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夏守忠蓦然心里一轻,他还正在烦心如何应对后宫的娘娘们呢!要知道后宫是最反复无常的地方,随时可能有人崛起,也随时可能有人跌落,对着后宫的娘娘们,该是什么一个态度,可是让夏守忠颇为头疼。
  这下好了,得了陛下的准话,直接照办便是,也无甚可为难的了,“是,奴才这就去。”夏守忠忙不迭的回了话,再次朝着殿外走去。
  眼瞅着夏守忠走了出去,隆兴帝才朝着襄宁长公主安慰道:“襄宁莫怕,母后她,只怕也是希望你能够好好的,若是知晓你这般伤怀,只怕心里也不好受,朕陪你一起等着。”
  于是,隆兴帝和襄宁长公主满是悲伤的守在床榻边,太医院院判正在为太后施针。隆兴帝到底是一位掌权多年的帝王,心性坚定,略一思索便做出了决定。
  对于隆兴帝的决定,襄宁长公主并未反驳,只是默默拂去眼角的泪珠。她心中也知晓,这是正确的决定,母后的身子只怕是真的没救了,若是不施以手段,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母后虚弱的沉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此时让太医们放手一搏,也不过是无可奈何,虽不能让母后减轻病痛,但至少可以让母后清醒过来,也能聆听母后临终心愿。想到这里,襄宁长公主眼角止不住眼泪,一滴一滴似露珠般滑落,滴在了地上,也滴进了心底。她暗暗发誓:哪怕再难企及,本宫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母后临终所愿,让母后不留下遗憾。
  不久,太医施施然拔出了针,起身恭敬的回话:“回禀陛下,公主殿下,臣已经给太后施过针了,不消片刻,太后便能醒来,只是这是在刺激太后的最后一点生机,之后太后只怕是没多少时间了。”哪怕心中害怕不已,太医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回话,生怕一个不注意就惹怒了隆兴帝,以致人头不保。唉,太医也不好做啊,这是在用生命去诊脉,诊出好消息倒也罢了,还能得些赏赐,也算是一件好事,但若是不走运,诊出不太妙的脉象来,那便随时可能人头落地。只消牵连自己一人也就罢了,就怕祸及家人,所以说,哪怕是太医,想娶个好媳妇儿也难哪。
  太医心中腹诽之言自然不为外人所知,隆兴帝的脸色依旧难看,此时倒也未曾牵连太医院一众太医,只是面无表情的道:“朕知道了,尔等先退下吧。”吩咐完之后,考虑到太后已是强弩之末,太医们还是得时刻侯着,便又补了一句:“且先在侧殿侯着,若有事,朕会再传召尔等的。”
  太医们互相撇了几眼,将目光聚在了太医院院判身上,院使年迈,已请旨准备告老还乡,左院判空缺,如今太医院高位只余一人,便是想躲都躲不掉。而被一众太医们推举的领头羊,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站出来,领着一众太医领了皇命,静悄悄的退出了大殿,往侧殿而去。太医们或在忧虑,亦或在庆幸逃过一劫,只是院判的脸上始终满是焦虑,一旁的同僚似是想问些什么,只是一瞧周围的环境,到底是闭上了嘴。
  襄宁长公主正默默守在床榻边,双手紧紧握着太后的手,想要温暖它。只是日薄西山,生机渐消,哪还能再恢复,只是白费功夫,借此安慰自己罢了。
  隆兴帝与襄宁长公主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太后,生怕错过了一丝动静,忽然,襄宁长公主觉察到自己握着的手似乎动弹了一下,目光转移到手中,但又没了动静,仿佛刚刚的一切都只是错觉。但下一刻真相告诉她,她的感觉并没有错,因为太后的眼皮颤抖了几下后,缓缓睁开!
