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黛玉惊讶地抬头,没想到贾琤竟记得她随口吟诵的诗句。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轻声道:"琤表哥过誉了,不过是信口胡诌罢了。"
沈氏见两人谈得投机,眼中笑意更深。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忽然道:"黛玉病着,想来在屋子里闷久了。今日天气这样好,不如去后院走动走动?园子里的海棠开得正好,对身子也有益处。"
黛玉闻言,脸上顿时飞起两朵红云。她怎会不明白舅母的用意?这是特意给她和贾琤创造独处的机会。她偷眼看向贾琤,见他耳根也微微泛红,却并未出言反对。
"这...也好。"黛玉轻声应道,声音细如蚊蚋。
沈氏满意地点点头:"那你们年轻人去走走,我在这儿和紫鹃说会儿话。"说着向紫鹃使了个眼色,紫鹃会意,留下来陪沈氏说话。
黛玉起身时,贾琤已走到她身侧,自然而然地伸出手虚扶了一下:"表妹小心台阶。"
他的手掌并未真正碰到黛玉,却让黛玉感到一股无形的暖意。两人一前一后走出花厅,沿着石子小径慢慢向后院走去。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落,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沉默。黛玉低着头,看着自己的绣花鞋尖在石子上轻轻点过,心跳如擂鼓。她从未与男子单独相处过,更何况是她的未婚夫婿。
"表妹..."贾琤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听说你前些日子又咳嗽了?"
黛玉微微一怔,没想到他连这个都知道。她轻声道:"不过是旧疾,吃些药就好了。"
贾琤眉头微蹙:"江南湿气重,对你的咳症不利。我在医书上看到,燕窝炖雪梨对肺热咳嗽有奇效,表妹不妨试试。"
黛玉抬头看他,眼中带着惊讶:"琤表哥还读医书?"
贾琤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闲来无事翻看过几本。父亲常说,君子当通晓百家,不求精通,但求略知一二。"
黛玉不禁莞尔:"琤表哥好学问。"
"比起表妹的才情,我这点墨水实在算不得什么。"贾琤真诚地说,"上次赏菊宴上,表妹那首菊花诗,我回去后抄录在扇面上,日日观摩学习。"
黛玉心头一热,没想到他如此看重自己的诗作。她轻声道:"琤表哥若喜欢,改日我再写几首送你。"
"那再好不过了。"贾琤眼中闪过欣喜,"表妹的字也极好,清秀中透着风骨,我收藏的几幅字帖都比不上。"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来到后院的海棠树下。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有几片沾在黛玉的发间。贾琤犹豫了一下,轻轻抬手为她拂去。
黛玉一惊,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脸上红霞更甚。贾琤也意识到自己唐突,忙收回手,歉然道:"冒犯表妹了。"
"没...没关系。"黛玉低下头,心跳如鹿撞。她能感觉到贾琤的目光温柔地落在自己身上,既羞涩又有一丝说不出的欢喜。
"表妹,"贾琤忽然正色道,"你我虽定了亲,但我绝不会勉强你做任何不情愿的事。若你...若你觉得不合适,我们可以慢慢相处,等你真正接受我。"
黛玉惊讶地抬头,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能尊重女子意愿的男子实在少见。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轻声道:"琤表哥多虑了...我...我并不讨厌这样的安排。"
贾琤眼中闪过惊喜,随即又恢复平静:"表妹身子弱,要好生将养。我那里有几本游记,写得生动有趣,又不费神,明日让人送来给表妹解闷可好?"
黛玉点点头:"多谢琤表哥。"
两人又聊了些诗词歌赋,贾琤虽自谦学问浅薄,但谈吐间却显出深厚的功底,尤其对唐诗宋词的理解颇有独到之处。黛玉渐渐放松下来,偶尔还会因贾琤的幽默点评而掩口轻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近午时。紫鹃远远走来,轻声道:"姑娘,三太太说该回去了,怕耽误您吃药休息。"
黛玉这才惊觉与贾琤单独相处了这么久,脸上又飞起红晕。贾琤体贴地说:"表妹该回去休息了,我们改日再聊。"
回到花厅,沈氏见两人神色都比方才轻松许多,眼中闪过满意的笑意。她起身拉着黛玉的手道:"好孩子,你好生养病,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黛玉乖巧地点头:"舅母慢走。"
贾琤向黛玉拱手行礼:"表妹保重。"他的目光中含着未尽的话语,让黛玉心头一热。
送走沈氏和贾琤后,黛玉站在院门前久久不愿离去。紫鹃笑着打趣:"姑娘这是舍不得琤五爷走呢?"
