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出书版) 第26节
  这是一个装食用油的大号塑料瓶,瓶体被人用利器裁掉了如手机大小的一条。
  “和锁扣里找到的塑料片,材质一样吗?”冯凯问。
  “我觉得是一样的。”卢俊亮说,“而且,一般人也不会把油瓶裁掉这么一块啊。”
  因为一周才清理一次垃圾,所以垃圾房里的垃圾都堆成了小山。成堆的垃圾,因为重力的作用,顶开了垃圾房的大门,很多垃圾都是散落在垃圾房外的。而这个塑料瓶,就是在垃圾房的门口找到的。
  看着湿漉漉的瓶体,冯凯的心里又是一沉,看来这个瓶子也同样遭受了大雨的洗礼。那么,想在瓶体上找到指纹几乎是不可能了。
  卢俊亮像是看出了冯凯的心思,笑着说:“凯哥,高兴点,你看。”
  说完,卢俊亮把瓶子举起,透过阳光可以看见瓶子被裁掉的位置的旁边,似乎有几枚椭圆形的指纹。
  “真的有指纹?”冯凯惊喜道。
  “凯哥你别忘了,这可是油瓶,而油是保存指纹的很好的载体,水都不一定能冲掉。”卢俊亮说。
  冯凯立即想起了曾经和顾红星一起经历的“女工案”。当时顾红星对这起惨案念念不忘,事隔大半年,他终于在事发机器上找到了用于破案的指纹,当时找到的就是油脂指纹。
  “你说谁闲得没事会把手伸到油瓶里面去留下指纹啊?而且手指从瓶口伸的话,也伸不到这个位置啊!”卢俊亮接着说,“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裁剪塑料片的时候留下的指纹,所以指纹的主人肯定是裁剪塑料片的人,而裁剪塑料片的人应该就是技术开锁的人。”
  “这绝对是决定性的发现!”冯凯兴奋道,“你和老顾,真的是绝代师徒啊!”
  “别夸我了,赶紧分析分析案情吧。”卢俊亮一边给塑料瓶拍照,一边高兴地说道。
  “很简单,凶手来到现场之后,发现不容易进入现场,于是想到了塑料片开锁的方法。”冯凯说,“然后他随便在垃圾堆里找到一个油瓶,用随身携带的匕首裁下来一块,顺手把剩下的油瓶扔回垃圾堆。案情很清晰,一目了然。”
  “所以,我现在回去,一是用显微镜把锁扣里发现的小塑料片和这个油瓶的塑料材质进行比对。”卢俊亮说,“二是把指纹的特征点都固定下来。”
  搜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冯凯宣布收队,和大家一起回到了分局。
  到了分局后,卢俊亮就一头钻进了痕检实验室,和几名痕检员一起研究塑料片的事情。而冯凯则坐在实验室的门口苦思冥想。
  对于卢俊亮能否得出结果,冯凯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有了嫌疑人指纹之后,又该如何划定范围把嫌疑人给找出来。
  “海选”是必须要做的,冯凯会让卢俊亮安排痕检员在全市所有有前科劣迹,尤其是有强奸、猥亵前科的男性人员中逐一对比指纹卡。但这是一项很繁杂的工作,算是大海捞针,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迅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更小。
  要想找到案件侦破的捷径,就只能从魏前进的矛盾关系人中发现问题了。只可惜魏前进提供不出一点有价值的线索,反倒是他的同事黄华曾经说过,魏前进和一个年轻人在隐蔽的巷道中发生过争执。但这个线索并没有得到魏前进的证实。
  冯凯细细回想着,突然记起自己在第二次询问魏前进的时候,说到“有摩擦的熟人”这一关键词时,魏前进的眼神似乎有一些闪烁。而说到熟人有钥匙的时候,他的眼神又恢复了正常。如果有一个和魏前进存在矛盾的熟人,他拿不到魏前进家的钥匙,而魏前进也不想和任何人提起这个人,那么魏前进的一切表现似乎都合理了。
  什么样的熟人,会满足以上的条件呢?
  魏前进甚至宁可不为妻女报仇,也不愿意把他说出来,他们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之前,他们已经调查过魏前进工作和结婚后的所有社会关系,对他在此之前的生活经历和交往圈子并没有足够的信息,问题会不会就出在这里呢?
  辖区派出所提供的信息,只能查到魏前进是十几年前从城南镇迁户口来方塘镇的,对魏前进迁户口之前的情况并不了解。现在常诗和魏鑫鑫都已经死了,常诗的父母对魏前进以前的经历也不知晓。也没有其他什么亲属可以说清楚魏前进在来东城区之前究竟是做什么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冯凯想起了火车抛尸案的那个凶手毛宇凡,警方也是因为未掌握其过去的身世,在排查屠夫的时候就把他给漏掉了。所以,冯凯决定补上这一块缺失的拼图,对魏前进的身世进行调查。
  他这边刚打定主意,卢俊亮也完成了工作,从实验室里出来了。
  “凯哥,不出所料,整体分离实验可以断定,锁扣里的那一小块塑料就是油瓶缺损部位的一角。”卢俊亮说,“而且,油瓶内侧发现左手三枚联指指纹,都有鉴定价值!”
