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正在这时,四队上工的队伍从村里走了出来,看见二队这个阵势,便停下脚步问怎么回事。问清了,一些人也大叫:“二队做得对!咱也不干啦!”于是四队的工也上不成了。三队的社员正在村西南角集合,听见这边嚷嚷跑过来看,随即也加入了罢工的行列。
四队队长宁胜利见到这个场面,摆摆手大声说道:“哎,我说兄弟爷们儿,咱们有什么意见可以向大队反映,但是不能不上工呀……”然而他的话马上被众人打断了。众人吆喝道:“不上!就不上!”
宁胜利见自已的话没人听,只好与封家明一块儿找老书记去了。他们知道,出了这样的大事郭自卫是做不了主的,要找就得找封铁头。
老铁头正在家里听宁山东讲昨晚上二队社员会上的情况。封合作也坐在一边。见宁胜利来说村前发生的事情,封合作惊讶地道:“他们还真得不干了?”他焦急地拿眼去看爹,老铁头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开会!办学习班!办他三天三夜,最后挖出领头的狠狠治!再不行就到公社报案!”
又是这一套。封合作自小就见识了爹的这些做法。他摇摇头,便与宁山东和两个队长急匆匆走向了村前。
看见年轻的大队副书记来了,三个队的社员都停止了喧哗,一声不吭站在那里。封合作此刻感到了内心的紧张。他自从当了大队干部以后,经常在社员大会上讲话,每次讲话都是很自信的,但这次不。他想想,自已恰恰是社员说的“白脸”中的一员,平时是很少到队里干活的,便觉得有些羞惭。他又想,社员们提的意见也对,各级各行业抽的人员,按说是不应该再到队里分配的,可是这些年上面就这么规定,大队又能怎么样?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叫他们都回队里干,那些人担负的工作怎么办?唉,现在的事情真是难弄……踌躇片刻,他开口道:“兄弟爷们儿,你们提的意见我都知道了。按理说,在外头干的人是不该回队里记工分粮的,如果回来分,那么也要交给队里买工分的钱。我承认,这几年有些人,像亦工亦农人员交队的买工钱叫大队截留了。这是不对的,应该纠正过来。大队果园的收入,也应该适当分给各队一部分。可是,有些劳力是公社无偿调用的,大队也没有办法。不过有一条我应该向大伙检讨,就是平时参加队里的劳动太少,从今天就开始改正!走,咱们快上工吧!”
说着,他转身寻见他所在的三队队长费有基,从他手上接过一条牛的缰绳,就与他一块向南岭走去。
见大队副书记带头下了地,三个队的社员也便不再议论什么,一个个在自已的队长带领下出了村子。
不料第二天,正好公社开支委干部会,封合作等人没能到队里去干活,社员们立即又把工停了下来。
喊了半天喊不出人来,封家明便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家里蹲着。他的胃早有毛病,平时常常咯气,这会儿生起气来就抻着脖子一声接一声像公鸡打鸣。细粉看见男人这样子,像个女侠似的卡着腰说:“都不听话,是些什么×社员?我给你骂他们一顿!”说着腾地跳到高高的磨顶上便要向四周开口。家明捂着心口喝道:“你个死女人,快给我下来!”细粉只好悻悻地跳下地,嘟哝道:“不叫俺帮忙,你自已憋死自已吧!”挎上篮子就到菜园去了。
封家明蹲到日上东南天,仍然愁肠百结。这时,他却隐隐约约听见南岭上有人打喝溜。是哪个队下湖种麦子啦?他站起身往南岭上望望,却并没见有人使牛。可是那喝溜声还是响着,而且声音听起来十分熟悉。封家明再仔细看看,发现南岭的最高处有个人影,是谁看不清楚,喝溜声好像是他发出的。
是谁?不使牛耕种打什么喝溜?封家明觉得奇怪,便打算到那里看看去。
一步步走近南岭顶端,那喝溜声也越来越清晰。又一声传到耳中,封家明心里一动:这不是爹的声音么?再抬头看看岭顶,果然是爹坐在那里,是他在打喝溜!
几十年没使再使牛了,今天为啥又一个人在岭顶上打喝溜?怀着一肚子疑问,封家明快步走上岭顶,走近了爹。
儿子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引起大脚老汉的注意。此时他披一件被夹袄,依然坐在一条地堰上打着喝溜。他半仰着头,眯缝着眼,用他那条老嗓子唱着庄户人祖辈流传下来的喝溜:嘿哎咳……
嘿哟嗬……
哟嗬嗬嗬嘿哟嗬……
这种吆牛号子封家明自小就听惯了,而且他自已也会唱。多少年来,多少个播种时节,这里的山山岭岭不都是响遍庄户人的喝溜声!这喝溜,唱起来是没有词儿的,只是“嘿哎咳……嘿哟嗬……”地唱些衬字;调子也不一律,因人而异。正是这种没有词儿的唱,越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印象,激发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有的高亢激越,像一支赞美五谷之神的颂歌;有的缠绵婉转,像是对土地倾吐的心曲;还有的萦回悠远,一唱三叹,像在诉说庄稼人世世代代的悲欢……在这种响遍山野的喝溜声中,则是男女老少挥汗如雨不遗余力的劳作,是让每一个真正的庄稼人看了都会深深激动都会自觉投入的场面!
