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想起戎马半生性格坚毅的贾代善,再想起风流大少贾赦,书呆子贾政,“荣国公府,也就那样了,不过到底是贾代善的子嗣,终归是要看他的面子,总不能让贾代善没有子嗣传承。”
听到这里,襄宁长公主揪着的心才算是放下来了些,好歹有了好意向,将来再努力努力,多劝劝,就会有好结果。
第108章
襄宁长公主见隆兴帝态度软了下来,有意放荣国公府一马,很有眼色的趁机捧场道:“也是多亏了皇兄顾念旧情,襄宁也知道荣国公府这些年来接连犯错,若依法处置,怕是他们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说罢哀叹一声,脸颊泛起一丝红晕,有些羞愧难当的低下了头:“偏偏他们姓贾,都是贾氏子孙,驸马临终前也是多有叮嘱,襄宁只能厚着脸皮来找皇兄说说情。只盼着法外容情,且饶他们一条性命,好叫荣国公府不至于血脉断绝,日后我便是见了驸马也算是有个交代了。”带着哽咽的话音落下,襄宁长公主拿起手中的帕子轻轻拭了拭眼泪,想起驸马的音容笑貌,心情不由得低落起来。
隆兴帝最是心疼这个妹妹,当初妹妹被许给定安侯世子,一个天生体弱多病的人,不知被嘲笑了多久,而后更是早早守了寡。好不容易出了孝期,另择了驸马,可贾代化到底比她大了许多,也是丢下襄宁他们孤儿寡妇的,就这么去了。
隆兴帝看着襄宁长公主这样,对她这股倔强劲儿感到头疼,前些年贾代化去世之后,隆兴帝就问过襄宁长公主,说是瞧着她一个人也没个伴,问她可愿意再改嫁,被襄宁长公主拒绝了。就连隆兴帝偶尔暗示襄宁长公主身边缺人可以多养两个,也被襄宁长公主再次拒绝了。
她明白皇兄是心疼她,若是她愿意,可以招些面首养在身边。大乾的公主郡主养面首的可不少,反正公主郡主们都有封地和食邑,也不靠驸马养活,自是怎么舒心怎么来。
可她心中放不下贾代化,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相伴一生,她也是很挑剔的。况且她连孙子都有了,若是养面首,到底让儿孙面上无光,怕引人非议,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压下心中的酸涩,襄宁长公主调整心态,想起自已带来的东西,嘴角微微抿起,戏谑的道:“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情了,我这次可是带了一样好东西来的,皇兄不如猜猜看”
这倒是引起了隆兴帝的兴趣,不知是何物,让襄宁特地提起想来不是一般的物件。
“朕一时半会还真猜不出来,皇妹可是又得了什么好物件,可别藏着,也给朕见识见识。”隆兴帝捋了捋胡须,目光中透着纵容的望向襄宁长公主。
襄宁长公主抬起手,借着宽大的袖子轻轻遮了遮嘴角的笑意,“皇兄惯会取笑我,您贵为帝王,富有天下,这些个物件在您面前又何谈稀罕呢?”
