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庶女生存指南 第7节
陈星不再答话,闭目养神。
张束也静静地盯着门口。有邻居经过往里看,她也不避。自从陈星成为了自己的妹夫,张束几年不和他联系,此时再见,是全然陌生的男人。
但想起贝贝中午的样子,张束又不忍心。虽然有朱长跃做靠山,但投行做到ed也要熬。钱多的地方牛鬼蛇神自然也多,朱贝贝一次吐槽她的竞争对手各个豺狼虎豹,一听就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朱贝贝在工作上练就了冷心冷肺,对家庭关系更是手拿把掐。但就是这么一个精明冷静的人,车开到一半,竟然哭到手抖,不得不将车停在违规区。
“你跟贝贝是什么情况?”
陈星揉揉眉心,“贝贝这个人你知道,太强势了,我在她面前真的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张束打断,“所以你确实出轨了。”
“真的只有那一次。”
“和谁?”
陈星笑了,“张束,你不是我老婆。我老婆还没问,你先审上了。”
张束不笑,“你捋捋自己的逻辑,是你要来找我帮忙。求人办事,总要给点好处。”
陈星“切”了一声,“你老说看不起你们家人,你现在这个德行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实在荒谬。陈星出轨在先,却能大言不惭地倒打一耙。这种pua方式倒是像极了朱长跃,看来在这个家确实学到了点本事。不知老丈人现在心中作何感想。
“行了你别说了,我其实一点兴趣没有,我就是想难为你,看你不舒服。陈星,我现在看出来了,你没有尊严也没有底线,但让你在手下败将面前承认错误,你还是犯恶心,对吧?”
陈星在张束的沙发上摊成很长的一条。廉价的坦荡又来了。他对眼前人和空间从来没有任何的畏惧。
“首先我没觉得我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你问问朱长跃错没错过,你问问这个圈里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错没错过。如果一件事大家都做过,那就算不上事。”
“如果大家都得了艾滋,你也不会死吗?”
陈星看着张束,他的眼神总有一种无辜,“你知道吗,你比贝贝聪明,只可惜你这种聪明有点像你外婆。”
“像谁不重要,你这种出轨惯犯没资格评价我。”
陈星脸上最后一丝和煦立刻收回去了。“我再说一遍,咱俩是好聚好散的。”
“是你单方面的好。”
“总比两败俱伤强。”陈星起身,“你也别想着劝我们离婚,我的话放在这儿,朱贝贝闹上天,她爸都会给她按下去。”
张束心中一片凉。陈星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
让朱贝贝那么伤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朱长跃坚决不让她离婚。面子比命重。陈星来家里这么多年,庞杂繁复的枝蔓以他的聪明才智早摸了个清。
行业大佬的女儿,被自己家一手扶上去的丈夫出了轨,离了婚,一桩大笑话。在他们眼里,自己一无是处,大事小事都要捂臭在家庭这床棉被里,更何况陈星和朱贝贝。
“对,我就是要劝离。”
陈星蹲下,系着皮鞋的鞋带,“好啊,那你去跟你家里说。看来这些年,你在他们那儿吃教训还没吃够。张束,你们家的事,我比你看得清楚多了。”
全身的血一下冲上了脑门。如果这不是自己的家,不用善后收拾,她一定会将保温杯里的水全泼在陈星身上。
“是啊,你在我这儿听了那么多我家的故事,不然怎么能轻易攻下朱贝贝?”
陈星只留下后脑勺,“真的,帮我劝劝贝贝,对大家都好。”
门关上了。张束像是跑了几公里一样浑身冒汗,她慢慢走到沙发边坐下,半天都没缓过神。这个人,是曾经和自己相爱的人吗?是不是真的存在平行世界,那个世界有另一个陈星,误穿了时间线,将原本二十岁烂漫的他调包了?
