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出书版) 第20节
“只可惜,这个红点究竟是什么,搞不清楚,而且它在水池里的具体位置也搞不清楚。”顾红星低声说,“太模糊了,而且一张全景照片也体现不出位置关系,看来购买摄像机是势在必行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张照片提示我们,现场的初步勘查可能存在遗漏,我们得复勘。即便经过了两年,也得试一试。”冯凯说。
顾红星欣慰地盯着冯凯说:“你的变化真大啊。”
“我现在只希望现场变化不大。”
“这个事情,我有责任。”顾红星自责道,“不管是殷俊,还是我,都先入为主了,简单地认为凶手是不可能进入次卧和小阳台的,简单地认为凶手剖腹后没有洗手就离开了现场。所以,当年我们并没有对小阳台进行仔细勘查,甚至连水池为何过于干净也没有注意到。”
“现在恐怕不是自责的时候。”冯凯来了精神,说,“最要紧的是,咱们得知道现场目前还在不在了!”
3
不允许问题过夜,是顾红星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的行事风格。他当机立断,立即给辖区派出所打了电话,要求值班民警立即联系于飞,询问他现场的情况。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民警回复了电话。于飞告诉民警,在案发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家都是被刑警队贴了封条封存的。这半年里,他住在公司宿舍。半年后,刑警队告知他案件还没有破,但现场没有封存的必要了,于是把家门钥匙还给了他。他拿到钥匙后,就回到家里,把自己的衣服、用品收拾了一下,然后在公司宿舍申请了一间房,独自住了下来。
和冯凯设想的一样,一个正常人,只要有别的出路,就根本不可能在自己亲人遇害的地方,尤其是这么惨烈的案发现场继续居住。
换句话说,虽然已经时隔两年,但是这个现场应该保存得还比较完好。尤其是顾红星在仔细询问后得知,于飞回家收拾东西,只去了主卧、主阳台、厨房和卫生间,其他区域都没有去。那么,假如凶手真的在次卧、小阳台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就有一定的概率还在原地。
顾红星和冯凯决定,对这一起案件的现场进行复勘。当然,事情不能急于一时,这种现场如果是夜勘有诸多不便,顾红星让冯凯回去先好好休息,第二天一早再去。
很快就到了第二天一早。
由顾红星、冯凯、殷俊和周满组成的勘查小组回到了位于青山区马甸镇镇中心的现场——朱丽丽曾经生活的家。
从熙熙攘攘的街巷直接进入单元门,能感受到很浓烈的生活气息。有些居民把自行车、花草都放在楼道里,有些居民家的大门口贴着还没有褪色的对联。但是,二楼的现场大门却已经被灰尘堆满,门框上交织着横七竖八的蜘蛛网。1988年春节贴上去的对联已经斑驳不堪,门上贴着的封条虽然随着于飞的回家而被撕裂,但依旧耷拉在门框上。
顾红星用派出所民警从于飞那里取回来的钥匙打开了房门,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一进屋,依旧能感到一股血腥之气扑面而来。
四个人在门口戴好了“四套”,走进了尘封的现场。
和于飞说的一样,这两年来,并没有人再走入这套房子,整个现场都被灰尘覆盖了。冯凯走进了中心现场,也就是主卧,那被血染的床单并没有被于飞丢弃,而是依旧铺在床上,只是血迹已经变成了黑褐色。从这一大摊黑褐色痕迹的面积可以想象到,当时现场的血腥场面有多强的冲击力。
“我们还是先来看小阳台吧。”顾红星招呼冯凯,“我俩像这样并肩作战,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被顾红星突然这么一感慨,冯凯有些不知所措。对他来说,和顾红星一起勘查现场似乎还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他一边打着马虎眼,一边跟到了顾红星的后面。
两个人一起打开次卧的后门,进入了封闭的小阳台,这个小阳台小到站不下第三个人。和冯凯说的一样,虽然阳台是封闭的,但水池毕竟两年没用,此时也已经完全被灰尘覆盖。
“这……完全看不到照片上那个红点了。”顾红星左看右看,说道。
“是不是这里?”冯凯指着池子里一个颜色略显不同的地方说。
顾红星用滤纸擦了擦池子里,又滴上了联苯胺,并没有发生变色。他失望地摇摇头。
“就算是血,也就那么一点,早就被时光研磨没了。”冯凯说,“唉,原来我一直觉得,岁月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负能量,看来对物证也是这样啊。”
冯凯心想,如果有dna技术,就不担心这些物证从肉眼中消失了,因为即便肉眼看不见,dna技术也能发现端倪。
“我不赞同你的看法。”顾红星蹲在地面上,仔细盯着水池上方的水龙头,说道,“即便现在发现不了血迹,但照片上显示水池里干干净净,这是事实。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个没人使用的水池,会积累多少灰尘。”
“你说得也有道理。”冯凯站在顾红星的背后,看着他的后脑勺说。
顾红星正在观察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常用的家用水龙头,水龙头是铸铁质地的,表面还没有破旧,只是覆盖了一些灰尘。水龙头的上方,是“一”字形的旋钮开关,表面依旧光滑。
冯凯凑了过来,说:“你在看旋钮吗?这个东西倒是挺平整的,但是,两年了,还有希望找到指纹吗?”
