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窗外浮云蔽月,白露过后的夜里,惊风送凉。伫立在半开窗牍前的身影,扣在头顶的披风帷帽被掠进的风力掀落,露出整张冷冽的脸。
“王爷,我们的人已经回来了。”
吏部尚书方季恺步入屋内,一句话令李佑煦回转过身。
“如何?”
“有乔装改扮的护卫暗中跟随,应当是太子的人。”
李佑煦无声冷笑:“他还想多拿我一个把柄。”
“王爷英明,早有预料。”
柳玉儿离京,只一个武关义沿路护送,分明就是太子故意设下的饵。若今日他们贸然出手,太子的暗卫便是黄雀在后。
戚离缺满门被灭,风口浪尖上,李佑煦不会冒这个险,凭空给对手白送一条证据。
方季恺还有所猜测:“武尚书肯答应儿子跑这一趟,除了设饵,恐怕还授意他在北疆替太子办事。”
“嗯,”李佑煦面上毫无波澜,“你让新任知县早做准备,务必‘好生招待’。”
“是。”
方季恺正待躬身退出,李佑煦抬手一个示意:“还有件事你替我去办。”
“王爷请吩咐。”
“我要知道这两年晏卫两家所有发生的事。”
方季恺微微一诧。
早前收到军师的密函,王爷对他追杀卫氏生了怒,令他不许再动卫氏。军师未告知缘由,他以为王爷另有谋划,此时这个命令更让他摸不着头脑。
“两家所涉之事方方面面,属下不明,请王爷明示。”
李佑煦眸眼低垂,面前映出今日茶楼雅间,夫妻二人对坐饮茶的侧影。她早已脱去三年前的稚气,变得温婉娇俏、姿容昳丽。
李佑煦齿关紧了紧,声音浑沉:“本王要你查清两家如何结的姻亲。”
夜深人静时分下起小雨,淅淅沥沥到天明即止。若不是道上湿泞,许多人并不知半夜落过雨。
早朝时,金銮殿上的宝座虚空无人,徐公公立于大殿上,宣明圣上夜间头风症又犯,今日不早朝,由太子协理政事。
“徐公公,”兵部尚书鲁岐有语带焦灼,“陛下头风症频繁发作,太医们难道都束手无策吗?”
徐公公沉沉叹了口气。
“可不是,圣下头痛不是一天两天,太医们每回只能替陛下舒缓镇痛,调理增益,却始终不得根治。不止鲁尚书忧心,皇后与太子亦也忧心,已在民间遍访名医,若有幸寻得能人,也好让圣下免受头痛之苦。”
“圣上金尊玉贵,如何能用坊间医师?”
“自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吏部方尚书接过鲁岐有的话,“圣上龙体要紧,当不拘一格用人才是。”
“方尚书言之有理。”徐公公颔首附言,“诸位大人若识得那位名医,还请举荐到东宫,由太子殿下严格甄选。”
御书房内,太子今日伏案至午后,手边仍有两摞折子未批。多事之秋,朝廷各类大小事纷至沓来。
棘手的,李承泰放于一边,晚些时候再同大臣商议。大半日过去,都快看花了眼。李承泰闭目调息半刻,继续翻开一本奏折,是礼部呈上关于中秋宫宴的最新流程。
每年一度的中秋宫宴,可谓是皇宫里君臣同乐的一场盛事。景仁帝向来重视,自继位来,办得一年比一年隆重。
今年的宫宴,景仁帝早早便让礼部筹划。后来获知辽王将于中秋前回京,景仁帝很是高兴,着礼部添了些节目——其中一个便是辽王献于皇帝的礼物。
为保惊喜,辽王未言明具体内容,只说定会给宫宴锦上添花,令大家尽兴。
李承泰将奏折上的内容反复看了两遍,静默好半会儿,无任何动作。
片刻,也将其搁置一边,拿起另一本折子。依旧是礼部呈奏。钦天监已择出良辰吉日,八皇弟的大婚定在九月十六。
时间倒还宽裕……
李承泰右手握笔,毫不犹豫地在折子上挥毫落下一个红字——“准”。
收笔瞬间,一身亲卫软甲的晏启正步入书房:“殿下,武尚书与鱼侍郎在殿外恭候。”
“让他们进来。*”
李承泰放下毫笔,起身绕至案前,正好借机活动筋骨。武尚书与鱼侍郎进来,见到太子欲要行礼,李承泰抬手一挥:“免了,说正事。”
武尚书当即启禀道:“如殿下所料,犬子昨日与柳氏已顺利出京,沿途无人惊扰。”
“唔。”李承泰点了点头。
戚离缺满门被灭,大臣们心中已是风声鹤唳,方季恺此时断不敢贸然再出手,武关义必能安然抵达北疆。
“城外辽王的车马人数可已勘察清楚?”