"胡说什么!"黛玉嗔怪道,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她转身往回走,脚步比往日轻快了许多。
与此同时,宁国公府的马车里,沈氏看着面带微笑的贾琤,轻声问道:"如何?"
贾琤恭敬地回答:"母亲安排得极好。"
沈氏满意地点头:"黛玉是个好姑娘,你好好待她。"
"儿子明白。"贾琤郑重承诺,眼前浮现出黛玉站在海棠树*下,花瓣落在她发间的画面。
消息很快传到了襄宁大长公主耳中。这位威严的老夫人听完映雪的汇报,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好,好。琤儿懂事,林丫头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你传本宫的话,等出了国丧,府里办赏花宴,务必请林府的人都来。"
映雪会意地笑道:"公主这是要给五爷和林姑娘多创造些机会呢。"
襄宁大长公主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中闪过精明的光芒:"宁国公府地位稳固,琤儿已经牺牲过一次了,本宫希望他的妻子是他自己喜欢的人选。况且林丫头本宫是真心喜欢,若能早日成亲,本宫也了却一桩心事。"
第198章
宁国公府的花园里春意正浓,府中各处花木扶疏,海棠、牡丹争相吐艳,连那几株老梅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襄宁大长公主倚在紫檀木雕花榻上,透过半开的窗棂望着庭院里纷飞的花瓣,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指腹轻轻摩挲着珠子上的纹路。
"公主,琤五爷已经回府了。"贴身丫鬟映雪和茗霜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惊扰了这满室的宁静。
襄宁大长公主微微颔首,眼角细密的纹路舒展开来:"让琤儿先去歇歇,晚些再来见本宫。"她顿了顿,又问道,"琤儿可是去过林家了?"
"回公主的话,琤五爷一下值回来就换了衣裳往林府去了,说是奉您的命去给林姑娘送些南边新来的绸缎。"
襄宁大长公主的嘴角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意。林丫头自小没了母亲,父亲林如海之前又远在扬州任上,虽说养在荣国公府外祖家,但史氏可不是真心疼爱她,终究是寄人篱下。如今与琤儿定了亲,她这个做祖母的自然要多费些心思。
佛珠在指间转过一轮,襄宁大长公主的目光落在案几上那封尚未拆阅的信函上。那是今早宫里送来的,新帝的亲笔。兄长驾崩不过一个多月,新帝登基后对宁国公府依旧重用,长子贾攸领加封正一品太子太师。次子贾敬任从一品左都御史,三子贾啟任从一品刑部尚书,四子贾放五子贾牧俱为从三品,连孙辈也都各有差事。满门荣宠,不外如是。
"珹儿媳妇和珍儿媳妇的身子如何了?"襄宁大长公主突然问道。
映雪立刻会意:"回公主,九奶奶的胎像稳固,昨儿个太医来请脉,说是再有两个月就该临盆了。明月公主那边也差不多时候,公主府特意送了信来,说公主一切安好。"
襄宁大长公主闭了闭眼,心中默算着日子。徐婉是长房嫡三子贾珹的正妻,出身宣城侯府,性子温婉;明月公主则是二房嫡次子贾珍的妻子,新帝的嫡女,身份尊贵。新帝继位后,赐了公主府,赏赐不断。襄宁大长公主做主,让贾珍同明月公主搬去了公主府。这两个孙媳同时有孕,若是能得一女,便是天大的喜事。
想到这里,襄宁大长公主不由得轻叹一声。宁国公府什么都好,就是阳盛阴衰得厉害。她生了五个儿子,孙辈里除了二房的嫡幼女贾玥,其余全是男丁。如今重孙辈已有十来个男孩,若是这次能添个女孩儿...
