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那还真不如带进太极宫。
  黛玉心里微颤,轻轻闭了闭眼,叹息道:“别提义敏了,就说是我。
  “就说我去年答应了两个孩子的年礼,还没给。”
  “郡主,那得我去。晴雯说不过大奶奶。”紫鹃放下照着陶行简指点泡好的莲心茶,顺便擦了擦手。
  去年初一,黛玉刚开府,带着紫鹃和晴雯一起去了贾府拜年,送了两个小儿新春礼物。
  当时还告诉他们,会年年都送。
  可是今年初一,黛玉已册封郡主,住在宫里,不是说出去就能出去的身份了。
  众人的心神都跟着一恍。
  “你太过忠孝,说得过大奶奶,未必拗得过二老爷。”黛玉看了一圈儿,指了指站在探春身后的雷锟,“晴雯带着雷内侍去,也就是了。”
  晴雯脸上表情严肃,正经行了个礼:“奴婢必不会误了郡主的事!”
  带着雷锟,铿锵去了。
  到了贾府。
  果然李纨和贾政都不情愿。
  贾母笑着先命人请了雷锟去喝茶,独独留下晴雯,问她缘故。
  晴雯一脸无辜:“奴婢是个最傻的,不知郡主还有何深意。
  “只是太后娘娘在上头坐着,陛下在旁边坐着,郡主下令的时候,县主也在点头。”
  所以,竟是太后和皇帝的意思?
  贾母只觉得一颗心就跟在海上行船一般,忽上忽下,大起大落,不知何处是岸!
  宝玉沉默了许久,站了起来,朝着贾母作揖:“我护送二嫂和孩子们一起过去吧。
  “我就在外头等着,若是陛下当真有话,听见我去了,想必会直接问我。
  “咱们家不过是被人蛊惑一时行差踏错,并没有真地故意违法犯律。
  “陛下看在林郡主和义敏县主的份儿上,又瞧着兰哥儿和巧姐儿乖巧,说不定就开恩了。”
  贾母见他站起来,便知道他是想要去面见皇帝。
  可面君如饲虎……
  当着晴雯的面儿,贾母又不敢深讲,只得满眼含泪地点头:“你琏二哥不在家,自是该你去走这一趟的。
  “只是你二嫂嫂妇道人家,哥儿姐儿又小,宝玉啊,你可万万要谨言慎行、小心为上啊!”
  贾政哼了一声,斥道:“不要你一个人作死,把全家都折进去!”
  宝玉恭敬应了贾母的话,转身看着贾政,笑了一声:“父亲这话当写下来,贴在书房自省才是。”
  “我打死你这小畜生!”贾政气得跳起来一瘸一拐地就要冲上去。
  晴雯在旁凉凉地看着,手里甚至还捧着茶水吸溜了一口,又懒洋洋地向鸳鸯道:
  “二奶奶收拾好了没有?快着些!
  “若是磨蹭到宫门下钥进不去了,太后娘娘怪罪,我可吃罪不起!”
  贾政僵在当地。
  宝玉举手跟贾母辞行,自去更换衣冠。
  贾母却看着晴雯亲亲热热地跟鸳鸯说话,心中微动,对鸳鸯道:
  “要不,平儿不去了,你服侍着你二奶奶,照看两个孩子,进宫去见见……郡主?”
  一边说,一边打量着晴雯的神色。
  果然,晴雯面上一喜!
  第411章
  王熙凤带着鸳鸯、贾兰和巧姐儿一起进入延嘉殿时,恰好与冯紫英擦肩而过。
  世交之谊,自是要问好。
  但冯紫英大步流星、满面凝重,看着屈膝行礼的王熙凤,只来得及点了个头,便匆匆而去。
  王熙凤心往下沉。
  那和尚一上午在家里闹的,已经人心惶惶。
  怎么忽然让自已带着鸳鸯和孩子们进宫,怎么还能碰上这样大战在即一般的冯紫英呢?
  这个神情,到底是跟自已家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
  晴雯见她下意识地又要迈腿,含笑拦住了她:“二奶奶在此稍候,奴婢进去通禀一声。”
  王熙凤这才反应过来是在宫里,忙住了步子,笑着小声道:“我还是头一回见太后娘娘,太紧张,走神儿了!”
  晴雯笑笑,吩咐外头的宫女帮着照看一下,自已先走了进去。
  王熙凤目送她进去,这才忙转头小声叮嘱抱在鸳鸯怀里的巧姐儿:“一会儿见着林姑姑,乖乖可千万别嚷嚷……”
  又低头摸摸贾兰的脑门:“兰哥儿平常就又规矩又懂事,只要别害怕,婶子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贾兰小大人儿一样,矜持地点点头:“那是自然。婶子不用担心我,只担心妹妹就好。”
  王熙凤想笑又紧张,表情便有些怪异。
  鸳鸯一字不发地换了换手,把巧姐儿抱到另一侧,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
  日渐西沉。
  晴雯已经去了盏茶时间,里头还没有动静。
  王熙凤便往西边看,低声道:“今儿怕是出不去宫了吧?”
