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出书版) 第25节
“真的没有?”冯凯盯着魏前进。
“……没有吧。”魏前进盯着地板说道。
“如果你想起什么来,告诉我一声。”冯凯说,“我们告辞了。”
走出了厂长办公室,冯凯拉着卢俊亮说:“我们直接去车间找这个黄华吧,探一下。”
“是不是还要取一滴血,做个血型?”卢俊亮问。
“那是最好的。不过,你第一次见一个人,就找他要一滴血,是不是不太礼貌?”冯凯说。
“凯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卢俊亮问。
“走,先找到他再说。”
车间主任黄华正在车间里巡视,冯凯说明来意之后,黄华就带他们来到车间的角落,坐下来聊天。两句话一说,冯凯觉得这个黄华是一个豁达坦荡之人,和魏前进描述的不太一样。
“你们来,我就猜到是为常老女儿和孙女的事情了。”黄华说,“最近厂子里议论最多的也是这事。不过,大家也都想不出来谁会干这种事。魏前进这个人吧,除了小心眼,神神道道,其他的也没什么不好,性格不强硬,也不太会得罪人。”
“你呢,他得罪过你吗?”冯凯试探道。
“没有,我们就是业务交流,可能有争执,但不至于翻脸。”黄华哈哈一笑。
“从来没有翻过脸吗?比如喝过酒之后?”冯凯继续试探。
“哦,这事儿他都和你们说了?”黄华继续笑着说,“不至于,不过就是酒喝高了,吵了几句。”
“他说他内疚,说是伤了你的自尊。”冯凯化身成了和事佬。
“伤自尊?哦,他说我老光棍这件事是吧?”黄华说,“那有什么啊,我年轻的时候出过事故,那方面不行,当然不会娶人家姑娘,那不是害人吗?这事全厂都知道,有什么伤自尊的?就算那方面残疾,我不还是可以通过劳动养活自己吗?”
这件事连魏前进都没提,却被黄华自己说了出来,冯凯和卢俊亮都十分惊讶。他们对视了一眼,心想如果真的如黄华所言,他性功能障碍,就不可能是凶手了。而且,既然他说全厂皆知,这种事也不可能撒谎。
卢俊亮给冯凯使了个询问的眼色,意思是既然这样,还需要取血吗?冯凯读懂了卢俊亮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
卢俊亮说:“黄主任,例行程序,我取你一滴血行吗?”
冯凯顿时大觉尴尬,刚刚说了这样不太礼貌,自己还在考虑怎么偷取黄华的血液,没想到小卢这家伙被黄华的坦荡感染了,竟然直接找人家要血。
“没问题啊。”黄华伸出了手,说,“你们有凶手的血型是吧?那太好了,真的希望你们能尽快破案。我昨天去看了常老夫妇,他们憔悴得很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们。”
在黄华洪亮的声音中,卢俊亮麻利地取了黄华的一滴指尖血,放进了包里。
“对了,黄主任。”冯凯说,“你说魏前进小心眼我能理解,但你说他神神道道,这是什么意思?”
“神神道道就是心思太重,有事不喜欢说出来,和我不一样。”黄华说,“这几年来吧,他经常上班时间出去,也没人知道他去干啥,问他他就很躲闪。打个比方,大约两个月前吧,我那天感冒,到厂子外面去买药,结果在厂子旁边的巷道里撞见了魏前进和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孩子在吵架。后来我就问他,那是谁,他就很烦躁地说我多管闲事。你说这不是神神道道是什么?”
“他应该就是内向,不喜欢别人关注他的私事罢了。”冯凯说。
“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喜欢他那种畏畏缩缩的样子,哈哈哈。”黄华说道。
走出了牙刷厂,卢俊亮迫不及待地骑车载着冯凯回到了分局,一头就钻进了分局技术室,对黄华的血型进行检测。
“别那么急,就算比对上了,我看也不是他。”冯凯说,“这人的性格一目了然啊。而且,如果他说的那方面不行是假话,很容易就调查出来了。”
“那我也得通过血型来排除,才最踏实。”卢俊亮说。
“线索又断了,我看出来了,这案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物证。”冯凯心想,在陶亮的年代,发现了精斑就是最好的物证。只可惜,现在没有dna技术,居然连精斑也不能成为甄别犯罪分子的依据。
“我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你师父,才去复勘现场,才发现了相片,才转变了侦查思路。”冯凯接着说,“但没想到,即便转变了侦查思路,依旧一无所获。这都是因为没有物证才闹成这样的。”
“黄华是a型血。”卢俊亮的眼睛从显微镜的目镜上移开,疲惫地靠在椅子上说道。
“肯定不是他。”冯凯说,“偏偏魏前进又提供不出有用的线索。”
“对了凯哥,你说你把自己想象成我师父。”卢俊亮说,“那为何不直接去找我师父求助呢?”
