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305节
再有五红腊八粥,是采用枸杞、红小豆、红莲子、红枣这些熬制出来的。
以上这些都是甜的,再往前走摆放的就是咸的口味了,粥里面会放一些木耳、青菜、香菇这些,还有放了冬菇、猪肉、鸭血和各色干果的。
“这腊八粥竟然也能被玩出花样来,真是绝了。”
宋石头和徐叔两个人回来,也顾不得和他们多说什么,只是略微点头寒暄几句之后,大家又各自去忙起来。
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也不累,干脆撸起袖子,也帮着在门口卖起来。
“给我来那甜口的八宝粥。”
这种八宝粥吃起来口感软糯,甜味要更加浓郁,尤其是那红枣、桂圆这些干果和米香完美融合在一起,吃到嘴里便是绵密香甜的口感。
像那咸口的腊八粥,里头放的黄豆、蚕豆、木耳和青菜等等,那青菜的清香、各种豆类的醇厚,还有木耳的清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吃起来便咸香鲜美。
“哎哟,这个八宝粥里面怎么还加了豆腐和肉啊?”
大家伙端着自己相中的八宝粥坐在位置上吃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惊叹连连。
像这位娘子吃到的,就是各种米、豆和豆腐、肉的搭配,里头混合着肉的鲜香和豆腐的豆香,味道十分浓郁。
“你那个算什么,我这个还是辣口的。”
众人都乐呵地看去,就见这人的八宝粥里,除了黄豆、花生、肉跟萝卜之外,里面又放了些辣椒,看着便口感粘稠,味道浓厚。
“这个吃起来怎么样?”
别的口味再离谱也还是能够接受,但是这个辣口的八宝粥,还真是没有见过。
“你们自己尝尝,麻辣鲜香的。”
才进来的人听说有辣口的八宝粥,都好奇得很,都说要尝一尝。
沈大娘他们几个今儿不用过来帮着捏馄饨,绕是这样,从一早开始就有人不断的过来看看用不用帮忙。
实在是才来帮忙了几天,一天就能挣上十几个大钱,这是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不仅如此,家里的男人也不敢随意对她们呼来喝去,就是有时候不如意了,把在铺子里干活这事一说,男人便不敢说二话。
活了一辈子,还没这么畅快过。
她们几个就聚在一块商量,等到腊八节这一天,帮着铺子里的人准备些锣鼓。
这一天,通常是要敲着锣鼓走街串巷,通过鼓声来吆喝,把疾病和一些不好的东西驱赶走。
林杏月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习俗,在府里的时候,往年这一天也都是忙忙碌碌,要帮着给主子们做各种东西,很少出来体验过。
倒不曾想东西才卖完,这些大娘们就都叫他们赶紧出去准备着:“一会儿你们几个挨着敲着鼓,从这头走到那头,敲的越大声越好。”
玉姐儿和林金兰两个人都很是兴奋,还没开始,已经拿着鼓在那里敲敲打打的玩了起来。
林杏月也来了兴致,拉着柳娘子、常娘子他们也都试了试。
见远处已经有人敲着鼓来回走动,他们便也从铺子这里开始往前走去。
敲敲打打的声音中,好像年味也越来越近。
敲打的声音此起彼伏,你一声我一声,像是在比拼也像是在附和。
对面的人不服输,她们几个小娘子也个个要强,直敲得每个人头上、身上冒汗,都还不愿意停下来。
“没想到这比在厨房里干活还要累人。”
冯大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催着大家往回走:“再在外面玩下去,就该着凉了。”
张婶娘也没反对,她先前已经和徐叔在那里说起话来,把这一路上发生的事都简单说过了一遍。
徐叔啧啧称奇:“什么时候铺子已经这么兴旺了?可比你那时候开的要好上许多。”
张婶娘点点头:“自然比我一个人开铺子的时候厉害,你也知道我们现在是几个人一块儿干呢,就这人手还不够呢。”
徐叔吓了一大跳:“就这还不够呢?都多少人了?”
