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对不起啊,我不想做你的生意了。看到你我就想起以前的事情。”狄春秋礼貌又疏离地说,拿了张广告传单扇风。
陆信又后悔又慌张,好像在楼梯上踩空,再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如果他没有像个脑子不清楚的中学生一样,为了莫名其妙的胜负欲故意刺痛狄春秋的话,他跟狄春秋现在或许能聊聊天,台风应该有办法把狄春秋沉到底的真情实感卷起来一点吧?他明明有很多时间的,他到底在急什么?都怪夏天太闷热。
狄春秋没再赶他,但陆信知道等台风走后,他也得走了。台风只是过境,不会永远停留在海沧。他不敢走,走了他就会永远失去狄春秋,失去这个漂浮在海沧上空、总在午夜出现的幽灵。
停电后空调也停止工作了,没人说话的房间里又热又安静。
猫叫了一声。
狄春秋说话了。
“你会讲闽南语吧?”
陆信瓮声瓮气地说:“会。”
“你玩乐队?会唱闽南语歌吗?”
“你想听什么?”陆信趁机朝狄春秋的方向靠了靠。
“雨夜花?”狄春秋说。陆信真的会,以前中学参加十佳歌手比赛,他就唱的这个。
“雨夜花,雨夜花,受风雨吹落地。”陆信清清嗓子,开口唱起来。
狄春秋闭上眼,跟自己猜的一样,陆信唱起闽南语歌声音沙沙的,像录音机里放出来的,磁带转啊转。如果狄春秋还在拍片的话,他一定要陆信去正式录一首歌,给那部记录片当片头曲。
但和摄像机有关的一切,都已经被证实是一场做了太久的春秋大梦,梦醒以后,他才知道自己的滑稽可笑、不自量力。
“雨无情,雨无情,无想阮的前程。”陆信还在唱,磁带还在转,转回他十五岁的暑假,生活在离海沧很远的地方,气候干燥,夏天也没这么热,开风扇就够了。
狄春秋百无聊赖看着电视里的影片,三十寸的大脑袋电视,忽然想如果是自己的话,想用影像去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年后的暑假,他在小城市里出了名,报纸采访,母校请他开讲座,许多早不联系的亲戚上门。爸妈脸上的笑也多了。
“小狄真给我们长脸”。爸妈说。
“狄春秋,你真的干了那种事?你把我们狄家的脸都丢光了!”还是爸妈说。
第12章
海沧大学的电影学院由来已久,前身能一直追溯到民国,系馆是红砖老楼,三楼楼梯边是间剪辑房,推门进去就一股老房子的尘土味。
现在剪片子有台电脑就行,以前胶卷电影的年代里,剪片子就必须要在专用的剪辑设备上操作。剪辑设备还在,不过早就坏了,堆在墙角,盖着剧社淘汰下来的丝绒幕布,积灰厚到看不清幕布本来的颜色了。
剪辑房横七竖八摆着几张工作桌,学院的新系馆里有环境好多了的机房,不过狄春秋和学院里不少学生一样,喜欢在这间有闹鬼传闻、时不时跳闸停电的剪辑房里干活。
不过今晚不知道为什么,剪辑房里只有狄春秋一个人。他纳闷了一下,找了张空桌子,拿出电脑插上电,打开剪辑软件,很快进入了状态。
《莲花公园》的拍摄基本结束了,狄春秋打算暑假把片剪好,学院里的老师给他介绍了几个合适的电影节和学生奖,找个厉害点的老师挂监制投出去,有希望拿奖。
狄春秋晚上工作很顺,粗剪第一版看着就要完成了。狄春秋瞄了一眼电脑右下角显示的时间,深夜两点半了,他已经坐了四小时了。
狄春秋这时候才腰酸背痛起来,把鼠标一撂,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觉得又渴又饿,干脆出门去学校里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买点吃的喝的。在路边的树下看到接吻的情侣时,狄春秋才想到今天是七夕,难怪剪辑房里没人,大概都出去玩了。
狄春秋当然也有觉得自己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但一直也没正经的谈过恋爱。他从中学开始的约会,总以他觉得枯燥无趣结束。他知道自己是个真天才,他对那些无法看见他看见的世界的人提不起兴趣。
路上不算绝对安静,有鸟叫和虫鸣,风吹树叶的声音也很响,不过这样的声音只会让人倍感孤单。狄春秋加快脚步,被便利店的冷气包裹时,才感觉回到了舒适区。
他打开冰柜,弯腰拿矿泉水和茶饮,抱在怀里。隔着结水汽的冰柜门,狄春秋模模糊糊看见旁边有个人,连忙关门让对方通过。
“小狄?”那个人面带微笑,看着狄春秋打招呼。
“何老师,这么巧?”狄春秋一惊,不小心松手,饮料掉了一地,连忙蹲下去捡,何恽也帮他一起捡,还伸手吃力地去够滚到货架里的一瓶乌龙茶。
“谢谢何老师。”狄春秋不好意思地道谢。
“我有这么吓人吗?”何老师跟他一起往结账台走,笑着说。
“呃,没想到这么晚能在这里遇到您。”
“叫我何恽就行,你一口一个您,搞得我像个老头。”何恽撇了撇嘴,说,一边掏钱给狄春秋结了帐。
“我自己来就行。”狄春秋慌忙阻止。
“别跟我客气,就当谢谢你昨天的招待了。”何恽大方地摆摆手,转移了话题:“你这么晚还在外面?”