  “太好了!有了指纹,我心里就有底了。”冯凯说,“你带上勘查箱和指纹卡,我们去城南镇一趟!”
  “为啥要带勘查箱?凯哥你有目标了?城南镇是魏前进的老家吗?”
  一路上,卢俊亮的问题不断,但冯凯一个字也没回答他。一切都是冯凯的推测,在没有获得线索前,他也不知道自己走的这条路对不对。
  这一天风大,骑着摩托车的冯凯几乎睁不开眼睛。他心想还是陶亮的年代好,查一个人的背景资料,直接通过系统就能查了,哪像现在,查个户籍都要到辖区派出所去翻柜子,实在是有诸多不便。
  好在之前冯凯在城南镇清查炸药,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对城南镇的环境还是很熟悉的。在卢俊亮的疑惑中,他们跨越了几乎整个龙番市区,来到了龙番市西南角的青山区城南镇派出所。
  没想到的是,派出所居然没人。
  “他们人呢?”冯凯给派出所门卫大爷出示了自己的证件,问道。
  “是市局领导啊,欢迎。他们都忙去了,不在所里。”
  “忙到一个人都不留?”冯凯说,“今天是12月3日,周一啊,不是休息日啊。”
  “说是在青南村丢了个大学生。”门卫大爷揉了揉惺忪的双眼,说,“大学生多金贵啊,这莫名其妙就丢了,得是多大的事儿啊。”
  这个年头,大学生确实不多,整个公安局的大学生都是屈指可数的。无论是龙番市市局的卢俊亮,还是青山区分局的那位理化检验师马晴红,在局长乃至全局民警的眼中,都是宝贝一样的存在。所以,一个小村子里面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整个村子都会以此为傲。
  “听说啊,顾局长都亲自过去了,所长、指导员带着大家都赶过去了,只留下两组民警,不过这时候都出警去了,所以没人。”老大爷继续跟他们介绍道。
  “青南村?我在这儿工作了不少时间,咋没听过这个村子?”冯凯问。
  “市局领导啊,这村子在我们镇最南边,也是整个龙番市的最南边,非常远。”老大爷说,“你们要办事,得等他们回来。”
  龙番市的西南边是山区和丘陵,也没有石矿场,所以冯凯排查炸药的工作并没有涉及这个南部偏远的小村落。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卢俊亮问。
  “哟,等所长他们回来,那可就没准了。”老大爷说,“不过刚刚出警的那两组民警,最多半个小时也就回来了。”
  “哦,那还行。”卢俊亮跨下了摩托车。
  “上来。”冯凯对卢俊亮说。
  “你要去哪儿?不是到派出所找户籍吗?”卢俊亮又重新坐回摩托车后座上。
  “你问题真多,问了一路了。”冯凯说,“你师父帮我们找到了指纹,我们不应该去谢谢他吗?”
  “你要去青南村啊?那儿好远的!”卢俊亮说。
  “远才能体现我们的诚意。”冯凯发动了摩托车。
  “市局领导,你们不等了吗?”老大爷问。
  “我们过一会儿再回来。”冯凯说完,一骑绝尘。
  青南村确实很偏远,它和市区之间还隔着几座山。虽然通往青南村的小路早就修通了,但路况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冯凯他们行驶了一个小时,终于抵达青南村的时候,卢俊亮都被颠吐了。
  不过这个村子可真的犹如世外桃源,实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
  整个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美丽的青南河从村子的西北角向南流淌,在流经村子最南边的时候转而向东流淌。整个村子就像是倚靠在青南河边,被群山簇拥。
  山中这块盆地,中央是村民聚集的居住地,四周则被村民耕种的农田所环绕。此时虽然是初冬,但翠绿的村子并没有褪色,因为在群山之中,反而没有市区气温低。乡间炊烟袅袅,更有一番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气。
  冯凯把摩托车开到了村子里,简单询问后得知,村委会的人和警察们,此时都在村子最南边的河边。河边有几座山,他们应该是在山脚下找了个地方开会。
  村民描述的位置不难找,因为站在村子的中央,就能看见南边的小山头了。冯凯按照村民们指的路,骑车带着卢俊亮沿着青南河边的石子路,很快就来到了小山的脚下。果然,这里聚集着数十人,村委会成员、顾红星和他带来的十几名警察都在。
  “你们怎么来了?”顾红星听见摩托车的轰鸣,又看见冯凯和卢俊亮,着实很惊讶,“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案子的?不对,目前还只是失踪,没有立案呢。”
  “巧了,碰上的。”冯凯笑着停好了摩托车,走上前去拥抱了一下顾红星。
  “能在这个地方碰上,那还真是太巧了。”顾红星显然不相信冯凯的敷衍。
  “嗨,就是我之前找你的那个案子,幸亏你的提醒,我们后来真的找到指纹了。”冯凯低声在顾红星耳边说,“现在我准备查一下死者丈夫的背景资料,他以前就是城南镇的人,所以,这就碰上了。”
  “我就说吧,派出所不能不留人。”顾红星对远处的所长说,“你派个人和冯大队回去查资料。”
  “是。”所长立正道。
  “不急,不急。”冯凯说,“来都来了,屁股颠得生疼,我休息会儿。”
  “看你这架势,这是想介入?”顾红星问。
  “不至于,不至于,但八卦一下案情还是可以的。”冯凯说。
  顾红星和冯凯在一起工作这么长时间,对“八卦”这个网络用语已经很熟了,于是说道:“村里的一个大学生,在外地上学,两三年没回来了,最近因为要办事,所以从学校请假回来了。前两天很多村民都见过他拿着相机到处拍照,但紧接着就失踪了。”
  “回学校了吧?”
