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50节
  蒋、梁二人做了半辈子生意,很有眼力见儿,见状蒋掌柜笑着说道:“公子,这就是小店。”
  梁掌柜指着身后:“我是这家茶叶店的东家,公子饭后可以来小店品茶。”说完二人各回各家。
  几位公子见他二人当真不是饭托便带着好奇进去。
  林知了一看又有客人,霍然起身,意识到太迅速:“大姐,我先做饼,您慢用。”说完就迎上去,“几位公子,小店有肉松饭团、白米粥、干笋豆腐汤,还有爽滑劲道的拉面,几位随便看随便选。”随后绕到灶前炸油饼。
  几人吃过饭团没有吃过肉松,吃过面但没有吃过拉面,好奇心盛的两位要饭团和拉面,肚子里不舒服的要白米粥。薛二哥在院里刷碗,听到几个人说话,拿着刷干净的碗筷进来,擦擦手接过粥就送到桌上。
  三人坐下看到金步摇不由得多看一眼,这一眼让其中一人愣了一瞬:“林娘子,这是你的店?”
  林知了看过去,听到林蜻蜓问,“你是韩公子?”林知了见状低声叫二嫂看着锅,她把饭团送过去,“大姐认识这位公子?”
  三位公子瞬间明白,这里是林蜻蜓妹妹的店。
  林蜻蜓想起什么,笑靥如花:“这位韩公子是你——跟夫君是同窗。韩公子,这是我妹妹。我妹夫你兴许也见过,他姓薛,单名一个理。”
  韩公子脱口道:“薛探花?”
  林蜻蜓的笑容凝固了一瞬,什么探花,他如今是平头百姓!
  然而丹阳县百姓不认。开国七十载,丹阳县第一位探花,陛下说没了就没了,凭什么?就凭他是说一不二唯吾独尊的皇帝吗!
  韩公子朝左右看去:“薛探花不在这里?”
  林蜻蜓叹气道:“韩公子——”
  “大姐!”
  稚嫩的童音打断装模作样的林蜻蜓,林蜻蜓看着跑过来的小孩,心下奇怪,他从哪儿冒出来的,怎么这么没有眼力见儿。
  先前薛理消失正是看到小鸽子趿拉着鞋揉着眼出来。薛理担心他见不到姐姐哭闹,赶忙过去带他撒尿——南边墙角有个小棚,里面放着尿壶。
  薛理和林知了等人没用过,前面就有公厕,他们都是去公厕。
  小鸽子撒了尿,薛理带他回屋穿衣服。随后看到店里不忙,薛理便在院中盯着他和薛瑜洗脸刷牙——俩小孩不爱刷牙,薛理和林知了没看见他俩就漱漱口假装刷好了。
  薛理不希望林蜻蜓看到小孩,可一听她别有用心就低声交代:“去说很想你大姐。”
  小鸽子到跟前就说:“大姐我好想你。”
  众目睽睽之下,林蜻蜓可不敢说,我不想你。林蜻蜓挤出笑脸把小孩拉到怀里说道“大姐也想你。”林知了见状回到灶台前炸饼。薛理到韩公子等人面前拱手道:“多日不见,没想到韩公子还记得在下。”
  韩公子起身还礼:“哪里。薛——”此刻说出“探花”很像嘲讽,“听闻薛郎君如今在万松书院做事?”
  薛理点点头:“韩公子先用早饭。以后我便住在这里,来日方长。”
  韩公子几人才是纨绔,袁公子那样的只能说少年心性贪玩。纨绔原本不喜欢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可是书呆子是探花,韩公子等人到了临安府城被问到“你哪里人?”他来上一句“薛探花同乡,来自丹阳。”收到他人羡慕的眼神,韩公子等人自然愿意尊敬他。
  纨绔同薛理无话可聊,跟他也不熟,闻言韩公子松了一口气,顺着他的话说改日再聚。
  此时小鸽子还在林蜻蜓身边,没有收到姐夫的暗示他很想找阿姐也不敢过去。而有阿姐和姐夫撑腰,小鸽子谁也不怕,想到什么问什么,“大姐,肉饼好吃吗?”
  林蜻蜓点头。
  小孩又问:“二嫂做的面也好吃吧?”
