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旁伺候的青衣大宫女哽咽着道:“公主有所不知,并非是奴婢等伺候不周,太后病重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请太医来诊脉,也纷纷摇头,只说,只说……”话未说完,那身着青衣的宫女开始无声哭泣起来,悲伤的氛围顿时萦绕在慈宁宫的殿堂里。
  受到这股情绪的感染,襄宁长公主心中也不安起来,对于宫女口中的未尽之言,既有期待也有畏惧。期待太后只是一时感染病症,日后总会好的,却又畏惧太后是时日无多。两相纠结之下,心中开始暴躁起来,心情也愈发不美妙了。
  忍不住对着宫女焦躁的追问:“只说什么你倒是说啊!太医到底说了什么母后只是一时生病了对不对,她不会有事的,你告诉本宫,是不是这样,是不是”急切的好似疯子一般,这样的襄宁长公主是众人未曾见过的,畏惧着襄宁长公主的威严,宫女们吓得瑟瑟发抖,无声的哭泣,无不告诉襄宁长公主,她是在自欺欺人。真相就摆在眼前,逃避是逃避不了的,终究还是需要去面对。
  隆兴帝恰好在此时走了进来,步履匆匆,见到襄宁长公主便询问道:“襄宁,这是怎么了,朕在慈宁宫外就听到你的声音了。”没等襄宁长公主回复,隆兴帝就走到了床榻边,直直的看到了太后脸色苍白的躺在床上,呼吸微弱,这可是让隆兴帝震惊了,亦是焦急的问道:“太后这是怎么了,昨天朕来慈宁宫的时候,太后不是好了很多了吗?还将来侍疾的皇后和妃嫔都打发了回去,为什么今日会变成这样?你们都是怎么伺候的!”
  太后虚弱的模样让隆兴帝龙颜大怒,恨的咬牙切齿,心中只想着发泄。
  哗啦啦,慈宁宫顿时跪倒一大片,宫人开口求饶道:“请皇上恕罪,奴婢们属实不知啊!”说完哐哐哐的磕头声,倒是惊醒了沉浸在悲伤中的襄宁长公主。
  襄宁眼含热泪,悲伤和懊恼涌上心头,“是我不好,若非我这身子不争气,也不会累得母后总是操劳,说不得母后的身子也不会如此。我却在母后病重之时,未能在床前尽孝,都是我的错。”满是懊悔的襄宁长公主浑身一软,跪在床前,向着太后的床榻缓缓膝行几步,来到太后的床前,颤抖着双手慢慢去握着太后的手,如玉般冰凉的触感让她心中顿时一凉,脑海中乱成一片。她鼓起勇气,将太后的手握在双手中,紧紧贴在脸颊旁,想要借此来温暖太后的手,就连自眼眶而出,顺着脸颊不断滑落的泪珠都被彻底忽视了。
  隆兴帝脚下也是一个踉跄,幸好被一旁伺候的太监扶住,心中亦是万分悲伤,只默默推开了搀扶着自己的小太监,视线紧紧盯着太后,不敢错过一丝一毫信息。
  室内陷入诡异的僵局,随着一阵小跑声,一位年迈的太医匆匆赶来,耳畔传来急促的喘息声,太医一见室内的两位主子,还没待喘口气,就连忙请安,一礼还未完成,就被隆兴帝打断,“行了,快免礼平身吧,太医,快来看看太后如何了,昨日不是已经好转了吗?如何今日又是如此模样”脸上神色有些急切,隆兴帝也很想知晓答案,带着希冀和期盼的望向太医。
  太医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箱,取出脉枕,搭上丝帕,静下心神来感受太后的脉象,随着若有若无的脉象自指间而来,太医的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虽然来时瞧见太后苍白的面色,以及隆兴帝和襄宁长公主急切的模样,心中大概有了一丝猜测,但到底没有经过验证,对此还抱有一丝希望。可如今,把出来的脉象却是让人彻底绝望了,哪怕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太医,也不得不虚咽了几口口水,太后这分明是’油尽灯枯之相啊!’
  这位不走运的太医暗道自己倒霉,呐呐不敢言语,缩着脖子瞧着隆兴帝和襄宁长公主的面色,心中懊恼不已,沮丧的想着:自己只怕是要命丧于此了,真是时也命也!
  襄宁长公主见太医不说话,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泪水汇聚在眼角,强忍着悲伤的追问:“太医,太后的身体究竟如何?不得隐瞒本宫,本宫要听实话。”
  太医面对襄,心中一紧,一咬牙回禀道:“请陛下、公主殿下恕罪,臣无能,太后……太后已当一下下跪请罪,头更是恨不得紧紧贴着地面,不敢打的脸色,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
  隆兴帝显然早已有所预料,只是苍白的脸伤,襄宁长公主显然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她无力的跌坐在地上,能,不可能,这不是真的,庸医,说不得是你诊错了,母后不会有帝求证:“皇兄,母后不会有事的,对不对?”