“这和人多没关系,你也看到了多少人来咱们铺子里吃东西,这还只是早上呢,等晌午还有一大波的人过来吃米粉。月姐儿说等你们回来了,让你们帮着做豆腐,她再专门找个人来记账。”
徐叔一时愣在原地,挠挠头说:“这做豆腐,可都是人家豆腐坊里专门做的,咱们怎么做了来啊?”
“咱家月姐儿就会,你别管那么许多,她教你怎么做,你照着做就是。”
起初徐叔还是半信半疑,直到他们歇了一天不用干活的时候,林杏月就在旁边摩拳擦掌,要教会他们怎么做豆腐。
“咱们得挑那色泽鲜亮、颗粒饱满的黄豆,那种圆如珠、润如玉的最好。”
挑选黄豆也是个费劲的功夫,有虫蛀或者干瘪的则单独挑出来不用。
在他们两个人回来的时候,林杏月就已经把黄豆挑出来泡了一整天。
夏天差不多泡上四个时辰左右便可,但是冬天得泡整整一整天,大豆才能膨胀,用手指压豆,豆子能向下凹的时候,便是能用了。
再把浸泡好的黄豆和水放到石磨内,磨成乳浆。
有了宋石头和徐叔两个人的帮忙,这一步做得很快。
再把乳浆倒入布袋之中榨取豆浆,反复两三次,等豆渣没有残留之后,便将豆浆放到锅里加热。
做到这时候,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不过他们两个人既是新奇,又觉得自己有用,在那里很是卖力地干着。
玉姐儿好不容易看到宋石头回来,一肚子的话要说,就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说着。
看着那豆浆沸腾之后,又抽出来一些柴火,保持微沸,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便可以彻底封灶。
等煮好的豆浆稍微冷却一会儿,就把盐卤倒进去,这时候豆浆液就出现了絮状。
“这时候咱们就不能搅拌得太过度了。”
林杏月在旁边提点着,让他们不要太过用力。
其实除了盐卤之外,还可以用石膏。
石膏在药铺中就有卖的,买回来之后需要用炭火煅烧成白色的蓬松状,再磨成细粉,这种做出来的豆腐叫做石膏豆腐,质地要比盐卤做出来的更加细嫩,最适合凉拌和做汤了。
盐卤是从盐商那里买的,只需要加水熬煮,过滤出澄清的液体即可,这种做出来的豆腐质地比较坚韧,比较适合煎炒。
听说有的地方还有用好山矾叶捣烂后加水浸泡作为凝固剂的,这种做出来的豆腐口感要更润滑一些。
凝固完成之后,就可以将豆花倒入木筐中,用布包裹严实,上面放上木板,并压上重物。
之所以要等着他们两个回来,便是这搬起重物对她们来说是件麻烦的事情。
徐叔和宋石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时有些感慨万千:“原以为这豆腐做起来是个麻烦事儿,没想到倒也没那般难。”
“你这是有月姐儿在旁边教着,才觉得没那般难,回头你自己上手试一试便是。”
“再说,这才是四板豆腐,难不成你一天只卖这四板不成?”
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徐叔开口:“这卖四板豆腐还不成?哪里有那么些人都要吃这豆腐?”
这次张婶娘不用开口,玉姐儿就在旁边给他们算起账来:“这豆腐可以用来做豆腐脑,还可以做豆浆,连那豆皮、豆干等等都是可以做的。”
“咱们家光那卤味儿里面的豆腐,一天都不知卖出去多少,你们要是能做这豆腐了,我们就不用再去外头买了。”
“对呀,还有米粉里面也是能加豆腐的,一文钱两块,加的人还不少。”
徐叔和宋石头一听,头都大了,一时觉得以后他们就要日日早起来做豆腐,那可就不是新鲜好玩的事情了。
“没事儿,等你们两个熟悉了,便能好好地做下来了。”
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原先可是很盼着脱籍出府的,只是这般一想,是去路上跑货,也没有那么难了,不就是路上辛苦一些,吃不饱、穿不暖吗?
