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江既皑从头到尾没有发表过意见,老王自由发挥,一会儿说“哎呀小伙子你头发硬,不能太短,毛刺儿点好,把头皮盖住”,一会儿又说“你咋不理我?我们不沟通吗?”
  最后见江既皑实在不说话,他也不冷场,自夸着说自己这辈子就剪过这么一种头,闭着眼都能把潘长江剪成郭富城。
  江既皑二十岁,当笑话听。
  宋啸二十四岁,当大饼吃。
  老王说没见过这么劲的脸,也少见这么润的头,得好好剪,自说自话就剪了一堂课的时间,末了让他自己去门口水龙头底下冲头。
  江既皑弯着腰拿着水管随便划拉了两下,站起身拿毛巾把水擦干。
  宋啸站在门口看了两眼,又走进看了七八眼。半晌,他咬牙切齿道:“他妈的啥好事都让你摊上了。”
  说完转身就去找老王了。
  “爷,不用把我剪成郭富城,剪成谢霆锋就行。”宋啸说。
  他觉得他和江既皑之间的差距等于谢霆锋和郭富城。
  老王说放心,那是他闭着眼的水平,现在他睁着眼,能给他剪成女儿国那集里的唐僧。
  宋啸郑重其事地点头,把头交给了剃头匠老王。
  关于寸头这种发型,怎么说呢,老王理解年轻人有想法,还给换了个名字,现在都兴这么叫,在他们以前这种头都叫平头。
  他比一般的剃头匠要高端那么一点,年轻的时候在上海火车站门口学的手艺,时尚之都嘛,所以他会根据顾客的脸型和头型稍加改善,譬如江既皑那种,他就很满意。
  至于宋啸,也不错,虽然头没有那么圆,但眼窝挺深,脑门子宽了点,额前多留几厘米就行了。
  这小伙子也挺帅,在老王眼里帅哥都一样,要不就按刚才那小伙子那样剪。
  于是宋啸也剪了四十分钟,和江既皑用同一个水龙头冲头。
  老王剃头铺啥都好,就是只有门口一面镜子,他全程看不到自己的样子,走之前想照照,还被别人占了。
  “走吧兄弟。”
  江既皑坐在凳子上等他,听他说走,站了起来,目光自然扫射他的时候又顿住,不自觉闭了一下眼。
  “好。”他低下头,把手里的帽子递过去,“戴吗?”
  宋啸疑惑:“戴帽子干嘛?快走快走,我回去照照镜子。”
  江既皑没有再说话,犹豫了一下,自己戴上了帽子。
  宋啸走得快,很快就看不见人影了。他慢吞吞跟在后面,故意磨蹭,心里隐约恐惧懊悔——他还不知道自己被剪成什么样子。
  秋月白这么看重自己的脸,要是真不好看了怎么办?
  刚走进杜鹃楼,就听见从楼上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不出所料,是宋啸。
  平安对江既皑说:“我刚才看见一个劳改犯跑上楼了,上楼就开始哭。”
  江既皑不知道说什么好,静默。
  过了没多久,秋月白慌里慌张跑了下来,看见江既皑站在这吓得腿都打弯:“快,让我看看。”
  江既皑伸手就要摘帽子,结果秋月白又喊:“慢点!慢点摘!注意节奏!”
  江既皑顿了顿:“丑了怎么办,还喜欢我吗?”
  秋月白急得慌:“喜欢喜欢,什么样我都喜欢,但是你得先让我看看啊!”
  江既皑把帽子摘了,面无表情地看着秋月白。
  秋月白只看了一眼,就把眼睛闭上了。江既皑还听见了平安的抽气声。
  他竟然有些心跳加速。
  秋月白快步走上前,拉住他的胳膊:“走,跟我进屋。”
  江既皑皱眉,站着没动:“怎么了?”
