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晴雯答应了下去。
  “我住东配殿。”黛玉接着跟王熙凤闲话,“只是这些日子鸿昌郡主来了,跟着我住。那边乱些,所以请了凤姐姐这里说话。”
  黛玉看似温和,却对让她们等候了近一个时辰的事情,没有任何解释的意思。
  王熙凤和鸳鸯都是聪明人,自是心知肚明。
  熙凤便笑道:“我刚才还以为要先见太后,吓得腿肚子只转筋,如今这样正好,倒能自在说话。”
  说着,晴雯端了饮子来。
  王熙凤毫不客气地捧了一盏,连喝了两口,这才呼了一口气出来:“宫里的饮子,果然好喝!”
  黛玉轻笑一声,妙目流转,看向鸳鸯:“鸳鸯姐姐,外祖母如何了?”
  第412章
  鸳鸯看了一眼王熙凤。
  王熙凤眯着眼喝热饮子,就好像看不见她的询问一般。
  这就是让自已随便说的意思了。
  鸳鸯这才含了泪,低下头,轻声道:“太医来瞧过,晨起来的神僧大师也给摸了脉,说老太太,没什么大碍。”
  这种情形之下,还没什么大碍——
  黛玉只觉心头酸涩,也红了眼圈儿,沉默下去。
  “郡主别记挂了。左不过就是日日吃药罢了。老太太如今极省事,都不用人催,到了时辰没端上来自已还问呢!”
  王熙凤拈了块点心吃,嘴里含含糊糊的。
  鸳鸯勉强挤了个笑容:“说得正是呢……”
  “外祖母虽然自称胆小,但其实,她老人家曾经历的风浪非比寻常。
  “如今这样,自不是因为一时贪生怕死。而是——”
  黛玉勾一勾唇角,露出个冷笑来,看向王熙凤,“家中子弟,实在不肖!
  “老人家为了家族血脉计,只得殚精竭虑、耗干心血,只求能为你们翻出一条生路来!”
  王熙凤心虚,低头又喝了口饮子,把嘴里的点心涮下去,又擦了擦嘴角,这才抬头,陪笑分辩:
  “郡主别恼。我们也都知道的。只是目下除了要还我们这一代的罪过欠账,还得把上一代、上上代的也算进去。
  “许多事,别说我了,只怕大老爷、二老爷都不清楚,可不只能仰仗老祖宗了?”
  黛玉轻轻转了转角度,正面看向王熙凤:“哦?是哪些事呢?”
  王熙凤一噎。
  鸳鸯不由看了她一眼。
  以王熙凤的口才和胆气,便没理,她也有本事搅出三分理来。
  今儿上晌,那位神僧听见的、拿走的,几乎全是贾家的罪证,中间并没有这位二奶奶的丁点儿干系。
  那怎么她对上林姑娘,还是这样气怯呢?
  上午提到的若干事件在鸳鸯脑子里缓缓流转了一圈。
  “郡主可是要问贾府与外头官员老爷们的来往?”鸳鸯忽然出声。
  王熙凤一惊,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黛玉也轻轻挑了挑眉,原本虚掩在腿上的双手撒开,右手缓缓地放在了桌子上:
  “外祖母可是交待了鸳鸯姐姐,有什么事要告知我么?”
  鸳鸯又看了王熙凤一眼,对黛玉点头道:“是。
  “因当着大老爷、大太太和二老爷,老太太并没有明说。只是奴婢临出门时,老太太亲口嘱咐:
  “让奴婢把自已知道的,和只听见了却不明白的,统统告诉郡主。
  “老太太还说,让奴婢当着郡主的面儿,也跟二奶奶说一句:您也一样,半个字都休要再瞒了。”
  林黛玉欣慰地握了握拳,又张开手,微颤着收回袖内,轻声笑道:“最通透无过于外祖母。”
  王熙凤自是天下第一识时务的,见状生恐落后,忙也赶着道:“我一个孙子媳妇,自是事事都听老祖宗调派。
  “我所知的未必有鸳鸯姑娘多,但好在既有王家的,又有薛家的,说不准也是郡主愿意听的呢!”
  两个人既都是这样态度,林黛玉便放了心,再不绕圈子,直接问道:“长安节度使云光,如今究竟是受贾氏的名帖,还是听王家的指令?”