  “关键就是学校报的警。”顾红星说,“他借了学校的照相机回来的,结果过了请假期限,他还没有回去,学校找相机的时候发现他不在,于是到学校当地派出所报了警,学校当地派出所联系了我们城南镇派出所,说了这件事。”
  冯凯想到,此时买火车票还没有实名制,无法从购票情况来推测他是不是离开了龙番,于是问:“总不会是携照相机潜逃吧?”
  “怎么可能?照相机也不至于那么值钱。”顾红星白了冯凯一眼。
  冯凯笑着说:“我就是开个玩笑,别那么较真。”
  “我们民警配合村委会找了一上午了,所有的线索都断了。”顾红星说,“这孩子是个好孩子,在学校也是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他在约定的时间没有正常返校,我感觉事态严重,就赶过来了。”
  “这个村子就这么巴掌点大的地方。”冯凯看了看身边流淌的碧绿色的河水,说,“要是没找到人,会不会是掉进河里面,漂到下游去了?”
  “我要批评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能诅咒我们的大学生呢?”一名老者背着手走了过来,对冯凯说。
  “这位是曹永明村长。”顾红星对冯凯说,“是村民都很敬仰的老人家。”
  冯凯朝村长点头示意,伸出手去,说:“我是市局刑警支队的,虽然我的话说得不好听,但不能排除这种不好的推测啊。不管是杀人抛尸,还是得了抑郁症自杀,河里都应该要搜一下的。”
  “什么症?”村长问,“你说乔乔有那个什么症?”
  乔乔应该就是失踪大学生的乳名了。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瞎猜的。”冯凯说,“这条河,无论是抛尸还是投河,恐怕都是最好的选择。”
  “他说的不无道理。”村长转头对顾红星说。
  “不管怎么说,先要查清楚这摊血迹是怎么回事。”顾红星说。
  2
  原来,这么多人之所以都集合在这座小山的脚下,就是因为有人在山脚下发现了一大摊颜色有些发暗的血迹。
  地面都是石子和土壤,血迹的周围没有可以辨别的血足迹。更重要的是,十几名警察对血迹周围几百米简单搜索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任何人或是动物的尸体。
  “在山里,野兽互相攻击导致出血,也很正常。”冯凯说,“说不定动物的尸体被别的肉食动物叼走了,或者动物受伤了,不知道钻哪个犄角旮旯里死了。”
  “所以对血液进行检验,是第一要务。”顾红星说。
  “这不,我跟你多有默契,把你的宝贝勘查箱给带来了。”冯凯笑着指了指卢俊亮。
  “太好了,我本来还准备带回分局去做呢,可那么老远,沟通也不便。”顾红星说。
  卢俊亮一边打开勘查箱、戴手套,一边往血迹附近走去,说:“没想到,咱们为了常诗母女双尸案而带来的勘查箱,居然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纯属巧合。”冯凯说,“我让你带勘查箱是为了以防万一需要验证指纹。”
  卢俊亮蹲在地上,对血液进行了检验。这一套流程,在排查屠夫的时候冯凯已经耳熟能详了。卢俊亮先是用滤纸沾了血迹,滴上联苯胺,说:“师父,是血。”
  说完,他又取了一些血迹放进试管里,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插入了fob试纸,说:“师父,不是人血。”
  听到这句话,大家几乎是一起“哦”了一声,每个人似乎都如释重负。
  但卢俊亮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而是按照顾红星制定的《现场勘查规则》,在确定了不是人血之后,继续确定是不是几种常见动物的血。
  冯凯正准备和顾红星说,他规定的这一步实在是有些多此一举,可没想到卢俊亮又用平静的口吻说道:“师父,是鸡血。”
  大家又“哦”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