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孙儿给祖母请安。"贾琤跪下磕头。
襄宁大长公主抬手示意他起身:"坐吧。琤儿,见到林丫头了?"
贾琤耳根微红,规规矩矩地答道:"回祖母的话,见到了。黛玉...黛玉表妹收了绸缎,很是喜欢,特意让孙儿带话谢过祖母。"
襄宁大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林丫头可好?"
"黛玉表妹气色尚可,只是..."贾琤犹豫了一下,"似乎比上回见时又清减了些。"
襄宁大长公主眉头微蹙。黛玉那孩子心思细腻,又兼体弱,确实让人放心不下。她正欲细问,忽听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公主!大喜事!"一个丫鬟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九奶奶发动了!"
襄宁大长公主手中的佛珠一顿:"不是说要再过两个月?"
"回公主,小心绊了一下,这会儿已经见红了,稳婆说怕是..."
不等丫鬟说完,襄"快,备轿!本宫去看看!"她转向贾琤,"琤儿,你先回去。"
一。远远地就听见里面传来徐婉压抑的痛呼声,长媳嘉悦郡主在院里坐镇,丫鬟婆子们进进出出,
凳上坐下,手中的佛珠转得飞快。她抬头望天,四月的阳光温柔地洒下来,照得人睁不开眼。恍惚间,她情景,那时母后还在,特意派了太医来守着...
"公主!"一个婆子满脸喜色地跑出来,"九奶奶生了,是个千金!母女平安!"
襄宁大长公主手中的佛珠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缓缓站起身,眼中泛起泪光:"好,好...快,去把本宫那套红宝石头面取来!"
就在这时,又一个小厮飞奔而来:"公主府来报,明月公主也发动了!"
襄宁大长公主愣住了,随即失笑:"这俩孩子,倒是赶一块儿去了。"她转向嘉悦郡主,"你留在这儿照看徐氏和孩子,本宫和老二家的一起去公主府看看。"
暮色四合时,襄宁大长公主从明月公主府回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明月公主也顺利生产,是个健康的男孩。虽然没能再得一个孙女,但珹儿媳妇生的那个女孩儿已经让她心满意足。
她走进祠堂,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上了三炷香。袅袅青烟中,她仿佛看见了亡夫的面容,还是那样刚毅威严。
"夫君,"她轻声说道,"你看见了吗?宁国公府很好,新帝待我们很好...贾家,又有新生命降生了..."
走出祠堂时,月光已经洒满了庭院。贾琤站在廊下等她,手里捧着一个锦盒。
"祖母,这是林姑娘托孙儿带给您的。"他恭敬地递上锦盒,"说是谢您一直记挂着她。"
襄宁大长公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方绣着兰花的帕子,针脚细密,显然是花了心思的。帕子下压着一张小笺,上面娟秀的字迹写着:"黛玉恭请伯外祖母金安"。
襄宁大长公主抬头望月,四月的风轻轻拂过她的白发。
"琤儿,"她突然开口,"明日你去趟林府,告诉林丫头,就说本宫说的,让她得空来府里玩,玥儿也盼着她呢。林如海那边,本宫自会去说。"
贾琤眼睛一亮:"是,祖母。"
襄宁大长公主点点头,转身向自己的院子走去。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庭院里摇曳的花影交织在一起。这个四月,宁国公府迎来了新的生命,而她心中的某些伤痛,似乎也被这春风抚平了些许。
大半个月后,林黛玉的病终于痊愈了。
这日清晨,林府的后院里,紫鹃正忙着指挥小丫鬟们收拾箱笼。她手里捧着一件藕荷色绣折枝梅花的褙子,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姑娘,您看这件可好?今日去宁国公府做客,总该穿得鲜亮些。"紫鹃转身对坐在梳妆台前的黛玉说道。
铜镜中映出黛玉清丽的面容。虽然病了一场,但如今气色已好了许多,两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更显得眉目如画。她微微点头:"就这件吧。玥妹妹特意下帖子来请,总不能太素净了。"
雪雁在一旁插嘴道:"姑娘病了这一场,可把我们都吓坏了。好在老爷请了太医来调养,这才好转得快。"她一边说,一边熟练地为黛玉挽起发髻,插上一支白玉兰花簪。
黛玉垂下眼帘,长睫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随着父亲林如海回京后,长住林府,她的生活确实安稳了许多。再不必像在荣国府时那般处处小心,连吃个燕窝都要看人脸色。
"姑娘,马车已经备好了。"林管家在门外恭敬地禀报。
紫鹃为黛玉披上银灰色缎面斗篷,轻声道:"今日天凉,姑娘多穿些。"
黛玉起身时,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道:"琤五哥今日可在府里?"
