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京中一时风声鹤唳。
因为当时没封锁城门,不仅城中藏着死士,城外亦有大批的死士及世家军冲了进来。
陈今昭也就那时才知原来她身边亦随有暗卫。
眼见京中情况不妙,她当机立断拔了匕首取出虎符,前往兵营调兵。而在途中,没成想竟遇上了匆匆赶往另处营地的沈砚。
原来他手中亦有虎符,可调三千兵力。
两人合计八千兵卒,很快镇压了叛乱。但京中隐藏的死士不是一时片刻能揪出来的,未防止他们寻机伤及无辜,接下来的这段时日他们两人就领了巡防之职,披了身甲带着兵卒,在京都大街小巷中巡视。
同时也分出了一拨兵力来,护送朝臣们上下值,以免遭遇不测。
如今摄政王在江南整顿当地官场,事了后该回京了罢。
两人上了城墙巡视,沈砚朝城外眺望着,语气带些期盼道。巡防本就非他擅长之事,这段时日,真是让他焦头烂额。
应该,快了吧。陈今昭也随之眺望远处,眸光复杂。
两人又聊了些朝中政务,又说了接下来巡防的事,正待要下城墙时,突然地面似有震颤,静听过后似有铁骑声响从遥远处传来。听其声响,似有万骑之数!
二人面色齐变。
他们皆屏息目露紧张的盯着声响的远处,直待滚滚烟尘中,一面熟悉的战旗高高竖起,方齐齐大松口气。
是朝廷大军!王师归来了!沈砚猛一击掌,罕见的喜形于色,边往下疾走,边大喝:开城门,迎王师!
第92章
远眺地平线上,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朝京都涌来的长队宛如黑色的铁流。
陈今昭从惊震中回神,赶忙吩咐左右,快去通知朝廷文武百官,王师凯旋,速速过来相迎!
来不及多想王师为何归来的如此突然,竟未曾提前遣人朝京中报信,她便急匆匆也下了城墙,与沈砚一道指挥守门将士开城门,列队迎王师。
朱漆宫门次第洞开。
秋阳斜照,伴随着凯旋鼓角声,万数铁骑铮鸣着踏过青石御道。铁甲金辉,宛如洪流,带着杀场尚未散尽的铁血之气,涌入城门。
文武群臣还在赶来的路上,此时在场诸人只有陈今昭与沈砚的官职最大,遂在眼见王驾入城时,便齐齐上前一步。
因披有身甲,二人便抱拳单膝下跪,齐声大喊:恭迎王师凯旋!吾王千岁!
两旁列队的守城将士随之以戟触地,高喝:吾王千岁!
摄政王驾马入城,左手勒缰,右手虚按在腰间佩刀上。周围骄兵悍将骑马在左右拥簇,各个甲胄染血,目露寒芒,盔缨间仍凝着暗红的血色。
姬寅礼的目光几乎瞬息就锁定了一人。
此刻那人就单膝跪在御道旁,穿着靛青身甲,其上溅着深浅不一的血渍。此刻那人双手抱拳脊背挺直,微拢眉眼抿着唇,显出几分肃穆。
文弱中透出几分英武之气,是他未曾见过的模样。
他的目光不受控的流连在对方身上,从那墨玉冠下未束紧的发丝,到被血染艳的白壁面庞,再至那微垂的颈、素白的手、清瘦的身姿
终于,他也见到了旁侧与其并肩而跪的沈砚。
二人青春年少,此刻挨在一处,一人白玉无瑕,一人清贵端方,打眼观去,他竟无端有种两人甚为般配之感。
皇城生变,幸得尔等力挽狂澜,使得社稷转危为安。姬寅礼高坐马上,笑着抬掌叫起,吾心甚慰!卿等之功,当重重封赏。快快起来,随孤一道入宫。
两人齐声谢过。
陈今昭就与沈砚骑马跟在后面。
回宫的这一路,她心中一直是沉着的,先前城门相迎时,高坐马背那人朝她久视的目光,自己又如何感觉不到。
那目光里的侵略性,简直让她无所适从,他那沉沉灭灭的眸光似乎还夹杂了些说不出的意味,令人坐立难安。
文武百官可能是头一回如此盼着摄政王的归来。
摄政王纵是手段狠辣,但好歹杀人也是有据可依,可世家养出来的疯子不同啊,那可是无缘无故逮着他们就杀啊!