冯凯知道,以顾红星的技术经验,看水池里是否有血液,只是为了确认凶手有没有可能来这里洗手而已。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在水池的附近,找到疑似属于凶手的指纹。
“能不能找到指纹,得回去做实验。”顾红星回头对冯凯笑了一下,然后又对次卧里站着的殷俊说,“你去楼下的水表箱里,把水阀关掉。”
为了不让水管里的积水破坏水龙头,顾红星先是用塑料布把整个水龙头层层包裹,然后在殷俊关闭总水阀之后,小心翼翼地把水龙头给拧了下来。整个过程,因为顾红星手脚很轻,溢出的自来水没有飞溅,自然也就没有浸湿水龙头周围的塑料布。
顾红星对自己很满意,小心翼翼地把水龙头连同紧紧包裹着的塑料布一起放到了勘查包里。
“我看着都紧张,如果殷俊关错了总阀,你这一拧,就全完了。”冯凯打趣道。
“殷俊有的时候有点偷懒,但工作能力是很强的。战友之间,重在信任。”顾红星放好了水龙头,又转眼看周围的水池。
“你不会要把水池也拆下来吧?”冯凯说。
“凶手如果洗手,必须要接触水龙头,但不一定接触水池。而且,这个水池是用水泥和墙体浇筑在一起,然后用水磨石材质制造的池壁,不容易取下来。”顾红星说。
“你们以前提取指纹不都是直接刷吗?”冯凯不解道。
“新鲜指纹是可以刷出来的,陈旧的就不行了。”顾红星说,“现在的新办法,就是得把物证拆下来带回去。”
“真的有新办法了?”冯凯好奇道。
“回去带你长长眼。”顾红星神秘地说。
看完了小阳台,冯凯又趴在地上,想确认下这间次卧里有没有滴落状血迹,因为血滴大的话,又在室内,不受日晒雨淋,即便过了两年也一样可以发现。只不过,这种错误当年殷俊也不会犯,所以冯凯并没有找到任何痕迹。
“要是不来现场,还真是不能理解凶手为什么会来小阳台洗手。”冯凯站在次卧的门口,说,“从主卧出来,如果想要去厨房或者卫生间用水,就必须穿过整个客厅,走到大门口的厨房门才可以。但如果去小阳台用水,出了主卧门,就可以通过次卧的门看到东边的小阳台上的水池了。对于不熟悉户主用水习惯的人来说,去小阳台的水池,才是捷径。”
顾红星非常认同冯凯的观点,虽然距离差不多,但凶手肯定选择先进入其视线的水源。顾红星来到了主卧,对现场墙壁、开关、家具上曾经刷显指纹的粉末痕迹重新进行了审视。他的目的就是根据这些曾经刷显指纹的痕迹,和现场勘查笔录上的记载进行一一对应,搞清楚每一枚指纹所在的具体位置是哪里。虽然指纹卡没有了,不能直接甄别、比对,但是通过可疑指纹的位置,有时候可以推断凶手的作案动机。这个动作,冯凯曾经告诉他一个新鲜词儿,叫“现场重建”,通过分析出凶手的出入口、行走路径、行为过程,来分析凶手的心理。在过去的几年里,虽然没有冯凯的陪同,但顾红星经常会用“现场重建”的思路来为破案提供新的出路。
因为有当时的照片、现场勘查笔录,加上现在实地勘查时的痕迹,顾红星很快把当年提取的数十枚指纹的位置全部固定了下来,并且对指纹进行了编号。经过核对可以确定,直到现在,还有七枚指纹没有找到主人。这些指纹的位置分布在开关、衣橱、床边,看起来似乎又没有什么可以提示的信息。
但是顾红星并不灰心,毕竟勘查包里的这个“宝贝疙瘩”很有可能会给他提供破案的新方向。冯凯也不灰心,他东找找、西翻翻,甚至把现场遗留的物品分别在什么位置都给记住了。
四个人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把现场情况再次确认了一遍,也回顾了两年前发生的、现在都已经忘了细节的案情,最后确认没有其他可以勘查的内容了,才下楼回局。
回到局里,已经是中午吃饭的点了,但顾红星似乎因为迫不及待而毫无胃口。他没有带着冯凯去食堂,而是直接去了位于分局一楼的刑警大队的物证实验室。
这一间实验室,冯凯来过。里面摆放着好几个不同大小的现场勘查包,冯凯见殷俊拎过,包里有的是常规痕检工具,有的是静电吸附设备,有的是足迹灯,等等。除了这些勘查包,还放着一台比对显微镜,这个冯凯和小卢也刚刚用过。只是冯凯一直没有注意到,实验室的一角还放着一个看上去像是保险柜的铁箱子。铁箱子很新,后面拖着一条电线,连着墙壁上的插座。
“我还以为是保险柜、消毒柜什么的呢,”冯凯见顾红星径直走到铁箱子旁边,说道,“原来这也是设备啊?这是什么?”