冯凯看了看外面擦黑的天,说:“那还不是因为他太忙了嘛。不过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要不,我俩去青山区分局一趟?”
青山区公安分局局长办公室。
顾红星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桌面上摊着几十张彩色现场照片,他正拿着放大镜一张一张地看着。
冯凯已经把自己前期所有的工作情况都和顾红星讲述了一遍,希望他能找出自己前期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
“案子办得怎么样咱们先不说,但老凯啊,你能不能先保护好自己?”顾红星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一个人去追捕命案犯罪嫌疑人,是违反我们的规定的,太危险了。”
“这算什么危险?一个三脚猫而已!”冯凯不以为然。
“可你追他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只是个小偷,如果他真是亡命之徒,难道不危险吗?”
“我们刑警本来就是刀尖上舔血的职业,哪有不危险的时候嘛!”
“一些可以避免的不测,就要完完全全地避免。”顾红星说,“我们有明文规定,在遇到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怎么控制,在嫌疑人逃脱的时候如何追捕。可是你完全不按照规定来啊。”
“事急从权嘛。”冯凯说,“我们前不久不才讨论过这个问题吗?我无牵无挂,而且我命大!这么多次了,有哪次能要我的小命?就算是打仗的时候,我也是那种子弹绕着走的主儿。”
“你不要总这样说……”
“行了,行了。”冯凯打断了顾红星,说,“知道你关心我,我会注意的,行了吧?你现在告诉我,你看完这案子,是什么感受?”
“我觉得你们的推断都没有问题。凶手对魏前进有仇恨,而且魏鑫鑫不认识凶手,这个没问题。凶手是从大门非撬锁进入,这个也没问题。”顾红星说,“现在魏前进想不起来自己和谁有矛盾,这是最大的问题。”
“我觉得没有物证才是最大的问题,无法甄别啊。”冯凯说。
“就算有物证,也得有排查的范围啊。”顾红星反驳道,“现在两者都没有。”
“那咋办?”冯凯问。
“这是什么?”顾红星指着其中一张照片问道。
“门锁啊,门锁的概貌照。”卢俊亮说。
“你再仔细看看。”顾红星对卢俊亮说。
“再怎么看,也就是门锁的概貌照啊。”卢俊亮说,“门锁这一块,我可以肯定没有撬压痕迹。我们不仅仔细观察了锁舌,痕检部门甚至把整个门锁都拆下来,进行了分解,确实没有撬压的痕迹。”
“所以,你们的关注点都被锁体吸引了,忽略了门框上的锁扣是不是?”顾红星问。
卢俊亮一惊,拿过照片一边仔细看,一边说:“可是撬锁一般只会损伤锁舌,以及门框锁扣上的铁片。铁片我们都看了,没有什么新鲜划痕啊。”
“现场环境要立体勘查,对于某一个特殊的部位更要立体观察啊。”顾红星说,“你们看锁扣只看了铁片,却没有观察锁扣凹槽里面的情况,先入为主地认为撬压锁的动作伤不到锁扣凹槽。”
“真的是撬锁?”冯凯也凑过头来,说,“可撬锁就会伤到锁舌啊。”
“我也不知道,但从照片里这一处反光点来看,锁扣的凹槽里应该有个异物。”顾红星说。
“确实有反光点。”冯凯说,“但也未必和本案有关吧?”
