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少爷饲养手册 第86节
“难道往日,她就不曾开怀吗?”
他幽幽说道,转过头看着冬青。
冬青不再言语,埋着头听候差遣,一切尽在不言当中。
“回吧。”
半晌,李兰钧朝他摆摆手,失魂落魄地叹道,黯然走进人流中,随后上了车。
桥上依旧人海匆匆,只是失了一架醒目的马车。
而后数日,叶莲每每支摊,总能见到日暮时分有马车在桥上停留。
直到九月末尾,一场滂沱大雨突如其来,青布伞盖不住飞溅的雨滴,食客纷纷避走,才让忙碌了数月的她有闲暇的时刻。
雨点砸在河面上,惊起数片茫白,整个扬州都笼在朦朦雨雾中,粉墙黛瓦、乌篷船只,垂柳被狂风卷起,抽打在河面,又是一阵水花潋滟。
叶莲整个人躲在青伞下,撑着柜台看雨听声,雨落伞面,织起一道垂珠水帘,街道上行人零散穿梭,她看不腻似的四处品味着。
马车压过青石板,骨碌碌的车轮声与雨声争鸣,她掸开身上雨水,闻声回首。
朦胧的雨幕里,那架她再熟悉不过的马车停在石桥正中,雨水浸湿车帘,只是片刻,就有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抻开帘,露出小片衣襟和墨发。
叶莲狠狠一颤,不可置信地揉揉眼睛再去看,却见马车仍旧停在原地,没有离开的意思。
那只苍白的手放下车帘,马车才缓缓往前,最后停在了摊铺边。
叶莲只觉得浑身发麻,她有些害怕见到那张脸,即便他们再无瓜葛。
“姑娘,我家主子给你的。”
车夫接过帘后递出的纸伞,拿稳后朝她扬声知会道,然后将伞就这样扔下车,落到她脚边。
带着隐隐梅香的纸伞静静躺在雨水中,叶莲欲要张口拒绝,马车已顶着雨幕调转,往桥上走去。
她很难去想车中人的神情,只觉得他一贯是喜形于色的,兴许是恼怒,或是愤恨不已……可他下值特地来此,仅仅为了给她递一把伞,她又不知该如何想象。
叶莲拿起沾了泥水的伞,撑开抖落水珠,伞底一派瑞雪压红梅的风姿墨迹,用桐油刷过,未被浸染半分。
再过几日,风雨都染上了寒意,她在小摊中忙上忙下,因连日的阴雨,食客骤减,所以倒也不算忙不过来。
南园的马车隔三差五就卡着黄昏路过,那把伞立在柜台边,她终究没敢上前拦车还伞。
她近来也有要事处理,胭脂铺的要价太高,她与晏雨声走了几条巷子街市,终于在码头对岸的一家鱼行定了名。
就要签字画押,那胭脂铺的掌柜又改口,给了她个还算实惠的价格。
乌龙一场,她没多考虑,选了地段更佳的胭脂铺,月租三贯,是她能负担得起的价钱。
胭脂铺改食肆,一切都要重新收拾改造,于是晏雨声就着手清理打扫铺面,她收了摊也会去帮衬一二,算了算日子,在入冬前就能搬入。
如果李兰钧真的就此甘心与她两清,后头的日子大概就是平淡充实,到了差不多的年纪,她也会寻个合适的男子成婚。
不过到了那时,李兰钧恐怕孩子都遍地跑了。
叶莲擀开一张面皮,手脚麻利地刮了片肉末在上,将成型的馄饨丢入沸水中。
近日好歹没下雨,不过天色阴沉,酝酿着要淅淅沥沥一场。
小摊生意还算红火,积攒了不少常客,近来多雨,后边桌椅这才没坐满人,七张桌空了三张。
她正用心刮着肉馅,熟悉的车轮声滚着地面越发近,直到在摊前停下不动。
她的心跟着马车一块停顿一下,随后又作不经意地继续捞烂糊杂粥,转身给后桌食客放下。
“这哪家大人的马车,怎的停在半路上了?”食客吹了吹热气,看着马车闲话说。
叶莲尴尬地笑着,不知该如何应答。
有人道:“我看着眼熟,像是常在这边过似的……”
叶莲便更不敢搭腔了。
车上并无动静,待食客们议论到高潮,车中人似是听得见似的,素手掀帘,不急不缓地露出半侧身子。
白衣玄裘,镶玉腰带束出清瘦的身形,肌肤白如水瓷,带着些许病态,裘衣之下,大手捂着暖炉,长靴点地,三两下就下了车。
他束了发,平日在南园散开的墨发扎在头顶,用玉冠和簪饰固住,那张病骨生姿的面容透出些许英朗。
“这贵人不会要来摊上吃扁食吧?”有人见他的架势,一时呆住,讷讷开口道。
平常百姓对世家贵族的事总有议论,但传闻终究只是传闻,真要见上一面,却都不认识了。
叶莲心道:您老人家猜对了,他就是来摊上的,不过不是吃扁食,怕是要吃了我!
