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他的话刚出口,他的大儿子封运品立马爬起身兴奋地喊:“撵牛呀!撵牛呀!”领着几个小青年就追了上去。那牛跑得并不快,因为身后还拖着犁具。封运品他们追上去,三下五除二就给它把犁具卸下,“嘿嘿”笑着撵它跑。然而他们并不把牛往回赶,而是追着它上了东山。这样,撵牛的行为完全成了几个小青年吃饱之后的一种游戏。封家明气坏了,跳起身喊儿子回来。然而隔得远了,喊了几声他听不见。x
  封家明此刻又为这个儿子头疼起来。这个运品,前年从公社中学毕业后一直不愿干农业活,整天想着“脱产”。封家明说儿子是上学上“滑”了,上懒了,悔不该也像对待二儿子运垒那样,供应到初中就撤火。运品想“脱产”却找不到门路,他知道推荐上大学、招工人绝对没他的份,想当民办教师本村学校却没有空缺,那么只有一条路:当兵。然而他的身体不行,头一年去验因为血压高被刷了下来,第二年有了防备先喝下一瓶子醋,谁知道那血压还是超标准。这样,封运品便彻底绝望了。绝了望便破罐子破摔,在队里干活时吊儿浪当,跟几个小青年搅和在一起调皮捣蛋,闹得前两任队长头疼不堪。想不到,今天老子当了队长他还是这么胡闹!
  封家明火冒三丈,便使出全身力气牛一般高声叫唤:“运品你快回来,不回来看我不剥你的皮!”同时将手一指一指做出威吓的姿势。那几个小青年终于听见了,终于改变方向将牛赶了回来。
  待儿子带着一头汗水笑嘻嘻走近,封家明突然从肩上取下赶牛鞭子,狠狠地向他抽去!一鞭子下去,儿子的脸上立马有了一道血痕。这引起人们的一片惊呼,并一起上前阻拦家明。家明的老婆细粉还一边骂男人太狠心一边向儿子扑去,企图用身体护住儿子。可是在这瞬间,狂怒的封家明又一鞭子将儿子的左胳膊抽出了血道道。第三鞭子再举起来,却让众人死死地抱住了。
  被打者先是愣怔怔地站在那里,继而摸摸脸上的伤泪水横飞。他用仇恨的目光瞅了老子片刻,咬着牙说:“打得好!打得好!”随后一把将娘推开,转身就向村里跑去。细粉惊慌地喊:“运品!俺儿!你要干啥呀?”也趔趔趄趄地追他而去。
  封家明一跺脚说:“甭管他,愿死就死!”
  然而封运品没寻死,却是离家出走了。这是将要收工时细粉哭哭啼啼从村里跑来告诉他的。细粉说,运品回村后先找他爷爷要了点钱,又回家拿了几件衣裳,接着就到村边公路上截一辆汽车坐上走了。女人没法追回儿子,甚至连儿子要去哪里也没能问出来。
  封家明听老婆说了这事,抬头看看从东南而来擦过村边向西北而去的公路,心脏部位一阵阵刺痛。
  一场硬似一场的西北风催促着农事的车轮飞转。收完花生收春茬地瓜,收完春茬地瓜便是种麦子,真真是三春不赶一秋忙。
  可是收获时人多,到了种麦子就一下子少了。封家明这天早晨前街后街吆喝了三遍,日头都出来多高了,铁牛那里却只站了不到二十个人。他想,种麦子这活不是别的,时节一定要卡得紧,可不能再像往年,早茬地种成了晚茬麦,甚至过了霜降还种不完。封家明又想起到了月底该评工记工了,就决定晚上开一次全体社员会,把工评评,同时也讲讲积极上工种麦子的事。
  下午收工后封家明就找到大队书记说了这事,并让大队派干部“掌握掌握”。他知道评工这事的麻烦。郭自卫就答应让支部委员宁山东去。
  开会地点在队里的会计室。会计室在村前头的一个破院子里。那儿有三间屋,两间是仓库,一间是会计室,靠院子的东墙则是一溜牛棚。天还不算冷,开会就在院子里。男女劳力或拿蓑衣或拿小板凳陆续来到,坐在了会计宁山青早已点起的一盏马灯下面。
  看看人来得已差不多,封家明就叫宁山青宣布各个劳力一个月的出工天数,让大伙看是否记录有误。宁山青便一个个念:谁多少天,谁多少天。宁山青当会计当得认真,把工记得很准确,每次都没人提出有错。这次又是这样。
  走过这道程序,便到了评工的时候了。天牛庙村从五六年前就根据上级要求实行了“大寨记工法”,平时只记出工天数,一月一评工,评得几分就以此乘以天数。但这种办法最难办的就是评工方法:自报公议。男性劳力最高十分,女性劳力最高七分,谁都想要最高的。前几年斗私批修抓得紧,人们还自觉一些,如果身体太弱或干活质量太差便主动少报。这几年不大讲斗私批修了,混水摸鱼的人就多起来,争来争去争不出个准确结果,最后只能是记“大概工”,一拉平。
  封家明几年来对这种现象一直不满,他想在自已当了生产队长的第一次评工会上扭一扭这个辙儿。此刻他就站起来讲了这个意思,要求大家自报时认清自已是几斤几两,不要都向高处报。讲完他请大队干部宁山东也讲讲,这个矮胖汉子却讲得简单:“就按队长说的办!”
