写在菜单上。
林知了准备的汤是鸡汤和笋干排骨汤。虽说此地人喜食羊肉,她应该准备羊肉汤,但是有面啊。食客们都喝汤,谁还吃拉面刀削面。
卤肉面不比一份素菜赚的少。是以她宁愿被食客抱怨准备的菜少,也不能把面和饼冷落在一旁。
回到店里,这个时候洗碗工才从家里出来,还没到店里。林知了把厨子和伙计叫到跟前,谁杀鱼洗菜,谁和谁打蛋白,谁谁和面包饺子,安排妥当,林知了和众人用早饭。
饭后,各忙各的,不知不觉太阳升高。林知了看看鸡鸭鱼肉都准备好,交代两个采在厨房盯着,顺便帮回头来做菜的厨子打下手,她带着众人去店里。
林知了把几个洗碗工支到院里,叫她们把厨房的碗筷拿出来,烧热水烫一遍,再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净,她和刘丽娘带着厨子炸蛋、做水晶饺,打蛋白等等。
随着春日暖阳透过门缝进来,薛二哥看到雪衣豆沙都从油锅里捞出,林知了开始炸里脊,不用再瞒着外人,他把店门打开,带着两个徒弟放炮竹。
街坊四邻这些日子已经知道薛二哥是郎中,期间薛二哥无偿帮街坊开过药方,是以看到他街坊很和善,笑着问:“今日开张啊?今天是个好日子。”
薛二哥笑着点头:“待会来吃午饭?”
“待会我就去尝尝。”这位街坊话音落下,就有别的街坊问贵不贵。薛二哥解释一块蛋糕十文钱,一碗卤肉面十五文。
跟街边小店比起来,一碗面十五文着实不便宜。可是街坊们知道以前仁和楼的一碗素面要三十文。
如今加了肉便宜一半,街坊认为很便宜。有些人认为刚开张掌柜的不敢定高价,现在过去吃就是占便宜,于是回到店里告诉厨娘或者娘子,晌午去仁和楼改善伙食。
薛二哥送走捧场看热闹的街坊准备回店里,打东边来了一群少年。薛二哥停下看一下,没有林飞奴个跳脱鬼,他便转身进去。
前脚进店,后脚这些少年停下,指着五彩斑斓的壁画,又仰头打量熟悉的二层小楼,满目疑惑:“这是仁和楼?”
另一个少年点头:“小时候跟我爹来过。”
他身侧的少年问:“你小时候才几岁?还记得啊?”
那位少年被问得迟疑不定:“我们进去问问?”
……
林知了听到一阵脚步声,转身看去,七八个小子推推搡搡进来,对上林知了的打量,猛然停下,小脸微红,显然才想起来窘迫。
林知了从柜台里面出来:“小公子,这里是酒店。”
几个小子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推出林飞奴的把兄弟:“你说!”
林知了很是诧异,竟然从一个臭小子脸上看出含羞带怯。林知了无语又想笑:“无妨。这里的厨子手巧,即便菜单上没有,只要厨房有食材,他们也能做。”
那位少年猛然抬起头:“有没有雪衣豆沙啊?就是白白的,也不是,浅黄色像雪团,里面是甜甜的红豆沙。”
林知了打量他一眼,没有穿金戴玉,但衣服料子像绸缎,估计他来自崇仁坊,是堂长的亲戚,“是不是那种?”指着蒸笼方向,那边青石板上有十个盘子,每盘都有八个雪衣豆沙。
这位少年看过去,不禁惊呼:“是的!林飞奴果然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