“不管有没有关系,至少得搞清楚这是个什么东西吧。”顾红星说,“虽然我们的《现场勘查规则》中要求对出入口进行勘查分析,但规定得还不够细,下次再修改《现场勘查规则》,一定要写明白出入口必须一寸一寸勘查,无论是指纹、斑迹,还是微量物证等,都要搞清楚来源。”
“你就别想着你的《现场勘查规则》了,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吧。”冯凯说,“你是不是今晚不加班?晚上是不是也不回家了?那好,你和我们跑一趟东城区吧。”
说完,冯凯架起顾红星就往外走。
“喂,有你这样的吗?你这是在征求我的意见吗?”顾红星无奈地笑道。
“我们的摩托坐不下三个人,开你的车,钥匙在哪儿?”冯凯问。
顾红星从口袋里掏出车钥匙,说:“我来开吧。”
青山区和东城区距离不近,幸好此时已经是晚上,而且这个年代汽车着实不多,所以他们开着车很快就回到了案发现场附近。
现场的单元门口和楼房后面还拉着警戒带,二楼的中心现场大门口也拉着警戒带。分局派了一名联防队员值守,除了这栋楼的居民,其他人不能进入楼内。
冯凯出示了身份证件之后,和顾红星、卢俊亮一起穿戴好了“四套”,来到了中心现场的大门,让联防队员用钥匙打开门后,用手电筒照着门框,仔细观察起门锁扣。
“师父你说得真对,有的现场是晚上勘查更容易发现线索。”卢俊亮的手电筒光一照到门锁扣凹槽内部,立即就在黑暗中看到一点反光,“确实,凹槽里有个异物。”
卢俊亮说完,从勘查包里拿出一把镊子,小心翼翼地伸进了锁扣。
三个人几乎都在那一刻屏住了呼吸。
很快,卢俊亮从凹槽里夹了一个东西出来,放在自己的手掌心上。这是一个不规则的透明塑料片,边缘还有一些扭曲,大约只有1平方毫米的大小,根本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
“这玩意儿,有啥用?”冯凯说,“塑料片?哦,我知道了!”
陶亮所处的年代,门锁都已经有了防撬闩,门缝也都会经过处理,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用较薄的软物沿着门缝插进门内,通过碰撞锁舌的方式让锁舌和锁扣分开,然后开门。然而在1990年,大部分门的暗锁都没有防撬闩,有的门缝也很大,比如现场这扇门便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需要从门缝里插进一片可以弯曲的塑料片,碰开锁舌就能开门,而且不会在锁舌和锁扣铁片上留下任何痕迹。
陶亮以前在刑警支队工作的时候,因为是老办公楼,办公室大门就是这种暗锁,门缝也很大,他若是没有带钥匙,就会找隔壁办公室借一个塑料文件夹,一插进门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开大门了。
“你想得不错,这就是用塑料片技术开锁。”顾红星说。
“这也算‘技术开锁’啊?我都会!”冯凯笑着说,“凶手是用塑料片开门的,不过因为这条门缝没有他预想的大,所以塑料片上下碰撞锁舌的时候,被锁扣凹槽的铁片卡住了,他用力一拽,就扯下来一小片留在了凹槽里。”
“原来是这个手段!我们之前找钥匙的方向就是错的。”卢俊亮说。
“看来还是你师父眼尖啊!”冯凯说,“不过,这也没用啊,这么小的东西上面留不下指纹。而且,只要和魏前进有仇的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开门,那案件就更不好查了。关键这个魏前进给我们提供不了任何线索啊。”
“这个小碎片确实留不下指纹,但开门用的塑料片呢?”顾红星问。
“现场搜索没有找到塑料片啊,不然我肯定也能想到凶手是用了这种手段。”冯凯说完,又默默地转头看向楼下。
顾红星笑了,说:“是啊,凶手开完门,这个塑料片就没用了,万一他丢在附近了呢?好在你们警戒带范围拉得很大,我觉得找到它还是很有希望的。”
第七章 全是垃圾
一周才清理一次垃圾,垃圾房里的垃圾都堆成了小山。
但这污垢遍布的地方,也遮不住那些沾染血腥的灵魂的恶臭味。
1
鉴于此时已经是夜里,在草丛中寻找物证的难度很大,加上冯凯也不能真的让另一个区的公安局局长来帮忙找物证,所以冯凯决定还是先把顾红星给送回去,让现场的辖区派出所加派人手看守现场警戒带内空间,等天亮之后再进行地毯式搜索。
案发后,下过一场大雨,即便他们能找到塑料片,它也经过了大雨的洗礼,能不能找到指纹还真的不好说。好在天气预报说今晚无雨,所以他们也就不急于一时了。
第二天一早,冯凯和卢俊亮领衔,带着东城区分局的十几名技术和侦查人员,对现场周围的隐蔽位置进行了地毯式搜索,目标就是透明塑料制品,尤其是被削成长条形的塑料制品。
一直找到了中午时分,当大家饥肠辘辘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一直在楼边清理垃圾的卢俊亮叫了起来:“凯哥!快来!”