“回殿下,”鱼苏功回道,“驿站传回消息,一部马车,四十骑兵,与呈报人数相符。我们的人亦在上方关卡探过,并无其他可疑人士尾随入京。”
藩王未经许可带兵入京是死罪,辽王不至于蠢到公然落下把柄。鱼苏功需要着力排查的,是可能乔装改扮混入京城的“百姓”。
“卑职业已加强城门审查,不放入漏网之鱼。”
“好……亲卫营那边如何?”李承泰侧目看向晏启正,却发现他眼神有些游离。
“晏都尉?”
“殿下……”晏启正回过神,连忙抱拳:“亲卫营已安排妥当,二十四小时加强巡防,两班轮换,一班待命。”
“好。”
李承泰靠近书案,拿起宫宴那本奏折。
“中秋宫宴是难得与朝臣同乐的良辰佳节,父皇向来重视。如今他抱恙在身,孤担心,揭发四弟所犯之事会加重父皇病情,令他无法出席宫宴。”
房中三位臣子互望一眼,似有相同猜测。
武尚书拱手问道:“莫非殿下想待宫宴后再对付辽王?”
李承泰眼眸朝下,轻声喟然。
“孤知道夜长梦多的道理,但父皇昨夜一整晚没睡好,孤……有些不忍。”
“方季恺精明狡猾,不可能没察觉殿下在收集证据。而辽王依然敢轻装入京,怕不是早有应对之策。”武尚书劝谏道,“古话曰,‘失先机者危’,殿下不可大意。”
“武尚书言之有理。”李承泰面上展露一丝释然,“还是依计划行事罢。”
“是。”三人齐声回应。
议完事,晏启正与刑部两位大人一同退出书房,站在门外值守。没想到鱼苏功去而复返,刚好走神的他反应慢了半拍。
“你今日气色不佳,愁眉深锁,可是有事?”鱼苏功将他拉远几步,又将声音放得极轻,以免惊扰房中太子。
晏启正无法违心地说“没事”,草草地应了声:“家中琐事而已。”
“和媳妇儿吵架了?”
“……”
他倒希望是吵架。
晏启正默而将话题转移:“鱼大人何故去而复返?”
见他未加否认,想来猜测相差无几。夫妻间的私事,他也帮不上忙,鱼苏功没继续追问,道明来意:“令妹怎么样了?”
原来是关切启珠。
晏启正如实回答他:“一时走不出,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里。”
鱼苏功面容上又多几分歉疚。
“抱歉,没想到会是如今这样。”
正好晏启正也弄个明白:“说实话,你拒绝启珠只是因为相信自己命犯孤煞,对吗?”
尤记得他曾开玩笑地说过,他命克夫妻,连他去过的婚宴,新娘新娘都不得共度白首。
鱼苏功听了这话哑然失笑。
“信也好,不信也好,没多大差别。我早已打定主意,今生不再娶妻,无论是令妹还是其他人。如今连我姨母都已放弃替我谋求姻缘,莫非晏都尉还想劝我?”
晏启正摇头否认。
“只觉有些可惜罢了。”
“有何可惜?”鱼苏功调笑道,“你看,你不还在为娘子闷闷不乐?我就没有这种烦恼。今夜清风阁新上罗浮春,我打算下值后去喝几杯,听听曲儿,不比你逍遥快活?”
日暮西山,福禧堂小厨房的婆子来问了两次什么时候摆膳。瓶儿将话递进屋,秋落告诉她少夫人在等大公子。
两人窃窃私语中,里屋传来少夫人的声音:“不等了,摆膳吧。”
第56章
“大公子应当有事耽搁了。”
卫子嫣坐下用膳时,秋落提了一嘴,她嗯了声,草草用两口便作罢。饭后散步也只在院子里兜了两圈,便回了屋。
遣走瓶儿她们,卫子嫣坐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绣荷包。
这是她绣的第三个,前头两个实在粗糙,拿出去恐被晏启正笑话。
原本打算九月他生辰时才送,这样她有时间多磨磨手艺。眼下她改主意了,想尽快做好给他。
“大公子。”
不知不觉中,外间突然响起的声音让卫子嫣停下手中针线。她匆忙将东西装进匣盒,放回斗柜中。
适才低头的时间过长,脖子僵硬发酸,卫子嫣一面揉着脖子,一面往外去,刚好看见晏启正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