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李世民笑道:“哦?承乾,你也想下一辈了么?”
  李承乾斩钉截铁道:“不想!”
  李世民只好叹一口气,没办法,长子就是不急,无论怎么说,他都不急,指望他让自己抱孙子,且得等罢。
  李泰那边面对此物颇有些五味杂陈,毕竟这两个月他脑子里一直转着如何取而代之的念头,但大兄……
  虽然自己在他那里不是头一位,也不是头几位,但他心里头还是有自己这个弟弟的。
  李泰愈发惆怅起来,毕竟兄长只有一个,且待自己一直还算不错,然而他想要的又只能从兄长那里抢到。
  若兄长只是太子,而阿耶阿娘的偏爱都在我身上,李泰想,我就别无所求了。
  只是偏偏兄长两个都得到了,李泰什么都没有得到。
  只要给我一个就好了,李泰握了握拳头,我只要一个就够了。
  ……
  七月底,天可汗的头一个孙儿出生,当天李世民正好有朝会,待回到立政殿,听闻已经顺利生产,他忙去瞧了孩子,又问皇后可给了孩子的生母赏赐。
  长孙氏笑道:“给过了,瞧你高兴的。”
  李世民握住妻子的手,感叹一声:“一年又一年,过得可真快啊,一眨眼,你我都是做了祖父祖母的人了。”
  长孙氏亦是轻叹:“真是一眨眼的功夫,回头看看,当年那些难捱的日子也这么就过来了。”
  夫妻二人携手慢慢走着,不一会儿就听到一阵咋咋呼呼的声音,李世民疑惑道:“听着像是丽质和毓秀,又在闹什么呢?”
  长孙氏笑叹道:“还能是什么,又在骑她那个自行车,水泥路平坦,正好让她们姊妹两个发疯了。”
  说着话夫妻二人就看到了衣着简单,头发全部挽起来,正用力蹬着自行车的两个姑娘,一边蹬一边她们嘴里还喊着什么。
  李世民侧耳听了听,总算明白了这两个孩子是在比赛,这是在自己给自己鼓劲呢!
  不用说,想出来比赛这个主意的肯定就是抱着稚奴正在当裁判的李承乾,稚奴还在大兄怀里欢快地叫喊,不知道在给哪一个阿姊加油。
  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承乾这个当大兄的,日日带着妹妹们闹,真是该管一管了。
  长孙氏瞧着两个女儿争先恐后干劲十足,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她拉住李世民,笑道:“先等会儿,待我看看是谁嬴。”
  李世民:“……”
  孩子们这么能闹腾,源头找到了。
  220
  第220章
  ◎宫学。◎
  待到比赛结束,两个小姑娘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奖励,蹦蹦跳跳地拉着手庆祝。
  旁观的李世民奇道:“都是赢家,这是个什么比赛?”
  “闹着玩的比赛呗。”长孙氏*笑道,“你还当是什么正儿八经非得分出个输赢的比赛吗?”
  李世民笑道:“玩就玩,可这也太闹了,这个年纪也不能算稚子顽童,真是我看着都头疼。”
  长孙氏愣了愣,道:“是啊,都不是小孩子了,再过两年,可就轮不到咱们头疼了。”
  两个女儿都到了待嫁的年龄,李世民想想也觉得惆怅,虽说公主下降,婆家无论如何不敢慢待,但想到她们即将离家,还是满心舍不得。
  夫妻二人正感慨着,李承乾抱着一个弟弟,身边跟着两个妹妹,慢悠悠地走过来说道:“阿耶也去瞧过小孙儿啦,是不是很高兴?”
  “你也给我添个孙儿,阿耶会更高兴的。”李世民说着忽然想起来,便问道,“青雀怎么不在?”
  长孙氏答道:“青雀今日有课业,他说耽搁了一上午,下午万万不能再耽搁了。”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青雀到底是做了阿耶长大了。”
  李承乾在心里嘀咕,这算什么长大了?一个上学的孩子当了父亲就叫长大了?
  可怕的封建社会啊。
  才嘀咕完,李承乾本人就被盯上了:“承乾……”
  “不可能!别想了!”李承乾下意识就道,他这辈子绝对不会再刚过十岁就当爹!
  被李承乾抱着的稚奴被大兄吓了一跳,他倒是不哭,只张着手臂拍了两下李承乾的脸颊,好像在表示大兄不要一惊一乍的意思。
  李承乾懵懵地眨了眨眼睛,李世民和长孙氏以及李丽质和李毓秀都笑了起来。
  “我们稚奴可真是个勇敢的小家伙……”说着话,李世民伸出手去要将小儿子接过来。
  但稚奴却将手伸向了母亲,他想要母亲抱。
  李世民:“……”
  这次笑出声的是李承乾:“阿耶,你也被稚奴嫌弃啦!”