  林蜻蜓再次点头:“是不是饿了?”不待小孩反驳,“二妹妹,小鸽子饿了,给他做碗面。”
  小孩饿了,可怜巴巴看着姐夫,可不可以容我先吃点东西啊。
  薛理招招手,小孩欢快地跑过去,林蜻蜓误以为他听到可以吃面兴奋成这样。
  林知了把油锅里的几张饼捞出来就给韩公子等人送拉面。韩公子一行三人拱手道:“有劳嫂夫人。”
  林知了笑着回礼:“公子慢用。”看到林蜻蜓的饼吃完了,她欣喜万分地过去,“大姐,是不是很好吃?大姐,我叫二嫂再给你做几个,你拿回去给知县夫人尝尝?”
  知县夫人此刻兴许还没起。再说,知县夫人早上会先用燕窝粥,哪瞧得上街边小吃。林蜻蜓笑着微微摇头:“拿回去就凉了。改日我和大姐来店里吃。”
  林知了吃惊:“知县夫人过来?那我和二嫂的小店可就蓬荜生辉啦。”
  林蜻蜓闻言心头一动:“这个店是你和那位嫂子的?”
  林知了点头:“是我和二嫂合开的。”停顿一下,感觉给林家人丢脸的样子,低声说,“二嫂出钱多我出钱少。”看到小丫鬟也放下碗筷,“有没有吃饱啊?没吃饱——”
  丫鬟慌忙说道:“吃饱了,多谢娘子款待。”
  林蜻蜓笑着打趣:“你应当谢我。二妹妹,多少钱啊?”
  林知了摇头:“大姐这样说岂不是打我的脸。哪能要你的钱。”
  林蜻蜓起身边说话边朝灶台移去:“今日不要我的钱,明日大哥过来,你也不收他的,过几日你大伯小叔过来,是不是也不收钱?这家店岂不是成了林家食堂。”瞥一眼嘴巴不饶人的刘丽娘,私下里指不定怎么骂她吝啬,“二妹妹,你要记住,开店做生意,丁是丁卯是卯。总讲人情,你的店开不长。”
  韩公子虽说不太懂生意,可韩家在城中和府城都有铺子,听家中父兄说过类似的话,韩公子不禁点头附和:“林娘子的妹妹,你大姐句句在理。”
  林知了心说,我不想要钱就不会故意提二嫂。她面上点头受教的样子:“大姐说的是,我记下了。”
  林蜻蜓满意地颔首:“多少钱?”
  林知了羞愧地小声说道:“三十文。”
  林蜻蜓很意外,两碗面、一份豆腐汤、一个饭团和一个肉饼,虽然豆腐汤和面比旁人分量少,兴许是林知了担心她吃不完,可是也很便宜。这样能赚到钱吗?林蜻蜓想说什么,一看到薛理,她心说血本无归才好。
  林蜻蜓给丫鬟使个眼色,丫鬟拿出荷包数三十文。林蜻蜓顿时嫌她小家子气,抓过来把那一串钱都给林知了。
  林知了打眼一看百文,心里嫌少,面上难为情,“大姐,这——”
  林蜻蜓:“给你就拿着!多的就当给小鸽子买糖。”
  薛理心底冷笑,拢共一百文打发谁呢?他用脚轻轻踢一下小鸽子,又给他使个眼色——过去!小鸽子冲他皱了皱鼻子,大声说:“谢谢大姐。”从灶前跑出来,“大姐要走了吗?大姐,我不想你走。”
  林蜻蜓:“大姐该回家了。”
  小鸽子仰头问:“大姐明日还来吗?我想大姐。”
  童言无忌!林蜻蜓信以为真:“这么不舍得大姐啊?”
  小鸽子点头:“大姐会给我买馄饨,会给我买油饼,还会给我买羊肉。”
  馋鬼!林蜻蜓心里无语,面上打趣:“我看你是想大姐的好吃的。”
  小鸽子抱住她:“我就想大姐。大姐明日来不来啊?”
  林蜻蜓可以过来尝尝面和肉饼,可是她不想坐在弥漫着油烟的店内,她的这身衣物都熏出味儿了,这可是她最华贵的衣服首饰:“大姐明日没时间过来。”
  小鸽子又问:“过几日呢?”
  林蜻蜓:“过几日大姐也没时间啊。”
  韩公子等人看过来,心说她怎么这么忙啊。
  林蜻蜓眼角余光注意到这一点,笑着说:“大姐家也有许多事要打理。”冲丫鬟伸出手,这次丫鬟机灵了,把荷包递过去,“你个小馋鬼,大姐不在的这几日,想吃什么自己买。”
  小鸽子好奇地问:“买什么啊?”