  鸳鸯和王熙凤微微一愣,对视一眼,鸳鸯点点头,王熙凤便开口道:
  “云光的亲伯父,当年乃是老国公的亲兵,战场上生死相托一起挣出命来的。
  “那老兵虽然也封了个七品官儿,可他衣锦还乡的途中,伤病发作,还没到家就没了。
  “云家什么都不知道,还以为这人死在战场上了。当年又赶上灾荒,一家子逃荒离了家乡。
  “就这么阴差阳错,朝廷收回了恩荫,一家子仍旧苦撑苦熬。后来云光长到十八岁,试了武举,这才进了京。
  “也就是咱们国公爷念旧情,琼林宴上一眼看见这云光面熟,张口便叫了那老兵的名字。两下里叙起来,这才知道原来是故人之后。
  “咱家的部曲多,伤残下来的人更多,这些人既没法上差也没法种地,都是咱家养着。
  “老国公看见这云光,便通了念头,立即便去寻那些人的后代,也让他们读书习武,甚至资助做生意。
  “再后来,有老国公提点着,又在太上跟前求了恩典,云光便升得极快。年不过四十便做了长安节度使。
  “其他的老兵之后们慢慢巴结着,各家也都越过越出息。
  “你像平安州、同安州、成安州、镇安州等这十来个重镇,节度正使、副使,府尹、县令的,咱们家不知道出去多少……”
  王熙凤说到这里,黛玉的眉心已经在轻轻地跳。
  鸳鸯看了黛玉一眼,知道她不耐烦,便轻声催王熙凤:“二奶奶往下说罢。”
  王熙凤这才从口沫横飞的炫耀中回过神来,忙堆着笑:“说远了。
  “这云光一开始是非贾家的人不认的。
  “可是这七八年,咱们家两房在朝中都没什么要紧位置。跟云光走动的时候,他还苦劝过几回子弟们上进。
  “这其中,他又看我们琏二爷还顺眼些。所以后来都是琏二爷跟他走动。
  “可郡主是知道的,你琏二哥哥不过是个驴粪蛋表面光。说是两府第一有才干,其实不过是个因循旧例的应声虫。
  “他心里怵云光,便事事都去问我叔父。跟云光说话时,又总要抬出我叔父来压派人家。
  “久而久之,云光心里倒是有了王家一号。
  “我只听说,我叔父前些年出京巡边的路上,在长安跟这云光见了一面。云光待他虽然尊重,却不亲近。
  “至于现如今,我叔父回京后我还没去见过他。
  “平儿倒过去了一趟,回来告诉我,叔父只是急着让我进宫问娘娘要个什么东西,外头州府的事儿没提过。”
  林黛玉的眉骨狠狠一抖。
  王子腾想要跟贾元春要东西?要什么?
  鸳鸯的双目本来就紧紧地盯着黛玉,待见她色变,立即便跟上了一句轻语,听在林黛玉耳中,却如炸雷一般——
  “想必,王家老爷是想把北静王在宫中的眼线名单,从咱们娘娘手里诳出来!”
  第413章
  林黛玉震惊地坐直了身子:“那个名单现在娘娘手里?只大明宫的,还有也有太极宫的?!”
  王熙凤瞠目结舌,脸色大变!
  唯有鸳鸯,仍旧稳稳的声音,微白的脸孔:“那个单子,娘娘曾经抄给过老太太一份。
  “今儿上午神僧来的时候,老太太也挑着关键的写了一些。
  “下晌老太太翻了翻,把旧单子找了出来。
  “这里头,应该有跟着从大明宫搬来太极宫的,但究竟是哪个,就得请宫里的大人们比照了。”
  鸳鸯说着,从厚实的棉衣袖筒里费劲地翻了一个小小的荷包出来。
  那荷包样式精巧,绣工寥寥几针却极传神,只是旧得厉害。
  鸳鸯双手奉给黛玉:“老太太说,这个已经藏了十来年,从未动过,里头的纸还是当年娘娘写下来的。
  “家里人除了她老人家自已,旁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单子上头的名字,她老人家也从未看过。”
  黛玉伸手接过那荷包,根本连看都不看,站起身来,便走到门口,叫楚刈:“即刻送给陶监去。”
  旁边王熙凤额角的汗都下来了。
  看着这份贾母、黛玉和鸳鸯都避之唯恐不及,而王子腾心心念念的名单,她终于想到了王家要这东西的用处——
  谋逆!
  王熙凤的眼前一阵阵发黑。
  若是王子腾真要勾连了贾府散落在各地的旧属子弟,起兵逼宫;而宫里北静王遗留在贾元春手里的这些眼线,也为他所用的话……
  那他就是拉着整个王家和贾家,不,是全金陵四姓、合族上下,跟着他一起去死!
  不,绝不行!
  王熙凤双眼闪过狠绝!
  老娘好不容易才撑到今天,要不了多久,就能掌家、发财、死丈夫,岂能让这么一位瞎了心的叔叔坏了前程?!~
  “若说这个,我记得我家老祖母提过一次,我叔叔当年格外结交过六宫都太监夏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