十九岁,她去五道口找高中好友玩,正撞上中午下课,男孩子们从教学楼中鱼群般涌出。张束一路读文科班和文科院校,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象,一时愣在原地。
一个头发乱糟糟、苍白瘦弱的男孩从她身边快步走过,撞上了她的肩膀。九月正午的阳光像碎金一样落在对方的头发和睫毛上。就这样,她在陈星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
张束恋爱了。
两人都不出众,但在彼此眼中熠熠生辉,这是张束能想到的爱情最好的样子。
二十七岁,她和陈星分手。
春末夏初,天气好得不像话,出门前她还特意发了朋友圈,称这一天“像金子一样灿烂”。
那时两人有阵子没约会,都忙。陈星忙着升职加薪,忙着看房。
张束搬回了父母的房子,每个季度给家里交租金。周君象征性给她便宜了五百,算是买回个面子。以后有人问起,女儿住在家里,是周君的大度和体贴。
陈星一直希望张束搬出来。他对张束的父母没有好感,连带着讨厌起房子,坚决不住进去。陈星说,张束,别赖我,一个外地男孩,一个小镇做题家,怎么想都不会对北京三环内的房子产生厌恶情绪的。张束自知理亏,恋爱八年,家里对两人的关系始终不松口,哪怕陈星替她分摊了纽约的房租。
周家看不上张束,却又告诉她,恋爱中男人给你花钱是应该,不用感动。
张束想,如果有女儿,她应该也会重复同样的话。但这句话的发心难道不应该是珍视怜爱自己的小孩子吗。
最让她难受的是周家的傲慢。给每个人打分排序,下位者就要给上位者上供。张束要给周家上供,陈星要给张束上供,周家有自己的种姓制度。
在这段关系中,张束常觉愧疚和亏欠。
她理所当然地以为陈星找自己,是房子有了进展,不然不会约在工作日中午公司楼下的星巴克,匆匆一见,商量准备什么材料,再分头去忙。
于是她便也没有特意打扮,t恤牛仔裤,拖鞋帆布包——如果能预知一小时后发生的事,她至少会穿一身像样一点的衣服。
没有人会傻到以为一段感情会在米其林餐厅结束。吊灯蜡烛,西服礼裙,两人在悠扬的音乐中相视而笑,相互道别。现实里没有什么不得已,既然能分开,就说明感情死了,没必要惺惺作态设计出仪式感。
但也绝不是今天这样,十分钟,一人一杯美式,手里的三明治才咬出难看的缺口,就给一段长达八年的感情画上了句号。
陈星说他累了,工作投入精力太多,分身乏术。想到未来和张束父母打交道不知会怎样的劳心劳力,不如现在了断,在一个感情磨薄了的时刻。早几年如胶似漆,分开太痛;再晚些时日,投入太多,沉没成本太大,不再划算,只能凑合过下去。到时两个人、两个家庭,都痛苦。
张束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她以为一起走过八年,能走到一起买房这一步,两人的关系不说情深义重,但至少不会落到“薄”的程度。她更没想到陈星的嘴里会说出这样的话。
陈星不以为意,做金融久了就会这样,人就是会变冷。一切都是可以衡量的,只不过自己明白得太晚了。
咱们就此止损吧?他问。
好好的感情,竟然成了“损”。张束实在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回应。
但陈星不再等,起身走人。张束慌乱无措,脱口而出的就是沉重的承诺,
“如果你真的在意我爸妈,我发誓,我可以和他们断开,不再来往。”
陈星笑得很淡,“你没法摆脱的。”
“凭什么这么武断?”
“八年,他们但凡答应要见我,咱俩都走不到这一步。算了吧。”
话落下,陈星拔腿离开。张束连帆布包都顾不上提就追过去,但陈星很快融在一群西装背影中。人来人往,张束像一帧不和谐的定格画面。
机械地走回星巴克,帆布包已经被扔在一旁的窗台上,座位被一对光鲜男女占据。金融街的饭点,上班的人们争分夺秒,交流业务比填饱肚子重要。没人注意这只帆布包,也没人注意眨眼间结束的一段感情。分手在巨型城市里频繁又平凡。
记得刚上班时陈星说过不喜欢金融街,冰冷板正,人像是没有感情的机器。那时他笑,如果老头老太太在这里绝对碰不到瓷。这样难堪的时刻,张束感谢这种冷漠,能让她在人挤人挨的咖啡店流下眼泪。
她不知道该怎么消化这份难过,甚至安慰自己,刚才的分手也算不上难看,陈星一定是了解自己的,于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给感情拔了管,让它在最快的时间枯萎。
她慢慢地哄自己,哄自己的双腿,快点往前迈,快点走下楼,快点进到车里,快点回到家中。
一个人的时候,至少可以痛得放肆一些。