她想着,方寸大乱地提起桌上茶壶,四处给食客添起茶水来。
李兰钧已走到摊前,揣着暖炉静静等她忙完。
他越是等,她就越是墨迹,一杯茶斟了半天,总也斟不完,末了还要摇摇茶壶,装模作样地去泡新茶。
“叶姑娘,人家在等着呢!”有人比她还着急,催促道。
“啊……知道了。”
叶莲苦笑着答应,只好缩着肩膀走到柜台旁,躲在伞杆边硬着头皮开口:“客官,吃些什么?”
李兰钧盯着她,好半晌没说话。
二人站在摊位边,氛围一时结了冰。
他一向来是不吃这些粗制吃食的,往浑白的骨汤里略微瞥了一眼,又在摊上其余地处扫过。
叶莲看着他的面色愈发青绿,然后勉强开了金口:“随便。”
“哦,好。”叶莲盯着脚尖回道。
随后见李兰钧并无要离开之念,只好上前鹌鹑似的做起素食馄饨来。
她埋头苦做,一眼都不敢多看他。
而李兰钧就站在她面前,索命鬼一般死死盯着她,也不盯其余地处,一味地锁住她的脸颊。
这回就算瞎子也能瞧出个名堂了。
身后渐渐起了流言——
“我就说叶姑娘长得天仙似的,这不,就有贵人来讨她做外室了!”
“光天化日,莫不是想强抢民女?”
“看这穿着打扮,后院一定不安生……”
明明透凉的天儿,叶莲背上却沁出冷汗,她装聋作哑,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地做着馄饨。
“客官,您要不上座吃?”
叶莲将一碗馄饨稳稳放在案上,仍旧低着头同他说话。
面前那人又半晌不说话,若是换做别人,她早就扬起声,高声喝一句“到底吃不吃”,可这来捣乱的人是李兰钧。
“嗯。”她听有轻飘飘的一声。
他已端着金贵的架子,找了个空位别扭地坐了下来。
叶莲仿佛地上有钱,一直盯着地面,连送馄饨都不例外。
映入眼帘的指节微微蜷缩起来,熟悉的清浅暖香在靠近时轻易包裹住她的鼻腔,她还是不敢抬头,放了碗就要去收拾其余残桌。
拿着抹布把擦了几道的桌面又过了一遍,直到擦得锃亮,李兰钧都没有动筷。
“贵人,怎么不用啊?”附近食客见他不动,大着胆子问道。
李兰钧的眼神始终追随着叶莲,他眨眨眼,说话不像作假:“没净手。”
四周低笑起来,有人忍着笑意道:“这儿没地净手,不然叫叶姑娘给您用茶水洗洗。”
他有些反感他人莫名的笑声,面色冷了下来,还是看着叶莲,等待她的处理。
叶莲被如炬的目光快要盯出窟窿,她向投来目光的其余人笑着颔了首,掏出袖中手巾用茶水浇过,拧干后放了茶壶往李兰钧座位走去。
李兰钧见她向自己走来,提前伸出手坐在座上乖巧等着她擦拭。
叶莲走到他面前,对上了他看不出情绪的眸子,是怒是喜,她已经不想猜了。
她将手巾覆在那双苍白的手上,退了半步道:“客官,这里毕竟不是府上,不提供伺候您用膳的服务。”
他眸光闪烁,鸦羽似的睫毛扑了扑。
叶莲在等他动怒,大闹一场或是愤然离开,都在她的意料之内。
李兰钧摊开的手倏地抓紧那张纯白手巾,不过多时,就缓慢而仔细地擦拭起来。
擦净后,他又端坐在长椅上,还是没动筷。
“我想用勺。”他说。
叶莲这才想起紧张过头忘了给他放陶勺,她忙不迭转身,从柜台下拿了一只勺子。
不知是否过于紧绷,放下勺后手碰到碗壁,骨汤沸腾,馄饨过了几*时还是热着,烫得她一缩手,出口的嘶声却被咽了下去。
本想不惹他注意,那双手却在下一刻握上来,捧着她的手担忧地问道:“疼不疼?”
