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18节
大老爷就把林杏月做的那些东西一一说了出来,每说一个,端亲王脸上的震惊就比先前多一层:“等等,这什么南烤鸭和北烤鸭我还能知道几分,那什么锅包肉又是什么?”
“我也说不上来,只知道外面裹着一层面,下了锅里炸,上来还浇了些糖醋汁,我那小孙儿最是爱吃。回头王叔要是有空再来咱们府里尝一尝。”
端亲王当即就拍板定下来:“择日不如撞日,我今儿都来了,难不成你还想赶我走?”
大老爷为难:“不是不给王叔做,是这厨娘只是晌午的时候做这一顿饭,其余都是她教的那些徒弟做的。虽然味道也差不了哪里去,可就是没她做的好,且指不定还能有其他新鲜的菜式做出来。我看王叔不若改天晌午有空再来?”
端亲王也知道这些有手艺的奴仆,那也是要被主子敬重一二的,只能遗憾点头:“那就明儿个吧,明儿个晌午我再过来。”
两个人不再说废话,继续吃起那碗拽面。
端亲王又夹了旁边放着的那些小菜尝一尝——这些小菜也都是林杏月先前做出来的,那腌黄瓜、脆豆角、腌黄萝卜,个个都是有滋有味。
最让端亲王喜欢的就是那酱八宝,里头有八样东西,吃起来味道都不同,再配着那一口劲道的拽面,吃得端亲王的肚子都是暖暖的,抚平了被冷风吹着的身体。
正吃着,福生从外头进来,在大老爷耳朵边说了几句,大老爷的面色就变了一下,感觉自己这吃东西的心情都不好了。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
“王叔,是我二弟过来了,说咱们两个没有去他定好的酒楼,反而回了我府,这是心里气不顺了。”
端亲王这才想起来他把二老爷给忘了,只能说自己岁数大,记性都不好了:“既来了,也不好再推之门外,不如就让他进来也尝尝这拽面。”
大老爷不大乐意:“不是我不想让他来,若是我让他吃这碗面,他定然觉得是我故意给他下马威,回头还不知怎么编排。”
端亲王也算是看出来了,东西两府之间的恩怨已深,显然不是轻易能够化解的。
他也有些后悔答应了二老爷,怕是最后两边埋怨:“这事说来都怨你爹,弄的嫡庶不分。西府那个小娘这些年也没少挑唆,全都坏在了她身上。”
大老爷也认同,却不好直接说夏姨娘的坏话,只跟着点点头:“要是没有夏姨娘,老国公就算对我家老太太没有感情,两个人也能凑合着过下去,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我和二弟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这样尴尬。”
说完这个,大老爷又继续开口:“我家老太太这么多年受的委屈可不少,要不是官家明事理,如今怕是连我们娘俩的尸骨都没有。”
端亲王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说这话,正好那碗拽面他也吃的差不多,便要回去:“我再去劝劝老二那边。”
走之前还不忘提醒大老爷:“别忘了我明儿还来,让你家那厨娘整整一桌,别让我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大老爷笑着应承了,端亲王又去和老太太见了个面,拿了一匣子点心,直接就出了府。
二老爷没想到他在门口等了这么一会儿,有端亲王的面子,也没能进了这府里。
端亲王看见他,只得拍拍他肩膀:“这事怕是不好办,人我是劝了,可你也知道,老太太这些年没少受委屈,脾气也是个倔的。她说要分家,官家那边也不好压着。”
二老爷早已把那拽面给抛之脑后了,听了端亲王的话,脸色发白,不死心的追问了一句:“王叔,当真没有办法了?”
