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孟姑姑目瞪口呆:“可,可她,已经走了……”
两个人这边声音渐大,众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黛玉满面怒容,刚要解释,忽然外头来人,上前禀报:
“因谦太贵人和肖太妃之事,太上生气,带了太子去铁网山别宫了。
“陛下令奴婢来禀奏太后,太上和太子身边有敦诚亲王世子乐成公服侍,恪谨亲王也带着太医随后赶去了,请太后不必担心。”
太后点头道一声知道了,摆手就要让人离开。
黛玉却先止住那人,然后起身给太后行礼,叹气道:“刚才我跟您说的事情,都是跟太子妃在偏殿外间说的。
“当时隔间的门关着,谁也不知道薛氏竟然就在里间抄经。
“若是只听见我和太子妃的话,囫囵着也就罢了。可若是太子妃跟自已的侍女曾经谈及其他,也让薛氏都听了去……”
转身命那来说话的宫人,“你请陛下过来一趟,我有要紧话说。”
那宫人看了太后一眼,应诺一声,疾步跑了出去。
太后皱起了眉头:“薛氏听见了也没什么,一会儿教训两句便是。”
在一旁早就听得满面通红的探春咬着唇起身,跪倒告罪:“女儿不知她竟听见了这等事……
“她呈了抄好的经文给女儿,女儿不欲她留下惹您生气,就让她赶紧走了……”
黛玉转向孟姑姑:“她何时走的?”
“太子妃离开后不久。”孟姑姑低下头,“我还以为,她是被太子妃堵在里头,所以太子妃一走,她才敢动……”
黛玉冷笑一声:“看来,她的确听见了什么!不然,也不能卡好了时间,特意绕过我和太后,专挑义敏去说话!
“义敏伤了胳膊,又刚跟皇后和陛下周旋毕,大损精神,自是回房休息。
“旁人不敢打扰,所以义敏根本就不知道太子妃就在偏殿外间歇脚!
“偏在贾府,她二人又有同僚的旧情分,她深知义敏的性子最是怜弱凌强。她便做出可怜相来,利用义敏脱身!”
太后怒容满面:“着实可恶!”
“此人心机便是如此。偏就算闹出来,她一句‘不敢轻易搅扰太后’,无比光明正大!”
黛玉哼一声,安抚探春一眼,接着去瞪孟姑姑,“你早知她城府深沉,如何敢将太子妃和她安排在一殿?”
孟姑姑满面发苦:“另一边被陛下占了。延嘉殿就这么大,我还能往哪儿搁她们?
“宫人们用的茶间不成?那不是规矩啊!”
太后摆摆手:“算了,下不为例便是。只是这薛氏即便心怀不轨,不过宫中这一点消息,她能做得了什么呢?”
正说着,昭明帝大步走了进来。
众人见礼毕,又都坐下。
昭明帝便当着太后的面问黛玉:“有什么要紧话?”
黛玉将下午的事情一一道来,最后问道:“敢问陛下,铁网山行宫在什么方向,安全否?”
昭明帝便往北指:“轻骑减从的话,一天的路程而已。想来太上半下午出发,路上会在驿站歇一宿。
“刚过来的时候听说,恪谨已经出府,想来此刻也出了城门了。夜里应该能在驿站追上太上。
“不过是出了长安地界,过永兴,进襄平,也就是了。
“襄平驻军乃是太上亲手简拔起来的将领,安全当可放心。”
所谓长安,既是指出京畿后的第一州。与永兴、襄平一样,最高军政统辖,都是节度使。
黛玉拧眉思忖,忽然转头看了探春一眼,然后才对昭明帝又问道:“我听说智通大师晨起去过贾府了,敢问陛下情形如何?府外可有人警戒?”
昭明帝一愣:“此事,与贾府有关么?”
黛玉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有无关系。
“只是幼时听母亲提起过,后来在贾府,也影影绰绰听说过,长安节度使云光,跟家里走动不少。”
昭明帝脸色一变,猛地站起。
所以若是薛氏回到忠顺王府后,若是王家告诉她薛蟠已经被带走的消息,她趁机在忠顺王面前颠倒是非……
以贾府那两个棉花耳朵的成色,只怕王家和忠顺王一起施压,他二人是绝扛不住的!
太上和太子,今夜只怕要夜宿长安驿!
“我还听说,当年宁府秦氏的葬礼上,贾蓉捐得的那个五品龙禁尉,原本永兴节度使想给自已的孩子捐,戴内相没理人家。”
黛玉低声又加一句。
所以,万一长安驿有事,很难说永兴州的反应会是个什么速度、什么态度。
昭明帝再也不犹豫,厉声喝道:“来人!叫冯紫英!”
