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门外便能听见灶房里热火朝天的动静,走进发现,里面约莫有十来个人,每个人手里都忙得不可开交。
  莫玲珑看了一眼,里面有两口大灶,另还有三口小灶,一个熏烤炉。
  真大啊,比茶楼的灶房大得多。
  她打量一番,见有个中年男人,叉着腰巡视众人干活。
  那人看到她,冷淡地别开脸去。
  看来,他应该就是灶房的管事了。
  何芷拉拉她衣袖,小声问:“是不是先去找那天来的姑娘?”
  既然是宴席,前头院里肯定也忙。
  自己是来做事的,又不是来做客,且青翠把事情都已经交代清楚了,她得自己来。
  “不用。”莫玲珑将自己带来的几样趁手工具交给何芷,上前不卑不亢地福了福身:“大师傅好,我是沈夫人请来做点心的灶娘莫玲珑,不知大师傅用灶怎么安排?我好捡空闲时候用,另我开的料单,不知各样材料齐全吗?”
  张大厨脸色淡淡地往边上一指:“都在那了,府里的东西都有记录,这些燕窝雪蛤阿胶,仔细着点儿。咱家不用等灶,最边上的小灶予你使。今天有贵客,你可知道?”
  他有意当着众人的面下莫玲珑的面子。
  在街头茶楼里做茶点的厨娘,能有几分真功夫?
  不是他自负清高,他张家世代都是厨子,往前数几代,还有做御厨的呢。
  听夫人身边的青翠把这厨娘夸得如何,结果一见居然是这么个年轻姑娘。
  这是把他的面子往哪搁?
  他愤愤不平地想,要是这场搞砸,夫人就知道他老张的好处了!
  但莫玲珑一点也没把他的下马威放在心上,表情波澜不惊:“自然知道。多谢大师傅提醒。”
  看了下已经准备好的材料,不禁感慨,不愧是豪门,有些东西外面买,还买不到这么出众的品质。
  就拿她准备用来做果冻的一味原料石花菜来讲,她找了许多铺子,只买到些短枝碎渣,但沈府拿出来的,就是全须全尾的好货。
  单子上写了需预先处理的东西,都已处理过,燕窝和雪蛤已经发开。
  提前在料单里写了要用上好花雕泡着的阿胶,这会儿也已经软得化开。
  莫玲珑闻了闻,的确是非常好的花雕。
  看来这位张大厨,非常尊重自己手里那把厨刀和锅铲。
  莫玲珑教何芷怎么挑燕窝里的碎毛和雪蛤上的杂质。
  张大厨斜着眼看她手法轻巧敏捷,说的又都是没多年经验不知道的技巧,不禁收起了一点轻慢。
  她开始熬阿胶糕的时候,一个脸生的姑娘来了,站在灶房门口往里看。
  眼观六路的张大厨忙迎上去,笑得谄媚:“白霜姑娘,怎么来我这腌臜地方了,可是夫人有什么交代?来来来,不忙就坐会儿,我给你倒杯茶喝!”
  “谁要喝你的茶!”白霜瞪他一眼,视线落在小灶前忙碌的一道纤细有致的身影上,往前一步,“可是莫娘子?”
  何芷比她先迎上前:“是,这是我们莫娘子。”
  莫玲珑听见叫她,才抬头看向来人。
  刚张大厨搭讪时她听在耳里,知道并不是府里的主子,应该只是个比较得脸的下人。
  但看清她的衣着,还是愣了一瞬。
  来人穿着蜜合色缎裙,上面月白色绡纱比甲,都绣着别致的暗纹绣花。
  看来,范氏出门时的穿着,还是太低调了。
  以至于让人忘记,她毕竟是个三品大员的妻子。
  白霜不错眼地看着她,见人果然如青翠那丫头说的一样长得很美,双眸黑亮灵动,顾盼神飞。
  心里多了几分好感,轻轻笑道:“青翠本要来,我看她啊,就是来偷吃的!没来得及迎你,莫怪呀,今儿人多忙不开。夫人交代了,姑娘你要是有事,就差人到前面穿堂那喊我。”
  “多谢你!”
