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贾啟张了张嘴准备反驳,临到了却又憋了回来,只是整个人气呼呼的,似乎很不服气。
这幅模样可是让沈氏乐坏了,许久不曾看见自家老爷这幅傲娇的模样了,倒是甚是想念。
贾啟三人的想法襄宁长公主自是不知的,哪怕她知晓了也不过一笑而过。
因着明日里的安排,外面天一黑,襄宁长公主就开始洗漱,预备上床休息了,再有天大的事儿,也得等到明天。
日落月升,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第107章
清晨,冉冉喧嚣声自街道响起,雾气慢慢升腾,三三两两的人影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宁国公府大门外悬挂着的灯笼隐隐约约映射出浅浅的光芒,随着“嘎吱嘎吱”的声音,大门被缓缓推开,几个小厮慢慢从门中走出,不时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瞧着仿佛没有睡醒一般。
瞧着众人散漫的样子,其中一个貌似是管事的人发话了:“瞧瞧,瞧瞧你们都像什么样,一个个无精打采的。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若是在主子们面前丢脸,你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这一番敲打倒是让众人都清醒了些,其中一个长相略显精明的小厮朝着管事讨好的笑道:“管事您就放心吧,今日是府里老爷们上朝的日子,咱们心里都有数呢!”
门房上的小厮也都是府里的家生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心中自然有数。今日正是大朝会的日子,府上几位老爷俱都在朝为官,虽说四老爷和五老爷外放了,可府上国公爷和二老爷三老爷都在京中为官,且品阶不低,可都是要上朝的,小厮们哪里敢懈怠。
管事也是府中的老人了,只是例行敲打一番,心中自然清楚他们不敢松懈,不过这该敲打还是要敲打的,省的这群小子仗着资历,油滑难管教。
管事见众人都打起了精神,自己的敲打达到了效果,也就不过多苛责了。冷眼瞧着时辰也差不多了,当即让一众小厮准备起来,可别在老爷们面前出了岔子,那可就麻烦大了,当即结束话题催促起来:“行了行了,都去各司其职,可别耽误了主子们的事情。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让本管事发现谁失职,必然报给大管家,到时候可别怪我不留情面!”话音一落,小厮们立马便散开,走到自己的位置做起事来。
不一会儿,贾攸兄弟三人并排走来,早有眼尖的小厮去马棚将马牵了过来,三人一到门口便上了马,挥舞着马鞭,渐行渐远……
襄宁长公主估算着时辰,想着按照以往的时间来说也差不多了,转头吩咐道:“素梅,瞧着时候也差不多了,想来这时候皇兄也该下朝了,你将昨日收拾好的东西带上,尤其是那盆素冠荷鼎,可不能落下,咱们进宫去给皇兄请安去。”说完面上带着一丝迷惘,也不知这一趟可会顺利,唉!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入了宫门,坐着由隆兴帝御赐的轿撵,襄宁长公主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紫宸殿前。扶着素梅站在紫宸殿外,襄宁长公主心中一时倒有些激动,许久不曾见到皇兄,到是有些近乡情切,也不知皇兄身子可都还好
等小太监通传过后,紫宸殿大太监夏守忠亲迎了出来,还未走近,便打了个千,边行礼作揖的恭迎:“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愿公主福寿安康。”
襄宁长公主见着皇兄身边的大太监如此客气,也是笑道:“夏公公快请起。本宫也有一段时日未曾进宫了,不知皇兄进来可好?”
面对襄宁长公主的询问,夏守忠直答道:“请公主殿下放心,陛下近来一切都好。殿下快请进,许久不曾见您,奴才一时间多嘴了两句,请您别放在心上,您快请进,陛下正等着您呢!”
襄宁长公主也不曾拒绝,由着夏守忠在前面领路,缓缓步入了紫宸殿。待一来到隆兴帝面前,襄宁长公主瞅着皇兄那略显苍老的面庞,也是十分难过。未曾想一段时间不见,皇兄居然苍老了许多,也是怪我身子不争气,偏偏病了一场,没能进宫,唉!
“皇兄……”还未等襄宁长公主行礼,便被隆兴帝匆忙扶起。
隆兴帝同襄宁长公主之间感情极为深厚,许久未见,又想着她大病初愈,并未要她行大礼,将人扶起后反而关切的问道:“皇妹不必多礼,快请起,一段时日不见皇妹消瘦了许多,可是太医照看不周”隆兴帝冷眼瞧着襄宁长公主那略显宽大的衣服,以及瘦削的身姿,顿时满腹的怜惜之情喷涌而出。
襄宁长公主微微一笑:“皇兄说的哪里话,宫里的太医自是周到的,只是到底不年轻了,这病了一场,身子一时间没有养回来罢了。”
隆兴帝瞥见襄宁长公主眼角的一丝皱纹,想起自己半白的头发,不由得感叹:岁月不饶人呐!
