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304节
“快尝尝,和外头那些卖的馄饨有什么不一样的。”
除了周围这些邻人之外,就是几个常来的老饕餮收到了信,一进来先搓着被冻得有些冷的手,看着热乎乎的馄饨和那煎得金黄酥脆的煎饺,各自要了一大盘。
那煎饺咬下去汤汁四溢,也很适合这般冷的天吃,像那菘菜猪肉馅儿,冬天的菘菜清甜和猪肉的油脂相混合,内里软嫩而底部又带着焦脆,吃着很过瘾。
那羊肉萝卜馅儿也是这般,羊肉本身就温润驱寒,萝卜又吸了了那股子肉腥,只一口就让人激动到说不出话来。
“为了这一口,我一早就过来了,真是太值了。”
林杏月和柳娘子则在大厅的灶台进行烹饪,随着一阵热气升起,伴随着“呲啦”声,那煎饺的香味也一阵阵的扑来,让人更是觉得吃到嘴里十分的满足。
赵郎君在国子学里过了一段苦日子,不过好在后来苏祭酒给他们带去了林杏月做的一些酱菜,哪怕就着炊饼吃,也比之前难以下咽要好上一些。
不过吃多了还是想要吃一些其他的东西,这次一听说能去小饭馆里吃东西,很是高兴,只是他回家的时候,小饭馆差不多已经要关门了,只能等到第二天。
赵官人已经是小饭馆的熟客,自然知道早点铺子要开的事情,见这次赵郎君的成绩已经有了进步,便特地提了这事:“他们也卖早食了。”
赵郎君原本以为只有晌午的时候才能吃到,一听竟然早上就能吃到,激动地在原地打了个转:“等明儿一早,我便和你一块儿去。”
赵郎君想着耿郎君和二郎君怕是还不知道这事,原本想着要不要告诉他们两个,后来还是决定不说了,只看着他们两个在那里捶胸顿足地后悔,想着也一定是一件趣事。
赵郎君正得意洋洋,赵娘子在一旁拆台说:“你爹原本还不打算告诉你这件事呢,也是你这次考核成绩不错,才这般说的。”
赵官人被揭了底也不恼,问赵娘子要不要一同去。
小饭馆这段时间一直不让外带,赵娘子要想吃东西也得亲自过去,不过她也是个怕张扬的人,每次都会乔装打扮一番。
“听说这次开早餐铺子,是从国公府里又出来个厉害的厨娘,这人手多了,会不会重新让那些闲汉来送外卖?”
“不知道,等过去了问一问。”
一大早,一家三口便坐上了马车,清晨的薄雾在汴京城里各处游荡,这冬日的清晨是难得的幽静,只能听到他们的马蹄和车轮滚动的声音。
不过快到巷子口的时候,不远处也传来了另一个马蹄声,赵郎君好奇地看过去,看到同样探出头的耿郎君。
赵*郎君没同耿郎君说,谁成想耿郎君竟然知道了消息过来了。
耿郎君瞧见赵郎君那样子,就知道他安的是什么心思,放下帘子之后就同耿大人说:“一看便知他不安好心,定然是不想告诉我这早餐铺子开了,到时候我吃不着,他肯定在那里洋洋得意一番。”
耿大人却已经整理好衣襟,提醒道:“一会儿下了马车可得注意些,赵官人不管是身份还是地位都要比我高一些,你们是同窗,即便说话冲撞了些也无妨,可我跟着同行,就得行事谨慎些。”
耿郎君知道耿大人一心想往上爬,便也收敛了神情,应了一声。
不过等到了小饭馆里,里头已经坐得差不多满了,只余下一张桌子。
赵郎君和耿郎君几乎是同时下的马车,看到只剩下的那一张桌子,两个人对视一眼,都加快了脚步。
耿郎君早就把耿大人叮嘱的话抛之脑后了,若是吃不着,下一次就得等到十天之后才能出来,这谁受得了。
抢,一定得抢到桌子。
【作者有话说】
[绿心]感谢推荐,看电影去了[绿心]
142
第142章
◎腊八粥+做豆腐◎
耿大人看着和赵郎君拼命抢桌子的耿郎君,说话的声音都变得颤颤巍巍起来:“这孩子也忒不懂事了一些。”
赵官人眼睁睁看着那桌子被耿郎君抢了过去,只得那里强颜欢笑地说:“他们是同窗,何必拘礼。”
只不过看着赵郎君,赵官人就有些恨铁不成钢,连一旁的赵娘子也是这般:“怎么好好的就抢不过呢?”