不过这些在尝了那米粉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他们吃的是牛油底的米粉,吃完之后,整个人都像是解了乏一样的轻松舒服,感慨还是在这里做豆腐好。
“也不知道咱们俩什么时候能脱籍出府。”
他们两个一回来就问了管事,管事的也知道张婶娘他们现在都在外头打理铺子,也没有怠慢,还真就去给问了。
“最早也得等过了年吧,没有年前放人出去的道理。”
“那可不一定。”
几个人正慢悠悠地吃着饭,小饭馆的门就被推开了,徐柏正站在门外面,手里提着些东西,笑盈盈地看着他们。
张婶娘看到另一个儿子回来,是真高兴,赶紧把他拉了进来:“你怎么也来了?”
徐柏和徐叔只在府上匆匆见了一面,还没有多说话。
徐柏先回答了张婶娘的话,又和徐叔说了几句,便把目光落在了林杏月身上。
林杏月自打他进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问他有没有吃饭。
“还没有呢,我就急着出来给你们送信,哪里顾得上吃。”
这下连林杏月也好奇起来:“你带了什么好消息,巴巴地跑过来,连饭也不吃了。”
“杨管家的账被查清了,大娘子直接拿着那账去了老太太跟前,老太太没想到这些年他们家贪污了那么些银子,很是生气。”
一说起这个,大家就都围过来听徐柏继续讲下去。
徐柏见他们围了过来,反倒是故意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水。
见他这样,林杏月直接一巴掌拍到了他后背上:“你怎的这般啰嗦,还不快些说。”
【作者有话说】
同志们,我又复活了哈哈哈哈
143
第143章
◎酒酿汤圆◎
林金兰的目光立刻移了过来,林杏月后知后觉地发现大厅里有许多人在看着她们,有些尴尬地把手收了回来。
张婶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上手拍了徐柏一下:“去哪里学的这个毛病,还不快些说。”
徐柏被打了也不恼,嘿嘿笑了两声之后才继续往下说:“就是咱们都被放出来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把众人都给炸懵了,一时之间谁也没有反应过来。
“你说什么?”
以上这些都是甜的,再往前走摆放的就是咸的口味了,粥里面会放一些木耳、青菜、香菇这些,还有放了冬菇、猪肉、鸭血和各色干果的。
“这腊八粥竟然也能被玩出花样来,真是绝了。”
宋石头和徐叔两个人回来,也顾不得和他们多说什么,只是略微点头寒暄几句之后,大家又各自去忙起来。
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也不累,干脆撸起袖子,也帮着在门口卖起来。
“给我来那甜口的八宝粥。”
这种八宝粥吃起来口感软糯,甜味要更加浓郁,尤其是那红枣、桂圆这些干果和米香完美融合在一起,吃到嘴里便是绵密香甜的口感。
像那咸口的腊八粥,里头放的黄豆、蚕豆、木耳和青菜等等,那青菜的清香、各种豆类的醇厚,还有木耳的清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吃起来便咸香鲜美。
“哎哟,这个八宝粥里面怎么还加了豆腐和肉啊?”
大家伙端着自己相中的八宝粥坐在位置上吃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惊叹连连。
像这位娘子吃到的,就是各种米、豆和豆腐、肉的搭配,里头混合着肉的鲜香和豆腐的豆香,味道十分浓郁。
“你那个算什么,我这个还是辣口的。”
众人都乐呵地看去,就见这人的八宝粥里,除了黄豆、花生、肉跟萝卜之外,里面又放了些辣椒,看着便口感粘稠,味道浓厚。
“这个吃起来怎么样?”