紫鹃抿嘴一笑:"听玥姑娘说,琤五爷今日休沐。姑娘放心,他必是在的。"
黛玉脸上飞起一抹红霞,嗔怪地看了紫鹃一眼,却没有反驳。自从父亲做主为她与贾琤定下亲事,虽然尚未正式下聘,但两府上下都已心照不宣。想起贾琤在她病中每日必来探望,带来各种珍稀药材,还常常讲些外头的趣事逗她开心,黛玉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意。
林府大门外,一辆装饰简朴却不失体面的马车静静等候。这是林如海特意为女儿添置的,再不用像从前那样借用荣国府的车轿。黛玉踩着脚凳上车时,恍惚想起第一次进京时,也是这般乘着马车进入荣国公府。那时她满心惶恐,如今却已有了归宿。
马车缓缓驶向宁国公府。路上,紫鹃小心地观察着黛玉的神色:"姑娘可还觉得头晕?若是累了,咱们就早些回来。"
黛玉摇摇头:"无妨的。病了这些日子,也该出去走走了。"她掀起车帘一角,看着街市上熙攘的人群,轻声道,"父亲说得对,我总不能一辈子躲在深闺里。"
宁国公府比荣国公府规模略大,且布局更为精巧。黛玉的马车从侧门进入,早有婆子丫鬟在二门外等候。见黛玉下车,一个穿红着绿的小丫鬟立刻迎上来行礼:"林姑娘可算来了,我们姑娘念叨一早上了。"
这丫鬟是贾玥的贴身侍女翠儿,黛玉认得。她微微一笑:"玥妹妹可好?"
翠儿笑道:"好着呢!就是惦记林姑娘的身子。今日特意吩咐厨房做了姑娘爱吃的藕粉桂糖糕,说是补气血的。"
正说着,前方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林姐姐!可把你盼来了!"
只见一个身着杏黄色衫裙的少女快步走来,正是宁国公的嫡孙女贾玥。她比黛玉小几岁,生得明眸皓齿,性格活泼开朗,与黛玉十分投缘。
黛玉刚要行礼,就被贾玥一把拉住:"林姐姐快别多礼了。你病刚好,咱们今日只叙姐妹情,不论那些虚礼。"她上下打量着黛玉,心疼道,"林姐姐瘦了许多,不过气色倒比从前在荣府时好。"
黛玉心中一暖。贾玥是她在贾府中难得的知己,从不因她孤女身份而轻视,反而常常为她打抱不平。
"多谢妹妹挂念。"黛玉柔声道,"听说妹妹近日在学画?"
贾玥眼睛一亮:"可不是!我正想请姐姐指点呢。"她挽着黛玉的手臂往花园方向走,"今日请了几位相熟的姐妹来赏菊,咱们先去水榭坐坐,她们一会儿就到。"
宁国公府的花园虽不如荣国公府广富丽堂皇,但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韵味。水榭建在一片人工湖上,四周菊花盛开,黄白紫红,煞是好看。
贾玥命人上了茶点,亲自为黛玉斟了一杯菊花茶:"这是我自己晒的,加了蜂蜜,最是润肺。林姐姐尝尝。"
黛玉轻啜一口,只觉清香满口,甜而不腻,不由赞道:"妹妹好手艺。"
贾玥得意地眨眨眼:"我还会酿桂花酒呢,等林姐姐大婚时,我定要送上一坛。"
黛玉闻言,脸上顿时飞红,低头摆弄手中的帕子。贾玥见状,凑近悄声道:"林姐姐别害羞。五哥人品才学都是极好的,比那..."她突然住口,意识到失言。
黛玉知道她想说什么——比那宝玉强多了。自从定亲后,她反而很少想起宝玉,偶尔念及,也只当是儿时玩伴罢了。贾琤的稳重体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林姐姐知道吗?"贾玥转移话题,"昨日荣国公府的老太君得知你与五哥定亲的消息,气得摔了杯子呢。"
黛玉手中茶盏一颤,几滴茶水溅在衣袖上。紫鹃连忙上前擦拭。
"这...父亲还未曾告诉我。"黛玉蹙眉。虽然料到荣国公府会有反应,但没想到外祖母会如此失态。
贾玥压低声音:"是环哥儿告诉我的。昨日他去请安,正碰上老太君发火,说什么'好一个林如海,竟不跟我商量就定了黛玉的亲事,是不把我这个岳母放在眼里',还骂林姑父忘恩负义呢。"
黛玉脸色发白。她早知外祖母对她好是另有所图,但亲耳听到这些,还是心如刀割。
贾玥见状,连忙握住她的手:"林姐姐别难过。要我说,林姑父做得对。荣国公府那些人,表面疼你,背地里...哼!"她年纪虽小,却看得通透,"林姐姐如今有了好归宿,又回到自己家中,再不必看他们脸色了。”
襄宁大长公主抬手示意他起身:"坐吧。琤儿,见到林丫头了?"
