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庶女生存指南 第11节
“有多漂亮?”
“这怎么形容?”杜润打开大众点评,一家非常洋气讲究的法餐,“怎么了,一般漂亮的还不行?”
“不是。我没洗头。”张束有点难为情。早上西边忙完东边忙,自己的事一件没做。人不能不睡觉,也不能在不睡觉的时候做决定。
杜润打量张束,脑袋上扣着棒球帽,脚蹬一双有点年头的匡威,身上是灰扑扑、松松垮垮的麻袋片衣服,头发也因为来不及收拾还炸着毛。点睛处在于她背的帆布袋,上面写着“无产阶级”,在此情此景下,整个造型升了一番。
杜润突然问张束,看没看过一张图,rich 和 super rich 的打扮风格。张束摇头,杜润献宝一样地递过手机,是一张网络梗图,上面是卡戴珊珠光宝气,下面是扎克伯格破衣烂衫。
“所以你是 super rich,懂吗?你这叫松弛。咱俩现在去好餐厅吃饭,大家一定会觉得你富爆了!正好侧面证明了,你是钱,我是色。”杜润说着,摆了个搔首弄姿的动作。
这种动作果然只有帅哥做才能消解其中的恶心。张束成功被逗笑了。
两人正巧走到杜润车旁,杜润拉开车门,请她坐进去。张束犹豫了,自己也开了车。想到晚上还要回来取车,她就全身发懒。
“晚上吃完饭我送你回去,明天你打车来不就行了?”
张束犹豫了一下。杜润的车更贵更美观,不如虚荣一下吧?
“犹豫说明动心,好了就这样,停车费我给你报销。”
“倒不是这个意思……”张束解释,但杜润不听,不由分说将她推到座位上。
第14章 出现在同一张结婚证上也算缘分
上了车张束就后悔了。上次开着门和天窗,气味不明显,这次门窗紧锁,里面的香水味甜得发腻,仿佛小狗撒尿占地盘。她想起那张漂亮脸,感觉自己鸠占鹊巢。她好想克服一分钟前的虚荣心,去开自己的小车。
车的速度提起来,杜润突然打开了天窗。风从顶上灌进来,香气一下就淡了。他按开音乐,又指了指杯架,“喝杯冰可乐,人生更快乐。”
张束说了句“谢谢”,声音不大,淹没在杜润五音不全的歌声里。
虽然但是,她收回之前的结论。只要不去想出发点,和杜润在一起的快乐,并不能用“一过性”草率定义。
杜润确实很会选。
餐厅的装潢适合拍照,却不网红;食物精致,味道竟也让人难忘。除了菜量小、价格实在不好看之外几乎没有可挑剔的地方。顾客也没有想象中打扮得隆重,杜润小声和她笑,你看,你们都是 super rich club 的一员,我才是格格不入的那个。
好高的情商。
他哄她,想让她放松。怎么会格格不入呢。无论杜润穿什么,作何打扮,他都能像回家一样,完美地融入这家米其林。都说能挣比能花更重要,纯粹是绩优主义害人。能不能挣钱、通过什么渠道挣钱其实没那么重要,有的花、花到一定份上对钱彻底祛魅才是真正的目的地。
网上经常有人问,第一次坐头等舱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张束就是这种帖子的受众。出卖张束的不是平价衣服,是紧绷的神经和发僵的肌肉。三十岁后张束不再缺钱,但从小被扎紧的欲望口袋已经干涸。她失去了取悦自己的动力。
感谢这里的饭足够好吃。味蕾才是人类神经调节开关,张束终于放松了一些。
甜点提前来了,是杜润专门给自己点的三个冰淇淋球。他边吃边问张束,“张老师,你敢相信我有小肚子吗?”
张束惊讶地看着杜润,“咱俩都这么熟了?”
“早放弃偶像包袱,早获得快乐。”
两人在这点上倒是不谋而合。杜润说冰淇淋是他的快乐食物,因为小时候杜清,也就是杜润爸爸,会在很偶尔的一个周末带他去游乐场,给他买冰淇淋。他那时并不喜欢冰淇淋,也不喜欢这个不怎么来的爸爸,但每逢这一天,他妈妈都会很快乐。于是他也很快乐。
抛开公序良俗,张束为杜润和杜润妈妈感到难过。她查过杜清的照片,看上去和杜润毫无关系。杜润的妈妈一定是个非常美丽的女人。
如果故事就停在这里,这一天算得上先抑后扬。只可惜下一秒,服务员领着贵气体面的一家四口往这边走来,中年夫妻和一对子女。
杜润抬头,和男人打了个照面,男人立刻面露惊喜,“小润,好久不见啊!”