隆兴帝笑而不语,依旧满是纵容的任由襄宁长公主发挥。
襄宁长公主得意的挑了挑眉:“这可是皇兄想要很久的东西了,难得我大方一次,皇兄难道不想亲自来看一看,这份礼物绝对让你满意。”
“襄宁你就别卖关子了,朕十分期待你的礼物。”隆兴帝心中虽有所预料,但临到了,反而开始彷徨起来。
襄宁长公主朝着身后侍女低声吩咐,窸窸窣窣的声音在大殿内的回音极为模糊,让隆兴帝心中直挠痒痒。
等侍女再回来时,身后跟着个小太监,手中稳稳当当的捧着一盆盆栽,远远望去倒是看不太仔细。
等他们走近,侍女侧身避开,捧着盆栽的小太监站在殿内,隆兴帝打眼看去,果然如同他猜测的一般,花盆中可不是什么不知名的盆栽,而是他心仪已久的“素冠荷鼎”。
隆兴帝此时已然忘乎所以,目光被这株素冠荷鼎闹闹的吸引住了,洁白无瑕的莲瓣,仿佛九天玄女般清雅圣洁,青翠诱人的叶片,脉络清晰,在空中翩翩起舞。大殿中一缕淡淡的幽香在回旋,隆兴帝沉浸其中,襄宁长公主显然是感受到了隆兴帝激动的心情,也没着急打断,反而是静静的等着隆兴帝欣赏完,既然已经决定献上一盆素冠荷鼎,虽不是母株,可这等稀罕物儿,能培育出子株来也犹为不易,自是要换来最大的利益。
良久,隆兴帝才从眼前这株素冠荷鼎上挪开眼,不由得感叹道:“襄宁这份礼,可是送到朕心坎上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奇花,不错。说来,还是襄宁最懂朕。”
襄宁长公主坦然受下了这份夸赞,眉宇间透露着肆意张扬,不紧不慢的道:“皇兄过誉了,咱们兄妹之间,也不必说那些客套话。这花有几分稀罕,能博皇兄一乐,也算是尽了它的一份力。况且我这番来找皇兄求情可是有备而来的,这素冠荷鼎就是我的准备,皇兄以为如何?”襄宁长公主也不打哈哈,直接道出了自已的意图。
外,他们兄妹感情极好,两人之间一向直来直往,鲜少会找借口欺瞒。况且对于襄有猜测,故而倒是没有产生太大的情绪。
向虚指了指道:“你呀你,倒是一贯不见外。”说完自嘲的笑了笑,笑容中满是苦涩,“如今与了,孤家寡人,朕也算是品尝了其中滋味,呵!”这份苦
隆心底,尽力掩饰这一切,帝王啊,向来都是敏感多疑的,也是襄宁长公主会看眼色,将其中这个度把握的很准,才套。
襄宁长公主劝慰道:“皇兄乃天子,富有天下,何来孤寡之说。”一番妥帖的话让隆兴帝心中颇感安慰,不仅仅是对素冠荷鼎的欣喜,来自至亲的安慰与亲近也让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皇心情愉悦。
,也不曾拒绝自已的来意,襄宁长公主心中就有数了,此行应当是没有白来,想来不久就会一边,“皇兄,襄宁也许久不见母后了,如今倒是颇为想念,襄宁想先去慈事物繁忙,襄宁就不多打扰,便礼,见隆兴帝没有制止,便准备转身离去。
隆兴帝也想跟着一起去慈宁宫,他们也能一起聚一聚,太后身子愈发差了,他也想多陪伴太后。可惜身为皇帝,每日里都有许多折子要批阅,不时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与大臣们讨论商议,难得能有空闲时间,只好隔三差五的去一趟慈宁宫,也好不让自已留下遗憾,毕竟子欲养而亲不待,实乃人生一大憾事也。
见襄宁长公主这般迫不及待的想去慈宁宫,隆兴帝心中有些吃味,这简直就是用完就扔,荣国公府的事情朕不准备追究到底,就不与朕多聊两句了,真是太现实了。隆兴帝心中的酸涩襄宁长公主不得而知,不过就是知道了,襄宁长公主也不会做什么,反正在她心里,母后和皇兄,肯定母后更重要呀!