太后的脸色也不复刚才的放松,倏然苍白,伸手叫黛玉:“昭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就冲着这么些小事,长安、永兴,还敢对太上和太子动手不成?!
“还有你说贾府,他们不是已经跟薛家和王家翻了脸?如何,如何还能……”
昭明帝忍不住拧眉埋怨:“太上也太任性!
“四姓再怎么样也已经结亲数载,哪是这么好全断掉的?”
何况,他把薛氏女嫁进忠顺王府,就是为了让她们再度连成一气出手作案,然后他才能揪住小辫子,一网打尽。
如今这倒好,一个网兜子织好了,倒把太上和太子先搁了进去!
第410章
昭明帝越说越想越烦躁,根本就坐不住,站起来不停走动。
黛玉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此刻必是不耐烦说话的,便站起了起来,招手叫陶行简:
“陛下只怕肝火盛,大监来教教我,怎么沏一杯陛下爱喝的莲心茶。”
陶行简便看向昭明帝,见他脸色难看,明白了;又向太后一礼,小心地从侧面走过来,站在了太后和黛玉中间。
黛玉看看紫鹃。
紫鹃会意,且命人真的去取莲心和茉莉花、碧螺春、滚水等物。
黛玉便小声问陶行简:“智通大师都问了什么事出来?”
太后也看着陶行简。
陶行简站在二人中间,又更偏向太后这边一些,轻声回禀:“一是北王在宫中诸多眼线为贾贵妃所用……”
黛玉听这第一条便轻轻叹了一声。
太后便催:“然后!”
“二是妙玉身世……”陶行简偷眼看了看昭明帝,低声责备黛玉,“陛下说,您就是烂好心!”
黛玉嗯了一声,眼神都不带动一下的,催他:“第三?”
“第三,便是贾府招认,王子腾曾经派贾琏多次往返平安州等十数京畿重地。”
陶行简顿了顿,又细说道,“智通大师说,虽也给了十几个州的单子,但并不确认真是王子腾指使的,还是贾府自已人情往来。
“且这都是贾琏往来,贾赦和贾政推说具体情形一概不知,那贾琏只与王子腾相商,他们并不清楚。
“智通大师请了旨意,正打算去请王子腾到大理寺吃茶呢!”
黛玉眯了眼细想。
长安节度使云光与贾府相契之事,她也是因为前世听说王熙凤被休弃的罪名之一,乃是借了贾琏的名义,私自迫令云光拆了一桩婚事,逼死了一对有情儿女。
但云某究竟与贾府是何渊源,又是否亦听王子腾调遣,她哪里知道?
可是……
王熙凤必定一清二楚!
莲心等物齐备,黛玉示意陶行简教紫鹃做莲心茶,自已却向太后轻声道:
“既是贾府已经奉了罪折,想必阖府惶惶。太后,臣女想叫贾琏之妻小王氏入宫,问一问外祖母病情,可行否?”
贾琏之妻小王氏!
这贾琏就是个草包!小王氏才是王家与他之间最稳固的桥梁!以他的心机口齿,必定事事都告诉小王氏!
昭明帝的眼睛都亮了,急回身看向太后,重重一点头。
太后也便就朝着黛玉颔首:“好。你安排吧。”
黛玉立即道:“晴雯,你即刻去请了凤姐姐来!”
