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这..."她勉强笑道,"琏二未必愿意..."
"男人哪有不愿意的?"王二太太冷笑,"你且放心,只要你点头,琏儿那边自有你叔叔去说。凤丫头,你得为将来打算。膝下只有一个姑娘,将来靠谁?"
王熙凤垂下眼帘,长睫毛在苍白的脸上投下阴影。她何尝不知其中利害?但想到平儿那副温顺模样下可能藏着的得意,她就恨得牙痒。
"婶婶容我想想..."她虚弱地说。
王二太太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是转瞬变得果断:"傻孩子,当断则断,婶婶是为你好。你叔叔如今在朝中如日中天,有他撑腰,你在贾家才能站稳脚跟。可咱们女人啊,说到底还是得有个儿子傍身。"
王熙凤听出话中敲打之意,心中一凛。王子腾确实是她最大的靠山,若得罪了二婶...
"婶婶说得是。"她强笑道,"只是这事急不得,容我...容我与琏二商量商量。"
王二太太知道她这是推托之词,但也不好逼得太紧,便起身道:"也罢,你好好养着。补品记得按时吃,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待王二太太走后,王熙凤终于卸下伪装,抓起枕边的玉如意狠狠砸在地上。"啪"的一声脆响,惊得外间的丰儿慌忙跑进来。
"奶奶怎么了?"
"滚出去!"王熙凤厉声喝道,随即又因用力过猛而咳嗽起来。她伏在床边,咳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平儿端着补品进来时,正看见这一幕。她连忙放下碗,上前轻拍王熙凤的背:"奶奶保重身子..."
王熙凤猛地抬头,眼中寒光乍现:"你很高兴是不是?"
平儿吓得后退半步:"奶奶这话从何说起?"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王熙凤咬牙切齿,"想爬琏二的床?做梦!"
平儿脸色煞白,扑通跪下:"奶奶明鉴,平儿绝无此心!"
王熙凤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笑了,那笑容却比寒冬更冷:"起来吧。去把地上的碎片收拾了。"
平儿战战兢兢地起身,蹲下去捡玉如意的碎片。她不知道二太太跟奶奶说了什么,但直觉告诉她,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窗外,夏蝉不知疲倦地鸣叫着,仿佛在嘲笑这深宅大院中女人们可悲的命运。
与此同时,荣国公府东北角的小佛堂里,赵姨娘正对着菩萨像磕头。她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嘴里念念有词:"多谢菩萨显灵...那贱人终于遭了报应..."
佛龛下的阴影里,贾环蹲在地上玩着一个沾血的弹弓,嘴里模仿着鸟叫:"咕咕——咕咕——"那声音在空荡荡的佛堂里回荡,像极了婴儿的啼哭。
第197章
宁国公府的静康院中,檀香袅袅。襄宁大长公主斜倚在紫檀木雕花榻上,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眉头微蹙。窗外春光明媚,却照不进她忧虑的眼底。
"母亲。"三儿媳沈氏轻步走入内室,福身行礼。她身着藕荷色对襟衫子,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素雅端庄。
"坐吧。"襄宁大长公主抬了抬手,示意身旁的绣墩,"本宫刚从林如海处得了消息,林丫头又病了。"
沈氏闻言,手中帕子一紧:"黛玉病了?可严重?"
"说是旧疾复发,咳了半月有余。"襄宁大长长公主叹了口气,佛珠在指间转得更快,"太医看过了,说是气血两亏,需静养。这孩子自小身子骨就弱,如今林家又没个女主子照应..."
沈氏眼中闪过一丝心疼:"黛玉那孩子最是懂事,病了也不肯声张。上回来府里请安,我就瞧她脸色不好,问她只说夜里看书睡得晚了。"
襄宁大长公主点点头:"等琤儿回来,让他去林府走一趟。到底是未婚夫妻,该多看望才是。"
"母亲说得是。"沈氏略一沉吟,"不如儿媳收拾些药材补品,明日同琤儿一道去。林家如今没个主事的女眷,黛玉身边只有几个嬷嬷丫鬟,怕是照顾不周。"
襄宁大长公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你想得周到。琤儿虽已定了亲,毕竟年轻,有些事还得你这个做母亲的提点。林丫头性子敏感,你多费心。"
"母亲放心,黛玉那孩子我当亲生女儿一般。"沈氏温声道,"前儿个庄子上刚送来些上好的血燕,最是滋补。我再让库房取些老参、茯苓,都是养肺的。"
襄宁大长公主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窗外一株开得正盛的海棠上:"林如海是个明白人,将女儿许给琤儿,是看重咱们家的门风。这门亲事,务必慎重。"
沈氏会意:"儿媳明白。"
暮色渐沉时,贾琤才从吏部衙门回府。他刚换了常服,沈氏便带着丫鬟进了贾琤院子的东厢房。
"母亲。"贾琤行礼道,"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事?"