  鸳鸯也跟着把视线投过去。
  红墙碧瓦顶上,冬日的烈阳冷成了一颗小小的蛋黄,颤颤地吊在蹲着一溜脊兽的檐角上。挑得角度高高的,倒有些像是某只钗头的大南珠……
  鸳鸯的神思飘了很远。
  上半年的时候,黛玉还在问她,贾母身后,她要不要去郡主府。
  她拒绝了,她说以后要去跟着史湘云。
  可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史湘云嫁得很快,也嫁得很好。
  怀远侯家的主母拿史湘云当自已女儿待。史湘云婚后与贾府的来往,既亲热又有分寸,人来过、却没有留下半句瓷实的相助的话。
  不卑不亢,再没了往日的莽撞冲动和娇憨单纯。
  史大姑娘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好,压根儿用不着自已去帮忙。
  ——甚至自已真的去了,说不定反而成了怀远侯夫人疏远儿媳的理由。
  鸳鸯的目光收了回来。
  自已是贾府的家生子,贾府目下必有塌天大祸。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此刻谈什么自已要如何选择,岂不荒谬?!
  日头落得很快。
  忽然之间,天地之间便只剩了烟红色的晚霞。
  “阿嚏!”贾兰冻得一抖。
  旁边的宫女看了一眼,含笑小声道:“里头还不知怎么着,不然几位跟着我去旁边偏殿里等等吧?至少有炭盆。”
  王熙凤迟疑片刻,也小声道谢:“只怕不合规矩。”
  “哥儿姐儿好歹是咱们县主的亲侄子侄女,不怕的。您跟我来。”宫女轻手轻脚地带着她们去了偏殿。
  偏殿里冷冷清清。
  但是有长榻,有高几,有炭盆。
  小宫女帮忙要了四个圆凳来,小声指点:“那长榻各位坐不得,也不敢给您上茶水,怕回头没处更衣。”
  王熙凤忙陪笑道谢:“能这么着已经是您怜惜幼儿了,还替我们担着干系!实在多谢,不知说什么才好!”
  小宫女被她说得脸上红红的,小声笑道:“郡主心里爱重您呢。您别担心,多等一会儿不是坏事。”
  说着,怕耽搁了差事,快步走了。
  王熙凤把巧姐儿从鸳鸯手里接过来,坐在圆凳上,抱着女儿烤火,心疼地说不出话来。
  鸳鸯帮着贾兰把凳子也挪到炭盆不远不近的地方,扶着他坐好,自已才轻轻坐下。
  又过了不知几时,安静的环境和温暖的炭盆,终于把两个孩子都熬困了。
  巧姐儿再也叫不醒,在王熙凤的怀里呼呼大睡。贾兰也倚在鸳鸯身上,瞌睡地连连点头。
  便在这种情况下,黛玉带着紫鹃、晴雯、小红、雪雁,探春带着雪鸦,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鸳鸯警觉,猛回头瞧见,刚要开口起身,却被探春疾步过来按住了。
  王熙凤这才发现二人,眼睛一亮,也被黛玉含笑摆手止住。
  小红便过去,把隔间的门打开,露出里头的小佛堂,并里头一张宽宽的罗汉床。
  “先把孩子们放在那里睡吧,雪雁和雪鸦守着。”黛玉轻声笑道,“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王熙凤哪敢说不?笑着点头,任由两个丫头上前,把孩子们都抱过去。
  两个小家伙被妥善安排在床上,脱了大衣裳和靴子,盖好了被子,眼看着便睡得沉了。
  黛玉牵了王熙凤的手,招呼探春一起离开。
  探春却站着不动,轻声道:“我在这里吧,也抄份经。”
  黛玉深深看了她一眼,过了一时,才应了一声,带了王熙凤和鸳鸯,去了西配殿探春的住处。
  西配殿的内外间中间隔了精巧的百宝阁。因是冬日,此刻更是垂着厚实的丝绒帘幕,把内间遮挡得严严实实。
  “这是义敏的地方。”黛玉含笑让王熙凤和鸳鸯在外间的圆桌边坐了,又看着晴雯送了茶点过来,摇了摇头,“这时候了,不吃茶了,点心留下。
  “先送一碗热饮子来。再跟孟姑姑说一声,送两碗素面来,要我日常吃的那种。
  “配殿那边也看着些,哥儿姐儿若是醒了,便伺候些清淡的晚膳。若是不醒,便让他们睡到明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