探春忽然插言:“你跟凤姐姐说,我已经一年没见着兰哥儿和巧姐儿了,让她一起带进宫来,我们瞧瞧。”
众人一愣。
黛玉也惊讶:“正乱着,叫两个孩子……”
说到这里,顿住。
“就是因为乱着。两房这一辈就这两个孩子。叫进来吧,我带在身边,他们踏实些,我也踏实些。”
探春淡淡地说着,眼神漠然。
荣国府两房,就这么两滴骨血。
王熙凤就这么一个孩子。
李纨也是。
拿住了两个孩子,就等于是拿住了整座荣国府。
偏偏理由还是血脉嫡亲的姑姑要保他们安全……
昭明帝赞赏地看了探春一眼,笑着点头:“义敏说的极是。带进太极宫来,总比有人叫去大明宫的强。”
皇帝现在不在大明宫。
若是元春也以这个理由叫两个孩子进宫,皇后糊里糊涂不拦着,贾府不敢违抗贵妃,那就等于把荣国府送进了宫里——不知道谁的手中。
两个人这边声音渐大,众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黛玉满面怒容,刚要解释,忽然外头来人,上前禀报:
“因谦太贵人和肖太妃之事,太上生气,带了太子去铁网山别宫了。
“陛下令奴婢来禀奏太后,太上和太子身边有敦诚亲王世子乐成公服侍,恪谨亲王也带着太医随后赶去了,请太后不必担心。”
太后点头道一声知道了,摆手就要让人离开。
黛玉却先止住那人,然后起身给太后行礼,叹气道:“刚才我跟您说的事情,都是跟太子妃在偏殿外间说的。
“当时隔间的门关着,谁也不知道薛氏竟然就在里间抄经。
“若是只听见我和太子妃的话,囫囵着也就罢了。可若是太子妃跟自已的侍女曾经谈及其他,也让薛氏都听了去……”
转身命那来说话的宫人,“你请陛下过来一趟,我有要紧话说。”
那宫人看了太后一眼,应诺一声,疾步跑了出去。
太后皱起了眉头:“薛氏听见了也没什么,一会儿教训两句便是。”
在一旁早就听得满面通红的探春咬着唇起身,跪倒告罪:“女儿不知她竟听见了这等事……
“她呈了抄好的经文给女儿,女儿不欲她留下惹您生气,就让她赶紧走了……”
黛玉转向孟姑姑:“她何时走的?”
“太子妃离开后不久。”孟姑姑低下头,“我还以为,她是被太子妃堵在里头,所以太子妃一走,她才敢动……”
黛玉冷笑一声:“看来,她的确听见了什么!不然,也不能卡好了时间,特意绕过我和太后,专挑义敏去说话!
“义敏伤了胳膊,又刚跟皇后和陛下周旋毕,大损精神,自是回房休息。
“旁人不敢打扰,所以义敏根本就不知道太子妃就在偏殿外间歇脚!
“偏在贾府,她二人又有同僚的旧情分,她深知义敏的性子最是怜弱凌强。她便做出可怜相来,利用义敏脱身!”
太后怒容满面:“着实可恶!”
“此人心机便是如此。偏就算闹出来,她一句‘不敢轻易搅扰太后’,无比光明正大!”
黛玉哼一声,安抚探春一眼,接着去瞪孟姑姑,“你早知她城府深沉,如何敢将太子妃和她安排在一殿?”
孟姑姑满面发苦:“另一边被陛下占了。延嘉殿就这么大,我还能往哪儿搁她们?
“宫人们用的茶间不成?那不是规矩啊!”
太后摆摆手:“算了,下不为例便是。只是这薛氏即便心怀不轨,不过宫中这一点消息,她能做得了什么呢?”
正说着,昭明帝大步走了进来。
众人见礼毕,又都坐下。
昭明帝便当着太后的面问黛玉:“有什么要紧话?”
黛玉将下午的事情一一道来,最后问道:“敢问陛下,铁网山行宫在什么方向,安全否?”
昭明帝便往北指:“轻骑减从的话,一天的路程而已。想来太上半下午出发,路上会在驿站歇一宿。
“刚过来的时候听说,恪谨已经出府,想来此刻也出了城门了。夜里应该能在驿站追上太上。
“不过是出了长安地界,过永兴,进襄平,也就是了。
“襄平驻军乃是太上亲手简拔起来的将领,安全当可放心。”
所谓长安,既是指出京畿后的第一州。与永兴、襄平一样,最高军政统辖,都是节度使。
黛玉拧眉思忖,忽然转头看了探春一眼,然后才对昭明帝又问道:“我听说智通大师晨起去过贾府了,敢问陛下情形如何?府外可有人警戒?”
昭明帝一愣:“此事,与贾府有关么?”
黛玉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有无关系。
“只是幼时听母亲提起过,后来在贾府,也影影绰绰听说过,长安节度使云光,跟家里走动不少。”
昭明帝脸色一变,猛地站起。
所以若是薛氏回到忠顺王府后,若是王家告诉她薛蟠已经被带走的消息,她趁机在忠顺王面前颠倒是非……
以贾府那两个棉花耳朵的成色,只怕王家和忠顺王一起施压,他二人是绝扛不住的!
太上和太子,今夜只怕要夜宿长安驿!
“我还听说,当年宁府秦氏的葬礼上,贾蓉捐得的那个五品龙禁尉,原本永兴节度使想给自已的孩子捐,戴内相没理人家。”
黛玉低声又加一句。
所以,万一长安驿有事,很难说永兴州的反应会是个什么速度、什么态度。
昭明帝再也不犹豫,厉声喝道:“来人!叫冯紫英!”