沈氏示意丫鬟放下食盒,亲手盛了一碗莲子羹递给他:"先用些点心。今日去你祖母那里,听说黛玉病了。"
贾琤接过碗的手顿了顿:"黛玉表妹病了?可严重?"
"说是旧疾复发,已经好些了,尚在调养。"沈氏观察着儿子的神色,"我与你祖母商议,明日咱们去林府探望。你公务繁忙,可能抽身?"
贾琤放下碗,不假思索道:"自然要去。明日原是要去兵部衙门考察,我安排其他人去便是。"
沈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我已备了些补品药材,你且看看可还缺什么。"她示意丫鬟打开一旁的锦盒,"这是上等血燕,最是养人。这是长白山的老参,还有茯苓、川贝..."
贾琤目光扫过那些名贵药材,忽然道:"我记得库房有盒西洋参,是去年南边商队带来的,最是清热补气。"
沈氏笑了:"你倒记得清楚。已经备下了,还有你上回从南边带回来的那匣子龙眼蜜,黛玉最爱这个调药。"
贾琤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柔和:"黛玉表妹喝药怕苦,加些蜜正好。"
次日清晨,林府的门房见宁国公府的马车停在门前,慌忙进去通报。不多时,林家管家亲自迎了出来。
“见过三舅太太,琤五爷。”林管家一来便给两位贵客见礼。
“林管家不必多礼,我听说黛玉病了,特来探望。”沈氏道明来意。
林管家侧身迎两位贵客入府,“三舅太太,琤五爷,里面请。”随后林管家将人迎到了花厅,安排丫鬟上了茶水点心。又命丫鬟去给大小姐报信。
林府的后院里,几株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落一地芬芳。黛玉倚在窗边,手里捧着一卷《牡丹亭》,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自从前几日受了风寒,她便一直卧床休养,今日才觉得身子轻快了些。
"姑娘,宁国公府的三太太和琤五爷来看您了。"紫鹃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黛玉闻言,手中的书卷差点滑落,她忙坐直了身子,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红晕:"当真?快,快请进来。"说着便起身整理衣衫,又让紫鹃重新梳了梳有些松散的发髻。
紫鹃抿嘴一笑:"姑娘别急,林管家已经请他们在花厅候着了。您上一杯温热的龙井,黛玉接过,
"琤表哥...也来了?"黛玉低声问道,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是呢,琤五爷特意一边为黛玉披上淡紫色的外衫,一边笑道,"听说姑娘病了,琤五爷急得很,"
黛玉心头一热,忙低头掩饰自己泛红的脸,但因着礼数,见是她刚随父亲回京述职,上门去拜访三舅母,那时她与贾琤不过遥遥相望,
整理妥当后,黛玉在紫鹃地,她就听见三舅母沈氏温和的声音:"林家这园子打理得真好,一草一木都透着灵气,才情出众的姑娘。"
黛玉心头一暖,加快了些脚步。一进花厅,便见沈氏端坐在主位上,身着湖蓝色锦缎褙子,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端庄又不失亲和。而站在她身侧的,正是许久未见的贾琤。
"舅母安好,琤表哥安好。"黛玉福身行礼,声音轻柔如春风拂柳。
沈氏连忙起身,一把拉住黛玉的手:"快别多礼了,你病才好些。"她细细打量着黛玉略显苍白的小脸,心疼道,"怎么瘦了这许多?可请了太医来看?"
黛玉微微一笑:"劳舅母挂念,已经好多了。前几日王太医来看过,说是受了些风寒,吃几剂药就好。"
贾琤站在一旁,目光关切地落在黛玉身上。他今日穿着一袭月白色长衫,腰间系着一条青玉带,衬得身形修长挺拔。见黛玉看过来,他微微颔首,眼中含着温柔的笑意:"表妹气色比上次见时差了些,可要好生将养。"
黛玉只觉得脸颊发烫,低声道:"多谢琤表哥关心。"
沈氏看看黛玉,又看看贾琤,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她拉着黛玉坐下,亲切地问道:"这些日子都做些什么消遣?可还写诗?"
"偶尔写一两首,不过是些闲愁别绪,不值一提。"黛玉谦虚道,却见贾琤眼中一亮。
"表妹的诗才我是见识过的,上次那首《咏白海棠》当真绝妙。"贾琤真诚地说,"'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样的句子,我怕是再读十年书也写不出来。"
"男人哪有不愿意的?"王二太太冷笑,"你且放心,只要你点头,琏儿那边自有你叔叔去说。凤丫头,你得为将来打算。膝下只有一个姑娘,将来靠谁?"