“平日里可没少吃。”
“学习比不过,抢桌子也不行。”
夫妻两个小声议论起来,一旁的耿大人嘴角都抽抽起来。
最后他们还是坐到了一张桌子上。
“早食都卖些什么呢?给我们各上一些来。”
耿大人是个很会说话的,先去拍了赵官人的马屁,就去找徐勇点东西。
“那个就是很会做饭的林小娘子吗?”
赵郎君和耿郎君虽然知道这有些不好,却还是没忍住,往正在做煎饺的林杏月身上看去。
“你闻到了没?那煎饺的味道可真香。”
两个人在林杏月身上打量了一圈,目光就都在那煎饺上面了。
最先端上来的是羊肉萝卜馅儿的煎饺,两方人互相谦让一番之后,便各自夹了些煎饺放在碟子里。
咔嚓一口咬下去,那经过煎制的底部非常酥脆,边缘的地方带着几分焦香,而上面的皮则保持着几分柔软,连里面的汤汁也能吸到。
这般外酥里嫩、鲜香味浓,连那少许爆出来的肉汁都能吃到。
“真好吃。”
“快尝尝这馄饨,真是鲜掉眉毛了。”
和他们有同样感受的,就是坐在不远处的李掌柜一家,他们正埋头吃着那一碗碗的馄饨。
用高汤熬出来的汤底是这碗馄饨的灵魂,那汤又鲜又香,清爽不腻,又放了些香菜提鲜,有的碗里则是加了一些葱花,更能突出那馄饨的鲜嫩。
而馄饨皮特别薄,几乎透明,既吸收了汤底的鲜美,又带着一丝面香,和馅料、汤底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吃在嘴里就是那鲜香暖,让人不得不留恋万分。
“掌柜的,你们中午的时候卖不卖这馄饨了?也太香了些。”
“小娘子,你们什么时候才让闲汉来送啊?”
“就是,要是不让闲汉来送,且让咱们外带也行呀。”
大概是被那煎饺和馄饨的香味给冲击到了,这些人吃完都还不忘去找林杏月说话。
他们也知道这家铺子之所以做的东西这般好吃,都是因为这个小娘子,同她说话也半点不带着轻视。
“外带和让闲汉来送的事情,还得再商量一下,若是我们人手够了,一定让大家吃个够。”
林杏月也只能无奈地和大家解释。
柳娘子虽然是头一次来这里帮忙,但却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就说林杏月做的这些东西,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就连她在这里帮忙的时候,也感觉到那些人若有若无的打量视线,让她颇有几分与有荣焉。
吃饱喝足的人们也相继离开,互相说着话,哪怕被外面的寒风一吹,也都觉得十分开心。
“明天早上咱们再来这里吃饭。”
“吃完饭咱们再一块去下棋。”
随着人们渐行渐远地离开,林杏月便把门关上了,和大家商量起要找人帮忙捏馄饨的事情:“这也就是咱们昨晚上赶工赶出来的,以后天天这样可吃不消。”
大家对她说的话都没有异议,不过才一个早上,就已觉得很是辛苦了,众人开始商量起该找谁来帮忙。
“还按之前说好的,就在咱们附近找几个大娘,我过去问问她们愿不愿意来。”
林杏月刚开始想的是,让她们把馅料和面粉拿回家帮忙捏,不过张婶娘和冯大娘都不同意。
“倒不如让她们也来大厅这边,又暖和,还能一块儿说着话。”
林杏月知道她们两个人的顾虑,想了想便答应了。
小巷子附近住的人大多也是熟识,林杏月和林金兰两个人把来意说了,这些大娘脸上都很是震惊,再三确认:“真让我们去给你捏馄饨?”