“这个叫502熏显柜。”顾红星说,“这是我刚刚到分局时,为局里买的第一台设备。”
“你是痕检专业出身,就买痕检设备,别的专业没意见吗?”冯凯打趣道。
“大家也都觉得这个新设备以后会有用,怎么会有意见?”顾红星认真地说道,“不过,买了3年多,还从来没有用武之地。没想到,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顾红星说完,戴上手套,把水龙头周围的塑料布慢慢卸下,然后把水龙头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柜子里。他在柜子一边的小盒子里加了一些什么试剂,关上柜门,打开了柜门外的开关。
“所以,这个设备又有什么新鲜的地方呢?”冯凯虽然知道502熏显法,但并没见过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陈旧指纹的发现和提取。”顾红星解说道,“我们知道,在光滑、非渗透客体上的新鲜指纹可以用刷粉末的方式来显现,原理就是汗液有黏附性,可以把粉末给黏住。但如果指纹陈旧了,黏附性不足,这时候再刷,就刷不出来了。所以有科学家想了一个办法。”
“难道是用502胶水?”冯凯当然听顾雯雯说过所谓的“502熏显法”就是用502胶水,他明知故问道。
“对!”顾红星兴奋地说,“同样是在光滑、非渗透性客体上,指纹没有了黏附性,但它里面的物质还都在。我们把502胶水通过机器的作用变成502胶气体,那么气体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在微量水分和弱碱性的催化作用下,能够迅速发生阴离子型聚合反应而固化,然后这些物质再和指纹遗留物质中的某些有机物质发生聚合,最后就可以在这些载体上显现出白色的指纹纹线了。”
“直接抹502胶水是没用的,是吧?”冯凯问。
顾红星被逗乐了,说:“你看,这都是我自学大专的时候学的知识,我让你也多念书,你就是不干。这种实验是需要严格的环境控制的,比如湿度、502胶气体的浓度等。最关键的是,得有一个有限并且密闭的反应环境。喏,这个柜子就可以提供这样的反应环境。”
冯凯白了顾红星一眼,心想,你这就开始嘲讽我没文化了?
“所以,因为柜子的大小是有限的,即便你把现场的池子拆回来也塞不进去。”冯凯说。
“是的,这个办法可以有效显现陈旧指纹,但对大型的物证还暂时起不了作用。”
听顾红星这么一说,冯凯突然有了一些印象。好像之前顾雯雯曾经说过,为了熏显某一辆作案车辆上的陈旧指纹,他们甚至搭了一个大棚子,把整辆车都停进去进行熏显。时代不同,条件就不同,那么有了足够的条件,很多事情就敢想敢做了。只不过当年顾雯雯说这些的时候,陶亮正在打游戏,并没有往心里去。
好在顾红星一直以来没有停止学习,没有停止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前就买好了这个设备。
“走吧。我们吃饭去,吃完饭,说不定就能看到指纹了。”顾红星说。
从食堂归来,熏显柜已经自动停止了工作,静静地等候着他们。
顾红星迫不及待地戴好手套,拉开柜门,取出了“宝贝疙瘩”。和顾红星想的一样,“宝贝疙瘩”上果然有白色的纹线组成的椭圆形的形状。
“果然有指纹!右手拇指和食指的指纹!”顾红星高兴地说,“老凯,这次又是你立功!”