可是今天呢?
封家明抬头看看,四周田野空空荡荡,一块块亟待抢种的土地上只有一丛丛衰草在秋风中簌簌抖动……他心里一阵发酸,眼中差点滴下泪来。同时,他也深深听懂了爹在今天异乎寻常喊出的喝溜声!
噙着两包热泪,封家明没再向爹那儿走去,而是迈着大大的步伐走下了岭,走回了村子。一会儿,他与他的儿子封运垒以及他的小舅宁可玉赶着牛去了西北湖。到了一块秋茬地里,封家明让可玉撒种,运垒撒粪,他自已则套上牛,用鞭杆儿一敲犁把,就划出了一道可以播撒种子的垄沟……封大脚那苍老而又苍凉的喝溜声还在南岭上响着,从上午响到下午。
第二天早饭后,那喝溜声又传到了村中。这时,二队跟在封家明身后出工的人多了一些。别的生产队也有了牵牛下地的。这样,天牛庙村外的田野里,终于有了一些能与大脚老汉相呼应的喝溜声。第三天,在这些喝溜声中,大脚老汉的那条老嗓子悄悄隐退了,同时,南岭上也不见了他的身影。
但下地干活的人仍是不多,播种的进度仍是非常缓慢。一直到向阳岭冬整会战再次开始,天牛庙的麦子也没种完。后来,许多地刚播下种子就来了第一场雪,那麦苗一棵也没能露出地面。
第17章
封铁头有一个十分独特的习惯:在他的胃里沏茶。他是十多年前从驻点干部那里学会喝茶的,但因为当干部忙,实在没在工夫把沏好的茶一遍遍喝个黄色退尽,便琢磨了一个法子,将茶叶嚼碎,咽下,再喝下一些水,这样肥水便一点也不外流了。每天早晨他都要早早起来,将茶叶倒在掌心一捏,端着一大搪瓷缸子水,到院中的马扎子上坐下,然后便开始了他的“吃茶”。前些年在位子上太忙,嚼得急而粗疏,这两年退下来有了时间便慢慢吞吞悠然自得。他在嚼之前还要戴上一副假牙。在六十五岁上他的上牙全掉光了,去年安了一副整个的假牙。但那东西太白牙花子又太红,像小妇女的一般娇嫩,铁头觉得与自已的老脸不协调,便平时将其装在兜里,现用现戴。这样他每逢吃东西,就像嚼了一嘴什么人的青春。特别是在嚼茶叶时这股青春味儿更浓,因为雪白粉红又加上了嫩绿。
老铁头是在一天早晨嚼茶叶时发现了儿子的秘密的。那天他刚坐下,院门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水筲声,“吱嘎吱嘎”十分特别。这时候,儿子就从屋里走到院里往外瞅。老铁头看看门外,弄出响声的原来是羊丫。她走到门外脚步就慢了下来,看到了封合作,一双小妖精眼一亮又一暗,转瞬间又泪花闪闪。看到这情景,老铁头的脑壳像被人用木棒击了一下似地有些发晕。一股虽然遥远但至深至痛的记忆又沉渣泛起:那个秋天的傍晚,先在背上后在身下的傻挑,银子那充满怨艾的眼神……操他娘,合作怎么跟这个小丫头有了瓜葛?虽说羊丫聪明俊俏,可是如今的社会讲阶级讲成份,娶了她不光影响政治前途,子孙后代也要受连累喏!于是在羊丫擦一把眼泪匆匆走过去之后,老铁头向儿子露出闪着青春光泽的假牙大声吼:“合作你个杂碎,你知不知道羊丫是地主闺女跟人家搿伙养的私孩子?”小伙子低下头小声说:“知道。”老铁头又问:“你知不知道你是有媳妇的人啦?”小伙子说:“知道。”老铁头把大腿一拍:“知道了你还跟她胡来!”封合作立马否认:“没有!没有!”老铁头说:“你甭嘴硬。我跟你说,你要想当干部想进步,就得好好管住自已,甭叫大伙看出半点疤麻。你要是想胡来呢,你就趁早让出副书记的位子来,甭给我丢人现眼!你说你到底咋办?”封合作咬了片刻嘴唇,开口说道:“爹,我听你的,好好管住自已。”
老铁头的脸色这才变得缓和了一些。他咽下嘴里的茶叶渣,端起缸子喝了几口水,又说:“你也不小了,待到腊月,就把媳妇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