“皇妹还是要多保重身子,母后年纪大了,可受不住刺激,你这一场病,可朕平日里忙于公务,也无法,皇妹平日里若是无事,也可多进宫陪陪母后。虽然母后不说,但是朕知道她想你了,盼着见到你。”隆宁长公主,太后年纪大了,,隆兴帝也是担忧不已。
中,太后的悉心关怀,顿时热泪盈眶,嘴唇微微颤动:“是我不争气,
泪,心中也不是滋味,再一看她这幅自责的模样,又哪里还能责怪她呢。
“罢了罢了,可莫要再哭了,都哭成小花猫了,母后若是看到了,可不得认为是朕欺负你了,那可就冤枉喽~”隆兴帝故作奇怪的语气,逗得襄宁长公主露出了笑意,二人相视一笑。
幼时襄宁长公主不高兴,隆,襄宁长公主也很吃这一套,只要隆兴帝一逗她,必然忍不住。
如此情景倒是让两人回忆起多年前的那种氛围,好似隆兴帝还未登基时一般自在,两人只是兄妹,之间并不掺杂着其它的利益,那种最为纯粹的感情可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可惜人都是会变得,他们再也回不到那般单纯的模样了。
待二人叙过旧,襄宁长公主才慢慢切入正题,她轻*声试探道:“皇兄,不知荣府的小子,您是准备如何处置”问完后,襄宁长公主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隆兴帝,试图从他脸上瞧出些破绽来,可惜,早有准备的隆兴帝哪能就这么漏了馅。
想起贾家,隆兴帝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自代善去后,家中小辈是越发不成器了,唉!
不过想起先太子,以及成年的皇子们,这些年明争暗斗,弄得朝堂上乌烟瘴气,便觉得太优秀了也不好,也是够双标的。
不过隆兴帝也未曾直接回答,反而是看着襄宁长公主,似是在催促她继续说下去,也是想听一听襄宁长公主的想法,毕竟还想从襄宁长公主手中讨要素冠荷鼎,总得知道她的底线不是。
见隆兴帝如此模样,襄宁长公主也不遮着掩着了,“想来皇兄也是知晓的,含玉而生不过是后宅妇人的手段罢了,也是昏了头,什么手段都敢使。刚出生的婴儿,哪有那般天赋异禀,含着那雀卵大小的宝玉,也不怕那孩子吞了下去,可真真是造孽呀!”
隆兴帝赞同的点了点头,“朕已经派人去查过了,确实有些可疑,不过那宝玉瞧着确实不凡,又找不到出处,朕心中也是百般疑惑,还未能得解。”
隆兴帝也是期待着能从襄宁长公主口中得到答案,这件事情也令他好奇不已,若是有个结果,也能安下心来,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其实襄宁长公主也没查到那宝玉的由来,虽心中对此有些不解,可襄宁长公主并不认为有什么奇异之处,只怕是来路更隐蔽些,一时没能查到而已,只要用心去查,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但可不能这么回了隆兴帝,自己是来求情的,还不至于忘记自己的目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想先找个合适的借口搪塞过去,襄宁长公主面色不变,嘴上好话连天的吹捧道:“依我看,不过是来路隐蔽了些,想来不外乎是外面得来的亦或是压箱底的东西。宝物有灵,自己择主,若真是宝玉,那也应该选择皇兄才是,那只是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能做个什么。何况哪怕本宫是贾家妇,也无颜厚着脸皮夸赞,想来皇兄心中也是有数的,如今的荣国公府不过是强撑着架子的破落户罢了。”襄宁长公主毫不在意的揭露了荣国公府一直在隐藏的真相。
自先荣国公府过世后,贾赦和贾政都不是有出息的,府上的姑娘也没嫁的多好,提携不了娘家,只不过是一群败落了的勋贵,强打着四王八公的名号,撑起来的表面现象。实则荣国公府最厉害的也不过是史氏这个超品诰命的荣国公夫人,其他人更是不用提,若非史氏撑着,只怕荣国公府早就该改为一等将军府了。
隆兴帝带着既无奈又宠溺的眼生看了眼襄宁长公主,“你呀,到底荣国公府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劳的,若是贾代善还在……”
襄宁长公主也没打断隆兴帝,反而任由他回忆起当年与贾代善一起的趣事,回忆渐渐涌上心头。
同样是在这紫宸殿内,那个英武的少年请命出征,一脸坚定的道:臣请旨出战,为了大乾,为了陛下,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幅模样可是让沈氏乐坏了,许久不曾看见自家老爷这幅傲娇的模样了,倒是甚是想念。
贾啟三人的想法襄宁长公主自是不知的,哪怕她知晓了也不过一笑而过。
因着明日里的安排,外面天一黑,襄宁长公主就开始洗漱,预备上床休息了,再有天大的事儿,也得等到明天。
日落月升,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第107章
清晨,冉冉喧嚣声自街道响起,雾气慢慢升腾,三三两两的人影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宁国公府大门外悬挂着的灯笼隐隐约约映射出浅浅的光芒,随着“嘎吱嘎吱”的声音,大门被缓缓推开,几个小厮慢慢从门中走出,不时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瞧着仿佛没有睡醒一般。
瞧着众人散漫的样子,其中一个貌似是管事的人发话了:“瞧瞧,瞧瞧你们都像什么样,一个个无精打采的。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若是在主子们面前丢脸,你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这一番敲打倒是让众人都清醒了些,其中一个长相略显精明的小厮朝着管事讨好的笑道:“管事您就放心吧,今日是府里老爷们上朝的日子,咱们心里都有数呢!”
