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李承乾点头:“好啊,先让人收拾着,阿耶,你选老师,先考校他们一番,再分班拟课表。”
  李世民点了点头,见李承乾这就要走,伸了手将人叫住:“承乾,还有一件事。”
  “何事?”李承乾重新坐回去。
  李世民道:“青雀明年就要成亲,也是大人了,我想着这宫学他倒不必去,只还要他的老师教他几年便是。”
  李承乾笑了笑,问道:“既然是大人,阿耶,是不是要许青雀上朝议事参政了?”
  “还不到时候。”李世民立刻道,“你还没有正式加冠,他哪能抢在兄长前头?”
  李承乾接着笑道:“青雀前头也不只有我一个兄长,阿耶,你别忘了李恪,明年青雀成亲,李恪的亲事您也得打算打算了吧?”
  李世民却道:“正如你所说,承乾,除了恪儿,青雀前头还有你这个兄长呢,你倒是急着他们的亲事,怎么不急一急你自己的?”
  “我不着急。”李承乾耸耸肩,“所以恪儿的亲事你心里有数了?”
  “我定下了弘农杨氏,他们家里哪个姑娘适龄,性情和顺,由你阿娘来定。”李世民道,“你怎么不急,承乾,你该急一急了。”
  李承乾起身道:“说不急就不急,阿耶,你别背着我定人下旨,不然到时候我抗旨,咱们可就收不了场了。”
  “嘿!”李世民拍了下案,“还威胁我。”
  但他倒没有生气的意思,只是想想方才承乾那两句话,忧心更多,究竟要不要青雀进宫学,何时要青雀上朝参政……
  唉……人都说多子多福,皇家却是多子多愁啊。
  然而,李世民要愁的更在后头,宫学的事才开始筹备,老师还没有选好,李泰就先来了。
  说了会儿父子间的家常话,李泰才进入正题:“阿耶,我明年成亲后就要出宫到王府住,这宫学于我倒不便宜了,不如还是请现在的先生到王府为我讲学,阿耶,您看好不好?”
  李泰并不认为自己这个要求会被拒绝,虽说皇帝诏令皇家子弟都要到宫学去,可他尽管不能比肩太子,但与其他皇子还是不同的,有点特殊待遇是再寻常不过的。
  若没有先前和长子那番话,李世民的确会点头答应,他待皇后所出的孩子向来偏爱,而且也从不觉得自己厚此薄彼。
  但李世民现在不能只看眼前,太上皇都知道为孩子们的未来打算了,他每每做一个决定也得想想将来会如何。
  “青雀,宫学初立,先开一个特例,往后倒难管了。”李世民道,“为让阿耶以后省心,只得暂且委屈你来往跑这些日子了。”
  221
  第221章
  ◎两头难。◎
  意料之外的回答让李泰愣了下,他小心地观察了下父亲的脸色,带了点委屈道:“是我想得太简单了,阿耶一说我就懂了,我听您的,不给您添麻烦。”
  李世民笑道:“好孩子。”
  李泰仰着脸问道:“阿耶,等明年成了亲,我是不是也能跟大兄一样,为阿耶分忧了?”
  李世民看着四子眼中的崇敬和孺慕,青雀虽然做了父亲,明年就要成亲建府了,可也不过只有十二岁,到底年少,哪里就能想到拉帮结派朝堂争端那些事。
  但是……
  李世民又想到自己一直以来隐秘的担忧,小时候不懂,年少时不懂,可青雀总会长大,待他大了再总是跟大兄攀来比去,一定会酿出苦果。
  李世民斟酌了下语气,让自己显得不太严厉,而是想要温和地劝退李泰:“青雀的孝心,阿耶已经知道了,不过你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好好读书,待将经史子集融会贯通了,再涉猎朝堂之事,才不至于会出错。”
  可是……大兄就是边读书边开始参与朝政的,李泰很是郁闷,比起大兄,他晚了几年就算了,阿耶还不肯教他。
  他这会儿已经比大兄刚开始跟在父亲身边,在太极殿有个自己专属的位置时还要年长了,就算十岁的自己及不上大兄的十岁,长了两岁的自己难道连当年的大兄都比不上吗?