端亲王摇摇头:“不若趁着这时候早些收拾一下,想来你家东西怕是有不少,要是需要帮着找宅子什么的,只管同我说。”
二老爷的脸色比方才还白了几分,知道端亲王也是尽了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是没有道理的,以前就是大老爷他们,他也都是不放在眼里的。
他真以为只要老国公在,这国公府就有他的一席之地,如今看来,到底是不一样了。
二老爷想到这里,失魂落魄地回去了。
端亲王看到他们家这样兄弟不和、家宅不宁,也很是唏嘘,破天荒地去找了自家的老妻。
老王妃看到他来,很是不解,先问他:“这是出什么大事了,怎么还来我这里一趟?”
端亲王听着这话刺耳:“这话说的是什么,像是我多久不来一样。”
老王妃没和他在这上多说什么,嫌费劲,气定神闲地等着端亲王开口。
端亲王想到这京城里,大多都是这些老爷们先走一步,反倒是这些老太太们一个个的活的都很是长久。
他膝下也有好些个庶子,年轻的时候自然也有喜欢的小娘妾室,那时候是觉得老王妃是个大度能容下人的,再没往其他地方想过。
如今想来,这些年,老王妃当真对他一点埋怨也没有吗?
这要是等他先走一步,老王妃会不会像老太太那样,先收拾了他的那些庶子们?
端亲王叹气:“这以后谁不孝顺,你看谁不顺眼,该如何做就如何做,这些年也确实委屈你了。”
老王妃奇怪,仔细地打量了端亲王好大一会儿,问他:“你今儿是去见谁了?”
端亲王也没瞒着她,说道:“是去国公府那边了。他家老二想让我当个说客,不想分家出去。我想着这要是真分出去了,地下我那老哥哥知道了,不知作何感想,就应了这事。”
老王妃轻摇了一下头,端亲王看出来了她眼里的几分嘲弄,也有些尴尬,叹了一口气:“不过我这说客显然做的不行,东府老太太是个不愿意低头的。”
老王妃哼了一声:“凭什么要低头?当日那姓夏的小娘做的过分,逼得你那哥哥几次想要休了她,横竖都是报应。”
端亲王一听,赶紧制止她:“这些话是你能乱说的?”
他就知道老王妃不可能没有怨言,果然她一开口就说了出来。
老王妃气定神闲:“有什么好怕的?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怕报应的自然不是我。”
端亲王觉得又被戳到了痛处,轻咳了一声,把刚才所想的都又说了一遍:“以后等我走了,你看谁不顺眼,也把他们分出去算了,省的碍眼。”
老王妃斜着眼看端亲王,冷笑:“这可是你说的,别到时候做了梦又来怪我。”
端亲王觉得这话不能再往下说了,赶紧转移了话题,说起来在老国公府那边吃到的拽面:“你是不是也觉得一碗拽面有什么好吃的?之前我也是这样想,还觉得大老爷这人不大机灵,找的什么理由,可真吃了嘴里才发现,一个小小的拽面竟也能做的那般好吃,等明儿我还要再上门一趟。”
老王妃嫌他丢人:“一个堂堂的亲王,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一碗拽面就让你这样?”
端亲王也不气,只是摇摇头:“那是你没吃着,等你尝一尝,你就知道我说的有多好吃了。”
这时,他才想起来走之前老太太让他带的那一匣子点心,赶紧让身旁跟着的小厮拿过来。
以往这些从别人家做客带回来的点心,通常都是直接丢给下人,没人真会去拿来尝一尝。
小厮也是被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还有这东西,急忙去找。
老王妃说:“什么点心还值得你这样惦记着?着了魔一样。”
端亲王也不大确定,只是想起来老太太在他走的时候说,这点心好吃得很,外头买不着。
“这话你也信?咱们这些王府里,哪个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外头买不着的?”
老王妃听了端亲王先前说的那些话,勾起了这些年受的委屈,说话都带了刺。
虽然她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感觉,只是那些话她不能说出来。
国公府里的老太太早些年受的气,不过是比她们多一些、更让人不好受罢了,要真说起来,谁家没有个这样的糟心事?
只是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端亲王见点心拿来了,就让丫鬟上前来,把点心一一拿出来摆成盘,殷切地让老王妃尝一尝。
老王妃和端亲王又拌了几句嘴,嫌他拿这个出来实在上不得体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别是里面放了东西吧!”