  林蜻蜓给他一块碎银:“想买什么买什么。”对林知了板起脸,“二妹妹,这个钱是给弟弟的,你不许帮他收起来。”
  林知了很是听话地说道:“大姐放心,我不要。大姐这就走啊?”
  林蜻蜓还想说两句,又进来几人,身着短衣风尘仆仆,眼底的嫌弃一闪而过,“改日我再来。”
  林知了送她到门外:“大姐慢走。”看着人走远才进来,分明依依不舍。
  然而转身回到店内她毫不心疼地把一百文拆开塞到钱盒中——担心食客看到木盒中钱多一时起了歹意,钱盒只留铜板大小的孔。刘丽娘不禁说:“这是大姐给你的。”
  林知了笑着摇了摇头,绕到灶前问在门外观望的路人,“要不要尝尝里脊肉夹饼?还有粘稠的白米粥。还有可以续汤的拉面。”
  小鸽子挤进来拽一下她的衣角,林知了低头:“怎么不去喝粥?”
  小孩把碎银塞她手里:“给阿姐!”
  林知了摸摸他的头:“叫姐夫帮你收起来。”
  小孩决定今日讨厌姐夫,总叫他找大姐:“不给姐夫!”摇摇头又摇摇小手。
  “丽娘?”
  带有疑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刘丽娘看过去,拿着刨子的木匠走了进来,“你怎么在这里?”
  第39章 遇到同村人
  薛理做好碰到师生友人的准备, 刘丽娘没有想过这么快遇到熟人,她心里一慌本能想躲起来,可她手里有面!眼看面要掉地上,林知了慌忙用手接着:“小心!”
  刘丽娘吓一跳, 赶紧把面放到案板上。
  木匠终于注意到她在做面食:“你在这里当厨娘?”
  话音未落, 薛二哥拿着干净的碗筷从后院进来, 木匠意识到什么:“这是你的店啊?”带有难以置信的疑惑, 薛家不是出事了吗?怎么还能在城里开店。
  木匠的神色太过明显,即便林知了眼瞎也听得出:“这家店是我的。”
  韩公子等人看过来,心说这位林娘子真是一点就透啊, 她姐姐才提醒她做生意不能讲人情, 她就把这事揽过去。
  听闻此话木匠转向她。林知了指着悬挂在门上方的木牌:“上面写着‘林娘子的店’,我姓林。”
  木匠看看刘丽娘又看了看本该在济世堂的薛二哥, 迟疑问道:“他俩这是?”
  林知了:“日子再难也要过下去不是吗。二哥在这里赚一份钱, 再给人和牲畜看病,日后才敢养儿育女。”
  韩公子慌忙别过头,没忍住“咳”一声。
  店内食客不多, 几张小方桌没坐满,可是也有十多人。这些人不约而同地看过来,担心被骂的薛二哥下意识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知了故作疑惑:“我说错了啊?”
  木匠的神色一言难尽,这个林娘子是不是跟丽娘有仇,哪能说她相公医人又医牲口啊。可是恐怕惹怒她辞退刘丽娘,对此事很是好奇的木匠只敢用试探地语气问道:“医牲畜的应当是兽医吧?”
  林知道:“是的。可是二哥在济世堂多年, 人可以医,牲畜自然难不倒他。这些日子二哥给牛接生过,也给猪接生过。若非二哥仗义相助,那牛和猪就憋死了。您说二哥能看着耕地的牛活活憋死吗?”
  书店的王掌柜进来附和:“林娘子所言甚是。倒是我们狭隘了。”
  先前到门边听到“给人和牲畜看病”王掌柜不禁眉头微皱, 后悔洗漱后就来用早餐。犹豫着要不要回家,还是宽宏大量只当没听见,“济世堂”三个字让他停下,不由得想起农户养牛不易,官府压低牛肉价,牛死了卖不上价,农户血亏。
  薛二哥此举倒是不拘小节。
  林知了热情招呼:“您来了啊。吃点什么?”
  “先前你说的饭团,再来一碗骨头汤。先来这两样。多少钱?”王掌柜在小店用饭喜欢先付钱。
  林知了:“肉松饭团五文,不加肉松四文。汤三文。”看向那位木匠,“您先找个地方坐下歇一会。”
  木匠下意识说他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