  平安凑过来开玩笑:“要不你跟我进屋也行。”
  秋月白喊她滚。
  “你帅得我要死,咱们别浪费时间。”秋月白说着又来拉他,“听话,快跟哥走,咱回屋交流。”
  江既皑笑:“别闹。”
  秋月白把手松开,朝他脑门子上狠狠啵了一口:“妈的,你他妈的。”
  老王剃头铺在哪儿?他得做个锦旗。
  有人欢喜有人愁,宋啸拎着板凳就从楼上冲下楼,要去找老王拼命。秋月白赶紧抱住他,结果宋啸铁了心了,力气太大没抱住,还让他借力窜出去几步。
  宋啸气势汹汹,边骂边哭,江既皑也想拉一把劝两句,谁知道宋啸看见他哭得更厉害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指着他骂他得了便宜还卖乖。
  “闭嘴吧你!”江既皑还想说些什么,秋月白赶紧把帽子扣他头上,捂住他的嘴,转脸对宋啸赔笑道:“啸啸,孩子还小,别跟他一般见识,他不懂事。”
  宋啸抹了一把泪,又拎起凳子冲。
  杜鹃听到动静也出来看,看见宋啸愣了一下,想笑,但是秋月白喊她来拉,她没好意思笑出声,就这么憋着象征性扒拉两下。
  宋啸哭得稀里哗啦,秋月白从他上初中就没见过他这么哭,觉得他是真的伤心了。
  不,他心碎了。
  “啸啸啸啸,听我说,别急,头发长得快,没两天儿就回去了啊。”秋月白抱着他的胳膊,“你找人家也没用啊!”
  宋啸因为哭得剧烈,嘴里含糊不清,只听见了一句什么“砸了他的杂货铺”。
  江既皑想说那是剃头铺,不是杂货铺,但是秋月白刚刚说不让他说话。
  一群人在这里拉扯之际,突然,真是突然,近在咫尺的地方,爆出了一节嘹亮的、高亢的电音舞曲,冲击力很大,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宋啸都吓得不哭了。
  所有人都保持着动作,因为找不到声源,大家都没说话。
  大概七八秒之后……
  “电—动—车—正—在—充—电,请—小—心—”
  “剩—余—电—量,二—十—七—”
  这很难评。
  【作者有话说】
  原来写上头了也是可以凌晨四点更新的
  第六十二章萤火虫之死(第三十二天)
  夏天天亮得早,秋月白兜里没多少钱了,江既皑给他的卡他可不敢动,如今连花店都去不起了,只能去花卉市场。
  江既皑生日那天买的花第二天再看的时候已经枯萎,昨天江既皑生病他也没时间。
  福禄寿喜,四个市场,寿门专卖花鸟鱼虫。他路过一家卖鸟的,里面有只鹦鹉会喊“爱你”,另一家买鸟的鹦鹉喊的是“傻逼”,割裂得很。
  转了半天,一无所获。大多都是绿植,各家老板都极力推荐发财树,他知道他和他对象很穷,但今个真不至于扛一颗硕大无比的发财树回去。
  他可是坐公交车来的。
  还是得去那华而不实的花店。
  从寿门转出来,迎面碰上个老太太,慢悠悠推着三轮车,车上载满着鲜花。一眼望过去分不清品种,只觉得红黄绿白一大片。
  “诶诶,婆婆!奶奶!姐姐!”秋月白和她隔了一条小马路,冲她招手。
  那老太太依旧是上了发条一样往前走,秋月白躲了两辆车,赶紧追过去。邪了门了,他说喊得声音也不小这老太太怎么听不见,原来是戴着耳机。
  “您听啥呢?”他忍不住问,“买花的喊您您都听不见。”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把耳机摘下来放进口袋里,说:“我孙女给我买的,让我无聊听戏。”
  秋月白一边挑花一边说:“那您这样很危险,要是后面有车按喇叭您也听不见,我要是您孙女,就再也不买东西给您了。”
  老太太大惊失色,又把耳机往口袋深处塞了塞。
  别看这车小,满登登的,常见品种都有。秋月白挑了一支狐尾百合,一支西伯利亚,风铃要了一支粉色的一支蓝色的,剑兰和弗朗也不错。
  老太太很摩登,包花不用花纸,也不用报纸,用裹糕点的大油纸。六支花,只要十九块钱,其中油纸要了一块。
  秋月白忍不住问她要联系方式,他已经很久没有问女孩子要过手机号了。
  “有需要的话我就给你打电话,到时候我来找你。”他这样说,“婆婆,到时候给我便宜点儿。”
  婆婆震惊:“已经很便宜啦!再便宜我就亏本啦!”
  秋月白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果塞进她的口袋:“说好了哦。”
  婆婆不情不愿地点头,说好吧。
  秋月白抱着一包花,去等返程的公交车。到了上班的早高峰,车站人很多,已经热起来了,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打车,但是想到江既皑还在用那廉价的洗发水和一切生活用品,他放弃了。
  打车的钱够江既皑买好一点的。
  车上没有座位,他已经非常非常小心地避免别人的触碰,但下车的时候那支剑兰被挤弯了,裂了一块,西伯利亚的花瓣也掉了一片。
  他非常难过。
  江既皑请假一周,连作息都趋向正常了,起床不见秋月白,一开门人在门外地上坐着。
  “怎么了这是。”江既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