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嫁京圈大佬,前夫气疯了 第299节
  一条不成文的孕妇绿色通道为许知意悄然开启,无论她去哪个科室调取资料或进行会诊,都一路畅通。
  院里甚至专门为她收拾出了一间带休息床的独立办公室,方便她随时小憩。
  那些曾经对她心存疑虑的年轻医生,如今都抢着帮她分担整理数据、撰写常规报告等非核心工作。
  这份善意如同一张温暖的网,将她牢牢托住。
  许知意心中感激,但这份温暖的重量,也无形中加剧了她肩上的压力。所有人都期待着她能创造奇迹,她又怎能辜负这份期待?
  这天深夜,关棋从医院接回许知意。
  她一沾上沙发就睡着了,眉头依然紧锁着,手里还攥着一支笔。
  关棋俯身,小心翼翼地将笔从她指间抽出,又轻轻为她盖上毯子。他坐在她身边,借着昏黄的落地灯光,安静地看着她的睡颜。
  许久,他轻声开口,像是在问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知意,我们结婚吧。”
  许知意在睡梦中似乎听到了,眼睫微颤,却没有醒来。
  第二天,关棋在她精神尚可的午休时间,再次郑重地提起了这件事。
  许知意正对着一堆年代久远的病理切片资料,闻言,她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神情却有些茫然,仿佛刚从另一个时空抽离出来。她看着关棋,片刻后,歉意地笑了笑:“好啊。可是……我真的没有时间。”
  她的目光扫过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图表,语气里满是无奈:“关棋,婚礼的事情,你来安排好不好?宾客名单、场地、流程……所有的一切,你决定就好。我只要到时候人出现就行。”
  她不是不在意,而是实在分不出哪怕一丝心神。
  关棋没有丝毫失落,反而如释重负地笑了。他要的,就是她这句话。
  “好,交给我。”
  他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坚定,“你什么都不用管,安心做你的事,我会给你一个最完美的婚礼。”
  关棋说到做到,立刻化身为全能的婚礼总策划。
  许知意在实验室里与细胞和数据较劲,他则在榕城最顶级的场所间穿梭。
  婚纱,他请来了知名设计师,根据许知意的身形和气质,加急定制。
  戒指,他飞了一趟比利时,亲自挑
  选了一颗无论净度还是切工都无可挑剔的钻石。
  婚宴场地,他几乎是一掷千金,直接包下了环球国际中心顶层的空中花园酒店,那里可以俯瞰整个榕城的夜景。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许知意是他关棋此生唯一的珍宝。
  筹备世纪婚礼的消息不胫而走,关棋忙得脚不沾地。
  陈景尧听闻后,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关总,听说你最近改行做婚庆了?怎么,一个人忙得过来吗?需不需要兄弟我搭把手?”
  关棋正为了邀请函的细节头疼,接到这个电话,竟没像往常一样怼回去,而是难得地嗯了一声。
  陈景尧立刻抓住了机会,主动请缨:“别的我不敢说,这迎来送往、处理人际关系的事,我可比你在行。医疗界的那些泰斗、学阀,还有媒体那边,我熟得很。你把需要邀请的名单给我,我保证给你办得妥妥帖帖。”
  第403章 研发初显锋芒
  关棋略一思索,便将这块最繁琐的事务交给了他。
  陈景尧果然没吹牛,他那张无往不利的交际网迅速发挥了作用。
  不过几天,那些平日里架子极大、极难邀请的医疗界权威人士,都纷纷表示会拨冗出席。
  媒体的采访请求也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既保证了婚礼的热度,又过滤掉了那些捕风捉影的八卦小报。
  效率之高,连关棋都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在某些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
  这边男人帮在为婚礼奔忙,另一边,夏未希则心疼起了自己的闺蜜。
  她挑了个周末,硬是把许知意从实验室里拖了出来。
  “许知意,你再这么下去,孩子生出来都得认识显微镜了!”
  夏未希不由分说地挽着她的胳膊,将她塞进车里,“走,逛街去!今天你的任务就是放松,花钱,别的什么都不许想!”
  两人在恒隆广场里漫无目的地闲逛。
  夏未希眼光毒辣,专挑那些设计时尚又材质舒适的孕妇装和软底平跟鞋,一件件地让许知意试。
  看着镜子里虽然腹部隆起、但气色在好友的陪伴下红润了些的自己,许知意紧绷的神经也确实放松了不少。
  不知不觉,两人逛到了母婴用品区。这里的一切都小巧、柔软、可爱得不可思议。
  小小的衣服,精致的奶瓶,还有各式各样的玩具,构成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界。
  许知意的脚步慢了下来,她拿起一只小小的、印着卡通长颈鹿的袜子,摩挲着。
  刚才还算明朗的眼神,渐渐蒙上了一层忧虑。
  她轻声对夏未希说:“未希,你看,这么多东西要准备,这么多事情要学。我现在工作这么忙,以后……我怕是没时间好好照顾孩子。你说,我会不会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那是深深的自责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夏未希闻言,一把将她手里的袜子拿过来,放回货架,然后拍了拍她的手背,眼神笃定。
  “瞎想什么呢?”