“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爱疑心别人的话,我难不成还害你?”
两个人谁也说不过谁,都不想搭理彼此。
端亲王干脆坐到了另一旁,自个儿拿起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点心,吃到嘴里。
先不说味道,就是冲着这奇特的样子,他也得尝尝味道。
等真的吃到嘴里,尝到了味道,端亲王的眼里就带着几分惊喜和犹豫不定。
老王妃一直在看着他的神色,见他这样,就在心里骂了一句:这是故意演起来给她看呢。
老滑头。
“你也尝一尝,我没和你置气。你看看那点心的样子,觉得眼熟不眼熟?”
老王妃拗不过端亲王,到底分了一个眼神看过去,也没发现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不就是样子有些奇怪吗?要是想要这些稀奇古怪的,那些个百年老字号也不是做不出来。”
端亲王直接点破:“像不像以前,官家赏下来的点心?”
老王妃听了官家俩字,这才正色起来,看了过去,把那点心又拿在手里仔细地掂量了掂量,放到鼻尖闻了闻,好半晌才说话:“你说这点心是从老国公府来的,怎生和官家以前赏下来的点心一样?”
“你快尝一尝,这不仅样子一样,就是味道也香得很,都是那样好吃。”
老王妃这次不再犹豫。
她那时候对官家赏下来的那两块点心也是爱的很,只可惜一共就那么两三块,根本不够她吃。
这一次放到嘴里之后,就仔细地品尝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老亲王说的话,老王妃竟然觉得还真有些像。
两个人也不吵架了,对着那点心沉思起来。
谁也没想出来个结果,老亲王干脆一挥手:“得了,等下次进宫,我向那些大监打听打听。”
他看向老王妃,准备把这匣子里的点心给收起来:“想着你应当也是不愿意吃的,才不是说我这样什么都稀罕,给你丢了面子。”
老王妃别扭了一下:“不吃就不吃,你先前说的那些事也别再说到我跟前来。”
端亲王的步伐顿了一下,应了一声,抱着匣子走得更快了。
他这时候完全想起来,老王妃以前有多喜爱宫里赏下来的那几块点心,当时说要让两个姐儿都跟着沾沾喜气,可最后老王妃一个也没分下去,回头肯定还得找他来要。
翌日,大老爷就让徐柏来找林杏月,把要整治一桌饭的事情同她说了。
林杏月不敢怠慢,早早就忙了起来,和李妈妈商量着做些什么出来。
“上回做的那什么锅包肉,这几道菜都让人喜欢的很,要不咱们再做这些?”
林杏月见她们一个劲地想练练手,就答应了下来:“行,那这道菜就交给你们了,别忘了再多做几份,给各房里送一些。”
李妈妈应了。
林杏月想了想,又去找路管事,要了虾仁和龙井茶叶。
路管事奇怪:“这个虾仁我还知道要做什么,那这龙井茶呢?”
林杏月笑了一声:“等着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这茶叶就是来配那虾仁的。”
路管事听了,除了震惊已然不知该如何想,“还没见过茶叶也能来做饭的。”
“茶叶能做的可多了,像红茶就可以用来蒸鲈鱼,茉莉花茶可以做竹筒饭,甚至连茶饺和索饼也可以用茶叶来做。”
几个妈妈听的都咋舌,李妈妈说:“就像那拽面一样,咱们还以为端亲王会嫌弃呢,其实就是好这一口,素雅。”
结果也没嫌弃,不然也不可能今儿还会过来。
林杏月点点头:“确实这样,想着这亲王什么大鱼大肉都吃过了,倒不如这些吃的清爽。”
交代完,林杏月就早早地回去了,见冯大娘一脸笑意地在家里,一边洗手一边问:“娘,你遇着什么事了,怎生这样高兴?”
