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所以我想着,要是能去一趟东坊的高门大户,即便我只是去看着,可见过那些诰命夫人,也是我的体面。”
莫玲珑听着听着,如鲠在喉。
何芷有手有脚,靠自己赚下一份家业,养大了女儿。
这放在任何时候,都了不起。
为什么要低三下四,去争夺一个平庸的男人?
都说真心可贵,可真心瞬息万变。
何芷心里爱的,放不下的,或许是微末时那个生理性驱动下喜欢着她的年轻人,但人的细胞每七年焕新,现在的他早已不是当年的他。
退一万步讲,一个男人没有准备好物质条件就让她怀孕,陷入被动,这真的算爱?
本质那人上跟陆如冈是同一种人。
又想到原主,其实本该庆幸成亲前看清对方,应该视作喜事……
莫玲珑收回思绪,看着何芷:“何东家,我会跟沈夫人提。但是我想说,你本来就体面,不值得为别人低头。”
过了两日,青翠来通知她,赏荷宴的日子定在了六月初一,也就四天后。
“夫人说,莫娘子你不拘做什么甜品,但要新奇的,最好是店里没上过的品种才好,然后多准备几种,众口难调嘛!”
听何芷说,京城贵妇圈隔三差五要聚。
赏荷宴是固定由府尹夫人操持的宴席,邀请京中五品以上关系亲近的贵妇,来客家世都颇有分量,故而也是上京相看儿媳的上佳场合,在上京颇有些名气。
按莫玲珑理解,这就相当于是上京贵妇的社交名利场。
范氏虽然没交代,但显然希望,这个宴在一段时间里都能被人反复讨论。
这是宴席主办者的体面。
莫玲珑记下日子:“行,我把点心单子定下来后给夫人看。”
她又问,“天气热了,我最近在想有养颜美容功效的甜品,比如纤体,美白,就像前天做的酒酿羹一样,不光好吃还能养气血。若是方便,不如把夫人比较重要的客人给我描述一二?我好对症出品。”
青翠听着一愣,随即笑起来:“我说呢,前两天夫人吃了酒酿羹,昨天小日子来都没疼!”
“哪有这么神!不过酒酿的确养气血,她要是喜欢,回头我给夫人送点去。”
当下青翠更没犹豫,把几个典型的客人体貌特征给她简单讲了讲。
虽然没说具体身份,但莫玲珑没错漏一个字,拼凑出席上身份最高的贵女脸上有斑,而有减肥需求的,不在少数,其中就以章家千金最为典型,因身材丰润,一到天热就什么也不敢吃。
莫玲珑瞬间就在脑子里设计出淡斑美白,纤体瘦身,滋补养血的三个主题——这些是现代商业社会宣传烂了的产品功效,上辈子她的玲珑记菜单里,也有不少借鉴。
现在直接照搬,简直不要太顺手。
青翠给莫玲珑留下一锭金元宝:“夫人说了,不拘需用到的材料,莫娘子自己看着准备,若是有不好买的,你写好单子叫人送来府里。”
莫玲珑把金元宝退回:“用不着这么多,也不用再跑一趟。大体要用到的材料,我现在就能写出来。”
她拿出望兰给她写甜品海报的宣纸,用碳条写下一列材料。
青翠接过来一看,心中难掩惊奇。
看莫玲珑不过平民出身,但开的单子里,居然用到不少像燕窝雪蛤这样的名贵食材。
自从范氏决定将甜品和汤羹交给外人办,府里的张大厨心里很是不痛快,明里暗里说外边人没见过好东西,做出来的东西不上台面,伤的是府尹的面子,如何如何。
如今看这料单,恐怕张大厨失算了。
青翠拿着看了许久,没注意到莫玲珑另起了一张,在勾勾画画。
她折起收好,凑过去看她笔下一个形状呈塔状的物件,不禁稀奇:“这是什么?”
“这叫点心塔。”莫玲珑收笔,说,“一共三层盘子,看府里有没有工匠能把盘子这样支起来,没有也无妨,平摊就行。另外,甜品归甜品,不能抢了主菜的风头,就在正席两侧摆上两个长条桌子,铺上布,客人爱吃什么就随意取来用。”
她准备的甜品是迎合客人养颜需求的,一道一道上除了有些喧宾夺主,也不合客人心意。
还不如用甜品台放在一边,想吃什么可以自助。
青翠听着觉得新鲜,又看她画的盘子形如荷叶,拍手称好:“这盘子别致,夫人一定满意!”