贾琤耳根微红,规规矩矩地答道:"回祖母的话,见到了。黛玉...黛玉表妹收了绸缎,很是喜欢,特意让孙儿带话谢过祖母。"
襄宁大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林丫头可好?"
"黛玉表妹气色尚可,只是..."贾琤犹豫了一下,"似乎比上回见时又清减了些。"
襄宁大长公主眉头微蹙。黛玉那孩子心思细腻,又兼体弱,确实让人放心不下。她正欲细问,忽听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公主!大喜事!"一个丫鬟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九奶奶发动了!"
襄宁大长公主手中的佛珠一顿:"不是说要再过两个月?"
"回公主,小心绊了一下,这会儿已经见红了,稳婆说怕是..."
不等丫鬟说完,襄"快,备轿!本宫去看看!"她转向贾琤,"琤儿,你先回去。"
一。远远地就听见里面传来徐婉压抑的痛呼声,长媳嘉悦郡主在院里坐镇,丫鬟婆子们进进出出,
凳上坐下,手中的佛珠转得飞快。她抬头望天,四月的阳光温柔地洒下来,照得人睁不开眼。恍惚间,她情景,那时母后还在,特意派了太医来守着...
"公主!"一个婆子满脸喜色地跑出来,"九奶奶生了,是个千金!母女平安!"
襄宁大长公主手中的佛珠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缓缓站起身,眼中泛起泪光:"好,好...快,去把本宫那套红宝石头面取来!"
就在这时,又一个小厮飞奔而来:"公主府来报,明月公主也发动了!"
襄宁大长公主愣住了,随即失笑:"这俩孩子,倒是赶一块儿去了。"她转向嘉悦郡主,"你留在这儿照看徐氏和孩子,本宫和老二家的一起去公主府看看。"
暮色四合时,襄宁大长公主从明月公主府回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明月公主也顺利生产,是个健康的男孩。虽然没能再得一个孙女,但珹儿媳妇生的那个女孩儿已经让她心满意足。
她走进祠堂,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上了三炷香。袅袅青烟中,她仿佛看见了亡夫的面容,还是那样刚毅威严。
"夫君,"她轻声说道,"你看见了吗?宁国公府很好,新帝待我们很好...贾家,又有新生命降生了..."
走出祠堂时,月光已经洒满了庭院。贾琤站在廊下等她,手里捧着一个锦盒。
"祖母,这是林姑娘托孙儿带给您的。"他恭敬地递上锦盒,"说是谢您一直记挂着她。"
襄宁大长公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方绣着兰花的帕子,针脚细密,显然是花了心思的。帕子下压着一张小笺,上面娟秀的字迹写着:"黛玉恭请伯外祖母金安"。
襄宁大长公主抬头望月,四月的风轻轻拂过她的白发。
"琤儿,"她突然开口,"明日你去趟林府,告诉林丫头,就说本宫说的,让她得空来府里玩,玥儿也盼着她呢。林如海那边,本宫自会去说。"
贾琤眼睛一亮:"是,祖母。"
襄宁大长公主点点头,转身向自己的院子走去。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庭院里摇曳的花影交织在一起。这个四月,宁国公府迎来了新的生命,而她心中的某些伤痛,似乎也被这春风抚平了些许。
大半个月后,林黛玉的病终于痊愈了。
这日清晨,林府的后院里,紫鹃正忙着指挥小丫鬟们收拾箱笼。她手里捧着一件藕荷色绣折枝梅花的褙子,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姑娘,您看这件可好?今日去宁国公府做客,总该穿得鲜亮些。"紫鹃转身对坐在梳妆台前的黛玉说道。
铜镜中映出黛玉清丽的面容。虽然病了一场,但如今气色已好了许多,两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更显得眉目如画。她微微点头:"就这件吧。玥妹妹特意下帖子来请,总不能太素净了。"
雪雁在一旁插嘴道:"姑娘病了这一场,可把我们都吓坏了。好在老爷请了太医来调养,这才好转得快。"她一边说,一边熟练地为黛玉挽起发髻,插上一支白玉兰花簪。
黛玉垂下眼帘,长睫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随着父亲林如海回京后,长住林府,她的生活确实安稳了许多。再不必像在荣国府时那般处处小心,连吃个燕窝都要看人脸色。
"姑娘,马车已经备好了。"林管家在门外恭敬地禀报。
紫鹃为黛玉披上银灰色缎面斗篷,轻声道:"今日天凉,姑娘多穿些。"
黛玉起身时,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道:"琤五哥今日可在府里?"