“还真是遇到好事了,只是先不同你说。”
林杏月见她卖起了关子,也没继续追问,就问冯大娘:“婶娘有没有回来?以前这个点也快要回来了。”
“我也说不上来,只知道外面裹着一层面,下了锅里炸,上来还浇了些糖醋汁,我那小孙儿最是爱吃。回头王叔要是有空再来咱们府里尝一尝。”
端亲王当即就拍板定下来:“择日不如撞日,我今儿都来了,难不成你还想赶我走?”
大老爷为难:“不是不给王叔做,是这厨娘只是晌午的时候做这一顿饭,其余都是她教的那些徒弟做的。虽然味道也差不了哪里去,可就是没她做的好,且指不定还能有其他新鲜的菜式做出来。我看王叔不若改天晌午有空再来?”
端亲王也知道这些有手艺的奴仆,那也是要被主子敬重一二的,只能遗憾点头:“那就明儿个吧,明儿个晌午我再过来。”
两个人不再说废话,继续吃起那碗拽面。
端亲王又夹了旁边放着的那些小菜尝一尝——这些小菜也都是林杏月先前做出来的,那腌黄瓜、脆豆角、腌黄萝卜,个个都是有滋有味。
最让端亲王喜欢的就是那酱八宝,里头有八样东西,吃起来味道都不同,再配着那一口劲道的拽面,吃得端亲王的肚子都是暖暖的,抚平了被冷风吹着的身体。
正吃着,福生从外头进来,在大老爷耳朵边说了几句,大老爷的面色就变了一下,感觉自己这吃东西的心情都不好了。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
“王叔,是我二弟过来了,说咱们两个没有去他定好的酒楼,反而回了我府,这是心里气不顺了。”
端亲王这才想起来他把二老爷给忘了,只能说自己岁数大,记性都不好了:“既来了,也不好再推之门外,不如就让他进来也尝尝这拽面。”
大老爷不大乐意:“不是我不想让他来,若是我让他吃这碗面,他定然觉得是我故意给他下马威,回头还不知怎么编排。”
端亲王也算是看出来了,东西两府之间的恩怨已深,显然不是轻易能够化解的。
他也有些后悔答应了二老爷,怕是最后两边埋怨:“这事说来都怨你爹,弄的嫡庶不分。西府那个小娘这些年也没少挑唆,全都坏在了她身上。”
大老爷也认同,却不好直接说夏姨娘的坏话,只跟着点点头:“要是没有夏姨娘,老国公就算对我家老太太没有感情,两个人也能凑合着过下去,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我和二弟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这样尴尬。”
说完这个,大老爷又继续开口:“我家老太太这么多年受的委屈可不少,要不是官家明事理,如今怕是连我们娘俩的尸骨都没有。”
端亲王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说这话,正好那碗拽面他也吃的差不多,便要回去:“我再去劝劝老二那边。”
走之前还不忘提醒大老爷:“别忘了我明儿还来,让你家那厨娘整整一桌,别让我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大老爷笑着应承了,端亲王又去和老太太见了个面,拿了一匣子点心,直接就出了府。
二老爷没想到他在门口等了这么一会儿,有端亲王的面子,也没能进了这府里。
端亲王看见他,只得拍拍他肩膀:“这事怕是不好办,人我是劝了,可你也知道,老太太这些年没少受委屈,脾气也是个倔的。她说要分家,官家那边也不好压着。”
二老爷早已把那拽面给抛之脑后了,听了端亲王的话,脸色发白,不死心的追问了一句:“王叔,当真没有办法了?”
端亲王摇摇头:“不若趁着这时候早些收拾一下,想来你家东西怕是有不少,要是需要帮着找宅子什么的,只管同我说。”
二老爷的脸色比方才还白了几分,知道端亲王也是尽了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是没有道理的,以前就是大老爷他们,他也都是不放在眼里的。
他真以为只要老国公在,这国公府就有他的一席之地,如今看来,到底是不一样了。
二老爷想到这里,失魂落魄地回去了。
端亲王看到他们家这样兄弟不和、家宅不宁,也很是唏嘘,破天荒地去找了自家的老妻。
老王妃看到他来,很是不解,先问他:“这是出什么大事了,怎么还来我这里一趟?”