  莫玲珑接受这份善意,然后从自己带来的松饼里,拿出两包递给她,“这是我店里还没上的新款,你们忙的时候可以垫垫。”
  她给白霜的,是抹茶曲奇,刚琢磨出来的新品。
  何芷在茶道方面颇有些积累和渠道,帮她找到了能用在点心里的,不涩口的茶粉。
  按何芷所说,这种茶叶培植期就要遮阴,颜色浅嫩,蒸后晒干,再隔火低温烘干,像前朝那样磨成粉后点茶,做茶百戏。
  只是如今喜欢如此繁琐茶道的人少了,因此产量很低,即便是上京规模最大的茶叶铺子,货也不多。
  也是听莫玲珑问到,她才想起有这种茶饼。
  便从相熟的茶商那里,拿了点回来给她尝试。
  喝完这种茶,莫玲珑品出了某个非常知名品牌的抹茶味,只是滋味更厚重。
  她试了好几次,终于试出添加白醋的方式,让饼干烘烤完还能呈现鲜嫩的绿色。
  糖的比例也测试多次,最后定下既能盖住茶的微涩和白醋的酸气,又不过分甜腻的比例。
  可以说,已经能还原出九成抹茶曲奇应有的口感。
  白霜闻到饼的香味,心想这莫娘子果然跟青翠说的那样,有手艺,懂分寸,哪怕给东西示好,也大大方方的。
  而且心很细,知道她们这些干活的今天一定忙得没空吃,不禁更添了几分好感。
  白霜离开后,张大厨已不敢再小觑莫玲珑,主动低下姿态卖好:“可要安排人给你烧灶?”
  讲究点的厨子,都自备烧灶的帮厨。
  “不用。我们自己就行。”莫玲珑婉拒,“如果可以,大师傅你们不用灶的时候,我可以多用一个吗?”
  张大厨那边现在在做凉菜,热菜还早,灶自然也都空着,便允了。
  莫玲珑便左右开工,何芷替她看火烧灶,她一边熬糕,一边煮甜汤,又热起熏烤炉。
  甜品跟正席不一样,不需要开席后趁热上桌。
  她可以提前做好,腾出时间布置甜品台。
  她先前不知道沈府的灶房也有烤炉,所有需要用到的酥皮和松饼都预先烤好了。
  这会儿便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就烤出了形状精巧别致的点心。
  张
  大厨眼看直了。
  虽然他擅红案,做的都是大开大合的大菜,但他合作过的白案师傅多了去了,还没见过哪个能捏出大鹅模样的酥皮点心,烤出来还能形状不变,这么喷香漂亮的。
  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
  莫玲珑一出手他就服了,没个经年累月的磨炼,根本不可能有这份手艺。
  这姑娘看来不过十七八,敢情是从会走路开始就开始拿锅铲呐?
  莫玲珑不知道张大厨心里的弯弯绕绕,她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
  很快,六种汤羹甜品出餐,她让何芷去喊来白霜,带她去宴席的场地做最后的陈列。
  炎炎初夏,沈府后院的荷塘,此时荷叶已田田。
  沿着迤逦的回廊,可直接步入建在荷塘中央的迎香阁,享受四面都被荷花围绕的美景。
  赏荷宴,就摆在此处。
  范氏忙着迎客,抽空给青翠使了个眼色:“去,看看席面准备得怎么样了?”
  青翠领命去了。
  不一会儿,一脸惊诧地回来。
  她立刻蹙起眉:“怎么?出什么乱子了?”
  “没出乱子,就是……”饶是出入跟在范氏身边,算得上多识广的青翠,也面露不可思议,“好看,那个甜品台真的太好看了!”
  第18章
  范氏问她如何好看,青翠三言两语说不完,只说:“跟咱们之前想的都不一样,就是别致!”
  她拿莫玲珑写的料单去找总管的时候,没想到甜品汤羹单独成席会这么别致。
  倒是完全应了水阁外,荷叶接连的美景。
  范氏见她说好看,心里微松,叮嘱青翠看好沈小爷,便继续迎客。
  说来,赏荷宴真是令人头疼。
  既要办得处处妥帖不出错,又要每年有新意和巧思在其中,实在不易。
  此时,已到的女宾依次进了后院。
  沈府的赏荷宴年年都办,除了一些刚到年纪,跟着家中母亲出来走动的女孩,多数女宾对沈府半月形的荷花池,并不陌生。
  连带着对席面菜色也熟悉得很,多是那些鱼肉瓜果,吃个时鲜味。
  其中就有跟着母亲的章萱仪,见母亲要往池中的水阁去,小声说:“娘,还没开宴呢。”
  “没开宴才好让你睁着眼好好学啊!你爹不许咱家张罗这些宴席,你要学都没处学,成了亲以后这些东西你自然都要会,才能撑起门庭。你爹既然说那个陆郎君以后不是池中物,自然以后也有你作主母迎客的一天,这席面如何选菜,招待什么人用什么菜,可不光灶房知道就成了。懂吗?”
  “是,娘。”章萱仪面上一红,想到俊朗的那人,心里却有丝丝甜意。
  水阁四面透风,下人们正在准备两侧和中间的冰鉴,好让人觉得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