  这样想着李泰便道:“阿耶,我可以边读书边学着朝堂之事,您一直这么忙,我想早些能为阿耶您分忧。”
  “有你大兄为阿耶分忧呢,我倒比从前轻快了些。”李世民笑了笑,只是因为忧心的缘故,笑意不达眼底,“这就是做弟弟的好处了,青雀,你还能清闲几年,让你大兄这个最爱偷懒的先忙着罢。”
  接连被拒,李泰明白自己不能再纠缠不休了,但他到底年少,再想要遮掩,私底下也再三学过如何控制自己,可还是忍不住露出几分失望。
  “阿耶,我知道了,我会好好读书,好能早日为您分忧。”李泰道。
  李世民自然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又听到分忧两个字,李世民不多加思考便问道:“青雀,你想要参政,只是想为阿耶分忧吗?”
  问完李世民便后悔了,这话的猜疑意味太重,他从没想到有一天他会同自己的儿子说这样的话。
  李泰蓦然瞪大了眼睛,他到底不是稚子顽童,已经能听懂这些话其中隐藏的含义,一瞬间他就想到了自己曾经冒出来的念头,他想要夺走父母的偏爱,阿耶他已经察觉到了吗?
  “我……阿耶,我只是想……”尚且做不到凡事都处变不惊的李泰不免慌了,他磕巴了两下,“我只是想跟大兄一样,阿耶待大兄与我不同……”
  阿耶太偏心了!阿耶怎么能这么偏心!
  这几年李泰一直不敢说出口的话,在惊慌之下就这么说了出来。
  然而李泰其实并不怎么害怕,因为他知道父亲是疼自己爱自己的,这样的小事,父亲不会因此生气发怒。
  李世民的确没有生气,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青雀,阿耶同你说过,大兄是太子,他与你们兄弟本就不同,你……你忘了吗?”
  李泰当然没有忘记这些话,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他被迫接受了大兄从未待他与其他兄弟不同的事,也被迫接受了在父母哪里,自己永远比不上大兄。
  当时的李泰还小,他以为这一切是不能改变的,但现在他懂得更多了,他知道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大兄是太子,该得圣人偏爱,但除去这层身份,同为儿子,为什么他们还是不同的?
  前几年的念头不免又逐渐浮上李泰的心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阿耶,我知道大兄是太子,我不敢与他争这个,可是……可是我与大兄同是阿耶的儿子,这一点上我们是相同的啊。”李泰说着话里就带上了哭腔,他握紧父亲的衣袖,哭诉着多年的委屈,“都是阿耶的儿子,您为什么总是偏爱大兄?”
  听罢这些话,李世民长长叹了一口气,他慢慢道:“因为阿耶不只是阿耶,还是大唐的皇帝,因为太子不只是皇帝的儿子,还是阿耶的儿子。”
  “青雀,在所有的孩子中,阿耶和皇帝都会将你大兄放在首位。”李世民笃定地说着,“你要像尊敬阿耶一般,去尊敬大兄,因为他是太子,他与阿耶一般,都是君。”
  李泰如此执迷,李世民已经没有别的好办法了,他只能这么残忍的提醒李泰认清事实。
  他本以为青雀还小,好生教导着,慢慢大了他自己就会懂什么是长幼,他就会明白为什么父亲总是偏爱长兄。
  然而李泰偏要说他不懂,李世民不愿意恶意揣测自己的儿子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但再这么下去,李世民几乎可以预见将来自己的儿子们会如何相争了。
  李世民必须要制止这一切,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兄弟相残的事发生。
  李泰失了所有的力气,父亲的衣袖从他手中滑落,冰凉的丝绸穿过皮肤刺痛了他的心。
  君臣。
  李泰在后宫长大,又得父亲偏爱,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宫宴上他能感觉到所谓的君臣之分是怎么一回事,但这就是赤裸裸的事实。
  太子是储君。
  就算李泰是得父亲宠爱的儿子,可他终究也敌不过储君。
  君臣之分便是一道鸿沟,李泰瞪着眼睛,仿佛已经看完了他只能仰视太子的一辈子。
  ……
  越王哭着从太极殿离开一事,即便李世民有心想要遮掩,却还是有不少人听到了风声,其中就包括李承乾。
  次日李承乾便直接问道:“阿耶,昨天你怎么教训李泰来着,听说他哭着跑走了?”
  李世民皱眉道:“谁告诉了你?”
  这件事他并不想让李承乾知晓,一则自己能处理好,必定不会让他们同室操戈,二则他也是怕这事在李承乾心里有了什么,让他们本就不如何的兄弟关系雪上加霜。
  李承乾道:“阿耶,你先说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揉了揉手腕,又端起茶杯来尝了一口茶水,看起来真是忙极了。
  李承乾凑过来看了看,道:“手心有点破皮,手腕还疼,你去练箭了?看来这事是不小。”
  边说他还边点头:“该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