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莫家杂货铺的招牌在一众特色鲜明的店铺中,属实不太起眼。
  林巧瑟缩着脖子,迎着冷风将铺子的门板一块一块往上安。
  忽然,一只手从她身侧越过,替她撑住那块木板的分量,稳稳嵌到了固定的槽里。
  “多谢——”林巧侧过脸,看到莫玲珑“啊”地叫出声来,转身抱住她,随即一双眼瞬间泛了红,“姑娘,你回来了!太好了,你回来了!我正想呢,再个把月就要过年了……”
  她松开莫玲珑,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见她穿得暖和得体,气色也好,顿时开心地拉着手往里,往后一看,才注意到后边还站着个丫头。
  这丫头看着不过十岁出头,睁大了眼看着她,那眼神看得她心里发毛,她怯怯地问,“姑娘,这是……”
  莫玲珑笑了下,把小姑娘拉过来:“这是我收的徒弟霍娇。外面太冷,进去说吧。”
  “哎!”林巧嘴上应着,心里却狐疑不已——
  姑娘,收的徒弟?
  莫家的宅子跟荷风茶楼格局一样,院子后面是生活区。
  过去莫家爹爹和娘亲还在世时住正房,莫玲珑住厢房,他们去世后,莫玲珑搬去了正房,而林巧则住旁边的耳房。
  林巧把正房的碳炉点了,正要拿出抹布擦灰,被霍娇接过去:“我来。”
  林巧便开了柜子拿出被子,霍娇又接过去:“我来,师父的床都是我铺的,我知道该怎么铺。”
  林巧错愕地想,她从小到大的床还是我铺得咧。
  但奈何霍娇动作实在麻利抢不过,她力气还大,抖起棉花褥子飒飒响。
  莫玲珑只是转个身,把东西一样样从包袱里拿出来归置好的功夫,两人你追我赶地已经把床收拾好,柜子擦了一遍灰,连浴房里那只半人高的浴桶都擦得干干净净。
  她把两人喊过来坐下:“先别忙了,今晚先将就睡下,明天再好好归置。”
  “好。”
  林巧暗暗打量着莫玲珑。
  半年不见,自家姑娘举手投足之间都变了,变得那么……有主见。
  还有些别的说不上来的气度。
  “你累了一天先去睡吧,我再收拾收拾东西。”莫玲珑的声音打断她。
  林巧心里有一堆话要说,可当着霍娇又说不出来,她有些堵:“那霍娇去我那挤挤吧?”
  莫玲珑瞥了眼碳炉:“算了,她怕冷,今天晚上先让她在我房里榻上睡。等明天再把另一边耳房收拾出来给她用。”
  “哦。”林巧有些失望,但还是顺从地离开了。
  霍娇则暗暗开心。
  瞧,师父知道她怕冷,让她留在有碳炉的屋子里睡。
  她从小陪着师父长大又怎么样,她肯定没跟师父一个屋子睡过!
  第二日,林巧一早起床,先不开张,准备去灶房拿个竹篮出去买早饭。
  她自己吃得简单,泡饭配点咸菜就行,但想着,听说上京的豆腐花是甜的,自家姑娘上一定很久没吃咸豆花了,再买几个小笼包回来……
  然而,一进灶房却见霍娇一身白色罩衫,风风火火地在揉面。
  看她进来,颇有些嫌弃地说:“你这灶房可真够脏的,案板我洗了好几遍!锅延都起壳了!”
  林巧张张嘴,气有点不足:“我一个人吃,当然简单,又用不着这些……”
  这些案板擀面杖,还是莫爹爹给自家姑娘小时候当玩具的呢,家里又不常吃面食。
  至于锅灶,那是天冷了不好洗。
  还没等她打好腹稿,一眨眼的功夫,霍娇已经开始擀面条,动作娴熟得像街口那家面馆大师傅一样。
  见林巧瞠目结舌,霍娇心里有些暗暗的得意。
  瞧,还是自己能干。
  “你,你,你多大?”林巧打量她豆芽菜似的身条,实在想不通她怎么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十二。”
  霍娇手脚利落地把面条抖松,指使道,“林巧姐,你去烧火。”
  “……哦。”林巧坐到灶前,点火添柴,忍不住偷偷打量,“你怎么小小年纪就会做面条啊?”
  “师父教的,我还会做包子,做饼。”
  “可是……姑娘又不会做饭。”林巧露出迷惘的表情。
  她想破了脑袋没想出自家姑娘下厨会是什么样子。
  霍娇冷笑:“你不了解师父!”