走到咖啡店门口,浑浑噩噩之中,她听到有人喊她。张束一惊,回过头,竟然是朱长跃的秘书小饶。
张束被小饶又领回了星巴克二楼。
已经过了饭点,二楼不再拥挤,光鲜男女也早就离去。同样的座位,对面的人换成了小饶,张束觉得恍惚。
小饶请张束喝东西,给张束讲自己三年前分手的心路历程,和往常一样笑眯眯的。
张束问他,三年后,自己再聊起今天的事,也能这么淡然吗。
小饶说,当然啦。谁还没失过恋呢,有什么可怕,重头再来就是了,人生有无限可能性。这是朱总说的,他补充。
张束沉浸在情绪中,忘记了交浅言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临别,她挥挥手,笑着跟小饶说,感谢这位好心人,自己一定会走出去,但希望他不要和家里说这件事。
小饶点头如捣蒜。
张束没想到,自己很快又见到了饶秘书,在一场“鸿门宴”上。
第09章 软柿子捏烂了,好歹给留张皮
参加鸿门宴的当天,张束正在和几个编辑掰扯一个关键情节。情节有点敏感,过不去稿子就不能出版,几人已经卡了将近一周。眼看一个上午也得不出结论,没一个人有好脸色。忽听窗外蝉鸣大噪,原来是屋里静了下来。
电话在这个时候进来,宛如救命稻草,只可惜是周君打来的。张束第一反应是挂断,但今天她需要这通电话,哪怕是找麻烦。
张束想着如何与周君解释自己在工作,也做好了被周君讽刺的准备,那头却传来含笑的声音。今晚临时安排了家宴,亮马桥的新荣记,贝贝觅得良婿,要带来给大家见见。
“穿好一点,”周君嘱咐。
挂了电话,张束没进会议室,站在楼道怔怔看着窗外。
七月末,树木绿得发黑,和她的心情很像。自己才分手不久,贝贝就找到稳定的想要走进婚姻的另一半,终究是又一次跑到了前面。张束不是一个爱比较的人,也没有想过要早婚,但此刻,心酸像洪水溃堤。
也不贴切。她并不在乎能不能跑在前面,她嫉妒朱贝贝能被众人祝福。
没什么的,她安慰自己,这种感受也不是第一次。她可以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可以慢慢在心灵堤坝上重新垒好沙袋,再慢慢浇筑水泥,如同以往一样。她还有工作,还有一屋子人等她开会。
大坝垮塌发生在见到朱贝贝男友的刹那。她与年轻男人正好对坐,物理距离不过几米,却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那人是真的吗?
见她愣在原地,朱贝贝笑眯眯歪着头,问她,“怎么了?”
朱贝贝长长的钻石耳饰随着新染的、带着光泽的栗色发丝,一齐柔顺地垂在肩头。钻粒在灯下闪着光,朱贝贝也是。
张束摇头说没事,朱贝贝立刻放下状态,只扭头看向右边的男人,笑意更浓。
张束不敢正视男人,余光轻轻扫一眼,就像犯了罪一样,立刻移开目光,垂首看向面前的银色垫盘。
里面反射出来的女人,头发在脑后随意扎了个揪,额前发丝散乱,神情狼狈,在凹凸不平的垫盘中,显得格外扭曲。
酒还没上桌,她的脑子就一片懵怔,直到手边人拍她,喊她起来接贝贝男友敬来的酒。
她像是挨了闷棍般,动作迟缓,半天才提着酒杯,浑身发软地转过身。老太太喜气洋洋介绍,“这是张束,你姨的孩子;小束,这是小陈,陈星,贝贝男朋友!”
眼前的男人太过熟悉,不抬头都能认出衬衫卷起露出的小臂正属于他。这双手臂在她每次脆弱时都紧紧拥着她,给她留下难忘的温度。而现在,手臂的主人却端着酒,耐心等待着未来的妻姐碰杯。
“哎,张束,赶紧碰杯呀,怎么让人等这么久……”
“她就是这样,不大气,你别在意……”
周边声音刺耳纷乱,到了张束耳朵里却像隔了一层水。仅存的一丝理智让她拙劣又迅速地将手里的红酒泼在自己的衬衫上,她惊呼一声“哎呀”,终于抬头,对陈星挤出一个抱歉的笑容,“看我毛躁的,我去收拾一下,这杯酒回来再补吧。”
说完,她仓皇冲出包间。
张束边走边想,谁也没对不起谁,陈星已经和她说过分手,两人也几个月没联系了。
谁也没对不起谁。
张束也静静地盯着门口。有邻居经过往里看,她也不避。自从陈星成为了自己的妹夫,张束几年不和他联系,此时再见,是全然陌生的男人。
但想起贝贝中午的样子,张束又不忍心。虽然有朱长跃做靠山,但投行做到ed也要熬。钱多的地方牛鬼蛇神自然也多,朱贝贝一次吐槽她的竞争对手各个豺狼虎豹,一听就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朱贝贝在工作上练就了冷心冷肺,对家庭关系更是手拿把掐。但就是这么一个精明冷静的人,车开到一半,竟然哭到手抖,不得不将车停在违规区。
“你跟贝贝是什么情况?”
