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见孩子又紧盯着她的饭勺,莫玲珑忍住笑意:“尝尝?”
  她举起勺子,送到孩子面前。
  沈小爷一路盯着饭勺,乌溜溜的双眼看成了对眼,抱住她的手,直接就着勺子一口下去。
  嚼嚼嚼,香喷喷。
  旁边围观的众人也打趣:
  “小郎君闻着味儿馋了!”
  “小娘子的饭食的确做得好!我刚吃饱了都馋……”
  范氏看她这碗饭,眼睛也看亮了。
  未出阁时,她爹爱吃也会吃,带着她到处下馆子,这样的吃法像菜饭,却又偏是蒸的。
  于是她问出了众人的心声:“莫姑娘,这是什么饭?”
  一旁的人们,都瞧过来。
  莫玲珑有种上辈子给粉丝拍美食vlog的既视感。
  她把碗展示了一下:“是双拼蒸饭。不拘什么材料,腊肉,腊肠,鸡块之类都行,如果有陶锅直接在火上焖就更好吃了,锅底会起一层脆脆的锅巴,饭也更干爽香甜。”
  对于菜谱,她是一向不吝啬的。
  一个菜最终成品的口味,诀窍很多,不仅仅是配料和调料。
  沈小爷蹬着小短腿往勺子跟前扑腾,也恰好甲板上风大,莫玲珑摸着碗饭已经不烫,就又喂了他一口。
  怕孩子嗓子眼小,她挖得不多,就一小口米饭和一小片肉。
  沈小爷已经长齐了牙,抿在嘴里尝到味儿后,脸颊一鼓一鼓地,飞快吃完了。
  这速度,根本不像是这么小的娃儿啊。
  沈小爷显然不满足于这么一口,伸出两条胳膊,用力地探出身子……直接抱住了莫玲珑正要收回去的手!
  旁人自然不知这位小爷这段时间以来什么都不吃,深受喂饭之苦的李嬷嬷和青翠却当场有些想哭。
  莫玲珑本就做多了,打算一顿抵两顿的,见状便又挖了一勺。
  范氏哪舍得小儿子这幅样子,便说:“莫姑娘,我有个不情之请。”
  “夫人你说。”莫玲珑继续喂。
  沈小爷嘴张得大大的,对喂进来的第三口还是这么小,有些失望。
  但来不及抗议,鼓着脸颊又飞快地嚼嚼嚼,咽下去了。
  再来再来!
  他蹬着的短腿,挥舞的胳膊,都在叫嚣着继续。
  于是他直接推开李嬷嬷,扑到有香香饭的姐姐怀里。
  范氏一边把儿子抱回来,一边哭笑不得地说:“能不能帮我,做一锅同样的饭给他吃?我房里有炉灶,也有米面和肉,想麻烦莫姑娘你帮忙做一份一样的,不知道会不会太唐突了……”
  若不是收到夫君的催信,范氏本打算带着儿子沿路一路玩上去。
  这炉灶,还是范氏那行伍经验丰富的兄长让带上的。
  莫玲珑不觉唐突,只微微一笑。
  上船的时候她发现了,这艘漕船分上中下三等价位的舱房。
  对应的自然是不同经济水平的客人。
  然而供的船食却是不分大小灶的。
  囊中羞涩的人,只能忍着吃干粮。
  略宽裕些的,等码头靠岸的时候补给些吃食。
  但再宽裕些的,就会难忍二十来天的航程。
  她今天特意选了肉香浓郁的腊肉做饭,只是试手。
  于是她说:“这有什么唐突的,夫人若是方便,到时借我炉灶就行。只是我还得等汤好,不如留下房号,待会儿我再过来?”
  范氏看了眼怀里馋登登直勾勾看着饭的儿子,哪舍得他等,笑着说:“你告诉嬷嬷怎么看,让她守在这儿就行。”
  李嬷嬷上前一福身:“奴婢来看火。”
  “那好。”莫玲珑把火头的要点说给李嬷嬷听后,端起碗去范氏的房里。
  范氏住的是一间一等舱房。
  房间很大,两侧都有窗户,整齐叠放的被褥露出一角考究绣花,显是她自用的。
  床榻下还摆着张小榻,应是婢女睡的。
  让莫玲珑眼前一亮的是,这舱房的设计跟现代的游轮相似,带一个独立的观景廊。
  范氏说的灶炉,就安置在廊上。
  炉肚里还有点余炭,上面架着一口铁锅,炉子旁的调料罐子精致得像艺术品。
  炉子对面的藤编篮子里,满满登登装着的各色菜蔬、果子,以及肉食。
  莫玲珑算着银子抠抠搜搜买的猪肉,羊肉,这里成块地堆着,那些放不了两天的叶菜,郁郁葱葱装了满篮。
  范氏见她已经看到菜了,便问:“莫姑娘,你看这些菜够吗?”