叶莲比被烫还难受,赶紧收回手,背在身后恭谨回道:“没有事。”
手上落空,李兰钧神色落寞起来,他咬着牙,面上已有不喜之色,却只是埋下头,一声不吭地吃起馄饨。
公然揩油,围观群众必定群起议之。有仗义直言者,直截了当地说道:“叶姑娘是有家室之人,你这人未免太过轻浮了吧!”
叶莲两眼一黑。
“就是要夺人之妻,也不能如此张扬,欺负老百姓算什么本事!”
“大家,大家!不要瞎说啊!”她赶紧制止道,抬起手欲平群愤。
然而她的声音已被淹没于激愤的群声之中。
群众说归说,动手还是万万不敢的。
李兰钧这样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竟然在一堆乱七八糟的言语中,细细吃完一碗馄饨。
他用完后抬起头,唇周有些发红发肿。
叶莲这才想起,那碗馄饨如此烫,他吹也不吹,硬生生连馄饨带汤吃喝干净了,吃完还是一副平静的神情。
除了嘴唇,眼角也红,只是离得不近不大看得出来。
他幽幽说道,转过头看着冬青。
冬青不再言语,埋着头听候差遣,一切尽在不言当中。
“回吧。”
半晌,李兰钧朝他摆摆手,失魂落魄地叹道,黯然走进人流中,随后上了车。
桥上依旧人海匆匆,只是失了一架醒目的马车。
而后数日,叶莲每每支摊,总能见到日暮时分有马车在桥上停留。
直到九月末尾,一场滂沱大雨突如其来,青布伞盖不住飞溅的雨滴,食客纷纷避走,才让忙碌了数月的她有闲暇的时刻。
雨点砸在河面上,惊起数片茫白,整个扬州都笼在朦朦雨雾中,粉墙黛瓦、乌篷船只,垂柳被狂风卷起,抽打在河面,又是一阵水花潋滟。
叶莲整个人躲在青伞下,撑着柜台看雨听声,雨落伞面,织起一道垂珠水帘,街道上行人零散穿梭,她看不腻似的四处品味着。
马车压过青石板,骨碌碌的车轮声与雨声争鸣,她掸开身上雨水,闻声回首。
朦胧的雨幕里,那架她再熟悉不过的马车停在石桥正中,雨水浸湿车帘,只是片刻,就有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抻开帘,露出小片衣襟和墨发。
叶莲狠狠一颤,不可置信地揉揉眼睛再去看,却见马车仍旧停在原地,没有离开的意思。
那只苍白的手放下车帘,马车才缓缓往前,最后停在了摊铺边。
叶莲只觉得浑身发麻,她有些害怕见到那张脸,即便他们再无瓜葛。
“姑娘,我家主子给你的。”
车夫接过帘后递出的纸伞,拿稳后朝她扬声知会道,然后将伞就这样扔下车,落到她脚边。
带着隐隐梅香的纸伞静静躺在雨水中,叶莲欲要张口拒绝,马车已顶着雨幕调转,往桥上走去。
她很难去想车中人的神情,只觉得他一贯是喜形于色的,兴许是恼怒,或是愤恨不已……可他下值特地来此,仅仅为了给她递一把伞,她又不知该如何想象。
叶莲拿起沾了泥水的伞,撑开抖落水珠,伞底一派瑞雪压红梅的风姿墨迹,用桐油刷过,未被浸染半分。
再过几日,风雨都染上了寒意,她在小摊中忙上忙下,因连日的阴雨,食客骤减,所以倒也不算忙不过来。
南园的马车隔三差五就卡着黄昏路过,那把伞立在柜台边,她终究没敢上前拦车还伞。