“这也算立功,那我胸前这点位置都挂不下功勋章了。”冯凯不以为然,“你快看看这些纹线有没有鉴定价值吧。”
“先让殷俊拍照固定,然后冲洗照片。”顾红星说,“这一次可不能把指纹给弄没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直接在水龙头上看指纹,一来有可能破坏指纹,二来也看不清楚。所以,顾红星坚持让殷俊把水龙头上的指纹拍摄下来,再看照片。
照片冲洗出来后,殷俊第一时间把它交到了顾红星手上。顾红星用马蹄镜看指纹的时候,殷俊还在一边默念:“别是死者的,别是死者的。”
同样在一旁等待结果的冯凯拍着殷俊的肩膀说:“你这还搞封建迷信呢?”
不一会儿,顾红星抬起了头,凝重地说:“不是死者和她丈夫的。”
“哇!”殷俊几乎跳了起来。
“不过,为什么这枚指纹我看着这么眼熟?”顾红星说,“形状介于弓形纹和箕形纹之间,很奇特,很少见。”
“是死者其他亲属的?”冯凯有些失望。
“不是。”顾红星对殷俊说,“你去把冲坏了的指纹卡拿来,我想想。”
顾红星确实对指纹有一种过目不忘的天赋,虽然指纹卡冲坏了,无法进行比对,他却能找出其中一张,说:“我记得好像就是这一枚指纹,当时我看的时候有印象,而且后来还专门问了,没有比对上任何人。”
“这也行?”冯凯瞪大了眼睛,问,“你是怎么识别的?”
“指纹卡的形状,还有卡上面粉末的浓度,以及标识的字体。这个不重要。”顾红星又对殷俊说:“你通过指纹卡上残存的字,和我今天对现场指纹的编号,核对一下,看看这个指纹是在哪里出现的。”
殷俊点了点头,核对了一会儿,说:“顾局长,这是你编的11号指纹,确实没有找到主人,是在中心现场五斗橱第二个抽屉上发现的。”
“五斗橱?”顾红星皱起了眉头。
“五斗橱第二个抽屉里放的全是婴儿用品。”冯凯说,“我当时看了,应该是死者朱丽丽为了迎接小生命,提前买了小衣服、小裤子、小鞋子,还有奶瓶、围兜什么的。所有的婴儿用品都是放在这个抽屉里的。”
“如果这个指纹的主人是凶手,那他为什么哪里都不翻动,只翻动这个抽屉?”顾红星问。
冯凯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有一种大胆的猜测,凶手会不会是个女人?因为自己怀不了孩子,或者孩子夭折了,所以杀人剖腹偷孩子?只不过孩子死了,所以没有带走?”
冯凯说完,整个办公室的空气几乎都凝固了。所有人都觉得后背有一阵凉气,让人不由得想打寒战。
“这是不是太离奇了?”顾红星说,但他也不敢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直到今天也没人能解释为什么凶手会剖腹,为什么凶手割断了脐带却没有把孩子完全取出来。
“如果是女人,确实可能让朱丽丽放下警惕。”顾红星说,“那么,即便不是熟人,也有可能和平进入现场。”
空气再次变得凝重。
好一会儿,大家才从不寒而栗中缓了过来。顾红星说:“如果凶手是路遇、临时起意,那么,凶手很有可能就是马甸镇的人,而且很有可能是马甸镇的女人。虽然无法从社会关系排查,但我们现在有指纹。不管这个指纹的主人是不是凶手,找到指纹的主人就是我们现在的第一要务。”
4
“这么多人,也不可能一个个密取指纹。”冯凯说,“殷俊也让人在库里比对了,但现在库里的数据量应该很有限,比对上的概率不大。所以,我想到一个办法。”
“说说看。”顾红星饶有兴趣地说道。
“如果凶手真的是因为求子不得而杀人取胎的话,那么她肯定有一种对孩子的执念。”冯凯说,“有这种执念的人,就会‘病急乱投医’。我们放出话去,搞一场庙会,说什么送子菩萨特别灵验,吸引这样的人来拜佛求子。然后,在蒲团的前面放塑料布,他们磕头的时候必然会把指纹留在蒲团前的塑料布上,这样每隔几个人就换一张塑料布,很快就可以明确犯罪嫌疑人了。”
顾红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这果然是你的风格。不过,我们不能这样做,也无须这么做。你想想,毕竟这是一起命案积案,案发已经时隔两年。你怎么能肯定凶手在这两年中仍然没有生育呢?如果她已经生育或是放下执念了,那么我们这么兴师动众,也都是在做无用功啊。”
“你说的也是。”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张照片提示我们,现场的初步勘查可能存在遗漏,我们得复勘。即便经过了两年,也得试一试。”冯凯说。
顾红星欣慰地盯着冯凯说:“你的变化真大啊。”
“我现在只希望现场变化不大。”
“这个事情,我有责任。”顾红星自责道,“不管是殷俊,还是我,都先入为主了,简单地认为凶手是不可能进入次卧和小阳台的,简单地认为凶手剖腹后没有洗手就离开了现场。所以,当年我们并没有对小阳台进行仔细勘查,甚至连水池为何过于干净也没有注意到。”
“现在恐怕不是自责的时候。”冯凯来了精神,说,“最要紧的是,咱们得知道现场目前还在不在了!”