  夏未希的语气一如既往地爽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背后还有关棋呢,他现在恨不得把育儿百科全书给背下来,妥妥的超级奶爸预备役。再说了,你许知意是谁啊?读书拿第一,搞研究是把好手,我相信你肯定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问题不大,别自己吓自己!”
  朋友斩钉截铁的信任,像一股暖流,暂时驱散了许知意心头的阴霾。
  然而,当晚回到家,这份被暂时压下的焦虑,又被关棋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摆在了她面前。
  一顿丰盛又营养的晚餐后,关棋没有像往常一样拉着她看育儿节目,而是从书房里拿出了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递给了她。
  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写着,关先生与许女士未来家庭规划书草案。
  许知意疑惑地翻开。里面竟是关棋用商业计划书的格式,详细规划了孩子出生后的一切。
  从月子中心的筛选对比,到两人的育儿分工,他负责夜奶、换尿布等所有体力活。
  再到孩子的早期教育计划、兴趣培养方向,甚至连学区房的备选方案都列出了三个。
  每一页都逻辑清晰,考虑周全,充满了理科生的严谨和霸总的执行力。
  关棋在她身边坐下,柔声解释:“我看你最近总是不安心,就把能想到的都先计划出来。你看看,其实事情分摊开,并没有那么可怕。你只需要负责开心,负责健康,其他的一切,都有我。”
  他想用这份详尽的规划来打消她的顾虑,让她看到一个万事俱备、可控的未来。
  许知意一页页地翻看着,眼眶渐渐湿润。她知道,这是他能想到的,爱她的最好方式。她被这份深沉笨拙的爱意包裹着,感动得无以复加。
  可与此同时,这份沉甸甸的规划书,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即将扮演的那个“母亲”的角色有多么重要。每一个字,每一条规划,都让她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她靠在关棋的肩上,轻声说:“谢谢你,关棋。”
  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也请原谅我,此刻心中除了感动,还有一丝无法言说的惶恐。
  关棋那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家庭规划书,带来的感动与惶恐在许知意心中交织盘旋了一夜。
  第二天,当她重新踏入实验室,那份属于私人的情绪便被迅速压缩、封存,取而代之的是科研工作者的高度专注。
  “新型抗癌药研发项目”眼下正卡在一个关键瓶颈上,s-3a激酶的活性极不稳定。
  这种关键酶是药物能否精准靶向癌细胞的核心,可它在体外实验中脆弱得像个初生婴儿,活性衰减速度快得惊人,导致所有后续实验都无法进行。
  团队已经为此鏖战了近三周,各种稳定剂、缓冲液换了不下百种,结果大同小异。
  实验室里的气氛,也像那不争气的酶活性一样,一天比一天低迷。
  周一的例行研讨会上,气氛更是压抑到了极点。
  “不行,还是不行。昨晚的数据出来了,活性半衰期依然没超过三小时。”
  负责实验操作的组长王工有气无力地汇报着,厚厚的镜片也挡不住他眼底的血丝和挫败,“我们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会不会是这个方向本身就有问题?”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死水,激起一片低沉的附和。连项目组里最资深的刘教授都紧锁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或许我们该考虑备用方案了,在s-3a上耗费太多时间,风险太大。”
  会议室里,一股无形的放弃情绪正在蔓延。
  许知意一直安静地听着,指尖在一沓打印出来的文献资料上轻轻划过。
  她这几日几乎将全球所有关于激酶稳定性的研究报告翻了个底朝天,大脑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将无数看似无关的数据点串联、比对。
  直到刘教授的话音落下,她才抬起头。
  孕期的疲惫让她脸色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睛却清亮得惊人。
  第404章 新的突破
  “问题不在s-3a本身,也不在于稳定剂。”
  她的声音不大,却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问题出在我们对反应底物的预处理上。刘教授,王工,请看第17号文献,瑞士联邦理工发表的,关于磷酸化修饰对激酶空间构象的影响。”
  她将一份资料推到会议桌中央,大屏幕上同步切换出她早已标注好的段落。
  “我们一直沿用传统方案,在加入s-3a前,用磷酸酶处理底物。但这份报告指出,对于s-3a这类特殊结构的激酶,过度的去磷酸化反而会破坏其与底物结合的关键锚点,导致它变成一个不稳定的瞬时结构。我们不是在稳定它,而是在亲手拆掉它的支架。”
  一番话,掷地有声。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王工张了张嘴,脸上满是震惊。
  刘教授更是拿起桌上的文献,反复看了几遍,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质疑,慢慢转为恍然,最后化为一丝不易察的赞叹。
  这个细节,这个被所有人当成标准流程而忽略的步骤,竟然是症结所在。
  “你的意思是……”刘教授的声音有些干涩。
  许知意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迅速画出一个清晰的分子结构改良示意图,“改变预处理方式。保留底物c端7号位的磷酸基团,同时,将反应缓冲液的ph值从7,4微调至7,2。这样可以形成一个临时的盐桥,理论上能将酶的稳定时间延长至少72小时。”
  她提出的改良方向,大胆得近乎颠覆。
  这不仅是对现有方案的修正,更是对整个团队技术惯性的一次挑战。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忍不住小声嘀咕:“只调整一个ph值,保留一个磷酸基团,能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这太想当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