杜润起身,笑来得极快。张束想,如果表情变换速度也是华山论剑的比拼项目,自己一定死于杜润剑下。
杜润喊男人杨总,喊女人赵阿姨。杨总和夫人不看杜润,只看张束。赵阿姨甚至走到张束面前,伸出细腻白嫩的手拉住她,眼神止不住的好奇,“小润呀,上次带女朋友来这儿吃饭还是你上大学吧?看来是好事将近。”
“您看您这话说的。真定下来,我肯定得跟您和杨总说呀。”杜润摸了摸鼻子。
杨总也笑,“人家女朋友站在这儿,提以前的事干嘛。姑娘是哪家千金,第一次见,快介绍一下。”
张束起身,礼貌向两人问好,虽然尴尬,但这也是她经常作战的战场,对流程再熟悉不过。
不料一直游刃有余的杜润突然结结巴巴起来,只说是杨总熟人。杨总起了八卦心,非要刨根问底,老熟人多着呢,到底是哪一位?
“朱总,朱总。”杜润的鼻头已经被他搓红了。
杨总一愣,和夫人快速对视一眼,似笑非笑,“哦,朱总,朱长跃,老朋友了。朱贝贝最近好吗?”
这句话是问张束,张束不明所以,点头称好,那种奇异的笑容又爬到了两人脸上,看得张束头皮发麻。杜润一只手突然牵住她,快速捏了两下,张束这才恢复了笑容。
待四人离开,两人重新坐回座位,气氛却回不去了。杜润什么也没说,但耳朵红得像发了烧。
服务员再来上菜时,张束拜托她将菜装进打包盒里拿走。
杜润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刚想说话,张束便起身往外走,没有给杜润因为良好教养而假意出言阻拦的机会。
张束要来杜润的车钥匙,坐进驾驶座,将车开去了附近的一个街心公园。
到了地方,张束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打厚厚的打印稿,徒手拆了钉子,铺开,将饭盒摆在上面,张束这才比了个“请”的手势。
杜润不解,“为什么要搞这出?十分的饭,装进盒已经扣了三分,还要站在十月底的冷风里吃,给你打负分你服不服气?”
张束打开盖子,叹了口气,“你在十分的餐厅里,吃十分的饭,但屁股下像长了刺,这顿饭还有什么吃的必要?让你难堪,我也不舒服,总得提出个解决方案。”
杜润想要解释,但嘴张了又张,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张束摇摇头,“吃吧。”
她打开后备箱,撇腿坐上去,娴熟地磨好一次性筷子递过来,竟和杜润送来的筷子撞在一起。两个给家庭做乙方的男女同一时刻笑出了声,盖过了刚才微妙的芥蒂。
但这次杜润很快收了笑,“我是真的想说对不起,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张束“嗯“了一声,“你说,我听着。”
“你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什么意思?别绕弯子,有话直说”
“……朱贝贝的老公陈星,是你前男友,是吗?”
张束的脸像是被狠狠地甩了一个耳光,一片热辣。她很想甩回去,却不知对象是谁。
杜润伸手拿了片磅蛋糕塞到了张束嘴里。
“吃吧,吃点甜的,什么都别说。”
张束就想掉眼泪了。她努力咀嚼着食物,把头别了过去,声音里带着水声。
“你是怎么知道的?”
杜润递了张纸,“我今天来找你,本来是想送材料……但下午这件事突然就传开了。你不做金融,肯定知道得要慢一点。”
张束点头,“怎么传的?你知道多少?”
杜润想了想,“我猜你也不想再听一遍,就不复述细节了。这种新闻里面肯定有夸张成分,但起承转合我大概弄明白了。我就想问,你们家……不控制一下吗?”