这段时日,他们只要出府门,就开始战战兢兢,恐惧的左右张望,唯恐何处就突然冲出个死士来。这种连出门走路都要担惊受恐的日子,他们也真是过够了。
摄政王安抚了受惊的群臣,随即招来禁卫军统领、九门提督、南北镇抚司指挥使等,下达一些列指令,即刻彻查京畿各处。户户过筛,逐门逐户严加盘诘,凡可疑者一律收押问审,务求肃清细作,不留隐患!
同时,针对作乱的世家,他亦当场颁诏天下,缉拿不臣。
看着武将领命,率领军士有条不紊的朝京畿各处而去,朝臣近段时日受惊的心渐渐安定下来,有种说不出的安心在。
姬寅礼见他们精神萎靡皆面有菜色,便体谅的让他们回府歇整,待三日后再进宫参加庆功宴。
朝臣们无不感激涕零。
待上书房的文武群臣散去后,陈今昭与沈砚上交了虎符。
之后沈砚就告退了,因为来前陈今昭就与他提过,一会对方要留下,欲试着为鹿衡玉再求求情,让其早些出狱戴罪立功。
不过临去前还是不放心的朝她投去一眼,望她事有不成莫要强求,以免惹怒那位殿下。
姬寅礼看了眼离去的沈砚,又再次将目光笼罩在面前人身上。
何事?
他嗓音嘶哑,眸光暗沉,藏在胸前的玉笛烙着他的胸口。
陈今昭近乎要被他那慑人的眸光骇住,忙低了头,殿下神武天纵,王威震朔,此番躬援甲胄,王驾亲征,世家等叛逆之党望旌旗而胆裂。他们如蚍蜉撼树,无法撼动殿下神威!此役功成,九州同庆,四海
直接说,说重点。
陈今昭哑了声。稍顷,又拱手低声道,臣斗胆叩问殿下,不知何时能恩准狱中鹿衡玉戴罪立功?
不差这一两日。
言简意赅,但她能从此话里听出几分明确的赦免之意。
她对此放了心,但随即又为自己提紧了心。
刚文武朝臣在场时,她几次察觉到上首的目光定在她身上,不似往日的隐晦压抑,却似挟了丝明火执仗的放纵意味,着实令她胆颤心惊。
那会她简直提心吊胆,唯恐对方猝不及防的,就突然将他二人的事昭告群臣。
不能再拖了!拢在袖中的指节捏的泛白。
趁他此番大胜归来,心情正好的时候,她必须得及时将实情如数道出。早晚拖不了的,也不能再拖了!
她突然朝他跪下,双手交叠伏在地上。
殿下,臣,臣有罪
她还是浑身冰凉,唇齿发抖,音不成声。
每个字,似挖她的心,可她还是逼迫自己开了口。
臣,犯了死罪,有事欺瞒了殿下
孤有事欲与你说。姬寅礼径直打断了她。
他居高临下的将人俯视,未卸甲的身躯愈显磅礴威严,向她投下的阴影压顶般的将人笼罩。他视着她单薄微颤的脊骨,兜鍪下的凤眸汹涌着暗潮,最终化作深不可测的沉晦。
去昭明殿等着孤。
等人神不守舍的退出去,他收回目光,唤刘顺进来。
此番出征,殿下并未带他一同前去。这会殿下得胜归朝,忙着处理京畿诸多事情,他也没来得及与殿下说上话。这会刘顺听得殿下终于唤他,赶忙小跑着进了殿,一进殿就忙跪地匍匐,大声高唱着恭贺一一
奴才贺殿下凯旋!殿下英明神武,功盖古今,奴才
去昭明殿布置桌酒菜。御座前的声音突然传来,刘顺忙止声,竖耳细听。但听那字句暗藏汹涌,伴随着沉重呼吸重合一处,挟裹着濒临界点的情绪,陈大人用膳。另额外备碗汤,务必盯其喝下,喝尽了。
刘顺按捺心惊,躬身退下。
夜幕初临,昭明殿内琉璃灯璀璨生辉。
八仙桌上的佳肴入口生香,但陈今昭却味同嚼蜡。那会在上书房她神思恍惚没能细想,这会入昭明殿了方惊觉,对方让她到寝殿的意图,已不言而喻。
不由暗悔,自己先前在上书房应坚持将话说完的。
刘顺在旁殷勤的布菜,这会又夹了道龙井虾仁到她盘里。
您再尝尝这道菜,鲜嫩着呢。
陈今昭举筷夹过,放在口中机械般的嚼用着。眼见刘顺这副势必要将她给喂饱的架势,便是凤髓龙肝她也尝不出什么滋味来。
头顶悬刀要落不落的滋味,当真难受。
暗暗喘口憋闷的气,她放下筷子,看向刘顺扯抹笑出来,大监莫要忙活了,我吃饱了。对了,殿下何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