别的口味再离谱也还是能够接受,但是这个辣口的八宝粥,还真是没有见过。
“你们自己尝尝,麻辣鲜香的。”
才进来的人听说有辣口的八宝粥,都好奇得很,都说要尝一尝。
沈大娘他们几个今儿不用过来帮着捏馄饨,绕是这样,从一早开始就有人不断的过来看看用不用帮忙。
实在是才来帮忙了几天,一天就能挣上十几个大钱,这是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不仅如此,家里的男人也不敢随意对她们呼来喝去,就是有时候不如意了,把在铺子里干活这事一说,男人便不敢说二话。
活了一辈子,还没这么畅快过。
她们几个就聚在一块商量,等到腊八节这一天,帮着铺子里的人准备些锣鼓。
这一天,通常是要敲着锣鼓走街串巷,通过鼓声来吆喝,把疾病和一些不好的东西驱赶走。
林杏月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习俗,在府里的时候,往年这一天也都是忙忙碌碌,要帮着给主子们做各种东西,很少出来体验过。
倒不曾想东西才卖完,这些大娘们就都叫他们赶紧出去准备着:“一会儿你们几个挨着敲着鼓,从这头走到那头,敲的越大声越好。”
玉姐儿和林金兰两个人都很是兴奋,还没开始,已经拿着鼓在那里敲敲打打的玩了起来。
林杏月也来了兴致,拉着柳娘子、常娘子他们也都试了试。
见远处已经有人敲着鼓来回走动,他们便也从铺子这里开始往前走去。
敲敲打打的声音中,好像年味也越来越近。
敲打的声音此起彼伏,你一声我一声,像是在比拼也像是在附和。
对面的人不服输,她们几个小娘子也个个要强,直敲得每个人头上、身上冒汗,都还不愿意停下来。
“没想到这比在厨房里干活还要累人。”
冯大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催着大家往回走:“再在外面玩下去,就该着凉了。”
张婶娘也没反对,她先前已经和徐叔在那里说起话来,把这一路上发生的事都简单说过了一遍。
徐叔啧啧称奇:“什么时候铺子已经这么兴旺了?可比你那时候开的要好上许多。”
张婶娘点点头:“自然比我一个人开铺子的时候厉害,你也知道我们现在是几个人一块儿干呢,就这人手还不够呢。”
徐叔吓了一大跳:“就这还不够呢?都多少人了?”
“这和人多没关系,你也看到了多少人来咱们铺子里吃东西,这还只是早上呢,等晌午还有一大波的人过来吃米粉。月姐儿说等你们回来了,让你们帮着做豆腐,她再专门找个人来记账。”
徐叔一时愣在原地,挠挠头说:“这做豆腐,可都是人家豆腐坊里专门做的,咱们怎么做了来啊?”
“咱家月姐儿就会,你别管那么许多,她教你怎么做,你照着做就是。”
起初徐叔还是半信半疑,直到他们歇了一天不用干活的时候,林杏月就在旁边摩拳擦掌,要教会他们怎么做豆腐。
“咱们得挑那色泽鲜亮、颗粒饱满的黄豆,那种圆如珠、润如玉的最好。”
挑选黄豆也是个费劲的功夫,有虫蛀或者干瘪的则单独挑出来不用。
在他们两个人回来的时候,林杏月就已经把黄豆挑出来泡了一整天。
夏天差不多泡上四个时辰左右便可,但是冬天得泡整整一整天,大豆才能膨胀,用手指压豆,豆子能向下凹的时候,便是能用了。
再把浸泡好的黄豆和水放到石磨内,磨成乳浆。
有了宋石头和徐叔两个人的帮忙,这一步做得很快。
再把乳浆倒入布袋之中榨取豆浆,反复两三次,等豆渣没有残留之后,便将豆浆放到锅里加热。
做到这时候,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不过他们两个人既是新奇,又觉得自己有用,在那里很是卖力地干着。
玉姐儿好不容易看到宋石头回来,一肚子的话要说,就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说着。
看着那豆浆沸腾之后,又抽出来一些柴火,保持微沸,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便可以彻底封灶。
等煮好的豆浆稍微冷却一会儿,就把盐卤倒进去,这时候豆浆液就出现了絮状。
“这时候咱们就不能搅拌得太过度了。”
林杏月在旁边提点着,让他们不要太过用力。
其实除了盐卤之外,还可以用石膏。
石膏在药铺中就有卖的,买回来之后需要用炭火煅烧成白色的蓬松状,再磨成细粉,这种做出来的豆腐叫做石膏豆腐,质地要比盐卤做出来的更加细嫩,最适合凉拌和做汤了。
盐卤是从盐商那里买的,只需要加水熬煮,过滤出澄清的液体即可,这种做出来的豆腐质地比较坚韧,比较适合煎炒。
听说有的地方还有用好山矾叶捣烂后加水浸泡作为凝固剂的,这种做出来的豆腐口感要更润滑一些。
凝固完成之后,就可以将豆花倒入木筐中,用布包裹严实,上面放上木板,并压上重物。
之所以要等着他们两个回来,便是这搬起重物对她们来说是件麻烦的事情。
徐叔和宋石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时有些感慨万千:“原以为这豆腐做起来是个麻烦事儿,没想到倒也没那般难。”
“你这是有月姐儿在旁边教着,才觉得没那般难,回头你自己上手试一试便是。”
“再说,这才是四板豆腐,难不成你一天只卖这四板不成?”