这个时代,有一种特殊的处理垃圾的建筑构造。每个单元的楼道里,都有一个垂直的垃圾井,每层开一扇小门。居民们需要丢垃圾的时候,无须走到楼下,只要推开自己这层垃圾井的小门,就可以直接把垃圾倒进去。垃圾顺着垃圾井就直接坠落到一楼单元门旁的垃圾房里。
这种设计虽然极大地方便了居民,但因为垃圾井壁无法清理,时间长了,垃圾的污秽就会熏染整个垃圾井,整个楼道里都会弥漫腐臭的味道,反而会影响居民们的生活。因此,到了陶亮的时代,这种垃圾井的设计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
而现场的这栋房屋,就有这样的垃圾井。垃圾井的下方,是一楼楼外的垃圾房,而垃圾房的容积较大,不可能每天清理。按照当地的常规,垃圾站一般会派人每周来清理一次垃圾。虽然这样很不卫生,却给警方提供了获取物证的机会。
卢俊亮自告奋勇清理垃圾站的垃圾,虽然这活儿很脏很累,但和法医工作相比,实在是小儿科了。
果不其然,卢俊亮还真的从垃圾房里找到了线索。
“发现什么了?”冯凯快要熄灭的希望被卢俊亮这么一喊,“死灰复燃”了,他狂奔到卢俊亮的身边,问。
“你看这个。”卢俊亮用戴着白纱手套的手拿起一个透明的塑料瓶,递给了冯凯。
“……没有吧。”魏前进盯着地板说道。
“如果你想起什么来,告诉我一声。”冯凯说,“我们告辞了。”
走出了厂长办公室,冯凯拉着卢俊亮说:“我们直接去车间找这个黄华吧,探一下。”
“是不是还要取一滴血,做个血型?”卢俊亮问。
“那是最好的。不过,你第一次见一个人,就找他要一滴血,是不是不太礼貌?”冯凯说。
“凯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卢俊亮问。
“走,先找到他再说。”
车间主任黄华正在车间里巡视,冯凯说明来意之后,黄华就带他们来到车间的角落,坐下来聊天。两句话一说,冯凯觉得这个黄华是一个豁达坦荡之人,和魏前进描述的不太一样。
“你们来,我就猜到是为常老女儿和孙女的事情了。”黄华说,“最近厂子里议论最多的也是这事。不过,大家也都想不出来谁会干这种事。魏前进这个人吧,除了小心眼,神神道道,其他的也没什么不好,性格不强硬,也不太会得罪人。”
“你呢,他得罪过你吗?”冯凯试探道。
“没有,我们就是业务交流,可能有争执,但不至于翻脸。”黄华哈哈一笑。
“从来没有翻过脸吗?比如喝过酒之后?”冯凯继续试探。
“哦,这事儿他都和你们说了?”黄华继续笑着说,“不至于,不过就是酒喝高了,吵了几句。”
“他说他内疚,说是伤了你的自尊。”冯凯化身成了和事佬。
“伤自尊?哦,他说我老光棍这件事是吧?”黄华说,“那有什么啊,我年轻的时候出过事故,那方面不行,当然不会娶人家姑娘,那不是害人吗?这事全厂都知道,有什么伤自尊的?就算那方面残疾,我不还是可以通过劳动养活自己吗?”