  于是就开始评。先自报,再公议。第一个点到牢靠,他身体棒,也肯出力,每次评工都先把他拿出当标杆。他当然报了十分,大伙立即说同意。接着点“尖头怪”费金条。封家明这样安排是让他与大伙更加看清他的差距,因为每次评工他都是个难题。不料费金条还是和以前历次评工一样报十分。他报这么高,社员们就都沉默了。封家明说:“金条,你报十分是不是有点高?”费金条立即蹦了起来:“怎么?以前几个队长都拔亏给我吃,你上来还是这样?我站着有人高,躺着有人长,怎么就不能记十分?”封家明说:“是,你有人高有人长,可就是没人家出那么多力气!还有,前几天收花生,你回家时口袋里装的是啥?”社员们这时都暗暗点头并窃窃私语:“真是这样,一点不假!”封家明道:“金条,你就是不能记十分,记九分就不少。”费金条指着封家明的鼻子道:“你敢给我记九分!我先问你,你给你舅记多少?”众人便都去看宁可玉。这个地主子弟兼光棍汉,平时在队里干活很卖力,尽管他自已每次都自报九分,可是社员们评议时都坚持给他记十分。听费金条提出宁可玉,封家明说:“看大伙的,大伙说给他几分就记几分。”社员中有人说:“给可玉记十分!”接着有不少人随声附和。封家明对费金条说:“听见了么?给他记十分。”费金条立马冷笑起来:“哼,地主羔子都记十分,我这金镶边的贫农记九分?咱们二队还要阶级路线不?”
  听他提阶级路线,封家明心里便虚了三分。他想了想说:“这样吧,咱们举手定吧。谁同意金条记十分的举手!”
  他刚说完,费金条一摆手道:“慢着!”然后,他瞅着众人一字一顿说:“谁要是不举手,我日死他小闺女!”
  他这么一骂,加上他的睽睽注视,在场的人便迟迟疑疑都把手举了。
  封家明的努力彻底失败。他用求援的目光去看大队派来的宁山东,而这个老支部委员正闭着眼睛作打盹状。封家明心里便有一股悲愤涌上来。他一屁股坐下,喘着粗气道:“算啦,甭再评啦,还是一拉平,男劳力都记十分,女劳力都记七分!”
  他这么一说,会场上又有一些不满声悄悄响起:“还是这样呀!”“光这么弄谁还出力干呀!”……封家明气得骂起来:“都是些什么东西!刚才干x的?”人们又都转为沉默。
  费金条这时却开口了:“队长,兄弟爷们,咱们别在这里争多争少啦!咱再怎么偷懒磨滑,也还是些黑脸,是天天下庄户地的,比起那些白脸的,咱们还不亏死啦!”
  这句话顿时转移了大伙的视线并引起共鸣。人们点头道:“是呀是呀!如今就是黑脸的挣给白脸的吃!”接着就有人算起本生产队一共有多少个不在队里干活却在队里记工分粮的。算了一会儿,有大队干部两个、管理区电话员一个、公社战山河兵团三个、在县城上班的“亦工亦农”人员两个、赤脚医生一个、民办教师一个,大队果园两个,再加上经常出去办公的管理区民政网长,一共是十二个半。这就是说,这些不在队里干活却回来记工分粮的人占到了全队男劳力总数的三分之一。算出这个结果有人就骂:“日他娘,就该咱当孙子出憨力呀?不干!咱也不干!”老笼头接着说:“明天就叫那些白脸回来种麦!他们不回来种咱们也不种!”
  封家明没想到会议竟出现了这么个主题。平心而论,他也早就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也觉得应该让那些人回来干几天活试试。他便转身问宁山东:“山东哥,你看大伙的这个意见怎么办?”
  宁山东笑一笑:“我把这意见带回去,跟老书记商量商量。”
  第二天早晨,封家明照旧喊社员去种麦子,可是一些人到铁牛那儿,先问队长那些“白脸”今天来不来。家明作了难,说:“他们就是来干也不会这么快,大队得商量商量。”老笼头说:“不行,他们不来咱们就不下湖!”许多人也说:“对,他们不来就不下湖!谁再下湖谁是龟孙!”说着便蹲下去端起了烟袋。几个小青年兴奋地喊叫起来:“罢工呀!罢工呀!”边叫边在铁牛身上蹦上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