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嫁京圈大佬,前夫气疯了 第298节
  周一,许知意再次来到院长办公室。
  “院长,我考虑清楚了,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命,担任‘孕产妇疑难杂症研究小组’的组长。”
  院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们失望!”
  许知意继续说道,“我有一个请求。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我希望工作时间能有一定弹性,并且在团队组建和资源调配上,能得到院方的全力支持,确保研究效率的同时,也能兼顾我的身体。”
  “没问题!”院长一口答应,“这都是应该的!医院会为你配备最精干的团队,提供最好的资源保障。你的健康同样重要,我们会全力配合你的安排。”
  得到院长的承诺,许知意心中充满了干劲。
  接下来几天,许知意开始着手组建研究小组。
  她从各科室抽调了几名有经验、有热情的年轻医生和护士,又向医院申请了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和实验室。
  在整理医院历年来的医疗档案,为研究小组寻找方向时,许知意偶然发现了几宗被标记为原因不明或救治无效的陈年旧案。
  这些案卷都有些年头了,纸张微微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
  其中几起,都是孕晚期产妇突发急症,病情进展极快,最终母婴双亡的案例。
  当时的诊断五花八门,有说是重症肝炎,有说是感染性休克,还有的干脆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但仔细研读病历记录,许知意发现这些病例的早期症状和临床表现,与她这次成功救治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竟有几分诡异的相似之处。
  只是当时,或许是受限于认知水平,或许是缺乏关键的检查手段,这些孕妇最终都没能得到最准确的诊断和最有效的治疗。
  一个念头在许知意脑海中越来越清晰:这些被尘封的悲剧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共同的、未被发现的真相?如果能弄清楚这些,或许就能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
  第401章 孕期日常
  她将这些旧案仔细整理出来,眼神变得凝重而专注。
  这,或许就是她和她的研究小组,需要攻克的第一座堡垒。
  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她已经嗅到了挑战的气息,也感到了沉甸甸的使命。
  许知意担任孕产妇疑难杂症研究小组组长的日子,出乎意料地顺畅。
  白日里,她带领着团队梳理病例,讨论方案,条理清晰,颇有几分运筹帷幄的意味。
  那些年轻的医生护士,起初或许还有些疑虑,但很快就被她的专业和投入所折服。
  到了晚上,一踏进家门,迎接她的便是关棋温热的毛巾和精心准备的孕妇餐。
  他从不问她工作上的细节,只在她眉宇间染上疲惫时,用宽厚的手掌轻轻按摩她的太阳穴,或者在她对着一堆文献蹙眉时,默默端来一杯温热的牛奶。
  孕期生活忙碌,却也因这份细致的关怀而显得格外温馨幸福。
  随着孕肚一天天明显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做准备,成了两人生活中最甜蜜的议程。
  周末,关棋便会牵着许知意的手,穿梭在各大母婴用品店。
  “这个小床怎么样?实木的,看着结实。”
  关棋指着一款原木色的婴儿床,仔细研究着说明。
  许知意笑着摇头:“太大了,我们卧室放着占地方。而且你看这护栏间隙,宝宝小手小脚容易卡住。”她指着另一款设计更精巧的,“这个就不错,功能多,下面还能储物。”
  关棋立刻点头如捣蒜:“听你的,你专业。”
  两人又对着一排排奶瓶、尿布、小衣服研究起来,关棋拿着个小巧的硅胶奶瓶,一脸新奇:“这东西这么软,能结实吗?”
  许知意被他认真的傻样逗乐了:“这是仿母乳设计,对新生儿友好。放心吧,质量都有保证。”
  看着关棋一个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刻却为了一个奶嘴的材质而煞有介事地研究半天,许知意心中暖流涌动,对未来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夏未希和陈景尧这对准干爹干妈也热情高涨。
  夏未希不知从哪儿搜罗来一堆育儿书籍和经验分享,时不时就给许知意发些重点笔记。
  陈景尧则更实际,直接问需要什么进口的、不好买的营养品或者婴儿用品,他有渠道。
  一次小聚,夏未希拍着胸脯:“知意,你放心生!我和老陈,绝对是这孩子最靠谱的干爹干妈!以后带孩子这种体力活,包在我们身上!”