  师父即使在外面下馆子,都在琢磨对方招牌菜用的料,烹饪的步骤。
  锅里水热得快,“咕嘟咕嘟”冒起泡来,霍娇站在小凳子上,先洒了一把青菜下去烫熟,随即抖松了面条放下去,轻轻搅动,面汤冒起大泡。
  她也没让另一口锅闲着,洗干净了下入猪油,“刺啦”两声打入三个鸡蛋,待稍稍定型加入热水,汤一会儿就白了起来。
  闻到陌生的香味,林巧稀奇不已:“你加了什么?”
  “胡椒粉。”霍娇瞥她一眼,“师父把它焙熟了磨成粉,用起来方便。”
  胡椒,是那价比黄金的胡椒吗?
  “那我怎么还闻到一些……鲜鲜的味道?”
  霍娇爱答不理地:“师父烤的虾皮,也磨成粉来着。”
  很快,汤面好了。
  热气腾腾中,霍娇手起汤落,三碗汤面出现在灶台上。
  “我去打热水,叫师父起床。”霍娇边说边脱下自己身上的白色罩衫和束头巾,推门往外去。
  走到一半,见林巧没跟上的意思,嫌弃地说,“林巧姐,你把桌子擦擦,把炉膛里的火灭掉。”
  就这,也好意思说是照顾师父的婢女?
  霍娇撇撇嘴,加快脚步往正房去。
  林巧使劲眨了眨眼,看着眼前的三碗面条有些不敢相信。
  纯白色汤底里,面条均匀细滑,根根分明,荷包蛋像清晨被云雾遮住的太阳一样黄白分明,且鸡蛋黄不散不乱,青菜碧绿诱人。
  明明汤里没肉没荤的,可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鲜味儿,被辛香的胡椒一压,格外鲜明。
  林巧没出息地咽了口口水。
  可随即脑海中浮现的问题就更让她迷糊了,自家姑娘是什么时候学的,怎么没见她做过?
  她不禁想到姑娘去上京前,家里久久不散的那股子香味。
  后来蹲守了好久,都没见卖什么葱油松饼的大婶路过。
  难道,姑娘一直藏着手艺?
  莫玲珑睡了个很长很长的觉。
  她一向生物钟稳定,也不知是因为回到这具身体熟悉的环境里,一下子松弛下来还是怎的,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直到霍娇打了热热的洗脸水来喊她。
  “师父,我做了早饭,咱们今天吃鸡蛋面。我看灶房里啥也没有,面粉都瞧着有些陈了。”
  林巧是地道南方人,只吃米饭,这面粉可能还是自己离开前留下的。
  莫玲珑看她一眼,点破:“林巧还要看店的,她不是灶娘。”
  “……哦。”霍娇垂下头,手不安地搓着衣角,心里有些慌,是不是惹了师父的厌?
  莫玲珑摸摸她的头:“走吧,去尝尝你做的早饭。”
  师父的手暖暖的,应该是,没有讨厌吧?
  霍娇心事重重地跟着,只听她的声音从前面传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儿,你以后是要学了我的手艺,当灶房主管的,林巧就是我的大堂主管,你们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谁也缺不了对方。”
  霍娇猛然抬起头,看着前面莫玲珑的背影。
  师父说,以后要学她其他的手艺。
  师父还说,自己以后要当灶房主管……
  她胸口涨涨的,眼睛也有些胀胀的,应道:“嗯。我知道错了,师父。”
  莫玲珑推开灶房门,林巧正端坐在小桌边,呆呆看着三碗面条。
  听门响,才恍恍然惊醒一样。
  “林巧,先吃早饭,吃完你陪我去看看我爹娘。”
  “……哦。”
  莫玲珑先喝了口汤,然后用筷子挑起一筷子面吃了一口,面容平静地咀嚼。
  霍娇紧张的等待中,她开口说:“面团可以少擀一道,南方人对面条的要求是爽滑,不是那么要求筋道。汤底可以加上咱们带回来的葱头油酥,平衡一下口味。”
  “是。”小姑娘松了口气。
  林巧讷讷:“姑娘你真是她师父啊。”
  莫玲珑早已做好准备:“是我去上京路上学会的,其实也不难,你看霍娇学了才个把月,做的包子和饼已经能开店卖了。”
  “哦。”林巧懵懵地点头,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太对。
  霍娇翻出来一个小瓷瓶,往林巧碗里倒了点:“林巧姐,这是师父做的葱头酥,可香了。”
  第33章
  吃完早饭,莫玲珑带林巧去扫墓,留了霍娇看店。
  杂货铺看店没什么难度,铺子里的柜子分门别类很容易找,而价格又有一本册子,照着收钱便不会错。
  林巧说完一遍,霍娇就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