张束将手里软下去的纸巾折成小块,“控制什么,控制舆论?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陈星有心想说,有一万种方式,捂不住嘴的。再说我们家也没有只手遮天的能力,就算能遮得住,我也未必是保护伞下的一员。”
张束低着头,杜润看不到她的脸,但能看到她深色衣服上落下许多斑点,颜色更深。他只好拍了拍她的背,“你先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你应该比我了解陈星,他是个傻逼,但是个非常聪明的傻逼,嘴很严。这件事对他不利,他有什么说的必要呢?”
张束反应了一会儿才明白其中意思。家里有人将这件事捅出去了。不管是谁捅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她都能想到自己即将面临怎样的风暴。
这么想着,她便笑了,看向杜润,“是你爸妈让你来的吗?”
杜润也看着张束,眼神坦坦荡荡,“交材料是我自己该来,安慰你是我自己想来。咱们算是朋友,对吧,未来还会出现在同一张结婚证上,也算是有缘分。”
张束叹了口气,“咱们先进入正题吧。”
杜润放下筷子擦了擦手,就从车后座拿出一摞文件,“资料做好了,陪标公司也找好了,麻烦你带给朱总,请他帮我看一眼,这些公司有没有陪标资格,会不会做得太明显,让我心里有个数,”他说着将文件放到张束的包旁。
“放心吧,情报员的工作我肯定给你做好。朱长跃出国了,半个月才回来,我晚上扫描好发给饶秘书。”
“今晚算了吧。不差这么一会儿。我不是你老板,”杜润停顿片刻,“也好,我本来以为你们家里人马上就会和你发疯,现在看,至少要等半个月后了。你也放心,你做情报员,我做公关,你们家那边,我来帮你应付。你身边有了新的人,对你足够好,没人会再提旧的。”
张束道了句谢,杜润说受不起,毕竟他能得到地,能得到认可,能得到权力和地位,张束除了让自己的孩子合情合理合法,还能得到什么?这事她吃了大亏。但张束不这么认为。她从小到大需要的就是一张能紧紧贴在身上的雨披,来遮挡来自家庭的暴风骤雨。哪怕这张雨披是别人的,是借来的,能遮挡一会儿也好。
她由衷感谢。
第15章 咱们像狗一样快乐,行不行?
“苏大夫那边你别担心,她不是咱们圈子里的人,和咱们没什么交集。”
张束摇头,“你就当是我谢苏大夫。我养好身体生下孩子,你拿了地盖好楼,都要花不少时间,然后咱们要合法,再解除合法……”
“你可以直说结婚和离婚。”
“我就是不想用这两个词。总之,在这一切结束之前,她要一直藏着,不能见光,她的爱人在陪别的女人演戏,委屈的是她。”
“她倒是没你道德感这么强。你这样的人不适合杀人。”
“杀人犯也有有道德洁癖的,不矛盾。”
杜润笑了,将热茶递给张束,“你还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吧。想说说陈星的事吗?你……有其他人能说这件事吗?”
张束正怔怔地盯着不远处一棵发黄的、不知品种的老树。
“我拼了好大的力气才从差点溺死的河里游出来,不想再踏进去了。”
杜润的眼神终于流露出一些怜悯。
他单纯又复杂,天真又精明,外表快乐得像不谙世事的小狗,内心又预置了许多情感反应。
唯独怜悯,是他的稀缺品。
风一吹,黄叶落下,不一会儿,便簌簌地在地上铺出一小片金黄。
“你说咱们这个像不像小学秋游啊?”张束问。
“咱文艺点,起码是个《路边野餐》吧?”
“那我还是喜欢小学生秋游,像小狗一样快乐。”
安静了几分钟,杜润扭头看张束,“要不咱们把秋游变成真的吧?”
“啊?”张束没有接住他突如其来的提议。
“咱们像狗一样快乐,行不行?”说完,杜润自己先笑了。
张束也笑了,两人都想到了别处去。
“可以,咱们就像狗一样快乐吧。但我快乐的经验可不丰富。”
“那你算是跟对人了张老师。我难过的经验丰富,快乐的经验也丰富。”
杜润将车停在了一条上了年纪的街道边,线条单薄的霓虹字牌在还未黑透的傍晚发出微弱的光。路边几辆板车,上面是各色花草,十块钱一盆,是和一线城市不匹配的价格。张束想起了之前租的房子,老旧敦实,像沉默温和的奶奶伸出来一只软软皱皱的手。她跟着杜润走,也不问去哪里,光是在这里走就感到安心。
“这怎么形容?”杜润打开大众点评,一家非常洋气讲究的法餐,“怎么了,一般漂亮的还不行?”