端亲王听着这话刺耳:“这话说的是什么,像是我多久不来一样。”
老王妃没和他在这上多说什么,嫌费劲,气定神闲地等着端亲王开口。
端亲王想到这京城里,大多都是这些老爷们先走一步,反倒是这些老太太们一个个的活的都很是长久。
他膝下也有好些个庶子,年轻的时候自然也有喜欢的小娘妾室,那时候是觉得老王妃是个大度能容下人的,再没往其他地方想过。
如今想来,这些年,老王妃当真对他一点埋怨也没有吗?
这要是等他先走一步,老王妃会不会像老太太那样,先收拾了他的那些庶子们?
端亲王叹气:“这以后谁不孝顺,你看谁不顺眼,该如何做就如何做,这些年也确实委屈你了。”
老王妃奇怪,仔细地打量了端亲王好大一会儿,问他:“你今儿是去见谁了?”
端亲王也没瞒着她,说道:“是去国公府那边了。他家老二想让我当个说客,不想分家出去。我想着这要是真分出去了,地下我那老哥哥知道了,不知作何感想,就应了这事。”
老王妃轻摇了一下头,端亲王看出来了她眼里的几分嘲弄,也有些尴尬,叹了一口气:“不过我这说客显然做的不行,东府老太太是个不愿意低头的。”
老王妃哼了一声:“凭什么要低头?当日那姓夏的小娘做的过分,逼得你那哥哥几次想要休了她,横竖都是报应。”
端亲王一听,赶紧制止她:“这些话是你能乱说的?”
他就知道老王妃不可能没有怨言,果然她一开口就说了出来。
老王妃气定神闲:“有什么好怕的?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怕报应的自然不是我。”
端亲王觉得又被戳到了痛处,轻咳了一声,把刚才所想的都又说了一遍:“以后等我走了,你看谁不顺眼,也把他们分出去算了,省的碍眼。”
老王妃斜着眼看端亲王,冷笑:“这可是你说的,别到时候做了梦又来怪我。”
端亲王觉得这话不能再往下说了,赶紧转移了话题,说起来在老国公府那边吃到的拽面:“你是不是也觉得一碗拽面有什么好吃的?之前我也是这样想,还觉得大老爷这人不大机灵,找的什么理由,可真吃了嘴里才发现,一个小小的拽面竟也能做的那般好吃,等明儿我还要再上门一趟。”
老王妃嫌他丢人:“一个堂堂的亲王,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一碗拽面就让你这样?”
端亲王也不气,只是摇摇头:“那是你没吃着,等你尝一尝,你就知道我说的有多好吃了。”
这时,他才想起来走之前老太太让他带的那一匣子点心,赶紧让身旁跟着的小厮拿过来。
以往这些从别人家做客带回来的点心,通常都是直接丢给下人,没人真会去拿来尝一尝。
小厮也是被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还有这东西,急忙去找。
老王妃说:“什么点心还值得你这样惦记着?着了魔一样。”
端亲王也不大确定,只是想起来老太太在他走的时候说,这点心好吃得很,外头买不着。
“这话你也信?咱们这些王府里,哪个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外头买不着的?”
老王妃听了端亲王先前说的那些话,勾起了这些年受的委屈,说话都带了刺。
虽然她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感觉,只是那些话她不能说出来。
国公府里的老太太早些年受的气,不过是比她们多一些、更让人不好受罢了,要真说起来,谁家没有个这样的糟心事?
只是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端亲王见点心拿来了,就让丫鬟上前来,把点心一一拿出来摆成盘,殷切地让老王妃尝一尝。
老王妃和端亲王又拌了几句嘴,嫌他拿这个出来实在上不得体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别是里面放了东西吧!”