3
不允许问题过夜,是顾红星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的行事风格。他当机立断,立即给辖区派出所打了电话,要求值班民警立即联系于飞,询问他现场的情况。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民警回复了电话。于飞告诉民警,在案发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家都是被刑警队贴了封条封存的。这半年里,他住在公司宿舍。半年后,刑警队告知他案件还没有破,但现场没有封存的必要了,于是把家门钥匙还给了他。他拿到钥匙后,就回到家里,把自己的衣服、用品收拾了一下,然后在公司宿舍申请了一间房,独自住了下来。
和冯凯设想的一样,一个正常人,只要有别的出路,就根本不可能在自己亲人遇害的地方,尤其是这么惨烈的案发现场继续居住。
换句话说,虽然已经时隔两年,但是这个现场应该保存得还比较完好。尤其是顾红星在仔细询问后得知,于飞回家收拾东西,只去了主卧、主阳台、厨房和卫生间,其他区域都没有去。那么,假如凶手真的在次卧、小阳台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就有一定的概率还在原地。
顾红星和冯凯决定,对这一起案件的现场进行复勘。当然,事情不能急于一时,这种现场如果是夜勘有诸多不便,顾红星让冯凯回去先好好休息,第二天一早再去。
很快就到了第二天一早。
由顾红星、冯凯、殷俊和周满组成的勘查小组回到了位于青山区马甸镇镇中心的现场——朱丽丽曾经生活的家。
从熙熙攘攘的街巷直接进入单元门,能感受到很浓烈的生活气息。有些居民把自行车、花草都放在楼道里,有些居民家的大门口贴着还没有褪色的对联。但是,二楼的现场大门却已经被灰尘堆满,门框上交织着横七竖八的蜘蛛网。1988年春节贴上去的对联已经斑驳不堪,门上贴着的封条虽然随着于飞的回家而被撕裂,但依旧耷拉在门框上。
顾红星用派出所民警从于飞那里取回来的钥匙打开了房门,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一进屋,依旧能感到一股血腥之气扑面而来。
四个人在门口戴好了“四套”,走进了尘封的现场。
和于飞说的一样,这两年来,并没有人再走入这套房子,整个现场都被灰尘覆盖了。冯凯走进了中心现场,也就是主卧,那被血染的床单并没有被于飞丢弃,而是依旧铺在床上,只是血迹已经变成了黑褐色。从这一大摊黑褐色痕迹的面积可以想象到,当时现场的血腥场面有多强的冲击力。
“我们还是先来看小阳台吧。”顾红星招呼冯凯,“我俩像这样并肩作战,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被顾红星突然这么一感慨,冯凯有些不知所措。对他来说,和顾红星一起勘查现场似乎还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他一边打着马虎眼,一边跟到了顾红星的后面。
两个人一起打开次卧的后门,进入了封闭的小阳台,这个小阳台小到站不下第三个人。和冯凯说的一样,虽然阳台是封闭的,但水池毕竟两年没用,此时也已经完全被灰尘覆盖。
“这……完全看不到照片上那个红点了。”顾红星左看右看,说道。
“是不是这里?”冯凯指着池子里一个颜色略显不同的地方说。
顾红星用滤纸擦了擦池子里,又滴上了联苯胺,并没有发生变色。他失望地摇摇头。
“就算是血,也就那么一点,早就被时光研磨没了。”冯凯说,“唉,原来我一直觉得,岁月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负能量,看来对物证也是这样啊。”
冯凯心想,如果有dna技术,就不担心这些物证从肉眼中消失了,因为即便肉眼看不见,dna技术也能发现端倪。
“我不赞同你的看法。”顾红星蹲在地面上,仔细盯着水池上方的水龙头,说道,“即便现在发现不了血迹,但照片上显示水池里干干净净,这是事实。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个没人使用的水池,会积累多少灰尘。”
“你说得也有道理。”冯凯站在顾红星的背后,看着他的后脑勺说。
顾红星正在观察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常用的家用水龙头,水龙头是铸铁质地的,表面还没有破旧,只是覆盖了一些灰尘。水龙头的上方,是“一”字形的旋钮开关,表面依旧光滑。
冯凯凑了过来,说:“你在看旋钮吗?这个东西倒是挺平整的,但是,两年了,还有希望找到指纹吗?”