这件事连魏前进都没提,却被黄华自己说了出来,冯凯和卢俊亮都十分惊讶。他们对视了一眼,心想如果真的如黄华所言,他性功能障碍,就不可能是凶手了。而且,既然他说全厂皆知,这种事也不可能撒谎。
卢俊亮给冯凯使了个询问的眼色,意思是既然这样,还需要取血吗?冯凯读懂了卢俊亮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
卢俊亮说:“黄主任,例行程序,我取你一滴血行吗?”
冯凯顿时大觉尴尬,刚刚说了这样不太礼貌,自己还在考虑怎么偷取黄华的血液,没想到小卢这家伙被黄华的坦荡感染了,竟然直接找人家要血。
“没问题啊。”黄华伸出了手,说,“你们有凶手的血型是吧?那太好了,真的希望你们能尽快破案。我昨天去看了常老夫妇,他们憔悴得很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们。”
在黄华洪亮的声音中,卢俊亮麻利地取了黄华的一滴指尖血,放进了包里。
“对了,黄主任。”冯凯说,“你说魏前进小心眼我能理解,但你说他神神道道,这是什么意思?”
“神神道道就是心思太重,有事不喜欢说出来,和我不一样。”黄华说,“这几年来吧,他经常上班时间出去,也没人知道他去干啥,问他他就很躲闪。打个比方,大约两个月前吧,我那天感冒,到厂子外面去买药,结果在厂子旁边的巷道里撞见了魏前进和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孩子在吵架。后来我就问他,那是谁,他就很烦躁地说我多管闲事。你说这不是神神道道是什么?”
“他应该就是内向,不喜欢别人关注他的私事罢了。”冯凯说。
“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喜欢他那种畏畏缩缩的样子,哈哈哈。”黄华说道。
走出了牙刷厂,卢俊亮迫不及待地骑车载着冯凯回到了分局,一头就钻进了分局技术室,对黄华的血型进行检测。
“别那么急,就算比对上了,我看也不是他。”冯凯说,“这人的性格一目了然啊。而且,如果他说的那方面不行是假话,很容易就调查出来了。”
“那我也得通过血型来排除,才最踏实。”卢俊亮说。
“线索又断了,我看出来了,这案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物证。”冯凯心想,在陶亮的年代,发现了精斑就是最好的物证。只可惜,现在没有dna技术,居然连精斑也不能成为甄别犯罪分子的依据。
“我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你师父,才去复勘现场,才发现了相片,才转变了侦查思路。”冯凯接着说,“但没想到,即便转变了侦查思路,依旧一无所获。这都是因为没有物证才闹成这样的。”
“黄华是a型血。”卢俊亮的眼睛从显微镜的目镜上移开,疲惫地靠在椅子上说道。
“肯定不是他。”冯凯说,“偏偏魏前进又提供不出有用的线索。”
“对了凯哥,你说你把自己想象成我师父。”卢俊亮说,“那为何不直接去找我师父求助呢?”
冯凯看了看外面擦黑的天,说:“那还不是因为他太忙了嘛。不过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要不,我俩去青山区分局一趟?”
青山区公安分局局长办公室。
顾红星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桌面上摊着几十张彩色现场照片,他正拿着放大镜一张一张地看着。
冯凯已经把自己前期所有的工作情况都和顾红星讲述了一遍,希望他能找出自己前期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
“案子办得怎么样咱们先不说,但老凯啊,你能不能先保护好自己?”顾红星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一个人去追捕命案犯罪嫌疑人,是违反我们的规定的,太危险了。”
“这算什么危险?一个三脚猫而已!”冯凯不以为然。
“可你追他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只是个小偷,如果他真是亡命之徒,难道不危险吗?”
“我们刑警本来就是刀尖上舔血的职业,哪有不危险的时候嘛!”
“一些可以避免的不测,就要完完全全地避免。”顾红星说,“我们有明文规定,在遇到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怎么控制,在嫌疑人逃脱的时候如何追捕。可是你完全不按照规定来啊。”
“事急从权嘛。”冯凯说,“我们前不久不才讨论过这个问题吗?我无牵无挂,而且我命大!这么多次了,有哪次能要我的小命?就算是打仗的时候,我也是那种子弹绕着走的主儿。”
“你不要总这样说……”
“行了,行了。”冯凯打断了顾红星,说,“知道你关心我,我会注意的,行了吧?你现在告诉我,你看完这案子,是什么感受?”