没见隆兴帝阻拦,襄宁长公主直接出了紫宸殿,一路走到了慈宁宫,刚步入宫门,就有小太监引路,踏进正殿内,太后正靠在座榻上,远远听见声响,只见一道模糊的人影慢慢逼近,上了年纪看东西有些模糊,倒时没有第一时间判断出来人的身份。
待到身影走近,太后凭借早已模糊的视线,这才认出了自已的亲女,微微朝襄宁长公主招了招手,襄宁长公主小步疾驰来到座榻前,瞧见太后这幅虚弱的模样,顿时红了眼眶,哽咽的道:“母后,您如何虚弱的这般严重,也未曾让人告知襄宁一声。”想起自已在母后卧床之际也未能亲自侍奉,反而在宫外一无所知,心中的愧疚猛然间爆发开来,再也压制不住,滚珠般的泪水滑落,滴在了衣襟上,也滴进了襄宁长公主的心里。
带着一股子懊恼和怨气,襄宁满脸肃然的看向太后身边伺候的宫人,似是在责怪这些宫人为何没有及时通知她,竟连太后病重的消息都敢瞒着。
太后哪能看着爱女这般哭泣,颤抖着伸出手,却因久病无力即将滑落,在这临危之际,襄宁公主的手握住了太后的手,顺着太后的意思,二人的手紧紧贴在了襄宁长公主脸颊一侧,太后见此脸上泛起一阵满意的笑,断断续续的安慰道:“莫,莫哭,有母后在呢,哀家的襄宁只要做个快快乐乐的公主就好!”说罢想起襄宁刚刚目光凶狠的看着自已身边伺候的人,顺带求情提了一句:“你也莫怪这些伺候的宫人,是哀家不让人通知你的,与她们无关,你也大病初愈,该多修养才是,莫要再染了哀家的病气。”
陆陆续续嘱咐完,太后就缓缓闭上了眼睛,连呼吸也衰弱了许多,这可把襄宁长公主给吓坏了。见太后一动不动,襄宁长公主挥手制止了欲往前凑的宫人,颤抖着伸出手,在太后颈侧感受着脉搏。确定能感受到脉搏,哪怕很是虚弱,都让襄宁长公主心中一松,紧绷的肌肉骤然松懈,瘫坐在座榻边,微微感应了一下,才发现自已后背已经湿透了。
第109章
襄宁长公主略缓了缓,也是被这骤然发生的一幕给吓坏了,定下心神,转头询问慈宁宫的宫人:“太医呢?可有着人去请太后近些时日都是如此吗?”
太后的样子看着也不像是一时之疾,襄宁想着自己这段时日也是大病初愈,母后怕让自己担忧,也没让人透漏几分消息,瞒的紧,倒是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注视着太后苍白的脸色,以及刚刚抬起手便耗尽了所有力气的状态,顿觉不是什么好现象,心中惶恐不安起来。
听到这里,襄宁长公主揪着的心才算是放下来了些,好歹有了好意向,将来再努力努力,多劝劝,就会有好结果。
第108章
襄宁长公主见隆兴帝态度软了下来,有意放荣国公府一马,很有眼色的趁机捧场道:“也是多亏了皇兄顾念旧情,襄宁也知道荣国公府这些年来接连犯错,若依法处置,怕是他们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说罢哀叹一声,脸颊泛起一丝红晕,有些羞愧难当的低下了头:“偏偏他们姓贾,都是贾氏子孙,驸马临终前也是多有叮嘱,襄宁只能厚着脸皮来找皇兄说说情。只盼着法外容情,且饶他们一条性命,好叫荣国公府不至于血脉断绝,日后我便是见了驸马也算是有个交代了。”带着哽咽的话音落下,襄宁长公主拿起手中的帕子轻轻拭了拭眼泪,想起驸马的音容笑貌,心情不由得低落起来。
隆兴帝最是心疼这个妹妹,当初妹妹被许给定安侯世子,一个天生体弱多病的人,不知被嘲笑了多久,而后更是早早守了寡。好不容易出了孝期,另择了驸马,可贾代化到底比她大了许多,也是丢下襄宁他们孤儿寡妇的,就这么去了。
隆兴帝看着襄宁长公主这样,对她这股倔强劲儿感到头疼,前些年贾代化去世之后,隆兴帝就问过襄宁长公主,说是瞧着她一个人也没个伴,问她可愿意再改嫁,被襄宁长公主拒绝了。就连隆兴帝偶尔暗示襄宁长公主身边缺人可以多养两个,也被襄宁长公主再次拒绝了。
她明白皇兄是心疼她,若是她愿意,可以招些面首养在身边。大乾的公主郡主养面首的可不少,反正公主郡主们都有封地和食邑,也不靠驸马养活,自是怎么舒心怎么来。
可她心中放不下贾代化,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相伴一生,她也是很挑剔的。况且她连孙子都有了,若是养面首,到底让儿孙面上无光,怕引人非议,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压下心中的酸涩,襄宁长公主调整心态,想起自已带来的东西,嘴角微微抿起,戏谑的道:“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情了,我这次可是带了一样好东西来的,皇兄不如猜猜看”
这倒是引起了隆兴帝的兴趣,不知是何物,让襄宁特地提起想来不是一般的物件。
“朕一时半会还真猜不出来,皇妹可是又得了什么好物件,可别藏着,也给朕见识见识。”隆兴帝捋了捋胡须,目光中透着纵容的望向襄宁长公主。
襄宁长公主抬起手,借着宽大的袖子轻轻遮了遮嘴角的笑意,“皇兄惯会取笑我,您贵为帝王,富有天下,这些个物件在您面前又何谈稀罕呢?”