冯凯知道,以顾红星的技术经验,看水池里是否有血液,只是为了确认凶手有没有可能来这里洗手而已。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在水池的附近,找到疑似属于凶手的指纹。
“能不能找到指纹,得回去做实验。”顾红星回头对冯凯笑了一下,然后又对次卧里站着的殷俊说,“你去楼下的水表箱里,把水阀关掉。”
为了不让水管里的积水破坏水龙头,顾红星先是用塑料布把整个水龙头层层包裹,然后在殷俊关闭总水阀之后,小心翼翼地把水龙头给拧了下来。整个过程,因为顾红星手脚很轻,溢出的自来水没有飞溅,自然也就没有浸湿水龙头周围的塑料布。
顾红星对自己很满意,小心翼翼地把水龙头连同紧紧包裹着的塑料布一起放到了勘查包里。
“我看着都紧张,如果殷俊关错了总阀,你这一拧,就全完了。”冯凯打趣道。
“殷俊有的时候有点偷懒,但工作能力是很强的。战友之间,重在信任。”顾红星放好了水龙头,又转眼看周围的水池。
“你不会要把水池也拆下来吧?”冯凯说。
“凶手如果洗手,必须要接触水龙头,但不一定接触水池。而且,这个水池是用水泥和墙体浇筑在一起,然后用水磨石材质制造的池壁,不容易取下来。”顾红星说。
“你们以前提取指纹不都是直接刷吗?”冯凯不解道。
“新鲜指纹是可以刷出来的,陈旧的就不行了。”顾红星说,“现在的新办法,就是得把物证拆下来带回去。”
“真的有新办法了?”冯凯好奇道。
“回去带你长长眼。”顾红星神秘地说。
看完了小阳台,冯凯又趴在地上,想确认下这间次卧里有没有滴落状血迹,因为血滴大的话,又在室内,不受日晒雨淋,即便过了两年也一样可以发现。只不过,这种错误当年殷俊也不会犯,所以冯凯并没有找到任何痕迹。
“要是不来现场,还真是不能理解凶手为什么会来小阳台洗手。”冯凯站在次卧的门口,说,“从主卧出来,如果想要去厨房或者卫生间用水,就必须穿过整个客厅,走到大门口的厨房门才可以。但如果去小阳台用水,出了主卧门,就可以通过次卧的门看到东边的小阳台上的水池了。对于不熟悉户主用水习惯的人来说,去小阳台的水池,才是捷径。”
顾红星非常认同冯凯的观点,虽然距离差不多,但凶手肯定选择先进入其视线的水源。顾红星来到了主卧,对现场墙壁、开关、家具上曾经刷显指纹的粉末痕迹重新进行了审视。他的目的就是根据这些曾经刷显指纹的痕迹,和现场勘查笔录上的记载进行一一对应,搞清楚每一枚指纹所在的具体位置是哪里。虽然指纹卡没有了,不能直接甄别、比对,但是通过可疑指纹的位置,有时候可以推断凶手的作案动机。这个动作,冯凯曾经告诉他一个新鲜词儿,叫“现场重建”,通过分析出凶手的出入口、行走路径、行为过程,来分析凶手的心理。在过去的几年里,虽然没有冯凯的陪同,但顾红星经常会用“现场重建”的思路来为破案提供新的出路。
因为有当时的照片、现场勘查笔录,加上现在实地勘查时的痕迹,顾红星很快把当年提取的数十枚指纹的位置全部固定了下来,并且对指纹进行了编号。经过核对可以确定,直到现在,还有七枚指纹没有找到主人。这些指纹的位置分布在开关、衣橱、床边,看起来似乎又没有什么可以提示的信息。
但是顾红星并不灰心,毕竟勘查包里的这个“宝贝疙瘩”很有可能会给他提供破案的新方向。冯凯也不灰心,他东找找、西翻翻,甚至把现场遗留的物品分别在什么位置都给记住了。
四个人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把现场情况再次确认了一遍,也回顾了两年前发生的、现在都已经忘了细节的案情,最后确认没有其他可以勘查的内容了,才下楼回局。
回到局里,已经是中午吃饭的点了,但顾红星似乎因为迫不及待而毫无胃口。他没有带着冯凯去食堂,而是直接去了位于分局一楼的刑警大队的物证实验室。
这一间实验室,冯凯来过。里面摆放着好几个不同大小的现场勘查包,冯凯见殷俊拎过,包里有的是常规痕检工具,有的是静电吸附设备,有的是足迹灯,等等。除了这些勘查包,还放着一台比对显微镜,这个冯凯和小卢也刚刚用过。只是冯凯一直没有注意到,实验室的一角还放着一个看上去像是保险柜的铁箱子。铁箱子很新,后面拖着一条电线,连着墙壁上的插座。
“我还以为是保险柜、消毒柜什么的呢,”冯凯见顾红星径直走到铁箱子旁边,说道,“原来这也是设备啊?这是什么?”