“我觉得你们的推断都没有问题。凶手对魏前进有仇恨,而且魏鑫鑫不认识凶手,这个没问题。凶手是从大门非撬锁进入,这个也没问题。”顾红星说,“现在魏前进想不起来自己和谁有矛盾,这是最大的问题。”
“我觉得没有物证才是最大的问题,无法甄别啊。”冯凯说。
“就算有物证,也得有排查的范围啊。”顾红星反驳道,“现在两者都没有。”
“那咋办?”冯凯问。
“这是什么?”顾红星指着其中一张照片问道。
“门锁啊,门锁的概貌照。”卢俊亮说。
“你再仔细看看。”顾红星对卢俊亮说。
“再怎么看,也就是门锁的概貌照啊。”卢俊亮说,“门锁这一块,我可以肯定没有撬压痕迹。我们不仅仔细观察了锁舌,痕检部门甚至把整个门锁都拆下来,进行了分解,确实没有撬压的痕迹。”
“所以,你们的关注点都被锁体吸引了,忽略了门框上的锁扣是不是?”顾红星问。
卢俊亮一惊,拿过照片一边仔细看,一边说:“可是撬锁一般只会损伤锁舌,以及门框锁扣上的铁片。铁片我们都看了,没有什么新鲜划痕啊。”
“现场环境要立体勘查,对于某一个特殊的部位更要立体观察啊。”顾红星说,“你们看锁扣只看了铁片,却没有观察锁扣凹槽里面的情况,先入为主地认为撬压锁的动作伤不到锁扣凹槽。”
“真的是撬锁?”冯凯也凑过头来,说,“可撬锁就会伤到锁舌啊。”
“我也不知道,但从照片里这一处反光点来看,锁扣的凹槽里应该有个异物。”顾红星说。
“确实有反光点。”冯凯说,“但也未必和本案有关吧?”
“不管有没有关系,至少得搞清楚这是个什么东西吧。”顾红星说,“虽然我们的《现场勘查规则》中要求对出入口进行勘查分析,但规定得还不够细,下次再修改《现场勘查规则》,一定要写明白出入口必须一寸一寸勘查,无论是指纹、斑迹,还是微量物证等,都要搞清楚来源。”
“你就别想着你的《现场勘查规则》了,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吧。”冯凯说,“你是不是今晚不加班?晚上是不是也不回家了?那好,你和我们跑一趟东城区吧。”
说完,冯凯架起顾红星就往外走。
“喂,有你这样的吗?你这是在征求我的意见吗?”顾红星无奈地笑道。
“我们的摩托坐不下三个人,开你的车,钥匙在哪儿?”冯凯问。
顾红星从口袋里掏出车钥匙,说:“我来开吧。”
青山区和东城区距离不近,幸好此时已经是晚上,而且这个年代汽车着实不多,所以他们开着车很快就回到了案发现场附近。
现场的单元门口和楼房后面还拉着警戒带,二楼的中心现场大门口也拉着警戒带。分局派了一名联防队员值守,除了这栋楼的居民,其他人不能进入楼内。
冯凯出示了身份证件之后,和顾红星、卢俊亮一起穿戴好了“四套”,来到了中心现场的大门,让联防队员用钥匙打开门后,用手电筒照着门框,仔细观察起门锁扣。
“师父你说得真对,有的现场是晚上勘查更容易发现线索。”卢俊亮的手电筒光一照到门锁扣凹槽内部,立即就在黑暗中看到一点反光,“确实,凹槽里有个异物。”
卢俊亮说完,从勘查包里拿出一把镊子,小心翼翼地伸进了锁扣。
三个人几乎都在那一刻屏住了呼吸。
很快,卢俊亮从凹槽里夹了一个东西出来,放在自己的手掌心上。这是一个不规则的透明塑料片,边缘还有一些扭曲,大约只有1平方毫米的大小,根本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
“这玩意儿,有啥用?”冯凯说,“塑料片?哦,我知道了!”
