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41节
  只吃这一口,她就被辣得直哈气,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停。
  那边的黄婆子也是恨不得一条接一条,把盘子里的辣条都放到嘴里。
  “我再吃一根。”
  黄婆子到底是怕上了火,到时候嘴里生了疮难受,可是哪怕这样说,手却像是有了自己的意识,又鬼使神差地伸了手,根本就停不下嘴。
  黄大树也被这两个人吵到一半去吃辣条的行为震撼住,等回过神来,那一盘子辣条已经剩下不多了。
  他咕咚地咽了一下口水,想着林杏月做的吃食都是香得很,这味道肯定不差。
  只是他打小就不能吃辣的,一吃就会上火,才有了方才说的那些话,可看她们这样,肚子里的馋虫又被勾了出来。
  再看一向对吃的不甚在意的黄娘子,也是一个接一个,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也停不下来。
  黄大树的脚不由自主地往前动了动,看着那油亮的辣条,有的还能看到里头面筋的样子,吞咽了口水之后,再也忍不住问道。
  “真有*这么好吃?”
  黄婆子和黄娘子都看了过来,异常同步地点点头:“好吃。”
  黄大树忍不住伸了手,想着要不他就尝一尝?
  就尝一口,太辣了就不吃了。
  谁知道才伸的手,就被黄婆子怒瞪了一眼:“你作甚?”
  即便说话的时候,黄婆子也没有停下来吃。
  “我就尝一口。”黄大树锲而不舍。
  又是一记眼刀飞来,黄娘子瞪着他:“没有你的份儿!”
  黄婆子跟着点点头:“对,没你的份儿,你去隔壁把钱还了!”
  黄大树见婆媳两个一直对着他,谁也不肯让他尝一尝,反而让他还钱,只能耷拉着脑袋,一步三回头地往外走。
  快到门口的时候,他还忍不住出声:“真不让我尝一尝?我就吃一口!”
  回应他的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黄大树垂头丧气地到了隔壁林杏月家里,只见院子里已经晾晒着好些辣条,整个院落都飘着那股子辛辣又带着油香的味道。
  他使劲吸了吸鼻子,一脸羡慕,却不得不认命地把钱拿出来。
  张婶娘不知道他家里发生的事,笑呵呵地接过钱,又问他:“东西有没有收拾好?明儿你们就走了,这时候去可就天凉了,不好过。”
  又说给徐叔和石头都收拾了好些东西,“路上你们互相照应着些,想吃什么也别客气。”
  黄大树脑袋耷拉的更狠,想着黄娘子婆媳两个人刚才还在吵架,都还没有给他装吃食和厚衣裳,黄大树就十分想哭。
  不过一想,她们两个好歹不吵架了,黄大树心里又觉得有了几分慰藉。
  他还没有来得及走,就看到罗老汉脚步飞快地过来,也不看做的是什么东西,直接就要买。
  “这东西可是辣的很,怕是你不能吃。”
  张婶娘劝了一句。
  罗老汉脑袋往那边一看,直接拍板:“能吃!怎么不能吃?”
  那馋的样子,看得黄大树更想吃。
  想着家里还有,他就快走了几步,打算等回去了说什么也要尝上一尝。
  可是等他回去一看,那辣条就剩下两根,黄婆子和黄娘子正要伸手,一人去拿一根。
  “且慢!”
  黄大树赶紧出声阻止。
  这一嗓子让黄婆子和黄娘子两个人都愣了一下,不知道怎么了。
  “可是没给钱?”
  “这东西有问题?没事,有问题我也吃了!”
  见黄婆子又要往嘴里放,黄大树顾不得其他,挠挠后脑勺,一脸不好意思:“娘,娘子,这辣条我还没有尝尝是什么味道呢。”
  原来就是这事,黄婆子和黄娘子都没放在心上。
  “你不是说这东西太辣,吃不了?”
  “是挺辣的,你回头吃了肯定要上火,马上就要出远门了,还是不要这般折腾。”
  黄大树的确是不能吃辣,可是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那么许多?
  从婆媳两个手中夺过之后,直接就放在了口中。
  那辣条一触及舌尖,就开始感受到浓郁的味道,极香,像是有什么东西牢牢抓着舌尖和胃一样,只要吃上一口,就再也停不下来。
  婆媳两个看着他狼吞虎咽,几下把那剩下的辣条都吃完了,视线又转向了空盘子。
  “这般好吃,等明天我再去买一些来。”
  黄娘子一听,心里高兴起来,这辣条的确是让人欲罢不能,黄婆子愿意去买,她也是高兴的。
  又想起来刚才和黄婆子闹别扭的事情,也觉得心里有几分过意不去,想了想就说:“娘,咱们先前不是都说好了,这钱由我来攒着,咱们家以后要是用钱的时候,也不至于太抓瞎。”
  黄大树还在那边意犹未尽,见婆媳两个已经开始说起这话来,一边回味这辣条的味道,一边认真听起来。
  这事在他们家闹了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两个人到底是没有说开,过两天不知是谁想起来,就又会闹。
  黄婆子叹了一口气:“只是钱不在我手里,想买个什么东西,还得开口要,这张嘴给人要钱的日子,可不是那般好过。”
  黄婆子说白了,除了想买好吃的外,也有点害怕等她年纪大了,黄大树和黄娘子两个人把她晾在一边,不愿意管她。
  黄娘子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她在乱花钱,想了想就看向黄大树:“要不这样,你每个月拿出来一半的钱给娘,让她自个儿攒着?”