她近来也有要事处理,胭脂铺的要价太高,她与晏雨声走了几条巷子街市,终于在码头对岸的一家鱼行定了名。
就要签字画押,那胭脂铺的掌柜又改口,给了她个还算实惠的价格。
乌龙一场,她没多考虑,选了地段更佳的胭脂铺,月租三贯,是她能负担得起的价钱。
胭脂铺改食肆,一切都要重新收拾改造,于是晏雨声就着手清理打扫铺面,她收了摊也会去帮衬一二,算了算日子,在入冬前就能搬入。
如果李兰钧真的就此甘心与她两清,后头的日子大概就是平淡充实,到了差不多的年纪,她也会寻个合适的男子成婚。
不过到了那时,李兰钧恐怕孩子都遍地跑了。
叶莲擀开一张面皮,手脚麻利地刮了片肉末在上,将成型的馄饨丢入沸水中。
近日好歹没下雨,不过天色阴沉,酝酿着要淅淅沥沥一场。
小摊生意还算红火,积攒了不少常客,近来多雨,后边桌椅这才没坐满人,七张桌空了三张。
她正用心刮着肉馅,熟悉的车轮声滚着地面越发近,直到在摊前停下不动。
她的心跟着马车一块停顿一下,随后又作不经意地继续捞烂糊杂粥,转身给后桌食客放下。
“这哪家大人的马车,怎的停在半路上了?”食客吹了吹热气,看着马车闲话说。
叶莲尴尬地笑着,不知该如何应答。
有人道:“我看着眼熟,像是常在这边过似的……”
叶莲便更不敢搭腔了。
车上并无动静,待食客们议论到高潮,车中人似是听得见似的,素手掀帘,不急不缓地露出半侧身子。
白衣玄裘,镶玉腰带束出清瘦的身形,肌肤白如水瓷,带着些许病态,裘衣之下,大手捂着暖炉,长靴点地,三两下就下了车。
他束了发,平日在南园散开的墨发扎在头顶,用玉冠和簪饰固住,那张病骨生姿的面容透出些许英朗。
“这贵人不会要来摊上吃扁食吧?”有人见他的架势,一时呆住,讷讷开口道。
平常百姓对世家贵族的事总有议论,但传闻终究只是传闻,真要见上一面,却都不认识了。
叶莲心道:您老人家猜对了,他就是来摊上的,不过不是吃扁食,怕是要吃了我!
她想着,方寸大乱地提起桌上茶壶,四处给食客添起茶水来。
李兰钧已走到摊前,揣着暖炉静静等她忙完。
他越是等,她就越是墨迹,一杯茶斟了半天,总也斟不完,末了还要摇摇茶壶,装模作样地去泡新茶。
“叶姑娘,人家在等着呢!”有人比她还着急,催促道。
“啊……知道了。”
叶莲苦笑着答应,只好缩着肩膀走到柜台旁,躲在伞杆边硬着头皮开口:“客官,吃些什么?”
李兰钧盯着她,好半晌没说话。
二人站在摊位边,氛围一时结了冰。
他一向来是不吃这些粗制吃食的,往浑白的骨汤里略微瞥了一眼,又在摊上其余地处扫过。
叶莲看着他的面色愈发青绿,然后勉强开了金口:“随便。”
“哦,好。”叶莲盯着脚尖回道。
随后见李兰钧并无要离开之念,只好上前鹌鹑似的做起素食馄饨来。
她埋头苦做,一眼都不敢多看他。
而李兰钧就站在她面前,索命鬼一般死死盯着她,也不盯其余地处,一味地锁住她的脸颊。
这回就算瞎子也能瞧出个名堂了。
身后渐渐起了流言——
“我就说叶姑娘长得天仙似的,这不,就有贵人来讨她做外室了!”