“我们可干不好那活儿,别到时候给你糟蹋了东西。”
“就是,你们干这买卖也不容易。”
林杏月和她们来往不多,没想到她们会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她心里暖暖的:“没什么难的,就是帮着捏一捏,特别好上手,咱们是按个数来给钱,大娘们若是在家里没有其他事的话,就去试一试。”
沈大娘见林杏月是真心邀请,头一个答应下来:“那到时候也别给我什么工钱,就把你们捏的那些馄饨送我两碗就行,我家那口子也爱吃。”
沈大娘早上刚在林杏月那里吃过馄饨,别说沈大爷喜欢,就她也乐意吃的很。
林杏月笑着说:“大娘要是喜欢吃,回去的时候提上两碗就成,工钱还是要算的。”
找了一圈之后,大部分人都说要来,就连一向不下厨的李娘子也说要去。
不过被李掌柜三言两语给制止了:“你别到时候给人家添乱,到时候把人家得罪了,咱们一家想去那里吃饭都不成了。”
旁边的两个姐儿瞳孔都瞪大了,忙劝起李娘子:“娘,咱们家开着铺子,又不十分缺那钱,还是算了。”
“对呀娘,你还是别去了。”
李娘子想去,也不仅仅是因为想挣那三瓜两枣的钱,实在是她在家里有些无所事事,早上在铺子里吃饭的时候,见林杏月他们在那里一边干活一边说笑,很是让人羡慕,这才有了想去的念头。
见他们都不让去,只得作罢。
宋石头和徐叔是在腊月初八那天回来的,他们先去国公府里转了一圈,交接了带回来的东西之后,便急匆匆地来到铺子这边。
他们还没在铺子这边待过,一来就看见门前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铺子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那里忙碌,前面一张长桌子前围了不少人,还在那里时不时地交头接耳,显然是在说笑着什么。
最先看见他们的是闫大娘,只以为是来吃东西的普通食客,还招呼着让他们去排队:“里面有腊八粥,什么口味的都有。”
宋石头和徐叔张望了一下,很快就看到了徐勇。
徐勇也看到了他们,惊叫了一声就跑了过来:“爹,石头,你们总算回来了。”
徐勇打扮得像模像样,正在那里同别人说都有什么腊八粥。
他们铺子有了那几个大娘一块帮忙捏馄饨、做煎饺之后,人手一下子就够了起来。
这些大娘也知道这是做吃食的铺子,都很讲卫生,到了之后仔仔细细把手洗干净,坐在大厅里便开始捏起来。
这样一来,林杏月和柳娘子便能腾出手去做别的,早餐的种类也丰富起来。
恰逢要过腊八节了,林杏月便想着多做几种腊八粥来,做好之后像那种自选快餐一样,让大家自己过来挑选。
这样一来大家被这种新奇的样子所吸引,都会过来看一看,
进来之后,一个个都震惊,才知道原来腊八粥竟然有这么多种。
最经典的腊八粥里,放的便是那白米、红枣、莲子、核桃、杏仁、松仁、桂圆、葡萄干等等。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类似于八宝饭一样的,以小米为主,另外又加了黄豆、红小豆、绿豆、小枣、黏米、大米、江米等等。
除了周围这些邻人之外,就是几个常来的老饕餮收到了信,一进来先搓着被冻得有些冷的手,看着热乎乎的馄饨和那煎得金黄酥脆的煎饺,各自要了一大盘。
那煎饺咬下去汤汁四溢,也很适合这般冷的天吃,像那菘菜猪肉馅儿,冬天的菘菜清甜和猪肉的油脂相混合,内里软嫩而底部又带着焦脆,吃着很过瘾。
那羊肉萝卜馅儿也是这般,羊肉本身就温润驱寒,萝卜又吸了了那股子肉腥,只一口就让人激动到说不出话来。
“为了这一口,我一早就过来了,真是太值了。”
林杏月和柳娘子则在大厅的灶台进行烹饪,随着一阵热气升起,伴随着“呲啦”声,那煎饺的香味也一阵阵的扑来,让人更是觉得吃到嘴里十分的满足。
赵郎君在国子学里过了一段苦日子,不过好在后来苏祭酒给他们带去了林杏月做的一些酱菜,哪怕就着炊饼吃,也比之前难以下咽要好上一些。
不过吃多了还是想要吃一些其他的东西,这次一听说能去小饭馆里吃东西,很是高兴,只是他回家的时候,小饭馆差不多已经要关门了,只能等到第二天。
赵官人已经是小饭馆的熟客,自然知道早点铺子要开的事情,见这次赵郎君的成绩已经有了进步,便特地提了这事:“他们也卖早食了。”
赵郎君原本以为只有晌午的时候才能吃到,一听竟然早上就能吃到,激动地在原地打了个转:“等明儿一早,我便和你一块儿去。”
赵郎君想着耿郎君和二郎君怕是还不知道这事,原本想着要不要告诉他们两个,后来还是决定不说了,只看着他们两个在那里捶胸顿足地后悔,想着也一定是一件趣事。
赵郎君正得意洋洋,赵娘子在一旁拆台说:“你爹原本还不打算告诉你这件事呢,也是你这次考核成绩不错,才这般说的。”
赵官人被揭了底也不恼,问赵娘子要不要一同去。
小饭馆这段时间一直不让外带,赵娘子要想吃东西也得亲自过去,不过她也是个怕张扬的人,每次都会乔装打扮一番。
“听说这次开早餐铺子,是从国公府里又出来个厉害的厨娘,这人手多了,会不会重新让那些闲汉来送外卖?”