  襄宁长公主立马注意到了,面带惊喜的呼唤:“母后!”隆兴帝靠近床榻边,轻,您终于醒了。”
  “呃……”自太后喉间发出一声轻吟,略有些嘶哑的声音传微微颦眉,脸上夹杂着痛苦和不舍,迷离的眼神,恍惚许久,
  太后似是定了定神,才很是勉强的抬起无力的双手,一左宁长公主,又压下喉间的阵阵痒意,儿,哀家怕是不行了,咳咳~”话音未落,便是一阵咳嗽声响起,许久才慢慢消失在耳畔,太待哀家去后,你们,你们兄妹两个,要,要好好的。尤其是皇帝,你要,哀家在九泉之下,才能瞑目。”
  听到太后的嘱托,隆兴帝也是红了眼眶,却默默仰着头。只有些哽咽的应道:“母后,放心吧,朕会保重自己,也会照看好襄宁的。”
  得到隆兴帝的回复,太后很是欣慰,嘴角浮起一抹笑意,似是很满足的模样。偏偏这般让襄宁长公主更是泣不成声,本以为母后会有其他遗愿交代,未曾想还是与自己和皇兄有关。
  。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中也再无遗憾,太后微微扬起的嘴角慢慢恢复,却在还剩一丝弧度时,骤然停止,牵住隆兴帝和襄宁长公主的双手无力的垂下去,双眼皮被疲倦的思想所牵绊,缓缓闭合,再也没有睁开……
  “母后~”一声慌张且无助的呼喊声响起,太后已然薨世,襄宁长公主趴在太后的床榻前痛哭流涕。隆兴帝见状也不好受,却也强忍着悲伤安抚着襄宁,但骤然失去母亲,襄宁长公主已经沉浸在失去至亲的痛苦与悲伤之中,难以自拔。
  不断悲切的痛苦,加之太后薨了带来的巨大打击,襄宁长公主终是受不住,哭晕了过去。
  看着趴在床榻前的襄宁长公主,突然间撅了过去,这可把隆兴帝吓坏了,太后才去世,这唯一的胞妹可不能再出了岔子,赶忙唤来太医诊脉。
  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案:受了太大的打击,刺激了身体,有些受不住,需得好生将养着。
  毕竟襄宁长公主年龄也不小了,若是再受刺激,怕是容易中风。
  这可让隆兴帝愈发严肃了,本就不爱笑的面上再也见不到一丝笑意,盯着太医院院判,焦急的吩咐:“朕将公主的病情交给你们来照看,务必照看好公主,若是有一丝差池,你们也跟着陪葬吧,可听明白了!”
  太医院院判咬了咬牙,脑子里面转了一圈,到底拿定了主意:“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会调理好公主殿下的身体,让公主殿下病情痊愈。”说罢深深俯首,以示决心,心中却难免庆幸,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喜乐大相径庭。
  慈宁宫里太监宫女的哭声渐渐响起,伴随着一阵阵丧钟声,太后薨世的消息越传越远。
  肃穆昏暗的奉安殿内,再不见往日的寂静清冷,三宫六院的后妃们带着自家儿媳将奉安殿挤得满满。
  人一多便容易引起矛盾,耳边不时传来窃窃私语。
  “太后是不是*不大好了。”
  “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这奉安殿真是人挤人,也不散开些,都凑在一起作甚。”
  皇后听着耳边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心中愈发不耐烦了,终是忍不住呵斥:“好了,都安静些!”
  随着皇后的呵斥声落下,泰安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突然转变的情况,诡异中带着几分尴尬,倒是令造成这般结果的皇后颇为满意。
  “既然陛下有令,让我等为太后祈福,那便遵从吩咐,照做就是了,尔等吵吵闹闹,成何体统!且都安心祈福吧,若是陛下有了其他吩咐,再行安排便是。谁若是有意见,那便找陛下说去吧!”说完便不再搭理众人,转头静下心来默默为太后祈福,作为不得陛下敬爱的皇后,后宫中又有备受恩宠的甄贵妃,在地位受到冲击之下,皇后向来是对隆兴帝唯命是从,好借此得到隆兴帝的敬重,坐稳这皇后之位。
  皇后的一番作态,众妃嫔们到底顾忌着隆兴帝,面上也不敢反驳。甄贵妃虽心中不屑一顾,但皇后扯着隆兴帝这面大旗,倒是让甄贵妃顾忌了一二。
  等到夏守忠让手下的小太监传来太后薨了的消息,皇后这才迅速的起身,转头叮嘱了一番,就匆匆忙忙撤回了自己的宫殿,换了一身素服来到灵堂前。
  第111章
  皇后来到慈宁宫时,太后的灵体已经更衣打理过了,换上了隆重的朝服,佩戴着诸多华贵的首饰,隆兴帝默默守在灵堂前。
  慈宁宫挂起了白帆,飘浮在空中,遮挡了光线,使得殿内略显阴暗,在昏暗的烛光衬托下,愈发阴森了。
  朝着隆兴帝行礼后,皇后目光在大殿内一转,竟没看到襄宁长公主,心中很是奇怪
  许是皇后□□探寻的目光提醒了隆兴帝,也可能是他心中不耐烦,直接捅破了谜底,“皇后,母后这里你看顾好,莫要让人扰了母后的安宁。还有襄宁,她受了刺激,晕了过去,正歇在侧殿,太医诊断她已经有中风的征兆,不可再受刺激,你千万照顾好她。”
  听到襄宁长公主险些中风,皇后还有些惊讶,不过她的教养和应变能力让她很快反应过来,微微点头应声:“是,请陛下放心,慈宁宫这里有臣妾在,襄宁长公主那边臣妾也会看顾好的。”
  “嗯,”隆兴帝发出了轻轻一声应和,若非皇后离得近,且耳朵好使,只怕是会忽略了过去。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逝世的母后和病倒的皇妹有了人看顾,隆兴帝终于可以放下后顾之忧,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