“这个叫502熏显柜。”顾红星说,“这是我刚刚到分局时,为局里买的第一台设备。”
“你是痕检专业出身,就买痕检设备,别的专业没意见吗?”冯凯打趣道。
“大家也都觉得这个新设备以后会有用,怎么会有意见?”顾红星认真地说道,“不过,买了3年多,还从来没有用武之地。没想到,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顾红星说完,戴上手套,把水龙头周围的塑料布慢慢卸下,然后把水龙头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柜子里。他在柜子一边的小盒子里加了一些什么试剂,关上柜门,打开了柜门外的开关。
“所以,这个设备又有什么新鲜的地方呢?”冯凯虽然知道502熏显法,但并没见过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陈旧指纹的发现和提取。”顾红星解说道,“我们知道,在光滑、非渗透客体上的新鲜指纹可以用刷粉末的方式来显现,原理就是汗液有黏附性,可以把粉末给黏住。但如果指纹陈旧了,黏附性不足,这时候再刷,就刷不出来了。所以有科学家想了一个办法。”
“难道是用502胶水?”冯凯当然听顾雯雯说过所谓的“502熏显法”就是用502胶水,他明知故问道。
“对!”顾红星兴奋地说,“同样是在光滑、非渗透性客体上,指纹没有了黏附性,但它里面的物质还都在。我们把502胶水通过机器的作用变成502胶气体,那么气体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在微量水分和弱碱性的催化作用下,能够迅速发生阴离子型聚合反应而固化,然后这些物质再和指纹遗留物质中的某些有机物质发生聚合,最后就可以在这些载体上显现出白色的指纹纹线了。”
“直接抹502胶水是没用的,是吧?”冯凯问。
顾红星被逗乐了,说:“你看,这都是我自学大专的时候学的知识,我让你也多念书,你就是不干。这种实验是需要严格的环境控制的,比如湿度、502胶气体的浓度等。最关键的是,得有一个有限并且密闭的反应环境。喏,这个柜子就可以提供这样的反应环境。”
冯凯白了顾红星一眼,心想,你这就开始嘲讽我没文化了?
“所以,因为柜子的大小是有限的,即便你把现场的池子拆回来也塞不进去。”冯凯说。
“是的,这个办法可以有效显现陈旧指纹,但对大型的物证还暂时起不了作用。”
听顾红星这么一说,冯凯突然有了一些印象。好像之前顾雯雯曾经说过,为了熏显某一辆作案车辆上的陈旧指纹,他们甚至搭了一个大棚子,把整辆车都停进去进行熏显。时代不同,条件就不同,那么有了足够的条件,很多事情就敢想敢做了。只不过当年顾雯雯说这些的时候,陶亮正在打游戏,并没有往心里去。
好在顾红星一直以来没有停止学习,没有停止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前就买好了这个设备。
“走吧。我们吃饭去,吃完饭,说不定就能看到指纹了。”顾红星说。
从食堂归来,熏显柜已经自动停止了工作,静静地等候着他们。
顾红星迫不及待地戴好手套,拉开柜门,取出了“宝贝疙瘩”。和顾红星想的一样,“宝贝疙瘩”上果然有白色的纹线组成的椭圆形的形状。
“果然有指纹!右手拇指和食指的指纹!”顾红星高兴地说,“老凯,这次又是你立功!”