  黄婆子一听,眼睛都亮了。
  黄大树同意,只是一边拿钱,一边委屈巴巴地说:“娘,要不晚上我们还是去隔壁要点东西吧?反正明天我就要走了,又没给我准备吃食……”
  黄娘子和黄婆子这才想起来这一茬,两个人赶紧往外走:“怎么会没给你准备呢,你婶娘故意诓你呢!”
  一听这个,黄大树心里才美滋滋的。
  二郎君因着官家要过来,一早就同张博士请了假,要回家来帮忙准备。
  张博士也很是重视,万一官家心血来潮,到时候考教二郎君的学问,一个不好可是要给国子学抹黑的,他就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这几天也别放松了。
  二郎君面上诚惶诚恐,再三谢过张博士。
  张博士摸着胡须,一副我还有话要说,你快些来问我的样子。
  二郎君之前不知道他这副样子是作何,可后头相处的时间长了,哪里还看不出来,只是不接这话茬。
  张博士见他不上道,唉声叹气:“为师这几日也要埋头苦读,只可惜长夜漫漫,肚中难免有些饥饿。”
  说出来,脸上也是一红。
  二郎君忍俊不禁,躬身行礼:“博士若是不嫌弃,等回家安顿好,便给博士送些点心来。”
  张博士甚是满意,等二郎君一走,便眉飞色舞起来,还去苏祭酒那边炫耀。
  苏祭酒见状,调侃张博士一通,顺道就敲了张博士一竹竿,让他等有了点心,一并给带来分一分。
  张博士舍不得,在那里很是纠结。
  开完玩笑,就说起也说起正经事来。
  最近监生心思浮躁,这眼看着明年就到了秋闱的时候,若是他们这些国子监的监生,还没有那些地方来的学子书念得好,就成了满朝文武的笑柄了。
  张博士一听这个,也发起愁来,这教人念书哪里都好,最不好的就最不好的就是有考校这一条。
  并不是人人都是那读书的料,有的人分明很是刻苦,偏偏就是学不会;有的人明明很是聪明,却心思又不在学习上,让人怎么不摇头叹息。
  “祭酒的意思是?”
  “想着连你我都喜爱吃那小点心,更别提那些监生了。我听说二郎君最近可是烦得很,走到哪里都有人向他讨要。”
  这些张博士也略有耳闻,静等着苏祭酒往下说。
  “我想着不若这般,咱们商量一下,要是能让那厨娘帮着做些东西设个彩头,也能让监生们更愿意学。”
  张博士心内欢喜,想着这要是有了彩头,他们这些当博士执教的,不是能吃到的东西就更多?
  只是又有些犹豫:“国公府那边会同意吗?”
  “回头我去问问。”
  苏祭酒想着,不仅要问问国公府的人,也得问一问这个厨娘。
  他很是爱才,不仅是读书好的人,就是普通在武学、算学上面精通的,他也甚是爱惜。
  如今知道有林杏月这号人物,见她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么多好吃的来,心里也甚是欢喜,自然就多了几分重视。
  “这事我去同国公府说,成不成的再看看,先不与其他先生说,左右也要放假了。”
  往往到了放假这天,监生们很是欢欣鼓舞,一个个巴不得立刻回家。
  这次放假,因着二郎君要有一段时间不来,气氛很是低迷。
  除了赵郎君之外,其他的人都恨不得二郎君只在家歇一天,到时候跟他们一起回来。
  不过想想也知道不大可能,毕竟那可是官家亲自去他们家省亲,这可是天大的殊荣啊。
  “咱们倒也不是非要他回来。”
  谢郎君和王郎君嘀咕。
  “就是,他不回来也没事。”
  赵郎君在一旁憋笑。
  谢郎君和王郎君看到了,哼了一声:“好啊,马上你们就要成为一家人,可不是和咱们不一样。早知道有这般的好事,我也让我娘去国公府提亲了。”
  赵郎君不乐意,收起笑容:“瞧你们说的,我是那等重利轻义、把成亲当儿戏的人吗?”
  谢郎君和王郎君见他真恼了,也不再开玩笑,赶紧赔罪。
  两个人回到自个儿在汴京的宅子里,也是这般闷闷不乐。
  像他俩这般的也有几个,回到家中之后,一副不想开口说话的样子。
  这自然引起了他们家里人的关注,想着国子监的课业出了名的繁重,好不容易孩子回到家,怎能不让他们好好吃上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