陈星揉揉眉心,“贝贝这个人你知道,太强势了,我在她面前真的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张束打断,“所以你确实出轨了。”
“真的只有那一次。”
“和谁?”
陈星笑了,“张束,你不是我老婆。我老婆还没问,你先审上了。”
张束不笑,“你捋捋自己的逻辑,是你要来找我帮忙。求人办事,总要给点好处。”
陈星“切”了一声,“你老说看不起你们家人,你现在这个德行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实在荒谬。陈星出轨在先,却能大言不惭地倒打一耙。这种pua方式倒是像极了朱长跃,看来在这个家确实学到了点本事。不知老丈人现在心中作何感想。
“行了你别说了,我其实一点兴趣没有,我就是想难为你,看你不舒服。陈星,我现在看出来了,你没有尊严也没有底线,但让你在手下败将面前承认错误,你还是犯恶心,对吧?”
陈星在张束的沙发上摊成很长的一条。廉价的坦荡又来了。他对眼前人和空间从来没有任何的畏惧。
“首先我没觉得我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你问问朱长跃错没错过,你问问这个圈里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错没错过。如果一件事大家都做过,那就算不上事。”
“如果大家都得了艾滋,你也不会死吗?”
陈星看着张束,他的眼神总有一种无辜,“你知道吗,你比贝贝聪明,只可惜你这种聪明有点像你外婆。”
“像谁不重要,你这种出轨惯犯没资格评价我。”
陈星脸上最后一丝和煦立刻收回去了。“我再说一遍,咱俩是好聚好散的。”
“是你单方面的好。”
“总比两败俱伤强。”陈星起身,“你也别想着劝我们离婚,我的话放在这儿,朱贝贝闹上天,她爸都会给她按下去。”
张束心中一片凉。陈星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
让朱贝贝那么伤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朱长跃坚决不让她离婚。面子比命重。陈星来家里这么多年,庞杂繁复的枝蔓以他的聪明才智早摸了个清。
行业大佬的女儿,被自己家一手扶上去的丈夫出了轨,离了婚,一桩大笑话。在他们眼里,自己一无是处,大事小事都要捂臭在家庭这床棉被里,更何况陈星和朱贝贝。
“对,我就是要劝离。”
陈星蹲下,系着皮鞋的鞋带,“好啊,那你去跟你家里说。看来这些年,你在他们那儿吃教训还没吃够。张束,你们家的事,我比你看得清楚多了。”
全身的血一下冲上了脑门。如果这不是自己的家,不用善后收拾,她一定会将保温杯里的水全泼在陈星身上。
“是啊,你在我这儿听了那么多我家的故事,不然怎么能轻易攻下朱贝贝?”
陈星只留下后脑勺,“真的,帮我劝劝贝贝,对大家都好。”
门关上了。张束像是跑了几公里一样浑身冒汗,她慢慢走到沙发边坐下,半天都没缓过神。这个人,是曾经和自己相爱的人吗?是不是真的存在平行世界,那个世界有另一个陈星,误穿了时间线,将原本二十岁烂漫的他调包了?