门房上的小厮也都是府里的家生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心中自然有数。今日正是大朝会的日子,府上几位老爷俱都在朝为官,虽说四老爷和五老爷外放了,可府上国公爷和二老爷三老爷都在京中为官,且品阶不低,可都是要上朝的,小厮们哪里敢懈怠。
管事也是府中的老人了,只是例行敲打一番,心中自然清楚他们不敢松懈,不过这该敲打还是要敲打的,省的这群小子仗着资历,油滑难管教。
管事见众人都打起了精神,自己的敲打达到了效果,也就不过多苛责了。冷眼瞧着时辰也差不多了,当即让一众小厮准备起来,可别在老爷们面前出了岔子,那可就麻烦大了,当即结束话题催促起来:“行了行了,都去各司其职,可别耽误了主子们的事情。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让本管事发现谁失职,必然报给大管家,到时候可别怪我不留情面!”话音一落,小厮们立马便散开,走到自己的位置做起事来。
不一会儿,贾攸兄弟三人并排走来,早有眼尖的小厮去马棚将马牵了过来,三人一到门口便上了马,挥舞着马鞭,渐行渐远……
襄宁长公主估算着时辰,想着按照以往的时间来说也差不多了,转头吩咐道:“素梅,瞧着时候也差不多了,想来这时候皇兄也该下朝了,你将昨日收拾好的东西带上,尤其是那盆素冠荷鼎,可不能落下,咱们进宫去给皇兄请安去。”说完面上带着一丝迷惘,也不知这一趟可会顺利,唉!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入了宫门,坐着由隆兴帝御赐的轿撵,襄宁长公主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紫宸殿前。扶着素梅站在紫宸殿外,襄宁长公主心中一时倒有些激动,许久不曾见到皇兄,到是有些近乡情切,也不知皇兄身子可都还好
等小太监通传过后,紫宸殿大太监夏守忠亲迎了出来,还未走近,便打了个千,边行礼作揖的恭迎:“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愿公主福寿安康。”
襄宁长公主见着皇兄身边的大太监如此客气,也是笑道:“夏公公快请起。本宫也有一段时日未曾进宫了,不知皇兄进来可好?”
面对襄宁长公主的询问,夏守忠直答道:“请公主殿下放心,陛下近来一切都好。殿下快请进,许久不曾见您,奴才一时间多嘴了两句,请您别放在心上,您快请进,陛下正等着您呢!”
襄宁长公主也不曾拒绝,由着夏守忠在前面领路,缓缓步入了紫宸殿。待一来到隆兴帝面前,襄宁长公主瞅着皇兄那略显苍老的面庞,也是十分难过。未曾想一段时间不见,皇兄居然苍老了许多,也是怪我身子不争气,偏偏病了一场,没能进宫,唉!
“皇兄……”还未等襄宁长公主行礼,便被隆兴帝匆忙扶起。
隆兴帝同襄宁长公主之间感情极为深厚,许久未见,又想着她大病初愈,并未要她行大礼,将人扶起后反而关切的问道:“皇妹不必多礼,快请起,一段时日不见皇妹消瘦了许多,可是太医照看不周”隆兴帝冷眼瞧着襄宁长公主那略显宽大的衣服,以及瘦削的身姿,顿时满腹的怜惜之情喷涌而出。
襄宁长公主微微一笑:“皇兄说的哪里话,宫里的太医自是周到的,只是到底不年轻了,这病了一场,身子一时间没有养回来罢了。”
隆兴帝瞥见襄宁长公主眼角的一丝皱纹,想起自己半白的头发,不由得感叹:岁月不饶人呐!