  很没面子的天可汗拍了拍稚奴的屁股:“臭小子。”
  稚奴的身子扭的更厉害了,手臂伸长了去够母亲,长孙氏只好将他接到怀中:“你现在就是个小肉球,阿娘快抱不动你了。”
  李世民伸出手臂托着妻子的手,口中道:“小孩儿肉嘟嘟的才好呢,能抗病,你看我们稚奴长这么大还没有生过病……”
  “呸呸呸!”李承乾忙道,“阿耶,不要说这种话!”
  李世民也吓了一跳:“怎么了?”
  李承乾急得都结巴了:“哎呀,你这么说……就就就会作数的!”
  “遭了!”李世民大惊失色,忙也跟着呸了几声,“不作数不作数!”
  其他人都没大反应过来,长孙氏撑不住笑道:“好了好了,不作数,咱们先回去,瞧这两个毛丫头,浑身都是汗,赶快回去沐浴换衣裳。”
  李丽质和李毓秀一块儿吐吐舌头,都过来给父母看她们才得到的奖品。
  ……
  自行车和婴儿车从宫内传往宫外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夏秋两个季节,婴儿车太适合带着孩子们出门散步了,佩戴好护具后,精巧的自行车则成了很多半大不小孩子的玩具。
  而这两样之所以如此快速的传播,全是因为李承乾新开了两间铺子,只售卖婴儿车和自行车。
  因着有之前的积累,这次开铺子李承乾自己的钱够用,但李渊听闻后派人送了一箱金子给他,说算是小叔父给他的。
  李承乾见惯了好东西,但才打开看到这一箱金疙瘩时,还是不免震惊了几秒。
  李承乾的小叔父,即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他生于贞观二年,这会儿不过是个三周岁的小娃娃,但显然当爹的已经开始为他的将来考虑了。
  李渊的老来得子不少,但哪一个为何受宠,李承乾搞不清楚缘由,也没想过要去弄明白,不过钱都送过来了,他也不好不收,便去大安宫见了一趟李渊。
  李渊正在听曲看舞,李承乾来了也不曾叫人停下,只是问他有什么事。
  李承乾倾了倾身,道:“阿翁替小叔父给了我那些金子,我特地来谢过阿翁和小叔父。”
  李渊顿了顿,眼睛里浮现出几分惆怅,方道:“承乾,阿翁老了,底下这些孩子们现在靠你阿耶,往后还要靠你照应着。”
  李渊的这些小儿子于李世民并无威胁,他们兄弟间想如何亲近是没可能了,但往后封个亲王,肯定还是能过上金尊玉贵的好日子。
  只不过如何金尊玉贵,如何顺心遂意,关键就在能不能得圣心。
  李承乾听罢沉默了片刻,李元婴的滕王阁很有名气,他本人在艺术方面也有成就,只是……他这个人的品性实在不怎么好。
  李承乾最后只说了一句:“阿翁放心。”
  人总要生老病死,李承乾也说不出太多劝慰的话,只能做个干巴巴的保证让李渊安心。
  从大安宫回来,李承乾又去了太极殿,他打算跟天可汗谈一下皇家孩子的教育问题。
  现在皇室的孩子们都是各自有各自的老师,但因为所得关注不同,老师的质量很是参差不齐。
  而且,因为地位尊崇,李承乾记得上辈子除了自己这个被人盯着挑刺的太子,其他皇室子孙的品德问题却少有人关注。
  所以李元婴上辈子养成了那么个败坏的品性,李承乾琢磨着,皇家子孙确实很容易骄奢淫逸,他也不指望他们变得如何好,只是想教他们不行祸害百姓之事。
  等李承乾说完自己的想法,李世民撇了撇嘴,道:“太上皇倒知道为儿子们打算了。”
  李承乾:“……”
  你跟你爹一个样,他给前头的孩子们当爹的时候不是个好爹,你给前几个儿子当爹的时候也不咋地,他到了后头知道为小的孩子们打算了,你等到换了新太子也知道该将太子罩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保护了。
  所谓父子一脉相承,你们真不愧是父子。
  见长子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李世民以为他是觉得自己矫情,轻咳一声将这话略过去,又道:“承乾,你提到的这个宫学甚好,我看不如就办在武德殿,离这边和东宫都近,你我父子都方便过去查看他们的学业。”
  武德殿?李承乾挑了挑眉,武德殿变皇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