王熙凤垂下眼帘,长睫毛在苍白的脸上投下阴影。她何尝不知其中利害?但想到平儿那副温顺模样下可能藏着的得意,她就恨得牙痒。
"婶婶容我想想..."她虚弱地说。
王二太太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是转瞬变得果断:"傻孩子,当断则断,婶婶是为你好。你叔叔如今在朝中如日中天,有他撑腰,你在贾家才能站稳脚跟。可咱们女人啊,说到底还是得有个儿子傍身。"
王熙凤听出话中敲打之意,心中一凛。王子腾确实是她最大的靠山,若得罪了二婶...
"婶婶说得是。"她强笑道,"只是这事急不得,容我...容我与琏二商量商量。"
王二太太知道她这是推托之词,但也不好逼得太紧,便起身道:"也罢,你好好养着。补品记得按时吃,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待王二太太走后,王熙凤终于卸下伪装,抓起枕边的玉如意狠狠砸在地上。"啪"的一声脆响,惊得外间的丰儿慌忙跑进来。
"奶奶怎么了?"
"滚出去!"王熙凤厉声喝道,随即又因用力过猛而咳嗽起来。她伏在床边,咳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平儿端着补品进来时,正看见这一幕。她连忙放下碗,上前轻拍王熙凤的背:"奶奶保重身子..."
王熙凤猛地抬头,眼中寒光乍现:"你很高兴是不是?"
平儿吓得后退半步:"奶奶这话从何说起?"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王熙凤咬牙切齿,"想爬琏二的床?做梦!"
平儿脸色煞白,扑通跪下:"奶奶明鉴,平儿绝无此心!"
王熙凤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笑了,那笑容却比寒冬更冷:"起来吧。去把地上的碎片收拾了。"
平儿战战兢兢地起身,蹲下去捡玉如意的碎片。她不知道二太太跟奶奶说了什么,但直觉告诉她,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窗外,夏蝉不知疲倦地鸣叫着,仿佛在嘲笑这深宅大院中女人们可悲的命运。
与此同时,荣国公府东北角的小佛堂里,赵姨娘正对着菩萨像磕头。她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嘴里念念有词:"多谢菩萨显灵...那贱人终于遭了报应..."
佛龛下的阴影里,贾环蹲在地上玩着一个沾血的弹弓,嘴里模仿着鸟叫:"咕咕——咕咕——"那声音在空荡荡的佛堂里回荡,像极了婴儿的啼哭。
第197章
宁国公府的静康院中,檀香袅袅。襄宁大长公主斜倚在紫檀木雕花榻上,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眉头微蹙。窗外春光明媚,却照不进她忧虑的眼底。
"母亲。"三儿媳沈氏轻步走入内室,福身行礼。她身着藕荷色对襟衫子,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素雅端庄。
"坐吧。"襄宁大长公主抬了抬手,示意身旁的绣墩,"本宫刚从林如海处得了消息,林丫头又病了。"
沈氏闻言,手中帕子一紧:"黛玉病了?可严重?"
"说是旧疾复发,咳了半月有余。"襄宁大长长公主叹了口气,佛珠在指间转得更快,"太医看过了,说是气血两亏,需静养。这孩子自小身子骨就弱,如今林家又没个女主子照应..."
沈氏眼中闪过一丝心疼:"黛玉那孩子最是懂事,病了也不肯声张。上回来府里请安,我就瞧她脸色不好,问她只说夜里看书睡得晚了。"
襄宁大长公主点点头:"等琤儿回来,让他去林府走一趟。到底是未婚夫妻,该多看望才是。"
"母亲说得是。"沈氏略一沉吟,"不如儿媳收拾些药材补品,明日同琤儿一道去。林家如今没个主事的女眷,黛玉身边只有几个嬷嬷丫鬟,怕是照顾不周。"
襄宁大长公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你想得周到。琤儿虽已定了亲,毕竟年轻,有些事还得你这个做母亲的提点。林丫头性子敏感,你多费心。"
"母亲放心,黛玉那孩子我当亲生女儿一般。"沈氏温声道,"前儿个庄子上刚送来些上好的血燕,最是滋补。我再让库房取些老参、茯苓,都是养肺的。"
襄宁大长公主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窗外一株开得正盛的海棠上:"林如海是个明白人,将女儿许给琤儿,是看重咱们家的门风。这门亲事,务必慎重。"
沈氏会意:"儿媳明白。"
暮色渐沉时,贾琤才从吏部衙门回府。他刚换了常服,沈氏便带着丫鬟进了贾琤院子的东厢房。
"母亲。"贾琤行礼道,"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事?"