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徐叔开口:“这卖四板豆腐还不成?哪里有那么些人都要吃这豆腐?”
这次张婶娘不用开口,玉姐儿就在旁边给他们算起账来:“这豆腐可以用来做豆腐脑,还可以做豆浆,连那豆皮、豆干等等都是可以做的。”
“咱们家光那卤味儿里面的豆腐,一天都不知卖出去多少,你们要是能做这豆腐了,我们就不用再去外头买了。”
“对呀,还有米粉里面也是能加豆腐的,一文钱两块,加的人还不少。”
徐叔和宋石头一听,头都大了,一时觉得以后他们就要日日早起来做豆腐,那可就不是新鲜好玩的事情了。
“没事儿,等你们两个熟悉了,便能好好地做下来了。”
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原先可是很盼着脱籍出府的,只是这般一想,是去路上跑货,也没有那么难了,不就是路上辛苦一些,吃不饱、穿不暖吗?
不过这些在尝了那米粉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他们吃的是牛油底的米粉,吃完之后,整个人都像是解了乏一样的轻松舒服,感慨还是在这里做豆腐好。
“也不知道咱们俩什么时候能脱籍出府。”
他们两个一回来就问了管事,管事的也知道张婶娘他们现在都在外头打理铺子,也没有怠慢,还真就去给问了。
“最早也得等过了年吧,没有年前放人出去的道理。”
“那可不一定。”
几个人正慢悠悠地吃着饭,小饭馆的门就被推开了,徐柏正站在门外面,手里提着些东西,笑盈盈地看着他们。
张婶娘看到另一个儿子回来,是真高兴,赶紧把他拉了进来:“你怎么也来了?”
徐柏和徐叔只在府上匆匆见了一面,还没有多说话。
徐柏先回答了张婶娘的话,又和徐叔说了几句,便把目光落在了林杏月身上。
林杏月自打他进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问他有没有吃饭。
“还没有呢,我就急着出来给你们送信,哪里顾得上吃。”
这下连林杏月也好奇起来:“你带了什么好消息,巴巴地跑过来,连饭也不吃了。”
“杨管家的账被查清了,大娘子直接拿着那账去了老太太跟前,老太太没想到这些年他们家贪污了那么些银子,很是生气。”
一说起这个,大家就都围过来听徐柏继续讲下去。
徐柏见他们围了过来,反倒是故意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水。
见他这样,林杏月直接一巴掌拍到了他后背上:“你怎的这般啰嗦,还不快些说。”
【作者有话说】
同志们,我又复活了哈哈哈哈
143
第143章
◎酒酿汤圆◎
林金兰的目光立刻移了过来,林杏月后知后觉地发现大厅里有许多人在看着她们,有些尴尬地把手收了回来。
张婶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上手拍了徐柏一下:“去哪里学的这个毛病,还不快些说。”
徐柏被打了也不恼,嘿嘿笑了两声之后才继续往下说:“就是咱们都被放出来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把众人都给炸懵了,一时之间谁也没有反应过来。
“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