  隆兴帝走到床榻边,轻声安妹,猛然间,隆兴帝感觉双腿一紧,一看泣,他轻轻哀叹了一声,只能拍了拍襄宁长公主的肩头,以示抚慰。
  虽说襄宁长公主的话,是受了刺激所说,但隆兴帝也不是没有听进去,转头吩咐人去将太医院的太医都请来,哪怕有一丝希望,也不能放弃。
  不多时,一群太医列队而入,纷公主请安,隆兴帝微微点头示意,“都起吧,去给太前,轻声细语的讨论着自己的诊脉结果,一番商讨后,太医院主,臣等诊脉之后,所得结果均属一致,太后娘娘的凤体已然油尽灯枯,只怕……”话没说完,就,锐利的眼神,危险的气势,齐齐跪下。
  僵持了一会儿,隆兴帝看向跪在一旁的太医们,询问起来:“朕想知道,太后可还能清醒过来”
  太医院院判战战兢兢的回道:“回陛下,太后如今的状况,便是清醒,也只怕是……”回光返照,院判的未尽之语,隆兴帝和襄宁公主心中都很清楚,兄妹一人对视一眼,襄宁长公主眼中满满的不可置信,面上的犹疑不定,这些都被隆兴帝看在眼里。朕终究是长兄,又是帝王,这种时候还是得靠自己拿主意,罢了,便如此吧,日后如何暂且不论,眼下还需要拿定主意才是。
  隆兴帝正准备开口,便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皱起眉头,“怎么回事,是谁在慈宁宫喧哗”
  守在门口的夏守忠见陛下不悦,忙后退几步,出了殿内往外一瞧,皇后带着后宫的一众妃嫔正聚在殿外,依稀还能瞧见几位皇子妃陪在主位娘娘们身边。这人一多,可不就闹起来了。
  夏守忠急得满头大汗,小跑过去,没等开口劝,就被身着华服的宫装丽人打断,“夏公公,可是陛下传我等进去”
  一句劝解的话又被硬生生逼了回去,夏守忠心中也是一阵恼火,微微抬头准备瞧瞧是谁这般无礼,等瞧见了人反倒是消了气。你道这人是谁可不就是平日里深得隆兴帝宠爱的甄贵妃!因其母乃是隆兴帝乳母,颇为了解隆兴帝的喜好,又是照着元后的性情培养的甄贵妃,一入宫便极得帝宠。看在乳母的面子上,隆兴帝对甄贵妃十分宠爱,加之甄贵妃入宫前便被特地调养过身子,极易有孕,入宫多年,如今膝下一子一女,甄家更是得隆兴帝信任,管着织造司,这让甄贵妃更加不可一世,在后宫之中,甚至压的皇后喘不过气来,可谓是气焰嚣张。
  对于甄贵妃的无礼,不止是夏守忠,便是后宫众人也早已习惯,周皇后虽面色铁青,却也并未出言责怪,谁让甄贵妃得宠,只能压下心中的不满,日后再算这笔账。
  不过周皇后不怪罪,不代表会放任甄贵妃,她移步向前,面带焦急的询问起来:“夏公公,太后如今凤体如何了?陛下可有吩咐”
  甄贵妃见此撇了撇嘴,似是十分不屑周皇后的行为,一众妃嫔们都是沉默不语,但是眼中不时闪过的神色,便能知晓她们不过是在看热闹罢了。
  夏守忠打起精神,开始应对起后宫诸人,“好叫诸位娘娘知晓,太后凤体违和,陛下和襄宁长公主正在殿内。陛下并未有吩咐,奴才斗胆,还请诸位娘娘先静一静,奴才这就去回禀皇上,听候吩咐。”
  周皇后此时倒是镇定下来,和善的吩咐:“夏公公且先进去回禀,本宫在殿外等候陛下吩咐便是。”
  待夏守忠转身进入正殿,周皇后才收回凝视的目光,甄贵妃见此冷哼一声:“装模做样。”
  “你,”周皇后怒火中烧,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甄贵妃挑衅,哪怕是圣人也压不住火气。可是顾忌到殿内凤体违和的太后,以及此时心情怕是不太美妙的隆兴帝,到底是将怒火压了下去,硬生生扭转了目光,无视甄贵妃一脸挑衅的表情。
  第110章
  殿内一片寂静,夏守忠背上直冒冷汗,咬了咬牙缓缓来到隆兴帝跟前,弓着身子小心翼翼的回道:“回陛下,皇后娘娘和甄贵妃,以及众位主位娘娘们带着皇子妃在殿外侯着,想来是听闻太后娘娘凤体违和,又见慈宁宫招了太医,匆匆赶过来的,众位娘娘们也是担忧太后娘娘的凤体。”
  听闻皇后甄贵妃和一众妃嫔都候在殿外,隆兴帝不自觉皱起了眉头,显然是对她们在这种时候,还能吵闹起来十分不满。平日里闹腾也就罢了,如今太后已是油尽灯枯,隆兴帝心中悲伤不已,更是无法忍耐。
  索性袖子一挥,脸色铁青的道:“哼,真是胡闹,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慈宁宫也是她们能够喧哗的吗?不知所谓!夏守忠,传朕的旨意,让皇后和贵妃带着她们一起,去奉安殿为太后祈福,没事就不要随便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