“不知道,等过去了问一问。”
一大早,一家三口便坐上了马车,清晨的薄雾在汴京城里各处游荡,这冬日的清晨是难得的幽静,只能听到他们的马蹄和车轮滚动的声音。
不过快到巷子口的时候,不远处也传来了另一个马蹄声,赵郎君好奇地看过去,看到同样探出头的耿郎君。
赵*郎君没同耿郎君说,谁成想耿郎君竟然知道了消息过来了。
耿郎君瞧见赵郎君那样子,就知道他安的是什么心思,放下帘子之后就同耿大人说:“一看便知他不安好心,定然是不想告诉我这早餐铺子开了,到时候我吃不着,他肯定在那里洋洋得意一番。”
耿大人却已经整理好衣襟,提醒道:“一会儿下了马车可得注意些,赵官人不管是身份还是地位都要比我高一些,你们是同窗,即便说话冲撞了些也无妨,可我跟着同行,就得行事谨慎些。”
耿郎君知道耿大人一心想往上爬,便也收敛了神情,应了一声。
不过等到了小饭馆里,里头已经坐得差不多满了,只余下一张桌子。
赵郎君和耿郎君几乎是同时下的马车,看到只剩下的那一张桌子,两个人对视一眼,都加快了脚步。
耿郎君早就把耿大人叮嘱的话抛之脑后了,若是吃不着,下一次就得等到十天之后才能出来,这谁受得了。
抢,一定得抢到桌子。
【作者有话说】
[绿心]感谢推荐,看电影去了[绿心]
142
第142章
◎腊八粥+做豆腐◎
耿大人看着和赵郎君拼命抢桌子的耿郎君,说话的声音都变得颤颤巍巍起来:“这孩子也忒不懂事了一些。”
赵官人眼睁睁看着那桌子被耿郎君抢了过去,只得那里强颜欢笑地说:“他们是同窗,何必拘礼。”
只不过看着赵郎君,赵官人就有些恨铁不成钢,连一旁的赵娘子也是这般:“怎么好好的就抢不过呢?”
“平日里可没少吃。”
“学习比不过,抢桌子也不行。”
夫妻两个小声议论起来,一旁的耿大人嘴角都抽抽起来。
最后他们还是坐到了一张桌子上。
“早食都卖些什么呢?给我们各上一些来。”
耿大人是个很会说话的,先去拍了赵官人的马屁,就去找徐勇点东西。
“那个就是很会做饭的林小娘子吗?”
赵郎君和耿郎君虽然知道这有些不好,却还是没忍住,往正在做煎饺的林杏月身上看去。
“你闻到了没?那煎饺的味道可真香。”
两个人在林杏月身上打量了一圈,目光就都在那煎饺上面了。
最先端上来的是羊肉萝卜馅儿的煎饺,两方人互相谦让一番之后,便各自夹了些煎饺放在碟子里。
咔嚓一口咬下去,那经过煎制的底部非常酥脆,边缘的地方带着几分焦香,而上面的皮则保持着几分柔软,连里面的汤汁也能吸到。
这般外酥里嫩、鲜香味浓,连那少许爆出来的肉汁都能吃到。
“真好吃。”
“快尝尝这馄饨,真是鲜掉眉毛了。”
和他们有同样感受的,就是坐在不远处的李掌柜一家,他们正埋头吃着那一碗碗的馄饨。
用高汤熬出来的汤底是这碗馄饨的灵魂,那汤又鲜又香,清爽不腻,又放了些香菜提鲜,有的碗里则是加了一些葱花,更能突出那馄饨的鲜嫩。
而馄饨皮特别薄,几乎透明,既吸收了汤底的鲜美,又带着一丝面香,和馅料、汤底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吃在嘴里就是那鲜香暖,让人不得不留恋万分。
“掌柜的,你们中午的时候卖不卖这馄饨了?也太香了些。”
“小娘子,你们什么时候才让闲汉来送啊?”