紫鹃抿嘴一笑:"听玥姑娘说,琤五爷今日休沐。姑娘放心,他必是在的。"
黛玉脸上飞起一抹红霞,嗔怪地看了紫鹃一眼,却没有反驳。自从父亲做主为她与贾琤定下亲事,虽然尚未正式下聘,但两府上下都已心照不宣。想起贾琤在她病中每日必来探望,带来各种珍稀药材,还常常讲些外头的趣事逗她开心,黛玉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意。
林府大门外,一辆装饰简朴却不失体面的马车静静等候。这是林如海特意为女儿添置的,再不用像从前那样借用荣国府的车轿。黛玉踩着脚凳上车时,恍惚想起第一次进京时,也是这般乘着马车进入荣国公府。那时她满心惶恐,如今却已有了归宿。
马车缓缓驶向宁国公府。路上,紫鹃小心地观察着黛玉的神色:"姑娘可还觉得头晕?若是累了,咱们就早些回来。"
黛玉摇摇头:"无妨的。病了这些日子,也该出去走走了。"她掀起车帘一角,看着街市上熙攘的人群,轻声道,"父亲说得对,我总不能一辈子躲在深闺里。"
宁国公府比荣国公府规模略大,且布局更为精巧。黛玉的马车从侧门进入,早有婆子丫鬟在二门外等候。见黛玉下车,一个穿红着绿的小丫鬟立刻迎上来行礼:"林姑娘可算来了,我们姑娘念叨一早上了。"
这丫鬟是贾玥的贴身侍女翠儿,黛玉认得。她微微一笑:"玥妹妹可好?"
翠儿笑道:"好着呢!就是惦记林姑娘的身子。今日特意吩咐厨房做了姑娘爱吃的藕粉桂糖糕,说是补气血的。"
正说着,前方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林姐姐!可把你盼来了!"
只见一个身着杏黄色衫裙的少女快步走来,正是宁国公的嫡孙女贾玥。她比黛玉小几岁,生得明眸皓齿,性格活泼开朗,与黛玉十分投缘。
黛玉刚要行礼,就被贾玥一把拉住:"林姐姐快别多礼了。你病刚好,咱们今日只叙姐妹情,不论那些虚礼。"她上下打量着黛玉,心疼道,"林姐姐瘦了许多,不过气色倒比从前在荣府时好。"
黛玉心中一暖。贾玥是她在贾府中难得的知己,从不因她孤女身份而轻视,反而常常为她打抱不平。
"多谢妹妹挂念。"黛玉柔声道,"听说妹妹近日在学画?"
贾玥眼睛一亮:"可不是!我正想请姐姐指点呢。"她挽着黛玉的手臂往花园方向走,"今日请了几位相熟的姐妹来赏菊,咱们先去水榭坐坐,她们一会儿就到。"
宁国公府的花园虽不如荣国公府广富丽堂皇,但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韵味。水榭建在一片人工湖上,四周菊花盛开,黄白紫红,煞是好看。
贾玥命人上了茶点,亲自为黛玉斟了一杯菊花茶:"这是我自己晒的,加了蜂蜜,最是润肺。林姐姐尝尝。"
黛玉轻啜一口,只觉清香满口,甜而不腻,不由赞道:"妹妹好手艺。"
贾玥得意地眨眨眼:"我还会酿桂花酒呢,等林姐姐大婚时,我定要送上一坛。"
黛玉闻言,脸上顿时飞红,低头摆弄手中的帕子。贾玥见状,凑近悄声道:"林姐姐别害羞。五哥人品才学都是极好的,比那..."她突然住口,意识到失言。
黛玉知道她想说什么——比那宝玉强多了。自从定亲后,她反而很少想起宝玉,偶尔念及,也只当是儿时玩伴罢了。贾琤的稳重体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林姐姐知道吗?"贾玥转移话题,"昨日荣国公府的老太君得知你与五哥定亲的消息,气得摔了杯子呢。"
黛玉手中茶盏一颤,几滴茶水溅在衣袖上。紫鹃连忙上前擦拭。
"这...父亲还未曾告诉我。"黛玉蹙眉。虽然料到荣国公府会有反应,但没想到外祖母会如此失态。
贾玥压低声音:"是环哥儿告诉我的。昨日他去请安,正碰上老太君发火,说什么'好一个林如海,竟不跟我商量就定了黛玉的亲事,是不把我这个岳母放在眼里',还骂林姑父忘恩负义呢。"
黛玉脸色发白。她早知外祖母对她好是另有所图,但亲耳听到这些,还是心如刀割。
贾玥见状,连忙握住她的手:"林姐姐别难过。要我说,林姑父做得对。荣国公府那些人,表面疼你,背地里...哼!"她年纪虽小,却看得通透,"林姐姐如今有了好归宿,又回到自己家中,再不必看他们脸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