“这也算立功,那我胸前这点位置都挂不下功勋章了。”冯凯不以为然,“你快看看这些纹线有没有鉴定价值吧。”
“先让殷俊拍照固定,然后冲洗照片。”顾红星说,“这一次可不能把指纹给弄没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直接在水龙头上看指纹,一来有可能破坏指纹,二来也看不清楚。所以,顾红星坚持让殷俊把水龙头上的指纹拍摄下来,再看照片。
照片冲洗出来后,殷俊第一时间把它交到了顾红星手上。顾红星用马蹄镜看指纹的时候,殷俊还在一边默念:“别是死者的,别是死者的。”
同样在一旁等待结果的冯凯拍着殷俊的肩膀说:“你这还搞封建迷信呢?”
不一会儿,顾红星抬起了头,凝重地说:“不是死者和她丈夫的。”
“哇!”殷俊几乎跳了起来。
“不过,为什么这枚指纹我看着这么眼熟?”顾红星说,“形状介于弓形纹和箕形纹之间,很奇特,很少见。”
“是死者其他亲属的?”冯凯有些失望。
“不是。”顾红星对殷俊说,“你去把冲坏了的指纹卡拿来,我想想。”
顾红星确实对指纹有一种过目不忘的天赋,虽然指纹卡冲坏了,无法进行比对,他却能找出其中一张,说:“我记得好像就是这一枚指纹,当时我看的时候有印象,而且后来还专门问了,没有比对上任何人。”
“这也行?”冯凯瞪大了眼睛,问,“你是怎么识别的?”
“指纹卡的形状,还有卡上面粉末的浓度,以及标识的字体。这个不重要。”顾红星又对殷俊说:“你通过指纹卡上残存的字,和我今天对现场指纹的编号,核对一下,看看这个指纹是在哪里出现的。”
殷俊点了点头,核对了一会儿,说:“顾局长,这是你编的11号指纹,确实没有找到主人,是在中心现场五斗橱第二个抽屉上发现的。”
“五斗橱?”顾红星皱起了眉头。
“五斗橱第二个抽屉里放的全是婴儿用品。”冯凯说,“我当时看了,应该是死者朱丽丽为了迎接小生命,提前买了小衣服、小裤子、小鞋子,还有奶瓶、围兜什么的。所有的婴儿用品都是放在这个抽屉里的。”
“如果这个指纹的主人是凶手,那他为什么哪里都不翻动,只翻动这个抽屉?”顾红星问。
冯凯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有一种大胆的猜测,凶手会不会是个女人?因为自己怀不了孩子,或者孩子夭折了,所以杀人剖腹偷孩子?只不过孩子死了,所以没有带走?”
冯凯说完,整个办公室的空气几乎都凝固了。所有人都觉得后背有一阵凉气,让人不由得想打寒战。
“这是不是太离奇了?”顾红星说,但他也不敢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直到今天也没人能解释为什么凶手会剖腹,为什么凶手割断了脐带却没有把孩子完全取出来。
“如果是女人,确实可能让朱丽丽放下警惕。”顾红星说,“那么,即便不是熟人,也有可能和平进入现场。”
空气再次变得凝重。
好一会儿,大家才从不寒而栗中缓了过来。顾红星说:“如果凶手是路遇、临时起意,那么,凶手很有可能就是马甸镇的人,而且很有可能是马甸镇的女人。虽然无法从社会关系排查,但我们现在有指纹。不管这个指纹的主人是不是凶手,找到指纹的主人就是我们现在的第一要务。”
4
“这么多人,也不可能一个个密取指纹。”冯凯说,“殷俊也让人在库里比对了,但现在库里的数据量应该很有限,比对上的概率不大。所以,我想到一个办法。”
“说说看。”顾红星饶有兴趣地说道。
“如果凶手真的是因为求子不得而杀人取胎的话,那么她肯定有一种对孩子的执念。”冯凯说,“有这种执念的人,就会‘病急乱投医’。我们放出话去,搞一场庙会,说什么送子菩萨特别灵验,吸引这样的人来拜佛求子。然后,在蒲团的前面放塑料布,他们磕头的时候必然会把指纹留在蒲团前的塑料布上,这样每隔几个人就换一张塑料布,很快就可以明确犯罪嫌疑人了。”
顾红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这果然是你的风格。不过,我们不能这样做,也无须这么做。你想想,毕竟这是一起命案积案,案发已经时隔两年。你怎么能肯定凶手在这两年中仍然没有生育呢?如果她已经生育或是放下执念了,那么我们这么兴师动众,也都是在做无用功啊。”
“你说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