“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爱疑心别人的话,我难不成还害你?”
两个人谁也说不过谁,都不想搭理彼此。
端亲王干脆坐到了另一旁,自个儿拿起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点心,吃到嘴里。
先不说味道,就是冲着这奇特的样子,他也得尝尝味道。
等真的吃到嘴里,尝到了味道,端亲王的眼里就带着几分惊喜和犹豫不定。
老王妃一直在看着他的神色,见他这样,就在心里骂了一句:这是故意演起来给她看呢。
老滑头。
“你也尝一尝,我没和你置气。你看看那点心的样子,觉得眼熟不眼熟?”
老王妃拗不过端亲王,到底分了一个眼神看过去,也没发现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不就是样子有些奇怪吗?要是想要这些稀奇古怪的,那些个百年老字号也不是做不出来。”
端亲王直接点破:“像不像以前,官家赏下来的点心?”
老王妃听了官家俩字,这才正色起来,看了过去,把那点心又拿在手里仔细地掂量了掂量,放到鼻尖闻了闻,好半晌才说话:“你说这点心是从老国公府来的,怎生和官家以前赏下来的点心一样?”
“你快尝一尝,这不仅样子一样,就是味道也香得很,都是那样好吃。”
老王妃这次不再犹豫。
她那时候对官家赏下来的那两块点心也是爱的很,只可惜一共就那么两三块,根本不够她吃。
这一次放到嘴里之后,就仔细地品尝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老亲王说的话,老王妃竟然觉得还真有些像。
两个人也不吵架了,对着那点心沉思起来。
谁也没想出来个结果,老亲王干脆一挥手:“得了,等下次进宫,我向那些大监打听打听。”
他看向老王妃,准备把这匣子里的点心给收起来:“想着你应当也是不愿意吃的,才不是说我这样什么都稀罕,给你丢了面子。”
老王妃别扭了一下:“不吃就不吃,你先前说的那些事也别再说到我跟前来。”
端亲王的步伐顿了一下,应了一声,抱着匣子走得更快了。
他这时候完全想起来,老王妃以前有多喜爱宫里赏下来的那几块点心,当时说要让两个姐儿都跟着沾沾喜气,可最后老王妃一个也没分下去,回头肯定还得找他来要。
翌日,大老爷就让徐柏来找林杏月,把要整治一桌饭的事情同她说了。
林杏月不敢怠慢,早早就忙了起来,和李妈妈商量着做些什么出来。
“上回做的那什么锅包肉,这几道菜都让人喜欢的很,要不咱们再做这些?”
林杏月见她们一个劲地想练练手,就答应了下来:“行,那这道菜就交给你们了,别忘了再多做几份,给各房里送一些。”
李妈妈应了。
林杏月想了想,又去找路管事,要了虾仁和龙井茶叶。
路管事奇怪:“这个虾仁我还知道要做什么,那这龙井茶呢?”
林杏月笑了一声:“等着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这茶叶就是来配那虾仁的。”
路管事听了,除了震惊已然不知该如何想,“还没见过茶叶也能来做饭的。”
“茶叶能做的可多了,像红茶就可以用来蒸鲈鱼,茉莉花茶可以做竹筒饭,甚至连茶饺和索饼也可以用茶叶来做。”
几个妈妈听的都咋舌,李妈妈说:“就像那拽面一样,咱们还以为端亲王会嫌弃呢,其实就是好这一口,素雅。”
结果也没嫌弃,不然也不可能今儿还会过来。
林杏月点点头:“确实这样,想着这亲王什么大鱼大肉都吃过了,倒不如这些吃的清爽。”
交代完,林杏月就早早地回去了,见冯大娘一脸笑意地在家里,一边洗手一边问:“娘,你遇着什么事了,怎生这样高兴?”
“还真是遇到好事了,只是先不同你说。”
林杏月见她卖起了关子,也没继续追问,就问冯大娘:“婶娘有没有回来?以前这个点也快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