沈氏示意丫鬟放下食盒,亲手盛了一碗莲子羹递给他:"先用些点心。今日去你祖母那里,听说黛玉病了。"
贾琤接过碗的手顿了顿:"黛玉表妹病了?可严重?"
"说是旧疾复发,已经好些了,尚在调养。"沈氏观察着儿子的神色,"我与你祖母商议,明日咱们去林府探望。你公务繁忙,可能抽身?"
贾琤放下碗,不假思索道:"自然要去。明日原是要去兵部衙门考察,我安排其他人去便是。"
沈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我已备了些补品药材,你且看看可还缺什么。"她示意丫鬟打开一旁的锦盒,"这是上等血燕,最是养人。这是长白山的老参,还有茯苓、川贝..."
贾琤目光扫过那些名贵药材,忽然道:"我记得库房有盒西洋参,是去年南边商队带来的,最是清热补气。"
沈氏笑了:"你倒记得清楚。已经备下了,还有你上回从南边带回来的那匣子龙眼蜜,黛玉最爱这个调药。"
贾琤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柔和:"黛玉表妹喝药怕苦,加些蜜正好。"
次日清晨,林府的门房见宁国公府的马车停在门前,慌忙进去通报。不多时,林家管家亲自迎了出来。
“见过三舅太太,琤五爷。”林管家一来便给两位贵客见礼。
“林管家不必多礼,我听说黛玉病了,特来探望。”沈氏道明来意。
林管家侧身迎两位贵客入府,“三舅太太,琤五爷,里面请。”随后林管家将人迎到了花厅,安排丫鬟上了茶水点心。又命丫鬟去给大小姐报信。
林府的后院里,几株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落一地芬芳。黛玉倚在窗边,手里捧着一卷《牡丹亭》,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自从前几日受了风寒,她便一直卧床休养,今日才觉得身子轻快了些。
"姑娘,宁国公府的三太太和琤五爷来看您了。"紫鹃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黛玉闻言,手中的书卷差点滑落,她忙坐直了身子,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红晕:"当真?快,快请进来。"说着便起身整理衣衫,又让紫鹃重新梳了梳有些松散的发髻。
紫鹃抿嘴一笑:"姑娘别急,林管家已经请他们在花厅候着了。您上一杯温热的龙井,黛玉接过,
"琤表哥...也来了?"黛玉低声问道,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是呢,琤五爷特意一边为黛玉披上淡紫色的外衫,一边笑道,"听说姑娘病了,琤五爷急得很,"
黛玉心头一热,忙低头掩饰自己泛红的脸,但因着礼数,见是她刚随父亲回京述职,上门去拜访三舅母,那时她与贾琤不过遥遥相望,
整理妥当后,黛玉在紫鹃地,她就听见三舅母沈氏温和的声音:"林家这园子打理得真好,一草一木都透着灵气,才情出众的姑娘。"
黛玉心头一暖,加快了些脚步。一进花厅,便见沈氏端坐在主位上,身着湖蓝色锦缎褙子,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端庄又不失亲和。而站在她身侧的,正是许久未见的贾琤。
"舅母安好,琤表哥安好。"黛玉福身行礼,声音轻柔如春风拂柳。
沈氏连忙起身,一把拉住黛玉的手:"快别多礼了,你病才好些。"她细细打量着黛玉略显苍白的小脸,心疼道,"怎么瘦了这许多?可请了太医来看?"
黛玉微微一笑:"劳舅母挂念,已经好多了。前几日王太医来看过,说是受了些风寒,吃几剂药就好。"
贾琤站在一旁,目光关切地落在黛玉身上。他今日穿着一袭月白色长衫,腰间系着一条青玉带,衬得身形修长挺拔。见黛玉看过来,他微微颔首,眼中含着温柔的笑意:"表妹气色比上次见时差了些,可要好生将养。"
黛玉只觉得脸颊发烫,低声道:"多谢琤表哥关心。"
沈氏看看黛玉,又看看贾琤,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她拉着黛玉坐下,亲切地问道:"这些日子都做些什么消遣?可还写诗?"
"偶尔写一两首,不过是些闲愁别绪,不值一提。"黛玉谦虚道,却见贾琤眼中一亮。
"表妹的诗才我是见识过的,上次那首《咏白海棠》当真绝妙。"贾琤真诚地说,"'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样的句子,我怕是再读十年书也写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