"公主可是累了?要不要歇会儿?"映雪见她出神,轻声询问。
襄宁大长公主摇摇头:"无妨。去把本宫那对翡翠镯子取来,等琤儿来了给他,让他下次带给林丫头。"她顿了顿,"再把本宫年轻时那套红宝石头面也找出来,若是徐氏或明月生下女孩,就给重孙女留着。"
茗霜应声退下,襄宁大长公主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春风拂过,几片花瓣打着旋儿落在窗台上。她伸手接住一片海棠,粉白的花瓣在她布满皱纹的手心里显得格外娇嫩。
兄长驾崩那日,她记得自己跪在灵前,看着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帝王静静躺在棺椁中,恍如隔世。时间像这四月的风,悄无声息地淡化了许多东西,包括她心中的悲痛。
"公主,琤五爷来了。"映雪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拉回。
贾琤一身靛青色直裰,腰间悬着玉佩,面容俊朗,眉目间依稀可见其父贾啟年轻时的风采。
沈氏见两人谈得投机,眼中笑意更深。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忽然道:"黛玉病着,想来在屋子里闷久了。今日天气这样好,不如去后院走动走动?园子里的海棠开得正好,对身子也有益处。"
黛玉闻言,脸上顿时飞起两朵红云。她怎会不明白舅母的用意?这是特意给她和贾琤创造独处的机会。她偷眼看向贾琤,见他耳根也微微泛红,却并未出言反对。
"这...也好。"黛玉轻声应道,声音细如蚊蚋。
沈氏满意地点点头:"那你们年轻人去走走,我在这儿和紫鹃说会儿话。"说着向紫鹃使了个眼色,紫鹃会意,留下来陪沈氏说话。
黛玉起身时,贾琤已走到她身侧,自然而然地伸出手虚扶了一下:"表妹小心台阶。"
他的手掌并未真正碰到黛玉,却让黛玉感到一股无形的暖意。两人一前一后走出花厅,沿着石子小径慢慢向后院走去。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落,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沉默。黛玉低着头,看着自己的绣花鞋尖在石子上轻轻点过,心跳如擂鼓。她从未与男子单独相处过,更何况是她的未婚夫婿。
"表妹..."贾琤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听说你前些日子又咳嗽了?"
黛玉微微一怔,没想到他连这个都知道。她轻声道:"不过是旧疾,吃些药就好了。"
贾琤眉头微蹙:"江南湿气重,对你的咳症不利。我在医书上看到,燕窝炖雪梨对肺热咳嗽有奇效,表妹不妨试试。"
黛玉抬头看他,眼中带着惊讶:"琤表哥还读医书?"
贾琤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闲来无事翻看过几本。父亲常说,君子当通晓百家,不求精通,但求略知一二。"
黛玉不禁莞尔:"琤表哥好学问。"
"比起表妹的才情,我这点墨水实在算不得什么。"贾琤真诚地说,"上次赏菊宴上,表妹那首菊花诗,我回去后抄录在扇面上,日日观摩学习。"
黛玉心头一热,没想到他如此看重自己的诗作。她轻声道:"琤表哥若喜欢,改日我再写几首送你。"
"那再好不过了。"贾琤眼中闪过欣喜,"表妹的字也极好,清秀中透着风骨,我收藏的几幅字帖都比不上。"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来到后院的海棠树下。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有几片沾在黛玉的发间。贾琤犹豫了一下,轻轻抬手为她拂去。
黛玉一惊,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脸上红霞更甚。贾琤也意识到自己唐突,忙收回手,歉然道:"冒犯表妹了。"
"没...没关系。"黛玉低下头,心跳如鹿撞。她能感觉到贾琤的目光温柔地落在自己身上,既羞涩又有一丝说不出的欢喜。
"表妹,"贾琤忽然正色道,"你我虽定了亲,但我绝不会勉强你做任何不情愿的事。若你...若你觉得不合适,我们可以慢慢相处,等你真正接受我。"
黛玉惊讶地抬头,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能尊重女子意愿的男子实在少见。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轻声道:"琤表哥多虑了...我...我并不讨厌这样的安排。"
贾琤眼中闪过惊喜,随即又恢复平静:"表妹身子弱,要好生将养。我那里有几本游记,写得生动有趣,又不费神,明日让人送来给表妹解闷可好?"
黛玉点点头:"多谢琤表哥。"
两人又聊了些诗词歌赋,贾琤虽自谦学问浅薄,但谈吐间却显出深厚的功底,尤其对唐诗宋词的理解颇有独到之处。黛玉渐渐放松下来,偶尔还会因贾琤的幽默点评而掩口轻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近午时。紫鹃远远走来,轻声道:"姑娘,三太太说该回去了,怕耽误您吃药休息。"
黛玉这才惊觉与贾琤单独相处了这么久,脸上又飞起红晕。贾琤体贴地说:"表妹该回去休息了,我们改日再聊。"
回到花厅,沈氏见两人神色都比方才轻松许多,眼中闪过满意的笑意。她起身拉着黛玉的手道:"好孩子,你好生养病,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黛玉乖巧地点头:"舅母慢走。"
贾琤向黛玉拱手行礼:"表妹保重。"他的目光中含着未尽的话语,让黛玉心头一热。
送走沈氏和贾琤后,黛玉站在院门前久久不愿离去。紫鹃笑着打趣:"姑娘这是舍不得琤五爷走呢?"