太后的脸色也不复刚才的放松,倏然苍白,伸手叫黛玉:“昭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就冲着这么些小事,长安、永兴,还敢对太上和太子动手不成?!
“还有你说贾府,他们不是已经跟薛家和王家翻了脸?如何,如何还能……”
昭明帝忍不住拧眉埋怨:“太上也太任性!
“四姓再怎么样也已经结亲数载,哪是这么好全断掉的?”
何况,他把薛氏女嫁进忠顺王府,就是为了让她们再度连成一气出手作案,然后他才能揪住小辫子,一网打尽。
如今这倒好,一个网兜子织好了,倒把太上和太子先搁了进去!
第410章
昭明帝越说越想越烦躁,根本就坐不住,站起来不停走动。
黛玉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此刻必是不耐烦说话的,便站起了起来,招手叫陶行简:
“陛下只怕肝火盛,大监来教教我,怎么沏一杯陛下爱喝的莲心茶。”
陶行简便看向昭明帝,见他脸色难看,明白了;又向太后一礼,小心地从侧面走过来,站在了太后和黛玉中间。
黛玉看看紫鹃。
紫鹃会意,且命人真的去取莲心和茉莉花、碧螺春、滚水等物。
黛玉便小声问陶行简:“智通大师都问了什么事出来?”
太后也看着陶行简。
陶行简站在二人中间,又更偏向太后这边一些,轻声回禀:“一是北王在宫中诸多眼线为贾贵妃所用……”
黛玉听这第一条便轻轻叹了一声。
太后便催:“然后!”
“二是妙玉身世……”陶行简偷眼看了看昭明帝,低声责备黛玉,“陛下说,您就是烂好心!”
黛玉嗯了一声,眼神都不带动一下的,催他:“第三?”
“第三,便是贾府招认,王子腾曾经派贾琏多次往返平安州等十数京畿重地。”
陶行简顿了顿,又细说道,“智通大师说,虽也给了十几个州的单子,但并不确认真是王子腾指使的,还是贾府自已人情往来。
“且这都是贾琏往来,贾赦和贾政推说具体情形一概不知,那贾琏只与王子腾相商,他们并不清楚。
“智通大师请了旨意,正打算去请王子腾到大理寺吃茶呢!”
黛玉眯了眼细想。
长安节度使云光与贾府相契之事,她也是因为前世听说王熙凤被休弃的罪名之一,乃是借了贾琏的名义,私自迫令云光拆了一桩婚事,逼死了一对有情儿女。
但云某究竟与贾府是何渊源,又是否亦听王子腾调遣,她哪里知道?
可是……
王熙凤必定一清二楚!
莲心等物齐备,黛玉示意陶行简教紫鹃做莲心茶,自已却向太后轻声道:
“既是贾府已经奉了罪折,想必阖府惶惶。太后,臣女想叫贾琏之妻小王氏入宫,问一问外祖母病情,可行否?”
贾琏之妻小王氏!
这贾琏就是个草包!小王氏才是王家与他之间最稳固的桥梁!以他的心机口齿,必定事事都告诉小王氏!
昭明帝的眼睛都亮了,急回身看向太后,重重一点头。
太后也便就朝着黛玉颔首:“好。你安排吧。”
黛玉立即道:“晴雯,你即刻去请了凤姐姐来!”
探春忽然插言:“你跟凤姐姐说,我已经一年没见着兰哥儿和巧姐儿了,让她一起带进宫来,我们瞧瞧。”
众人一愣。
黛玉也惊讶:“正乱着,叫两个孩子……”
说到这里,顿住。
“就是因为乱着。两房这一辈就这两个孩子。叫进来吧,我带在身边,他们踏实些,我也踏实些。”
探春淡淡地说着,眼神漠然。
荣国府两房,就这么两滴骨血。
王熙凤就这么一个孩子。
李纨也是。
拿住了两个孩子,就等于是拿住了整座荣国府。
偏偏理由还是血脉嫡亲的姑姑要保他们安全……
昭明帝赞赏地看了探春一眼,笑着点头:“义敏说的极是。带进太极宫来,总比有人叫去大明宫的强。”
皇帝现在不在大明宫。
若是元春也以这个理由叫两个孩子进宫,皇后糊里糊涂不拦着,贾府不敢违抗贵妃,那就等于把荣国府送进了宫里——不知道谁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