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显然没有,现在还不到时机。”李承乾说话的语调很轻松,看起来挺不在意的样子。
  李映摸了摸下巴,道:“但等到贞观十五年预备十六年的封禅,就封不成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李承乾道:“除了这两年,就没有别的日子了吗?看看哪年合适,就哪年去呗。”
  李映不解道:“你怎么一点儿不急?你不是也认为泰山封禅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但这件事的确是急不来的。”李承乾摊了摊手。
  李映不再说话,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李承乾一番,怀疑道:“殿下,你们三个人……是不是有什么秘密?”
  李承乾挑了挑眉,笑道:“现在进行到内讧这一环节了吗?”
  “看着像是你心虚了。”李映肯定道。
  李承乾笑眯眯道:“我可以肯定他们两个有瞒着我们两个的秘密,而且绝对至关重要。至于我们三个人,他两个看起来可没有要告诉我的意思。”
  李映想了想,啊了一声:“殿下,你们三个人私聊了啊!”
  李承乾顿了顿,道:“你这个语气听起来不像我们在私聊,像私通。”
  李映:“……”
  李映挠了挠空气,无语道:“不想说就不说,能不能不要说这么可怕的话啊。”
  李承乾耸耸肩:“总之,如果你的这个任务一定会完成,而不在于你如何做,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李映一时没听明白这句话,呆了好大一会儿,直到李承乾说他要去立政殿,李映才恍然大悟。
  “哦!你是说其实有别人在干预……你们吗?”
  李承乾看着镜子整了整衣裳,道:“从我们被迫卷进来开始,难道不就是有人在干预了吗?”
  “不如……你去问问你领导?”李承乾转头笑道。
  李映耷拉着肩膀道:“你以为我没问过,我申请了好几次,根本没人搭理我。”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李映琢磨了一会儿,就在李承乾已经准备推门出去时,他忽然想到一件事,忙道:“哎,我想到了,殿下,贞观十六年不能封禅,要不贞观十七年吧?”
  李承乾停下脚步,咬牙切齿道:“贞观十七年有荧惑守心,不行!”
  219
  第219章
  ◎李泰的想法。◎
  封禅的事搁置下后,李世民收到了一个喜讯,李泰殿中的一个宫女有了身孕,天可汗要升级当祖父了。
  李世民和长孙氏自是十分喜悦,吩咐人看顾好孕妇后,又开始着手给李泰选正妻,成亲后就是大人,要搬到宫外去住,因此还有王府的选址等一系列事要操心。
  这天乃是休沐日,前一天熬夜刷手机的李承乾过了午后才到立政殿来问安,手里还拎了盒点心。
  “才做好的奶糕,给稚奴磨牙。”李承乾笑道。
  李世民闻言笑道:“倒是惦记着稚奴,怎么也不给阿耶阿娘带些?”
  不等李承乾说话,长孙氏便笑道:“眼瞧着就是做阿翁的人了,倒跟一个牙都没长齐的孩子抢起一口点心来了。”
  李承乾先拿了块桌上的糕点吃了,咽下去正好能开口说话:“阿娘你不知道,阿耶这就叫童心未泯。”
  “这小子当着我的面就敢编排我,观音婢,他平日定然没少干这种事,你可要同我细说说。”李世民笑道,“我好找他算账。”
  长孙氏却笑道:“这是编排么?二郎,你也忒是个玻璃心肝了,我们承乾分明最是个孝顺孩子。”
  李承乾得意地抬抬下巴:“阿娘最爱我!”