“不是。我没洗头。”张束有点难为情。早上西边忙完东边忙,自己的事一件没做。人不能不睡觉,也不能在不睡觉的时候做决定。
杜润打量张束,脑袋上扣着棒球帽,脚蹬一双有点年头的匡威,身上是灰扑扑、松松垮垮的麻袋片衣服,头发也因为来不及收拾还炸着毛。点睛处在于她背的帆布袋,上面写着“无产阶级”,在此情此景下,整个造型升了一番。
杜润突然问张束,看没看过一张图,rich 和 super rich 的打扮风格。张束摇头,杜润献宝一样地递过手机,是一张网络梗图,上面是卡戴珊珠光宝气,下面是扎克伯格破衣烂衫。
“所以你是 super rich,懂吗?你这叫松弛。咱俩现在去好餐厅吃饭,大家一定会觉得你富爆了!正好侧面证明了,你是钱,我是色。”杜润说着,摆了个搔首弄姿的动作。
这种动作果然只有帅哥做才能消解其中的恶心。张束成功被逗笑了。
两人正巧走到杜润车旁,杜润拉开车门,请她坐进去。张束犹豫了,自己也开了车。想到晚上还要回来取车,她就全身发懒。
“晚上吃完饭我送你回去,明天你打车来不就行了?”
张束犹豫了一下。杜润的车更贵更美观,不如虚荣一下吧?
“犹豫说明动心,好了就这样,停车费我给你报销。”
“倒不是这个意思……”张束解释,但杜润不听,不由分说将她推到座位上。
第14章 出现在同一张结婚证上也算缘分
上了车张束就后悔了。上次开着门和天窗,气味不明显,这次门窗紧锁,里面的香水味甜得发腻,仿佛小狗撒尿占地盘。她想起那张漂亮脸,感觉自己鸠占鹊巢。她好想克服一分钟前的虚荣心,去开自己的小车。
车的速度提起来,杜润突然打开了天窗。风从顶上灌进来,香气一下就淡了。他按开音乐,又指了指杯架,“喝杯冰可乐,人生更快乐。”
张束说了句“谢谢”,声音不大,淹没在杜润五音不全的歌声里。
虽然但是,她收回之前的结论。只要不去想出发点,和杜润在一起的快乐,并不能用“一过性”草率定义。
杜润确实很会选。
餐厅的装潢适合拍照,却不网红;食物精致,味道竟也让人难忘。除了菜量小、价格实在不好看之外几乎没有可挑剔的地方。顾客也没有想象中打扮得隆重,杜润小声和她笑,你看,你们都是 super rich club 的一员,我才是格格不入的那个。
好高的情商。
他哄她,想让她放松。怎么会格格不入呢。无论杜润穿什么,作何打扮,他都能像回家一样,完美地融入这家米其林。都说能挣比能花更重要,纯粹是绩优主义害人。能不能挣钱、通过什么渠道挣钱其实没那么重要,有的花、花到一定份上对钱彻底祛魅才是真正的目的地。
网上经常有人问,第一次坐头等舱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张束就是这种帖子的受众。出卖张束的不是平价衣服,是紧绷的神经和发僵的肌肉。三十岁后张束不再缺钱,但从小被扎紧的欲望口袋已经干涸。她失去了取悦自己的动力。
感谢这里的饭足够好吃。味蕾才是人类神经调节开关,张束终于放松了一些。
甜点提前来了,是杜润专门给自己点的三个冰淇淋球。他边吃边问张束,“张老师,你敢相信我有小肚子吗?”
张束惊讶地看着杜润,“咱俩都这么熟了?”
“早放弃偶像包袱,早获得快乐。”
两人在这点上倒是不谋而合。杜润说冰淇淋是他的快乐食物,因为小时候杜清,也就是杜润爸爸,会在很偶尔的一个周末带他去游乐场,给他买冰淇淋。他那时并不喜欢冰淇淋,也不喜欢这个不怎么来的爸爸,但每逢这一天,他妈妈都会很快乐。于是他也很快乐。
抛开公序良俗,张束为杜润和杜润妈妈感到难过。她查过杜清的照片,看上去和杜润毫无关系。杜润的妈妈一定是个非常美丽的女人。
如果故事就停在这里,这一天算得上先抑后扬。只可惜下一秒,服务员领着贵气体面的一家四口往这边走来,中年夫妻和一对子女。
杜润抬头,和男人打了个照面,男人立刻面露惊喜,“小润,好久不见啊!”