隆兴帝笑而不语,依旧满是纵容的任由襄宁长公主发挥。
襄宁长公主得意的挑了挑眉:“这可是皇兄想要很久的东西了,难得我大方一次,皇兄难道不想亲自来看一看,这份礼物绝对让你满意。”
“襄宁你就别卖关子了,朕十分期待你的礼物。”隆兴帝心中虽有所预料,但临到了,反而开始彷徨起来。
襄宁长公主朝着身后侍女低声吩咐,窸窸窣窣的声音在大殿内的回音极为模糊,让隆兴帝心中直挠痒痒。
等侍女再回来时,身后跟着个小太监,手中稳稳当当的捧着一盆盆栽,远远望去倒是看不太仔细。
等他们走近,侍女侧身避开,捧着盆栽的小太监站在殿内,隆兴帝打眼看去,果然如同他猜测的一般,花盆中可不是什么不知名的盆栽,而是他心仪已久的“素冠荷鼎”。
隆兴帝此时已然忘乎所以,目光被这株素冠荷鼎闹闹的吸引住了,洁白无瑕的莲瓣,仿佛九天玄女般清雅圣洁,青翠诱人的叶片,脉络清晰,在空中翩翩起舞。大殿中一缕淡淡的幽香在回旋,隆兴帝沉浸其中,襄宁长公主显然是感受到了隆兴帝激动的心情,也没着急打断,反而是静静的等着隆兴帝欣赏完,既然已经决定献上一盆素冠荷鼎,虽不是母株,可这等稀罕物儿,能培育出子株来也犹为不易,自是要换来最大的利益。
良久,隆兴帝才从眼前这株素冠荷鼎上挪开眼,不由得感叹道:“襄宁这份礼,可是送到朕心坎上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奇花,不错。说来,还是襄宁最懂朕。”
襄宁长公主坦然受下了这份夸赞,眉宇间透露着肆意张扬,不紧不慢的道:“皇兄过誉了,咱们兄妹之间,也不必说那些客套话。这花有几分稀罕,能博皇兄一乐,也算是尽了它的一份力。况且我这番来找皇兄求情可是有备而来的,这素冠荷鼎就是我的准备,皇兄以为如何?”襄宁长公主也不打哈哈,直接道出了自已的意图。
外,他们兄妹感情极好,两人之间一向直来直往,鲜少会找借口欺瞒。况且对于襄有猜测,故而倒是没有产生太大的情绪。
向虚指了指道:“你呀你,倒是一贯不见外。”说完自嘲的笑了笑,笑容中满是苦涩,“如今与了,孤家寡人,朕也算是品尝了其中滋味,呵!”这份苦
隆心底,尽力掩饰这一切,帝王啊,向来都是敏感多疑的,也是襄宁长公主会看眼色,将其中这个度把握的很准,才套。
襄宁长公主劝慰道:“皇兄乃天子,富有天下,何来孤寡之说。”一番妥帖的话让隆兴帝心中颇感安慰,不仅仅是对素冠荷鼎的欣喜,来自至亲的安慰与亲近也让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皇心情愉悦。
,也不曾拒绝自已的来意,襄宁长公主心中就有数了,此行应当是没有白来,想来不久就会一边,“皇兄,襄宁也许久不见母后了,如今倒是颇为想念,襄宁想先去慈事物繁忙,襄宁就不多打扰,便礼,见隆兴帝没有制止,便准备转身离去。
隆兴帝也想跟着一起去慈宁宫,他们也能一起聚一聚,太后身子愈发差了,他也想多陪伴太后。可惜身为皇帝,每日里都有许多折子要批阅,不时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与大臣们讨论商议,难得能有空闲时间,只好隔三差五的去一趟慈宁宫,也好不让自已留下遗憾,毕竟子欲养而亲不待,实乃人生一大憾事也。
见襄宁长公主这般迫不及待的想去慈宁宫,隆兴帝心中有些吃味,这简直就是用完就扔,荣国公府的事情朕不准备追究到底,就不与朕多聊两句了,真是太现实了。隆兴帝心中的酸涩襄宁长公主不得而知,不过就是知道了,襄宁长公主也不会做什么,反正在她心里,母后和皇兄,肯定母后更重要呀!