“在系馆剪片子。”狄春秋如实道。何恽是他们学院请来的客座教授,这几年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华人导演,新片在戛纳刚拿了提名。狄春秋看过他的片,印象很好,但对他本人不太了解,隐约觉得是个中年人,昨天被学院派去接人,才意外发现何恽很年轻,今年才三十多。
“在剪你说的那个纪录片?”何恽问道。昨天在车上,何恽是问过狄春秋最近有没有在做什么东西,狄春秋说了莲花公园的事,以为何恽是随口问一句,没想到他还记得。
“怎么样了?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何恽说。
狄春秋脸一热,抓着便利店塑料袋说:“就是学生作业啦,做得很粗。”
“粗没关系,技术上的东西可以慢慢练。你的主题我觉得很有想法啊。”
“这个题材很常见吧。”狄春秋否认道。
“我跟你一起回去。”何恽斩钉截铁地说,不给狄春秋推辞的空间了。狄春秋紧张起来,又有些期待。
何恽在货架上拿酒,又伸手让收银员帮他拿了好几包烟,狄春秋这才闻到他身上挺重的烟酒味,猜他可能刚从什么聚会上过来。
何恽好像知道狄春秋心里在想什么一样,问狄春秋:“你光买水,不买酒?”
狄春秋摇头:“不怎么喝。”
何恽像看怪物一样诧异地看着他,说:“那你怎么熬到现在的?”
“喝了脑子晕晕的,不舒服。”
他们已经走到外面了,狄春秋来时一个人,回去时身边多了个何恽,他盯着地上两个人被拖长的人影。
何恽点了根烟,烟雾飘到狄春秋面前,狄春秋被呛得咳了几声。
何恽玩味地说:“你害怕不清醒?”
狄春秋答非所问:“前面左转,再走几分钟就到了。”他听见何恽笑了一声,说好。
剪辑室里还是没人,狄春秋把手里的东西往桌上一放,移动鼠标,摸了摸鼻子,没说话。何恽拿指节在桌面上敲了几下,说:“来,给我看看。”
狄春秋把空调调低了几度,发黄的老柜机发出“隆隆”的响声,拉椅子给何恽坐。电脑屏幕开始播放,镜头扫过公园里的老老少少,有人站在灯下,有人躲在暗处。环绕公园一圈后,镜头在一个穿黑丝袜和旗袍、高高瘦瘦的人面前停下,那人尖着嗓子说:“别把我拍丑了!”
狄春秋咽了咽嗓子,局促不安地看了眼何恽,看见何恽看得很认真,心跳反而更快了,不停喝水。
学生作品做不长,粗剪版本只有二十几分钟,何恽看完以后站起来,没说什么评价性的话,只问狄春秋:“怎么想到选这个题材的?”
“大一的时候散步,走到公园附近被人拉进去,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狄春秋抓抓脸,“觉得能把他们的生活拍下来的话,挺有意义的。”
“他们眼睛挺毒的啊,拉了你进去。”何恽说着,把手搭在狄春秋肩上,身体也靠近不少,呼吸间的烟酒味变得更明显,狄春秋有些喘不过气了。
“片子还不错,粗剪版能到这个程度,你的水平已经超过国内很多人了。”何恽看着狄春秋的眼睛说:“这行里就是很多没本事的草包,有你这样的新人很好。”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狄春秋话讲到一半,何恽竖了根手指在他嘴唇上,示意他住嘴。何恽的手指因为喝了酒,变得很烫,狄春秋的嘴唇却还残留着冰水的温度。
“我们私底下说话可以直接一点。”他笑眯眯地说,“不过你的片子,有个很明显的问题,你自己发现了吗?”
