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67节
  林知了有点奇怪:“又不是没见过,这么惊讶干什么?”
  伙计:“你店里也开始卖凉皮?”
  林知了:“天热了喜欢吃面的人少了。”
  伙计不禁说:“还以为你教会了你大嫂,你就不卖了呢。”
  在伙计身后的薛二哥一脸疑惑。林知了眉头一挑,不动声色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大嫂会做凉皮是我教的?”
  伙计不假思索地说:“你大嫂自己说的。”
  薛二哥想说什么,林知了嘴快没给他机会:“最近你见过她?”
  伙计:“你不知道?”
  林知了朝左右看一下:“相公和我弟弟都不在家,店里人手不够忙不过来,这个月还没回去过。”
  伙计听掌柜的说过,袁公子等人这几日在临安府参加院试,但愿袁公子能考上,只因一旦他考上,袁家定会大宴宾客。如今天热,袁家人不想自己准备就要去酒店。环境清幽又配得上袁家身份的酒店唯有“竹林深处”。
  期间刘掌柜提过一句,也不知道薛探花去不去。
  伙计怀疑薛理把小鸽子带过去是为了掩人耳目——日后被故意找茬的人问起,薛理大可说成领小舅子出去长长见识。
  伙计因此毫不怀疑林知了的说辞:“你大嫂是前几天去的,每天带十份凉皮,跟你之前一样。这事她跟你说过吧?”
  林知了半真半假地说:“大嫂说过要给孩子攒点钱。我以为会等孩子再大点,天气再热点,下个月再去。我大嫂的凉皮好卖吗?”
  伙计点头:“只有十份,一会就卖完。林娘子,不能跟你聊了,客人该等急了。”
  林知了:“慢点,路上人多。”
  正值饭点伙计可不敢惹事耽误事,点点头就急匆匆出去。
  刘丽娘端着琬出来:“这伙计什么意思?”先前端着两个碗正要出来,险些被伙计的话惊得把琬扔出去。她这么一停顿就听到林知了胡扯,便耐着性子看看伙计怎么答。
  林知了:“还不明白?我们做的凉皮被大嫂做出来,大嫂打着我的名义去刘掌柜店里卖凉皮。”
  刘丽娘:“我知道是这意思。可是,她,怎么会?你真教过她?”
  林知了白了她一眼,递给薛瑜一碗凉皮:“你忘了除了我们还有谁知道怎么做的?”
  薛瑜:“娘?!”
  林知了点头。
  刘丽娘气得就想骂人,看到薛二哥和薛瑜神色复杂,意识到她婆婆是他俩的亲娘:“她怎么能不跟我们说一声就教大嫂做凉皮。”
  林知了坐下,用薛母的口气说:“什么你你我我,都是一家人啊。”
  刘丽娘意识到她的样子不对劲,“你都不生气?”
  林知了:“大嫂撺掇婆婆来咱们店里帮忙,我就想过她想偷师。也跟你和二哥说过。她的愿望落空就在二哥面前挑拨离间。二哥没理她,她要是因此放弃就不是我认识的陈文君。我想到她会继续撺掇婆婆,但没想到她用这一招。有点意外,也在意料之中。”
  刘丽娘:“那我们怎么办?这女人我算看明白了,坏得很。她带着孩子忙不过来,不能进城跟我们抢生意,说不定会叫二婶做凉皮,兴许就去巷口斜对面的酒店卖,故意给我们添堵。”
  薛二哥:“对她有什么好处?”
  刘丽娘:“能给我们添堵还不够?二婶要能给我们添堵,不赚钱她也干。”
  林知了不禁说:“看来我还是打轻了。”
  刘丽娘呼吸一顿,不敢再抱怨,担心挑起她的怒火:“你可不能下死手!为了个老虔婆不值得!大不了,我们少赚点。”
  薛二哥和薛瑜闻言也不敢在心里埋怨母亲,赶忙劝林知了消消火,就是没有大嫂,凉皮这么简单,早晚也会被人做出来。
  林知了:“我就是随口一说。你们放心,回头她到门口挑衅我都不碰她。”
  几人松了一口气。
  刘丽娘劝她先吃凉皮,这两日薛理该回来了,等他回来再想办法。
  林知了心里有主意,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把今天的东西卖出去。
  虽然食客不知道店里有凉皮,可是看到凉皮加菜满满一碟,还送一碗骨头汤——没有豆腐和干笋,来到店里犹犹豫豫不想吃东西,想去街上买一份凉菜的食客留下来要一碗凉皮。
  帮食客买红烧肉的伙计看到有凉皮,回去就问客人吃不吃。伙计先后来了两次买走七碗,期间被从门外路过的街坊看见,街坊进来尝尝鲜,林知了准备的凉皮卖的一干二净。
  午饭后,林知了和薛二哥上街,俩人先买一个小磨盘,请人送到家里,随后去买芝麻和花生。
  回到家中林知了就洗花生粒和芝麻,薛二哥把磨洗刷干净,林知了和刘丽娘分别把花生和芝麻炒熟,随后他们四人轮流磨一盆二八酱。
  薛二哥甩着手感叹:“真累!”
  林知了:“这一盆酱能用半个月。要不是找人定做太贵,我就找人做了。要想便宜就要同意人家把这个酱卖给别人。”
  刘丽娘:“这个酱能做什么?”
  林知了:“二嫂,晚上吃面还是吃米?”
  刘丽娘搅得胳膊酸痛不想和面:“吃米!”