没见隆兴帝阻拦,襄宁长公主直接出了紫宸殿,一路走到了慈宁宫,刚步入宫门,就有小太监引路,踏进正殿内,太后正靠在座榻上,远远听见声响,只见一道模糊的人影慢慢逼近,上了年纪看东西有些模糊,倒时没有第一时间判断出来人的身份。
待到身影走近,太后凭借早已模糊的视线,这才认出了自已的亲女,微微朝襄宁长公主招了招手,襄宁长公主小步疾驰来到座榻前,瞧见太后这幅虚弱的模样,顿时红了眼眶,哽咽的道:“母后,您如何虚弱的这般严重,也未曾让人告知襄宁一声。”想起自已在母后卧床之际也未能亲自侍奉,反而在宫外一无所知,心中的愧疚猛然间爆发开来,再也压制不住,滚珠般的泪水滑落,滴在了衣襟上,也滴进了襄宁长公主的心里。
带着一股子懊恼和怨气,襄宁满脸肃然的看向太后身边伺候的宫人,似是在责怪这些宫人为何没有及时通知她,竟连太后病重的消息都敢瞒着。
太后哪能看着爱女这般哭泣,颤抖着伸出手,却因久病无力即将滑落,在这临危之际,襄宁公主的手握住了太后的手,顺着太后的意思,二人的手紧紧贴在了襄宁长公主脸颊一侧,太后见此脸上泛起一阵满意的笑,断断续续的安慰道:“莫,莫哭,有母后在呢,哀家的襄宁只要做个快快乐乐的公主就好!”说罢想起襄宁刚刚目光凶狠的看着自已身边伺候的人,顺带求情提了一句:“你也莫怪这些伺候的宫人,是哀家不让人通知你的,与她们无关,你也大病初愈,该多修养才是,莫要再染了哀家的病气。”
陆陆续续嘱咐完,太后就缓缓闭上了眼睛,连呼吸也衰弱了许多,这可把襄宁长公主给吓坏了。见太后一动不动,襄宁长公主挥手制止了欲往前凑的宫人,颤抖着伸出手,在太后颈侧感受着脉搏。确定能感受到脉搏,哪怕很是虚弱,都让襄宁长公主心中一松,紧绷的肌肉骤然松懈,瘫坐在座榻边,微微感应了一下,才发现自已后背已经湿透了。
第109章
襄宁长公主略缓了缓,也是被这骤然发生的一幕给吓坏了,定下心神,转头询问慈宁宫的宫人:“太医呢?可有着人去请太后近些时日都是如此吗?”
太后的样子看着也不像是一时之疾,襄宁想着自己这段时日也是大病初愈,母后怕让自己担忧,也没让人透漏几分消息,瞒的紧,倒是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注视着太后苍白的脸色,以及刚刚抬起手便耗尽了所有力气的状态,顿觉不是什么好现象,心中惶恐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