  陈景尧也笑着附和:“是啊,许医生,以后孩子在榕城,绝对横着走。”
  许知意哭笑不得:“你们俩可别把孩子带歪了。”
  话虽如此,朋友们的这份心意,却让她倍感温暖,友情在共同的期待中愈发深厚。
  孕中期的产检如期而至。医生仔细检查后,笑着对许知意说:“许医
  生,胎儿发育一切良好,非常健康。不过,你现在虽然工作弹性,但毕竟还在一线,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户外散步,或者尝试一下孕期瑜伽,对你和宝宝都有好处。”
  许知意点头应下,心里也盘算着调整作息。
  关棋将医生的话记在了心上。
  没过几天,他就神秘兮兮地宣布,周末要带许知意去一个山清水秀,绝对放松的地方短途旅行。
  那是一处离榕城不远的温泉度假村,掩映在竹林深处,空气清新得能洗涤肺腑。
  关棋包下了一间带私汤的院落,两人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工作的纷扰,彻底沉浸在宁静的二人世界里。
  白天,他们手牵手在山间小径上散步,呼吸着草木的芬芳;夜晚,则在温热的泉水中放松身心,喁喁私语。
  许知意靠在关棋怀里,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甜蜜与安宁。
  假期结束,许知意再次投入到研究小组的工作中。那些泛黄的旧案依旧是她关注的重点。
  这天下午,她在整理一批被转移到地下档案室的陈旧医疗记录时,手指拂过一个牛皮纸袋,袋口用棉线潦草地系着,标签上只写着检验科封存-15年。
  她心头一动,解开绳线,里面竟是一叠薄薄的报告,以及几张模糊不清的显微镜照片。
  最上面的一份报告,抬头写着病理组织培养及菌种鉴定初步报告。
  她快速浏览下去,当看到报告中提及一种罕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变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及耐药性的描述时,瞳孔骤然收缩。
  报告的日期,恰好与她之前重点关注的几起孕产妇不明原因死亡案例的时间高度吻合。
  这份报告,像一道惊雷劈在她脑海。如果这些孕妇的死因,真的与这种罕见的、可能被当时医疗水平所忽略的病菌有关,那这背后牵扯的,恐怕不仅仅是医疗认知局限那么简单。
  是当年的检测手段不足以识别,还是……有人刻意隐瞒了什么?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心头。
  许知意感到一阵寒意从背脊升起。
  她迅速将报告和照片收好,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才将牛皮纸袋重新塞回了档案架的深处,但位置却暗暗记下。
  这件事,她必须查清楚,但不能声张。研究小组的工作已经够引人注目,若再添上这桩陈年疑案的调查,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
  她决定,先利用业余时间,暗中搜集更多线索。
  关棋很快察觉到了许知意的变化。
  她晚上看育儿书的时间少了,常常会在书房待到很晚,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不再是医学文献,而是一些加密的文档和零散的资料。
  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将她爱喝的花草茶换成了安神的配方,在她伏案时,轻轻为她披上一件薄毯。
  他知道许知意有自己的坚持和追求,虽然担心她的身体,但他更愿意相信她,并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一次,许知意和夏未希喝下午茶,聊起研究小组的进展,不经意间感叹了一句:“有些陈年旧案,资料缺失得厉害,想要还原真相,真是大海捞针。”
  第402章 孕期重压
  夏未希是什么人,在医药圈里摸爬滚打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
  她啜了口咖啡,状似随意地问:“哦?什么旧案这么棘手?连你这位新晋的‘神探女医’都觉得难办?”
  许知意笑了笑,含糊道:“没什么,就是一些年代久远的疑难病例,想看看能不能总结出些规律。”
  夏未希深深看了她一眼,没再追问,但眼神里却多了几分了然。
  她隐约感觉到,许知意这看似平静的研究工作背后,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澜。
  日子在忙碌的研究、甜蜜的期待和暗流涌动的调查中悄然滑过。
  腹中的小生命一天天长大,给予许知意无限的力量和勇气。
  她知道,前方的路或许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无论是作为一名医生,还是作为一位准母亲,她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幸福与危机并存,而她,甘之如饴,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自从发现那份尘封的检验报告后,许知意的世界被无形地分成了两半。
  一半是阳光下的温馨与期待,另一半则是阴影里的探寻与紧绷。这种割裂感,在她回到医院后变得愈发强烈。
  榕城中心医院对她的重视,随着孕产妇疑难杂症研究小组的成立达到了顶峰。
  紧接着,院里又将另一项核心任务,新型抗癌药研发项目的部分关键数据分析,也交到了她手上。
  两大项目压身,许知意的办公室几乎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深夜的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的细胞世界与电脑屏幕上滚动的代码,成了她最常面对的风景。
  孕中期的嗜睡和疲惫,被高强度的工作无情地碾压。
  许知意的脸颊肉眼可见地清减了些,若不是孕肚的弧度日益明显,旁人几乎要忘了她是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孕妇。
  偶尔在实验间隙,她会下意识地抚上小腹,感受着那一下下有力的胎动,心中既是慰藉,又是挥之不去的焦虑。她怕自己的殚精竭虑,会影响到这个脆弱的小生命。
  关棋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当初豪掷千金投资医院,初衷是为她铺就一条平坦顺遂的道路,让她能随心所欲地做研究,不必为生计和人情所累。
  可如今,这份投资反而成了将她推向更高压位置的催化剂。
  他没办法插手她的工作,只能在她身后,筑起一道最坚固的后勤防线。
  接送她上下班成了雷打不动的日程。
  清晨,车里备着温热的早餐奶。
  深夜,他会算好时间等在医院门口,一上车,就能喝到温度刚好的安神汤。
  她日常所需的营养餐,从食材采购到烹饪手法,全都由他亲自把关,精准到每一克的营养配比。
  医院高层和同事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