杜润起身,笑来得极快。张束想,如果表情变换速度也是华山论剑的比拼项目,自己一定死于杜润剑下。
杜润喊男人杨总,喊女人赵阿姨。杨总和夫人不看杜润,只看张束。赵阿姨甚至走到张束面前,伸出细腻白嫩的手拉住她,眼神止不住的好奇,“小润呀,上次带女朋友来这儿吃饭还是你上大学吧?看来是好事将近。”
“您看您这话说的。真定下来,我肯定得跟您和杨总说呀。”杜润摸了摸鼻子。
杨总也笑,“人家女朋友站在这儿,提以前的事干嘛。姑娘是哪家千金,第一次见,快介绍一下。”
张束起身,礼貌向两人问好,虽然尴尬,但这也是她经常作战的战场,对流程再熟悉不过。
不料一直游刃有余的杜润突然结结巴巴起来,只说是杨总熟人。杨总起了八卦心,非要刨根问底,老熟人多着呢,到底是哪一位?
“朱总,朱总。”杜润的鼻头已经被他搓红了。
杨总一愣,和夫人快速对视一眼,似笑非笑,“哦,朱总,朱长跃,老朋友了。朱贝贝最近好吗?”
这句话是问张束,张束不明所以,点头称好,那种奇异的笑容又爬到了两人脸上,看得张束头皮发麻。杜润一只手突然牵住她,快速捏了两下,张束这才恢复了笑容。
待四人离开,两人重新坐回座位,气氛却回不去了。杜润什么也没说,但耳朵红得像发了烧。
服务员再来上菜时,张束拜托她将菜装进打包盒里拿走。
杜润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刚想说话,张束便起身往外走,没有给杜润因为良好教养而假意出言阻拦的机会。
张束要来杜润的车钥匙,坐进驾驶座,将车开去了附近的一个街心公园。
到了地方,张束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打厚厚的打印稿,徒手拆了钉子,铺开,将饭盒摆在上面,张束这才比了个“请”的手势。
杜润不解,“为什么要搞这出?十分的饭,装进盒已经扣了三分,还要站在十月底的冷风里吃,给你打负分你服不服气?”
张束打开盖子,叹了口气,“你在十分的餐厅里,吃十分的饭,但屁股下像长了刺,这顿饭还有什么吃的必要?让你难堪,我也不舒服,总得提出个解决方案。”
杜润想要解释,但嘴张了又张,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张束摇摇头,“吃吧。”
她打开后备箱,撇腿坐上去,娴熟地磨好一次性筷子递过来,竟和杜润送来的筷子撞在一起。两个给家庭做乙方的男女同一时刻笑出了声,盖过了刚才微妙的芥蒂。
但这次杜润很快收了笑,“我是真的想说对不起,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张束“嗯“了一声,“你说,我听着。”
“你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什么意思?别绕弯子,有话直说”
“……朱贝贝的老公陈星,是你前男友,是吗?”
张束的脸像是被狠狠地甩了一个耳光,一片热辣。她很想甩回去,却不知对象是谁。
杜润伸手拿了片磅蛋糕塞到了张束嘴里。
“吃吧,吃点甜的,什么都别说。”
张束就想掉眼泪了。她努力咀嚼着食物,把头别了过去,声音里带着水声。
“你是怎么知道的?”
杜润递了张纸,“我今天来找你,本来是想送材料……但下午这件事突然就传开了。你不做金融,肯定知道得要慢一点。”
张束点头,“怎么传的?你知道多少?”
杜润想了想,“我猜你也不想再听一遍,就不复述细节了。这种新闻里面肯定有夸张成分,但起承转合我大概弄明白了。我就想问,你们家……不控制一下吗?”