狄春秋的心脏很重地跳了一下:“什么问题?手持镜头太抖?”
陆信又后悔又慌张,好像在楼梯上踩空,再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如果他没有像个脑子不清楚的中学生一样,为了莫名其妙的胜负欲故意刺痛狄春秋的话,他跟狄春秋现在或许能聊聊天,台风应该有办法把狄春秋沉到底的真情实感卷起来一点吧?他明明有很多时间的,他到底在急什么?都怪夏天太闷热。
狄春秋没再赶他,但陆信知道等台风走后,他也得走了。台风只是过境,不会永远停留在海沧。他不敢走,走了他就会永远失去狄春秋,失去这个漂浮在海沧上空、总在午夜出现的幽灵。
停电后空调也停止工作了,没人说话的房间里又热又安静。
猫叫了一声。
狄春秋说话了。
“你会讲闽南语吧?”
陆信瓮声瓮气地说:“会。”
“你玩乐队?会唱闽南语歌吗?”
“你想听什么?”陆信趁机朝狄春秋的方向靠了靠。
“雨夜花?”狄春秋说。陆信真的会,以前中学参加十佳歌手比赛,他就唱的这个。
“雨夜花,雨夜花,受风雨吹落地。”陆信清清嗓子,开口唱起来。
狄春秋闭上眼,跟自己猜的一样,陆信唱起闽南语歌声音沙沙的,像录音机里放出来的,磁带转啊转。如果狄春秋还在拍片的话,他一定要陆信去正式录一首歌,给那部记录片当片头曲。
但和摄像机有关的一切,都已经被证实是一场做了太久的春秋大梦,梦醒以后,他才知道自己的滑稽可笑、不自量力。
“雨无情,雨无情,无想阮的前程。”陆信还在唱,磁带还在转,转回他十五岁的暑假,生活在离海沧很远的地方,气候干燥,夏天也没这么热,开风扇就够了。
狄春秋百无聊赖看着电视里的影片,三十寸的大脑袋电视,忽然想如果是自己的话,想用影像去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年后的暑假,他在小城市里出了名,报纸采访,母校请他开讲座,许多早不联系的亲戚上门。爸妈脸上的笑也多了。
“小狄真给我们长脸”。爸妈说。
“狄春秋,你真的干了那种事?你把我们狄家的脸都丢光了!”还是爸妈说。
第12章
海沧大学的电影学院由来已久,前身能一直追溯到民国,系馆是红砖老楼,三楼楼梯边是间剪辑房,推门进去就一股老房子的尘土味。
现在剪片子有台电脑就行,以前胶卷电影的年代里,剪片子就必须要在专用的剪辑设备上操作。剪辑设备还在,不过早就坏了,堆在墙角,盖着剧社淘汰下来的丝绒幕布,积灰厚到看不清幕布本来的颜色了。
剪辑房横七竖八摆着几张工作桌,学院的新系馆里有环境好多了的机房,不过狄春秋和学院里不少学生一样,喜欢在这间有闹鬼传闻、时不时跳闸停电的剪辑房里干活。
不过今晚不知道为什么,剪辑房里只有狄春秋一个人。他纳闷了一下,找了张空桌子,拿出电脑插上电,打开剪辑软件,很快进入了状态。
《莲花公园》的拍摄基本结束了,狄春秋打算暑假把片剪好,学院里的老师给他介绍了几个合适的电影节和学生奖,找个厉害点的老师挂监制投出去,有希望拿奖。
狄春秋晚上工作很顺,粗剪第一版看着就要完成了。狄春秋瞄了一眼电脑右下角显示的时间,深夜两点半了,他已经坐了四小时了。
狄春秋这时候才腰酸背痛起来,把鼠标一撂,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觉得又渴又饿,干脆出门去学校里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买点吃的喝的。在路边的树下看到接吻的情侣时,狄春秋才想到今天是七夕,难怪剪辑房里没人,大概都出去玩了。
狄春秋当然也有觉得自己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但一直也没正经的谈过恋爱。他从中学开始的约会,总以他觉得枯燥无趣结束。他知道自己是个真天才,他对那些无法看见他看见的世界的人提不起兴趣。
路上不算绝对安静,有鸟叫和虫鸣,风吹树叶的声音也很响,不过这样的声音只会让人倍感孤单。狄春秋加快脚步,被便利店的冷气包裹时,才感觉回到了舒适区。
他打开冰柜,弯腰拿矿泉水和茶饮,抱在怀里。隔着结水汽的冰柜门,狄春秋模模糊糊看见旁边有个人,连忙关门让对方通过。
“小狄?”那个人面带微笑,看着狄春秋打招呼。
“何老师,这么巧?”狄春秋一惊,不小心松手,饮料掉了一地,连忙蹲下去捡,何恽也帮他一起捡,还伸手吃力地去够滚到货架里的一瓶乌龙茶。
“谢谢何老师。”狄春秋不好意思地道谢。
“我有这么吓人吗?”何老师跟他一起往结账台走,笑着说。
“呃,没想到这么晚能在这里遇到您。”
“叫我何恽就行,你一口一个您,搞得我像个老头。”何恽撇了撇嘴,说,一边掏钱给狄春秋结了帐。
“我自己来就行。”狄春秋慌忙阻止。
“别跟我客气,就当谢谢你昨天的招待了。”何恽大方地摆摆手,转移了话题:“你这么晚还在外面?”