“光天化日,莫不是想强抢民女?”
“看这穿着打扮,后院一定不安生……”
明明透凉的天儿,叶莲背上却沁出冷汗,她装聋作哑,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地做着馄饨。
“客官,您要不上座吃?”
叶莲将一碗馄饨稳稳放在案上,仍旧低着头同他说话。
面前那人又半晌不说话,若是换做别人,她早就扬起声,高声喝一句“到底吃不吃”,可这来捣乱的人是李兰钧。
“嗯。”她听有轻飘飘的一声。
他已端着金贵的架子,找了个空位别扭地坐了下来。
叶莲仿佛地上有钱,一直盯着地面,连送馄饨都不例外。
映入眼帘的指节微微蜷缩起来,熟悉的清浅暖香在靠近时轻易包裹住她的鼻腔,她还是不敢抬头,放了碗就要去收拾其余残桌。
拿着抹布把擦了几道的桌面又过了一遍,直到擦得锃亮,李兰钧都没有动筷。
“贵人,怎么不用啊?”附近食客见他不动,大着胆子问道。
李兰钧的眼神始终追随着叶莲,他眨眨眼,说话不像作假:“没净手。”
四周低笑起来,有人忍着笑意道:“这儿没地净手,不然叫叶姑娘给您用茶水洗洗。”
他有些反感他人莫名的笑声,面色冷了下来,还是看着叶莲,等待她的处理。
叶莲被如炬的目光快要盯出窟窿,她向投来目光的其余人笑着颔了首,掏出袖中手巾用茶水浇过,拧干后放了茶壶往李兰钧座位走去。
李兰钧见她向自己走来,提前伸出手坐在座上乖巧等着她擦拭。
叶莲走到他面前,对上了他看不出情绪的眸子,是怒是喜,她已经不想猜了。
她将手巾覆在那双苍白的手上,退了半步道:“客官,这里毕竟不是府上,不提供伺候您用膳的服务。”
他眸光闪烁,鸦羽似的睫毛扑了扑。
叶莲在等他动怒,大闹一场或是愤然离开,都在她的意料之内。
李兰钧摊开的手倏地抓紧那张纯白手巾,不过多时,就缓慢而仔细地擦拭起来。
擦净后,他又端坐在长椅上,还是没动筷。
“我想用勺。”他说。
叶莲这才想起紧张过头忘了给他放陶勺,她忙不迭转身,从柜台下拿了一只勺子。
不知是否过于紧绷,放下勺后手碰到碗壁,骨汤沸腾,馄饨过了几*时还是热着,烫得她一缩手,出口的嘶声却被咽了下去。
本想不惹他注意,那双手却在下一刻握上来,捧着她的手担忧地问道:“疼不疼?”
叶莲比被烫还难受,赶紧收回手,背在身后恭谨回道:“没有事。”
手上落空,李兰钧神色落寞起来,他咬着牙,面上已有不喜之色,却只是埋下头,一声不吭地吃起馄饨。
公然揩油,围观群众必定群起议之。有仗义直言者,直截了当地说道:“叶姑娘是有家室之人,你这人未免太过轻浮了吧!”
叶莲两眼一黑。
“就是要夺人之妻,也不能如此张扬,欺负老百姓算什么本事!”
“大家,大家!不要瞎说啊!”她赶紧制止道,抬起手欲平群愤。
然而她的声音已被淹没于激愤的群声之中。
群众说归说,动手还是万万不敢的。
李兰钧这样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竟然在一堆乱七八糟的言语中,细细吃完一碗馄饨。
他用完后抬起头,唇周有些发红发肿。
叶莲这才想起,那碗馄饨如此烫,他吹也不吹,硬生生连馄饨带汤吃喝干净了,吃完还是一副平静的神情。
除了嘴唇,眼角也红,只是离得不近不大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