“皇妹还是要多保重身子,母后年纪大了,可受不住刺激,你这一场病,可朕平日里忙于公务,也无法,皇妹平日里若是无事,也可多进宫陪陪母后。虽然母后不说,但是朕知道她想你了,盼着见到你。”隆宁长公主,太后年纪大了,,隆兴帝也是担忧不已。
中,太后的悉心关怀,顿时热泪盈眶,嘴唇微微颤动:“是我不争气,
泪,心中也不是滋味,再一看她这幅自责的模样,又哪里还能责怪她呢。
“罢了罢了,可莫要再哭了,都哭成小花猫了,母后若是看到了,可不得认为是朕欺负你了,那可就冤枉喽~”隆兴帝故作奇怪的语气,逗得襄宁长公主露出了笑意,二人相视一笑。
幼时襄宁长公主不高兴,隆,襄宁长公主也很吃这一套,只要隆兴帝一逗她,必然忍不住。
如此情景倒是让两人回忆起多年前的那种氛围,好似隆兴帝还未登基时一般自在,两人只是兄妹,之间并不掺杂着其它的利益,那种最为纯粹的感情可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可惜人都是会变得,他们再也回不到那般单纯的模样了。
待二人叙过旧,襄宁长公主才慢慢切入正题,她轻*声试探道:“皇兄,不知荣府的小子,您是准备如何处置”问完后,襄宁长公主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隆兴帝,试图从他脸上瞧出些破绽来,可惜,早有准备的隆兴帝哪能就这么漏了馅。
想起贾家,隆兴帝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自代善去后,家中小辈是越发不成器了,唉!
不过想起先太子,以及成年的皇子们,这些年明争暗斗,弄得朝堂上乌烟瘴气,便觉得太优秀了也不好,也是够双标的。
不过隆兴帝也未曾直接回答,反而是看着襄宁长公主,似是在催促她继续说下去,也是想听一听襄宁长公主的想法,毕竟还想从襄宁长公主手中讨要素冠荷鼎,总得知道她的底线不是。
见隆兴帝如此模样,襄宁长公主也不遮着掩着了,“想来皇兄也是知晓的,含玉而生不过是后宅妇人的手段罢了,也是昏了头,什么手段都敢使。刚出生的婴儿,哪有那般天赋异禀,含着那雀卵大小的宝玉,也不怕那孩子吞了下去,可真真是造孽呀!”
隆兴帝赞同的点了点头,“朕已经派人去查过了,确实有些可疑,不过那宝玉瞧着确实不凡,又找不到出处,朕心中也是百般疑惑,还未能得解。”
隆兴帝也是期待着能从襄宁长公主口中得到答案,这件事情也令他好奇不已,若是有个结果,也能安下心来,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其实襄宁长公主也没查到那宝玉的由来,虽心中对此有些不解,可襄宁长公主并不认为有什么奇异之处,只怕是来路更隐蔽些,一时没能查到而已,只要用心去查,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但可不能这么回了隆兴帝,自己是来求情的,还不至于忘记自己的目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想先找个合适的借口搪塞过去,襄宁长公主面色不变,嘴上好话连天的吹捧道:“依我看,不过是来路隐蔽了些,想来不外乎是外面得来的亦或是压箱底的东西。宝物有灵,自己择主,若真是宝玉,那也应该选择皇兄才是,那只是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能做个什么。何况哪怕本宫是贾家妇,也无颜厚着脸皮夸赞,想来皇兄心中也是有数的,如今的荣国公府不过是强撑着架子的破落户罢了。”襄宁长公主毫不在意的揭露了荣国公府一直在隐藏的真相。
自先荣国公府过世后,贾赦和贾政都不是有出息的,府上的姑娘也没嫁的多好,提携不了娘家,只不过是一群败落了的勋贵,强打着四王八公的名号,撑起来的表面现象。实则荣国公府最厉害的也不过是史氏这个超品诰命的荣国公夫人,其他人更是不用提,若非史氏撑着,只怕荣国公府早就该改为一等将军府了。
隆兴帝带着既无奈又宠溺的眼生看了眼襄宁长公主,“你呀,到底荣国公府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劳的,若是贾代善还在……”
襄宁长公主也没打断隆兴帝,反而任由他回忆起当年与贾代善一起的趣事,回忆渐渐涌上心头。
同样是在这紫宸殿内,那个英武的少年请命出征,一脸坚定的道:臣请旨出战,为了大乾,为了陛下,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