陶亮所处的年代,门锁都已经有了防撬闩,门缝也都会经过处理,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用较薄的软物沿着门缝插进门内,通过碰撞锁舌的方式让锁舌和锁扣分开,然后开门。然而在1990年,大部分门的暗锁都没有防撬闩,有的门缝也很大,比如现场这扇门便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需要从门缝里插进一片可以弯曲的塑料片,碰开锁舌就能开门,而且不会在锁舌和锁扣铁片上留下任何痕迹。
陶亮以前在刑警支队工作的时候,因为是老办公楼,办公室大门就是这种暗锁,门缝也很大,他若是没有带钥匙,就会找隔壁办公室借一个塑料文件夹,一插进门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开大门了。
“你想得不错,这就是用塑料片技术开锁。”顾红星说。
“这也算‘技术开锁’啊?我都会!”冯凯笑着说,“凶手是用塑料片开门的,不过因为这条门缝没有他预想的大,所以塑料片上下碰撞锁舌的时候,被锁扣凹槽的铁片卡住了,他用力一拽,就扯下来一小片留在了凹槽里。”
“原来是这个手段!我们之前找钥匙的方向就是错的。”卢俊亮说。
“看来还是你师父眼尖啊!”冯凯说,“不过,这也没用啊,这么小的东西上面留不下指纹。而且,只要和魏前进有仇的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开门,那案件就更不好查了。关键这个魏前进给我们提供不了任何线索啊。”
“这个小碎片确实留不下指纹,但开门用的塑料片呢?”顾红星问。
“现场搜索没有找到塑料片啊,不然我肯定也能想到凶手是用了这种手段。”冯凯说完,又默默地转头看向楼下。
顾红星笑了,说:“是啊,凶手开完门,这个塑料片就没用了,万一他丢在附近了呢?好在你们警戒带范围拉得很大,我觉得找到它还是很有希望的。”
第七章 全是垃圾
一周才清理一次垃圾,垃圾房里的垃圾都堆成了小山。
但这污垢遍布的地方,也遮不住那些沾染血腥的灵魂的恶臭味。
1
鉴于此时已经是夜里,在草丛中寻找物证的难度很大,加上冯凯也不能真的让另一个区的公安局局长来帮忙找物证,所以冯凯决定还是先把顾红星给送回去,让现场的辖区派出所加派人手看守现场警戒带内空间,等天亮之后再进行地毯式搜索。
案发后,下过一场大雨,即便他们能找到塑料片,它也经过了大雨的洗礼,能不能找到指纹还真的不好说。好在天气预报说今晚无雨,所以他们也就不急于一时了。
第二天一早,冯凯和卢俊亮领衔,带着东城区分局的十几名技术和侦查人员,对现场周围的隐蔽位置进行了地毯式搜索,目标就是透明塑料制品,尤其是被削成长条形的塑料制品。
一直找到了中午时分,当大家饥肠辘辘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一直在楼边清理垃圾的卢俊亮叫了起来:“凯哥!快来!”
这个时代,有一种特殊的处理垃圾的建筑构造。每个单元的楼道里,都有一个垂直的垃圾井,每层开一扇小门。居民们需要丢垃圾的时候,无须走到楼下,只要推开自己这层垃圾井的小门,就可以直接把垃圾倒进去。垃圾顺着垃圾井就直接坠落到一楼单元门旁的垃圾房里。
这种设计虽然极大地方便了居民,但因为垃圾井壁无法清理,时间长了,垃圾的污秽就会熏染整个垃圾井,整个楼道里都会弥漫腐臭的味道,反而会影响居民们的生活。因此,到了陶亮的时代,这种垃圾井的设计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
而现场的这栋房屋,就有这样的垃圾井。垃圾井的下方,是一楼楼外的垃圾房,而垃圾房的容积较大,不可能每天清理。按照当地的常规,垃圾站一般会派人每周来清理一次垃圾。虽然这样很不卫生,却给警方提供了获取物证的机会。
卢俊亮自告奋勇清理垃圾站的垃圾,虽然这活儿很脏很累,但和法医工作相比,实在是小儿科了。
果不其然,卢俊亮还真的从垃圾房里找到了线索。
“发现什么了?”冯凯快要熄灭的希望被卢俊亮这么一喊,“死灰复燃”了,他狂奔到卢俊亮的身边,问。
“你看这个。”卢俊亮用戴着白纱手套的手拿起一个透明的塑料瓶,递给了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