  “够,太够了。”
  莫玲珑指着藤
  篮说:“菜搭配得很好,这些叶菜不经放,下次可以少买些。这么多菜,足够你们吃到下次靠岸。”
  三言两语,让青翠脸上泛出光彩。
  终于叫夫人知道,小少爷不肯吃,不是她买菜的缘故。
  见桌上碗筷俱全,莫玲珑分了一碗出来,先递给了咿咿呀呀不断的沈小爷。
  抬头看着范氏主仆二人,又问:“你们吃了吗?”
  范氏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没呢。”
  刚才几人一路回房的路上,莫玲珑手里的那碗饭,离她不过一丈远。
  这回看得仔细,真真绝妙,色香味俱全。
  所以,这会儿问她吃没吃过,就算吃饱了,她也要说没吃……
  青翠看了眼自家夫人,把头埋下去。
  于是莫玲珑便又分了两小碗出来:“那待会儿我多做点,晚上在你们这儿蹭一顿。”
  范氏不懂什么叫“蹭”,但听这意思是晚上做了一起吃。
  “那是自然!”她说。
  沈小爷不用寒暄,比她们先吃上。
  这会儿饭已经不烫口了。
  他推开青翠的手,像怕她抢一样,小手抓着汤匙,一勺一勺地往嘴里送。
  咀嚼,下咽,继续。
  若不是那一脑门汗透着呆萌,老练得像有三五岁一样。
  范氏看着心里软成一片,舍不得动筷。
  她用箸的动作优雅,透着经年累月的涵养。
  但,当一口饭裹着豉汁肉片入口。
  鲜香的肉汁浸透了米粒,就这么囫囵着咽了下去,仿佛五脏庙急不可耐。
  很快,主仆俩跟沈小爷扒饭的幅度一致,把一小碗饭送进肚中。
  范氏意犹未尽,也有了比较——不是因为几天没吃过好吃的饭菜无从比较,而是这位莫姑娘的手艺,真的好。
  她看着莫玲珑,心里有了个主意,但……
  正犹豫是否唐突,李嬷嬷来了,隔着门:“夫人,莫小娘子的汤好了,这汤我是先送回……”
  “拿进来!”范氏提声,然后问,“莫姑娘,这汤我们能尝尝吗?”
  “当然。”
  莫玲珑晚饭有了着落,怎会吝啬这点汤。
  再说这汤,跟蒸饭是绝配,她们吃过就知道。
  范氏看着汤,一时觉得失望。
  这汤不像双拼饭那样,一眼能看到的色香味,显得有点平平无奇。
  因为,太像一碗白开水了。
  她有点疑惑地品了一口。
  就这一口,范氏愣住。
  怎么会这么……醇厚?
  对,醇厚。
  明明是清透到极致,让她误会成白开水的汤,入口比自家厨子炖成奶白色的骨头汤都要鲜。
  再低头看自家儿子,咕嘟咕嘟喝得极为认真。
  连莫玲珑分给他的一小块儿肉饼都就着汤吃了下去。
  旁边李嬷嬷先开口:“乖乖,这汤怎么这么鲜呐!怎么做的?”
  她一激动,乡音都出来了。
  “这肉饼汤简单,拿新鲜的肉,剁碎了以后搅打上劲,加上点泡发的香蕈,一点儿姜片,就这么蒸,哦,我还加了点虾增加风味。”
  李嬷嬷不信:“这么简单?”
  莫玲珑:“对,就这么简单。”
  但好吃的秘诀,在搅打的力道、程度上,和海鲜的运用上。
  比如虾粉她不是直接加进去的,而是用花雕浸泡后,弃渣不用。
  光知道素材,不知道细节和比例,也做不出一样的味道啊。
  范氏被这碗汤彻底折服。
  也对莫玲珑产生了点好奇——
  这种方子,但凡开店做生意的,都当成宝贝密不示人。
  但眼前这位姑娘,却毫不在意,大抵是因为,根本算不上她拿手菜。
  顾不上是否唐突了,她说:“莫姑娘,我有个不情之请,可能有点唐突,请你莫怪。”
  莫玲珑:“夫人请说。”
  “你看,瑞儿极爱你的手艺。这段时日,唯有这几天吃姑娘你做的吃食,才有胃口。所以我想请你每日为我们做一顿饭菜,饭菜炉灶调料尽可提要求,每日我付你500文。”
  “我知道500文实在不多,莫姑娘可能也不屑于给别人做饭,若是觉得不愿,我也绝无怨言,本就是我唐突。”
  范氏执掌中馈已逾十年,面对家里各家铺子的掌柜都压得住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