张束将手里软下去的纸巾折成小块,“控制什么,控制舆论?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陈星有心想说,有一万种方式,捂不住嘴的。再说我们家也没有只手遮天的能力,就算能遮得住,我也未必是保护伞下的一员。”
张束低着头,杜润看不到她的脸,但能看到她深色衣服上落下许多斑点,颜色更深。他只好拍了拍她的背,“你先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你应该比我了解陈星,他是个傻逼,但是个非常聪明的傻逼,嘴很严。这件事对他不利,他有什么说的必要呢?”
张束反应了一会儿才明白其中意思。家里有人将这件事捅出去了。不管是谁捅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她都能想到自己即将面临怎样的风暴。
这么想着,她便笑了,看向杜润,“是你爸妈让你来的吗?”
杜润也看着张束,眼神坦坦荡荡,“交材料是我自己该来,安慰你是我自己想来。咱们算是朋友,对吧,未来还会出现在同一张结婚证上,也算是有缘分。”
张束叹了口气,“咱们先进入正题吧。”
杜润放下筷子擦了擦手,就从车后座拿出一摞文件,“资料做好了,陪标公司也找好了,麻烦你带给朱总,请他帮我看一眼,这些公司有没有陪标资格,会不会做得太明显,让我心里有个数,”他说着将文件放到张束的包旁。
“放心吧,情报员的工作我肯定给你做好。朱长跃出国了,半个月才回来,我晚上扫描好发给饶秘书。”
“今晚算了吧。不差这么一会儿。我不是你老板,”杜润停顿片刻,“也好,我本来以为你们家里人马上就会和你发疯,现在看,至少要等半个月后了。你也放心,你做情报员,我做公关,你们家那边,我来帮你应付。你身边有了新的人,对你足够好,没人会再提旧的。”
张束道了句谢,杜润说受不起,毕竟他能得到地,能得到认可,能得到权力和地位,张束除了让自己的孩子合情合理合法,还能得到什么?这事她吃了大亏。但张束不这么认为。她从小到大需要的就是一张能紧紧贴在身上的雨披,来遮挡来自家庭的暴风骤雨。哪怕这张雨披是别人的,是借来的,能遮挡一会儿也好。
她由衷感谢。
第15章 咱们像狗一样快乐,行不行?
“苏大夫那边你别担心,她不是咱们圈子里的人,和咱们没什么交集。”
张束摇头,“你就当是我谢苏大夫。我养好身体生下孩子,你拿了地盖好楼,都要花不少时间,然后咱们要合法,再解除合法……”
“你可以直说结婚和离婚。”
“我就是不想用这两个词。总之,在这一切结束之前,她要一直藏着,不能见光,她的爱人在陪别的女人演戏,委屈的是她。”
“她倒是没你道德感这么强。你这样的人不适合杀人。”
“杀人犯也有有道德洁癖的,不矛盾。”
杜润笑了,将热茶递给张束,“你还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吧。想说说陈星的事吗?你……有其他人能说这件事吗?”
张束正怔怔地盯着不远处一棵发黄的、不知品种的老树。
“我拼了好大的力气才从差点溺死的河里游出来,不想再踏进去了。”
杜润的眼神终于流露出一些怜悯。
他单纯又复杂,天真又精明,外表快乐得像不谙世事的小狗,内心又预置了许多情感反应。
唯独怜悯,是他的稀缺品。
风一吹,黄叶落下,不一会儿,便簌簌地在地上铺出一小片金黄。
“你说咱们这个像不像小学秋游啊?”张束问。
“咱文艺点,起码是个《路边野餐》吧?”
“那我还是喜欢小学生秋游,像小狗一样快乐。”
安静了几分钟,杜润扭头看张束,“要不咱们把秋游变成真的吧?”
“啊?”张束没有接住他突如其来的提议。
“咱们像狗一样快乐,行不行?”说完,杜润自己先笑了。
张束也笑了,两人都想到了别处去。
“可以,咱们就像狗一样快乐吧。但我快乐的经验可不丰富。”
“那你算是跟对人了张老师。我难过的经验丰富,快乐的经验也丰富。”
杜润将车停在了一条上了年纪的街道边,线条单薄的霓虹字牌在还未黑透的傍晚发出微弱的光。路边几辆板车,上面是各色花草,十块钱一盆,是和一线城市不匹配的价格。张束想起了之前租的房子,老旧敦实,像沉默温和的奶奶伸出来一只软软皱皱的手。她跟着杜润走,也不问去哪里,光是在这里走就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