“在系馆剪片子。”狄春秋如实道。何恽是他们学院请来的客座教授,这几年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华人导演,新片在戛纳刚拿了提名。狄春秋看过他的片,印象很好,但对他本人不太了解,隐约觉得是个中年人,昨天被学院派去接人,才意外发现何恽很年轻,今年才三十多。
“在剪你说的那个纪录片?”何恽问道。昨天在车上,何恽是问过狄春秋最近有没有在做什么东西,狄春秋说了莲花公园的事,以为何恽是随口问一句,没想到他还记得。
“怎么样了?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何恽说。
狄春秋脸一热,抓着便利店塑料袋说:“就是学生作业啦,做得很粗。”
“粗没关系,技术上的东西可以慢慢练。你的主题我觉得很有想法啊。”
“这个题材很常见吧。”狄春秋否认道。
“我跟你一起回去。”何恽斩钉截铁地说,不给狄春秋推辞的空间了。狄春秋紧张起来,又有些期待。
何恽在货架上拿酒,又伸手让收银员帮他拿了好几包烟,狄春秋这才闻到他身上挺重的烟酒味,猜他可能刚从什么聚会上过来。
何恽好像知道狄春秋心里在想什么一样,问狄春秋:“你光买水,不买酒?”
狄春秋摇头:“不怎么喝。”
何恽像看怪物一样诧异地看着他,说:“那你怎么熬到现在的?”
“喝了脑子晕晕的,不舒服。”
他们已经走到外面了,狄春秋来时一个人,回去时身边多了个何恽,他盯着地上两个人被拖长的人影。
何恽点了根烟,烟雾飘到狄春秋面前,狄春秋被呛得咳了几声。
何恽玩味地说:“你害怕不清醒?”
狄春秋答非所问:“前面左转,再走几分钟就到了。”他听见何恽笑了一声,说好。
剪辑室里还是没人,狄春秋把手里的东西往桌上一放,移动鼠标,摸了摸鼻子,没说话。何恽拿指节在桌面上敲了几下,说:“来,给我看看。”
狄春秋把空调调低了几度,发黄的老柜机发出“隆隆”的响声,拉椅子给何恽坐。电脑屏幕开始播放,镜头扫过公园里的老老少少,有人站在灯下,有人躲在暗处。环绕公园一圈后,镜头在一个穿黑丝袜和旗袍、高高瘦瘦的人面前停下,那人尖着嗓子说:“别把我拍丑了!”
狄春秋咽了咽嗓子,局促不安地看了眼何恽,看见何恽看得很认真,心跳反而更快了,不停喝水。
学生作品做不长,粗剪版本只有二十几分钟,何恽看完以后站起来,没说什么评价性的话,只问狄春秋:“怎么想到选这个题材的?”
“大一的时候散步,走到公园附近被人拉进去,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狄春秋抓抓脸,“觉得能把他们的生活拍下来的话,挺有意义的。”
“他们眼睛挺毒的啊,拉了你进去。”何恽说着,把手搭在狄春秋肩上,身体也靠近不少,呼吸间的烟酒味变得更明显,狄春秋有些喘不过气了。
“片子还不错,粗剪版能到这个程度,你的水平已经超过国内很多人了。”何恽看着狄春秋的眼睛说:“这行里就是很多没本事的草包,有你这样的新人很好。”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狄春秋话讲到一半,何恽竖了根手指在他嘴唇上,示意他住嘴。何恽的手指因为喝了酒,变得很烫,狄春秋的嘴唇却还残留着冰水的温度。
“我们私底下说话可以直接一点。”他笑眯眯地说,“不过你的片子,有个很明显的问题,你自己发现了吗?”
狄春秋的心脏很重地跳了一下:“什么问题?手持镜头太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