十九岁,她去五道口找高中好友玩,正撞上中午下课,男孩子们从教学楼中鱼群般涌出。张束一路读文科班和文科院校,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象,一时愣在原地。
一个头发乱糟糟、苍白瘦弱的男孩从她身边快步走过,撞上了她的肩膀。九月正午的阳光像碎金一样落在对方的头发和睫毛上。就这样,她在陈星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
张束恋爱了。
两人都不出众,但在彼此眼中熠熠生辉,这是张束能想到的爱情最好的样子。
二十七岁,她和陈星分手。
春末夏初,天气好得不像话,出门前她还特意发了朋友圈,称这一天“像金子一样灿烂”。
那时两人有阵子没约会,都忙。陈星忙着升职加薪,忙着看房。
张束搬回了父母的房子,每个季度给家里交租金。周君象征性给她便宜了五百,算是买回个面子。以后有人问起,女儿住在家里,是周君的大度和体贴。
陈星一直希望张束搬出来。他对张束的父母没有好感,连带着讨厌起房子,坚决不住进去。陈星说,张束,别赖我,一个外地男孩,一个小镇做题家,怎么想都不会对北京三环内的房子产生厌恶情绪的。张束自知理亏,恋爱八年,家里对两人的关系始终不松口,哪怕陈星替她分摊了纽约的房租。
周家看不上张束,却又告诉她,恋爱中男人给你花钱是应该,不用感动。
张束想,如果有女儿,她应该也会重复同样的话。但这句话的发心难道不应该是珍视怜爱自己的小孩子吗。
最让她难受的是周家的傲慢。给每个人打分排序,下位者就要给上位者上供。张束要给周家上供,陈星要给张束上供,周家有自己的种姓制度。
在这段关系中,张束常觉愧疚和亏欠。
她理所当然地以为陈星找自己,是房子有了进展,不然不会约在工作日中午公司楼下的星巴克,匆匆一见,商量准备什么材料,再分头去忙。
于是她便也没有特意打扮,t恤牛仔裤,拖鞋帆布包——如果能预知一小时后发生的事,她至少会穿一身像样一点的衣服。
没有人会傻到以为一段感情会在米其林餐厅结束。吊灯蜡烛,西服礼裙,两人在悠扬的音乐中相视而笑,相互道别。现实里没有什么不得已,既然能分开,就说明感情死了,没必要惺惺作态设计出仪式感。
但也绝不是今天这样,十分钟,一人一杯美式,手里的三明治才咬出难看的缺口,就给一段长达八年的感情画上了句号。
陈星说他累了,工作投入精力太多,分身乏术。想到未来和张束父母打交道不知会怎样的劳心劳力,不如现在了断,在一个感情磨薄了的时刻。早几年如胶似漆,分开太痛;再晚些时日,投入太多,沉没成本太大,不再划算,只能凑合过下去。到时两个人、两个家庭,都痛苦。
张束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她以为一起走过八年,能走到一起买房这一步,两人的关系不说情深义重,但至少不会落到“薄”的程度。她更没想到陈星的嘴里会说出这样的话。
陈星不以为意,做金融久了就会这样,人就是会变冷。一切都是可以衡量的,只不过自己明白得太晚了。
咱们就此止损吧?他问。
好好的感情,竟然成了“损”。张束实在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回应。
但陈星不再等,起身走人。张束慌乱无措,脱口而出的就是沉重的承诺,
“如果你真的在意我爸妈,我发誓,我可以和他们断开,不再来往。”
陈星笑得很淡,“你没法摆脱的。”
“凭什么这么武断?”
“八年,他们但凡答应要见我,咱俩都走不到这一步。算了吧。”
话落下,陈星拔腿离开。张束连帆布包都顾不上提就追过去,但陈星很快融在一群西装背影中。人来人往,张束像一帧不和谐的定格画面。
机械地走回星巴克,帆布包已经被扔在一旁的窗台上,座位被一对光鲜男女占据。金融街的饭点,上班的人们争分夺秒,交流业务比填饱肚子重要。没人注意这只帆布包,也没人注意眨眼间结束的一段感情。分手在巨型城市里频繁又平凡。
记得刚上班时陈星说过不喜欢金融街,冰冷板正,人像是没有感情的机器。那时他笑,如果老头老太太在这里绝对碰不到瓷。这样难堪的时刻,张束感谢这种冷漠,能让她在人挤人挨的咖啡店流下眼泪。
她不知道该怎么消化这份难过,甚至安慰自己,刚才的分手也算不上难看,陈星一定是了解自己的,于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给感情拔了管,让它在最快的时间枯萎。