  李世民摇头笑笑:“多大的人,还这么孩子气,明儿你小侄儿可要笑话你了。”
  “笑话呗,我脸皮厚,不怕人笑话。”李承乾无所畏惧。
  李世民挑了挑眉,笑道:“侄儿笑话你不要紧,过个一两年,你儿子也要笑话你了。”
  李承乾双手环胸道:“您别拐弯抹角提醒我,阿耶,你都已经做成祖父了,人要学会知足,不要得陇望蜀。”
  李世民嘿了一声,正要说话,外头就传越王求见,他便止了话,令人请越王进来。
  李泰进门分别行礼后,李世民让他在李承乾之下坐了。
  “青雀来得正好,我同你阿娘正给你看王府的选址,你也来瞧瞧,哪一处更合你的心意。”李世民笑着抚了抚手中的图,又招呼李承乾,“承乾也给你四弟选一选。”
  李承乾随口道:“这倒不用看,最好的那处自然是离宫城最近的,好方便四弟往后进宫给阿娘阿耶问安。”
  李泰将自己要说的话咽回去,眼带诧异看向李承乾,见他面色平静,自觉明了他的意思,心底不免更加黯然几分。
  太子居东宫,本是多么理所当然的事,可太子搬出去后,当时父亲母亲偏要想方设法将他留在立政殿那么久。
  自己现在想留在立政殿陪伴父母几年,却被他们柔和而坚定地拒绝了。
  太子从不用费心争取父母的偏爱,太子不在乎兄弟们与父母的远近,因为他是太子,他生来就拥有这一切。
  一母同胞,仅仅晚了一年而已,就是天差地别,每每思及此,李泰总会觉得不公平、不甘心。
  然而李泰对此束手无策,因为这是人力无法更改的事。
  他读书用功,乖巧听话,也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赞赏,但相比较已经开始涉及朝政的兄长,他还是落后许多。
  他只能一辈子活在兄长的阴影之下吗?李泰想想就觉得垂头丧气。
  听了李承乾的话,李世民点着一处,有些犹豫:“这里近是近,只是地方小了些……”
  长孙氏探头一看,笑了笑,道:“倒比规制还小了些,不过也够用,青雀是头一个出宫建府的,到底不好太靡费。”
  “况且日后有了时机,还能再扩建。”长孙氏在图纸上了划了划,眼睛却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转念一想,道:“也是,青雀,你过来看看如何,若是你也中意,就且先在这里住着,过两年再挑一处给你修个避暑的庄子。”
  地方大小倒在其次,主要是阿耶阿娘有将他的事放在心上,李泰就觉得低落的心情舒缓了些。
  李泰起身过来伏在父亲膝上笑道:“阿耶和阿娘选的自然好了,而且又离你们这么近,我觉得这点最好,到时候我定然日日带孩子来问安,好让阿耶阿娘享天伦之乐。”
  李世民揉揉他的头,笑道:“好孩子。”接着他又转头看向长子,“到底是承乾,既这么知道青雀的心思,想必住在东宫,也是日日念着我与你阿娘的。”
  李承乾支着下巴笑道:“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长孙氏点点他,笑道:“偏不肯同你阿耶说句软话。”
  李世民故意唉声叹气道:“可不是,观音婢,你瞧承乾这孩子……”
  黯然再次爬上李泰的心头,他掐了掐手心,真心实意的想要叹气。
  怎么办?
  就只是因为大兄早出生一年吗?
  李泰思绪一顿,倒也未必,阿耶也并不是长子。
  可时移世易,阿耶能做成那些事不表示李泰能做成,他要想越过兄长,得另辟蹊径才行。
  总归,有父亲的例子在,李泰认为他未必就不能越过兄长。
  这样的话暂且不能与旁人说,李泰只是有了这么一个浅浅的念头,他还要再仔细思量思量。
  ……
  四月时,原本该于这一年夭折的天可汗十二子代王李简连点儿伤风感冒都没得,照样活蹦乱跳的。
  除了太医院加强儿科诊治外,上次李元方耽误治疗落下病根后,长孙氏将后宫的规矩紧了紧,再不敢有人待皇子或者皇弟们不尽心了。
  李承乾想,希望明年的李嚣和李元亨也能逃过死劫。
  明年的事要等到明年才知道,但到了今年六月,李纲却避不开他的死劫。
  和陆元朗相同,李纲的死因也是一个老字,再高明的医术都救不了这个病。
  这一次李纲不再是李承乾的老师,不过他死后仍旧得到了天可汗赐予的尊荣。
  纵然是寿终正寝,但逝去本就让人觉得悲伤,因此这个夏天李承乾难免又有些闷闷不乐。
  好在有一天他翻到了扶苏发给他的PPT,看到了其中关于自行车的图纸,因此他立即找人做了一辆,之后看到走路还不稳当的稚奴时,他又让人做了几辆婴儿车。
  李承乾将成品发到了群中,得到了扶苏的好评,正好能给他女儿用。
  学走路的稚奴不是很能用得上,但李泰那个还没出生的孩子能用,李承乾再无别人可送,就将婴儿车附带摇篮都送给了他。
  李世民听闻后先替小儿子吃起醋来:“我们稚奴倒比不上小侄儿了么,去年承乾怎么没想到这样的好东西?”
  李承乾耸耸肩,笑道:“这说明我们这一辈跟此物无缘,还是给下一辈的孩子们用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