"胡说什么!"黛玉嗔怪道,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她转身往回走,脚步比往日轻快了许多。
与此同时,宁国公府的马车里,沈氏看着面带微笑的贾琤,轻声问道:"如何?"
贾琤恭敬地回答:"母亲安排得极好。"
沈氏满意地点头:"黛玉是个好姑娘,你好好待她。"
"儿子明白。"贾琤郑重承诺,眼前浮现出黛玉站在海棠树*下,花瓣落在她发间的画面。
消息很快传到了襄宁大长公主耳中。这位威严的老夫人听完映雪的汇报,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好,好。琤儿懂事,林丫头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你传本宫的话,等出了国丧,府里办赏花宴,务必请林府的人都来。"
映雪会意地笑道:"公主这是要给五爷和林姑娘多创造些机会呢。"
襄宁大长公主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中闪过精明的光芒:"宁国公府地位稳固,琤儿已经牺牲过一次了,本宫希望他的妻子是他自己喜欢的人选。况且林丫头本宫是真心喜欢,若能早日成亲,本宫也了却一桩心事。"
第198章
宁国公府的花园里春意正浓,府中各处花木扶疏,海棠、牡丹争相吐艳,连那几株老梅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襄宁大长公主倚在紫檀木雕花榻上,透过半开的窗棂望着庭院里纷飞的花瓣,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指腹轻轻摩挲着珠子上的纹路。
"公主,琤五爷已经回府了。"贴身丫鬟映雪和茗霜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惊扰了这满室的宁静。
襄宁大长公主微微颔首,眼角细密的纹路舒展开来:"让琤儿先去歇歇,晚些再来见本宫。"她顿了顿,又问道,"琤儿可是去过林家了?"
"回公主的话,琤五爷一下值回来就换了衣裳往林府去了,说是奉您的命去给林姑娘送些南边新来的绸缎。"
襄宁大长公主的嘴角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意。林丫头自小没了母亲,父亲林如海之前又远在扬州任上,虽说养在荣国公府外祖家,但史氏可不是真心疼爱她,终究是寄人篱下。如今与琤儿定了亲,她这个做祖母的自然要多费些心思。
佛珠在指间转过一轮,襄宁大长公主的目光落在案几上那封尚未拆阅的信函上。那是今早宫里送来的,新帝的亲笔。兄长驾崩不过一个多月,新帝登基后对宁国公府依旧重用,长子贾攸领加封正一品太子太师。次子贾敬任从一品左都御史,三子贾啟任从一品刑部尚书,四子贾放五子贾牧俱为从三品,连孙辈也都各有差事。满门荣宠,不外如是。
"珹儿媳妇和珍儿媳妇的身子如何了?"襄宁大长公主突然问道。
映雪立刻会意:"回公主,九奶奶的胎像稳固,昨儿个太医来请脉,说是再有两个月就该临盆了。明月公主那边也差不多时候,公主府特意送了信来,说公主一切安好。"
襄宁大长公主闭了闭眼,心中默算着日子。徐婉是长房嫡三子贾珹的正妻,出身宣城侯府,性子温婉;明月公主则是二房嫡次子贾珍的妻子,新帝的嫡女,身份尊贵。新帝继位后,赐了公主府,赏赐不断。襄宁大长公主做主,让贾珍同明月公主搬去了公主府。这两个孙媳同时有孕,若是能得一女,便是天大的喜事。
想到这里,襄宁大长公主不由得轻叹一声。宁国公府什么都好,就是阳盛阴衰得厉害。她生了五个儿子,孙辈里除了二房的嫡幼女贾玥,其余全是男丁。如今重孙辈已有十来个男孩,若是这次能添个女孩儿...
"公主可是累了?要不要歇会儿?"映雪见她出神,轻声询问。
襄宁大长公主摇摇头:"无妨。去把本宫那对翡翠镯子取来,等琤儿来了给他,让他下次带给林丫头。"她顿了顿,"再把本宫年轻时那套红宝石头面也找出来,若是徐氏或明月生下女孩,就给重孙女留着。"
茗霜应声退下,襄宁大长公主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春风拂过,几片花瓣打着旋儿落在窗台上。她伸手接住一片海棠,粉白的花瓣在她布满皱纹的手心里显得格外娇嫩。
兄长驾崩那日,她记得自己跪在灵前,看着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帝王静静躺在棺椁中,恍如隔世。时间像这四月的风,悄无声息地淡化了许多东西,包括她心中的悲痛。
"公主,琤五爷来了。"映雪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拉回。
贾琤一身靛青色直裰,腰间悬着玉佩,面容俊朗,眉目间依稀可见其父贾啟年轻时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