  林知了淘米,薛瑜去烧火,随后林知了洗豆角和黄瓜,这两样是买芝麻的时候买的,由于市面上少比较贵,所以先前凉面里头没放黄瓜,只放了焯熟的绿豆芽。
  林知了挖一勺二八酱用温开水解开,加少量盐——先前加过盐和油,倒入焯熟的豆角和切成丝的黄瓜以及剩的豆芽上面,又把晌午剩的酱汁倒进去,搅拌均匀就叫刘丽娘尝尝。
  刘丽娘点头:“香是很香,只是这酱我吃不惯。”
  林知了:“无妨。明日我们炸一碗花生米,用刀背碾碎,不想用这个酱的就加花生米。想用这个酱的也加一点。我就不信卖不过她!”
  薛二哥:“还能赚钱吗?”
  林知了:“要是如今一碗赚五文,我以后赚三文。再说了,来吃凉皮的人不可能只吃凉皮。”
  薛二哥叹气:“大嫂是不是忘了大哥的差事还是三弟找的?三弟那个时候刚到万松书院,不如现在受人尊敬,不定说了多少好话。”
  薛瑜:“二哥,你知不知道大哥在谁家当护院啊?你告诉大哥大嫂臭不要脸!”
  林知了呛了一下,没想到小丫头生起气来说话比她难听:“大哥知道了也不舍得指责大嫂。”
  薛瑜:“因为大嫂给他生个儿子吗?”
  薛二哥:“这是其一。大哥跟大嫂定亲那年,村里跟大哥年龄相仿的都成亲了。不是我夸张,咱们村离城近,无论弄点什么都能卖钱,村里没有太穷的。别人不用供弟弟上学,攒两年钱就够修房子议亲。有几个跟大哥同岁的都有孩子了。大哥着急,好不容易娶了大嫂,大嫂的相貌,不是我夸她,比丽娘好看。”
  刘丽娘撇撇嘴没有反驳。
  薛二哥又说:“以前看着性情很好。能娶到这样的,大哥哪舍得埋怨一句。如今又生了儿子,她叫大哥跟我们拼命,大哥也不会反抗。我相信大哥不会跟我们动手,他应当会选择躲去外地。”
  薛瑜:“那这事大哥会跟娘一样怪我们小家子气吗?”
  林知了:“也许会。如果大嫂跟大哥说我们每日赚多少,她辛辛苦苦赚钱都是为了养儿子。”
  薛瑜气得摔筷子。
  林知了瞥她:“不吃了?”
  薛瑜捡起筷子刷干净,坐下又跺脚:“大嫂怎么这样?!娘明明知道以前三嫂拿回来的桂花糕不见了是她偷的,就因为她有个儿子,娘就忘了?”
  薛二哥转向她,他怎么不知道这事。
  刘丽娘跟他解释,就是薛理下狱的消息传过来那天。
  薛二哥想起来了:“不是在弟妹窗台上找到的吗?”
  林知了没理他。
  刘丽娘白了他一眼,又说以前做彩糕买水果,大嫂还偷吃,忽然一顿:“弟妹,婆婆会不会教大嫂做彩糕?”
  林知了:“做彩糕的豆薯粉还有吧?”
  刘丽娘点头:“在坛子里放着。在鱼儿房中。我担心屋里潮湿发霉,前几天还拿出来晒了一个晌午。”
  林知了:“改日我跟刘掌柜谈谈。”
  刘丽娘瞬间知道她想做什么。
  薛二哥和薛瑜也想到了,顿时不禁幸灾乐祸。
  翌日伙计再来买肉,林知了就叫伙计告诉刘掌柜,她要跟他谈一笔生意。
  申时左右,林知了才把门关上,刘掌柜就来了。
  林知了心说,真应该叫薛理看看,什么叫钻进钱眼里。
  刘掌柜还不是空手来的,拎着两小篮水果,酒店自己种的。水果递出去他就问:“薛郎君还没回来?”
  “不出意外今晚能回来。”林知了请他到棚下坐。
  刘掌柜也没嫌弃身后就是木柴,坐下就问:“林娘子有何吩咐?”
  林知了把坛子递给刘掌柜,“不是想知道彩糕怎么做的吗?”
  刘掌柜眼中一亮,顿时如获至宝:“秘密在这里?”
  林知了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不止啊。先签字后谈合作?”
  第48章 气势汹汹
  刘掌柜接过去就写下他的大名, 名字后面特意补一句——竹林深处掌柜。
  薛二哥惊呆了,讷讷道:“你不看看吗?”
  刘掌柜很是爽朗地笑一声:“林娘子不会叫我吃亏。”
  先前做松鼠桂鱼的法子大厨不止试了各种鱼,试过鸡肉,还用猪肉试过, 十分挑剔的客人也是说一句可以更好。
  从去年到如今半年过去, 几乎每桌都会点一样酸甜口的菜。刘掌柜意识到一贯钱给少了, 端的怕林知了嫌他小家子气, 不再卖给他食谱。
  林知了指着契约:“四贯钱,还不是独家。只是一年,你看清楚。”
  刘掌柜笑着说:“不用看。从去年到现在才半年, 林娘子就有新菜, 我相信到年底又有新菜。你说过有了新菜先卖给我,我们总比别人早半年, 何惧之有?”
  林知了把钵仔糕的法子递过去。
  每个字他都认识, 但合在一起刘掌柜一头雾水:“这个豆薯粉是什么?”
  林知了叫薛二哥解释。
  薛二哥先说叶子长什么样,接着在地上画出长大的豆薯,又说皮是什么颜色, 去掉皮又是什么颜色。
  薛二哥说完林知了才说:“你不是有半个山头吗?可以去山上找一下移到树林里。如今先用荸荠粉代替。我的这些就是都给你也做不了几次。你店里有荸荠粉吧?”
  刘掌柜:“有的。我们时常会做荸荠糕。林娘子吃过吗?改日我叫伙计拿几份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