她慢慢地哄自己,哄自己的双腿,快点往前迈,快点走下楼,快点进到车里,快点回到家中。
一个人的时候,至少可以痛得放肆一些。
走到咖啡店门口,浑浑噩噩之中,她听到有人喊她。张束一惊,回过头,竟然是朱长跃的秘书小饶。
张束被小饶又领回了星巴克二楼。
已经过了饭点,二楼不再拥挤,光鲜男女也早就离去。同样的座位,对面的人换成了小饶,张束觉得恍惚。
小饶请张束喝东西,给张束讲自己三年前分手的心路历程,和往常一样笑眯眯的。
张束问他,三年后,自己再聊起今天的事,也能这么淡然吗。
小饶说,当然啦。谁还没失过恋呢,有什么可怕,重头再来就是了,人生有无限可能性。这是朱总说的,他补充。
张束沉浸在情绪中,忘记了交浅言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临别,她挥挥手,笑着跟小饶说,感谢这位好心人,自己一定会走出去,但希望他不要和家里说这件事。
小饶点头如捣蒜。
张束没想到,自己很快又见到了饶秘书,在一场“鸿门宴”上。
第09章 软柿子捏烂了,好歹给留张皮
参加鸿门宴的当天,张束正在和几个编辑掰扯一个关键情节。情节有点敏感,过不去稿子就不能出版,几人已经卡了将近一周。眼看一个上午也得不出结论,没一个人有好脸色。忽听窗外蝉鸣大噪,原来是屋里静了下来。
电话在这个时候进来,宛如救命稻草,只可惜是周君打来的。张束第一反应是挂断,但今天她需要这通电话,哪怕是找麻烦。
张束想着如何与周君解释自己在工作,也做好了被周君讽刺的准备,那头却传来含笑的声音。今晚临时安排了家宴,亮马桥的新荣记,贝贝觅得良婿,要带来给大家见见。
“穿好一点,”周君嘱咐。
挂了电话,张束没进会议室,站在楼道怔怔看着窗外。
七月末,树木绿得发黑,和她的心情很像。自己才分手不久,贝贝就找到稳定的想要走进婚姻的另一半,终究是又一次跑到了前面。张束不是一个爱比较的人,也没有想过要早婚,但此刻,心酸像洪水溃堤。
也不贴切。她并不在乎能不能跑在前面,她嫉妒朱贝贝能被众人祝福。
没什么的,她安慰自己,这种感受也不是第一次。她可以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可以慢慢在心灵堤坝上重新垒好沙袋,再慢慢浇筑水泥,如同以往一样。她还有工作,还有一屋子人等她开会。
大坝垮塌发生在见到朱贝贝男友的刹那。她与年轻男人正好对坐,物理距离不过几米,却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那人是真的吗?
见她愣在原地,朱贝贝笑眯眯歪着头,问她,“怎么了?”
朱贝贝长长的钻石耳饰随着新染的、带着光泽的栗色发丝,一齐柔顺地垂在肩头。钻粒在灯下闪着光,朱贝贝也是。
张束摇头说没事,朱贝贝立刻放下状态,只扭头看向右边的男人,笑意更浓。
张束不敢正视男人,余光轻轻扫一眼,就像犯了罪一样,立刻移开目光,垂首看向面前的银色垫盘。
里面反射出来的女人,头发在脑后随意扎了个揪,额前发丝散乱,神情狼狈,在凹凸不平的垫盘中,显得格外扭曲。
酒还没上桌,她的脑子就一片懵怔,直到手边人拍她,喊她起来接贝贝男友敬来的酒。
她像是挨了闷棍般,动作迟缓,半天才提着酒杯,浑身发软地转过身。老太太喜气洋洋介绍,“这是张束,你姨的孩子;小束,这是小陈,陈星,贝贝男朋友!”
眼前的男人太过熟悉,不抬头都能认出衬衫卷起露出的小臂正属于他。这双手臂在她每次脆弱时都紧紧拥着她,给她留下难忘的温度。而现在,手臂的主人却端着酒,耐心等待着未来的妻姐碰杯。
“哎,张束,赶紧碰杯呀,怎么让人等这么久……”
“她就是这样,不大气,你别在意……”
周边声音刺耳纷乱,到了张束耳朵里却像隔了一层水。仅存的一丝理智让她拙劣又迅速地将手里的红酒泼在自己的衬衫上,她惊呼一声“哎呀”,终于抬头,对陈星挤出一个抱歉的笑容,“看我毛躁的,我去收拾一下,这杯酒回来再补吧。”
说完,她仓皇冲出包间。
张束边走边想,谁也没对不起谁,陈星已经和她说过分手,两人也几个月没联系了。
谁也没对不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