“就是,要是不让闲汉来送,且让咱们外带也行呀。”
大概是被那煎饺和馄饨的香味给冲击到了,这些人吃完都还不忘去找林杏月说话。
他们也知道这家铺子之所以做的东西这般好吃,都是因为这个小娘子,同她说话也半点不带着轻视。
“外带和让闲汉来送的事情,还得再商量一下,若是我们人手够了,一定让大家吃个够。”
林杏月也只能无奈地和大家解释。
柳娘子虽然是头一次来这里帮忙,但却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就说林杏月做的这些东西,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就连她在这里帮忙的时候,也感觉到那些人若有若无的打量视线,让她颇有几分与有荣焉。
吃饱喝足的人们也相继离开,互相说着话,哪怕被外面的寒风一吹,也都觉得十分开心。
“明天早上咱们再来这里吃饭。”
“吃完饭咱们再一块去下棋。”
随着人们渐行渐远地离开,林杏月便把门关上了,和大家商量起要找人帮忙捏馄饨的事情:“这也就是咱们昨晚上赶工赶出来的,以后天天这样可吃不消。”
大家对她说的话都没有异议,不过才一个早上,就已觉得很是辛苦了,众人开始商量起该找谁来帮忙。
“还按之前说好的,就在咱们附近找几个大娘,我过去问问她们愿不愿意来。”
林杏月刚开始想的是,让她们把馅料和面粉拿回家帮忙捏,不过张婶娘和冯大娘都不同意。
“倒不如让她们也来大厅这边,又暖和,还能一块儿说着话。”
林杏月知道她们两个人的顾虑,想了想便答应了。
小巷子附近住的人大多也是熟识,林杏月和林金兰两个人把来意说了,这些大娘脸上都很是震惊,再三确认:“真让我们去给你捏馄饨?”
“我们可干不好那活儿,别到时候给你糟蹋了东西。”
“就是,你们干这买卖也不容易。”
林杏月和她们来往不多,没想到她们会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她心里暖暖的:“没什么难的,就是帮着捏一捏,特别好上手,咱们是按个数来给钱,大娘们若是在家里没有其他事的话,就去试一试。”
沈大娘见林杏月是真心邀请,头一个答应下来:“那到时候也别给我什么工钱,就把你们捏的那些馄饨送我两碗就行,我家那口子也爱吃。”
沈大娘早上刚在林杏月那里吃过馄饨,别说沈大爷喜欢,就她也乐意吃的很。
林杏月笑着说:“大娘要是喜欢吃,回去的时候提上两碗就成,工钱还是要算的。”
找了一圈之后,大部分人都说要来,就连一向不下厨的李娘子也说要去。
不过被李掌柜三言两语给制止了:“你别到时候给人家添乱,到时候把人家得罪了,咱们一家想去那里吃饭都不成了。”
旁边的两个姐儿瞳孔都瞪大了,忙劝起李娘子:“娘,咱们家开着铺子,又不十分缺那钱,还是算了。”
“对呀娘,你还是别去了。”
李娘子想去,也不仅仅是因为想挣那三瓜两枣的钱,实在是她在家里有些无所事事,早上在铺子里吃饭的时候,见林杏月他们在那里一边干活一边说笑,很是让人羡慕,这才有了想去的念头。
见他们都不让去,只得作罢。
宋石头和徐叔是在腊月初八那天回来的,他们先去国公府里转了一圈,交接了带回来的东西之后,便急匆匆地来到铺子这边。
他们还没在铺子这边待过,一来就看见门前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铺子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那里忙碌,前面一张长桌子前围了不少人,还在那里时不时地交头接耳,显然是在说笑着什么。
最先看见他们的是闫大娘,只以为是来吃东西的普通食客,还招呼着让他们去排队:“里面有腊八粥,什么口味的都有。”
宋石头和徐叔张望了一下,很快就看到了徐勇。
徐勇也看到了他们,惊叫了一声就跑了过来:“爹,石头,你们总算回来了。”
徐勇打扮得像模像样,正在那里同别人说都有什么腊八粥。
他们铺子有了那几个大娘一块帮忙捏馄饨、做煎饺之后,人手一下子就够了起来。
这些大娘也知道这是做吃食的铺子,都很讲卫生,到了之后仔仔细细把手洗干净,坐在大厅里便开始捏起来。
这样一来,林杏月和柳娘子便能腾出手去做别的,早餐的种类也丰富起来。
恰逢要过腊八节了,林杏月便想着多做几种腊八粥来,做好之后像那种自选快餐一样,让大家自己过来挑选。
这样一来大家被这种新奇的样子所吸引,都会过来看一看,
进来之后,一个个都震惊,才知道原来腊八粥竟然有这么多种。
最经典的腊八粥里,放的便是那白米、红枣、莲子、核桃、杏仁、松仁、桂圆、葡萄干等等。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类似于八宝饭一样的,以小米为主,另外又加了黄豆、红小豆、绿豆、小枣、黏米、大米、江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