莫玲珑谈完正事,才问能否带何芷一同去。
青翠轻嗤:“莫娘子大概看不出来吧?这茶楼东家应是教坊司出身,不过夫人也会找教坊司的乐户来弹琴奏乐,娘子你带上她自然无妨,但我要劝你,平日里还是少来往,没得拉低你身份!”
莫玲珑垂下眼帘:“我们会准时到。”
青翠没把这个插曲放在心上,心满意足带着料单和图纸回沈府复命。
不出意外,范氏很满意,立刻安排厨房准备材料,又让管家安排采买制作荷叶点心塔。
何芷得知自己能跟着她一起去,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早早贴了六月初一茶楼歇业一日的告示在门口。
为了安抚茶客,莫玲珑提前增加松饼供应,茶楼连续几天一直到晚上一更天才关门。
五月三十这一日,莫玲珑出完最后一锅玉酪,正要帮着何芷一道准备次日去沈府带的东西,两人一前一后从后厨出来,上去二楼。
忽然一声:“莫娘子!是你吗莫娘子!”
莫玲珑转身,见阿竹背着大包小包,正坐在一张桌子前愣愣看着她,嘴角沾着点点玉酪,桌上已然叠了好几个空盏。
乍见故人,她露出几分真切的笑容:“是阿竹啊!”
她看着他背上的包袱,“这是准备出远门?”
“是啊,主子先动身过去的,我退完宅子这就跟着去!”阿竹笑得露出牙花子,“要不是来还茶楼的杯盏,还不知道这儿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更不知道莫娘子你在这呢!”
“主子真不地道,竟吃独食不告诉我!”他小声叨叨。
第17章
莫玲珑心里微微一动,脑海里浮现那日甲板上挺拔而冷漠的侧影。
阿竹擦了擦嘴,摸摸满足的肚皮,感叹道:“真好吃,一想到这次出去,啥好吃的都没有,就舍不得走。”
“你们去的地方很艰苦吗?”
“嗐,也不是艰苦,反正就是遭罪。”阿竹含含糊糊说着,忽然拍了一下自己脑门,懊恼道,“糟了糟了,我说怎么好像忘了件事,莫娘子你知道这条街上的粮店,还开着吗?”
此时暮色四合,街上已没什么行人,连更夫都巡完一次街了。
而粮店一向做的是早市生意,这会儿几乎不可能还开着,莫玲珑摇头:“你去试试,但多半已经关了。”
又看一眼他身上的包袱,动了恻隐之心:“粮店在街另一头呢,你
说说你要买什么?不多的话我这里应该够。”
她几乎隔天就要去一次,买各种新鲜食材,存货还算富余。
“要买些瓜子,核桃仁……”他一边念,一边恨糖宝那只傻雕,偏偏那般嘴刁,明明自己会捕猎,还得用这些零嘴哄着。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嘴馋要吃!
莫玲珑笑了:“别的不一定有,这些我真有。你等着,我去给你拿,都已经炒香了,就是别贪嘴,吃多了拉肚子。”
阿竹:“……”
要拉也是那只傻雕拉。
她每样装了两斤左右,拎出来又是挺大的一袋。
阿竹的大包小包又添一员,看起来活像逃难。
他颇有些不好意思,便掏了银钱出来:“哪能白拿你的?”
“拿去吧。”莫玲珑不忍心告诉他,他吃这些玉酪付的银子,已经够这么多干果了,“替我问贺郎君好。”
“哎!”阿竹背起行囊,走了几步忽地停住,想起自己知道的消息,转身定睛看着莫玲珑,鬼使神差地说,“莫娘子,要是有地方放,你就多买点米面存着吧。”
灯火下,阿竹的眼里有些隐隐的忧虑,让莫玲珑心头一动,应下来记在心里。
第二日一早,莫玲珑跟何芷赁了两顶小轿,前往内城东坊最挨着皇城的那条街尽头,到了庭院深深的沈府门前。
上京的内城不大。
皇城居中,东西南北四坊分别住着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可以说汇集了整个大安朝的权贵阶层。
从生活气息浓厚的东四巷一路过来,进入内城一下子变得幽静。
也只有站在沈府高高的门庭前,莫玲珑才感受到这个世界的阶层参差,是如何泾渭分明的存在。
何芷的轿子在前,嘱咐轿夫去角门。
落了轿后,莫玲珑上前把青翠那日特意留给她的帖子递过去,门子便引两人进去。
穿过抄手游廊和垂花门,走过长长的一条青砖路,门子摆手指着前面倒座房:“前面就是灶房了,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