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昭明帝分明看得明白,却不肯开这个口。
因是年节间,便命他们先去办事,任命手续后补不迟。
说完了正事,昭明帝才让恪谨亲王去看看女儿:“鸿昌很懂事,太后很喜欢,怕是一时半会儿不肯放她回去呢。”
恪谨亲王不以为意:“她在宫里,每顿管饱。我看她做什么?哼!”
第401章
中午时分,太后遇刺、程倩身亡的消息,终于传进了京城各大勋贵重臣的耳朵里。
尤其是后续竟是敦诚、恪谨两位府上得了实惠,平白无故落了一个领侍卫内大臣、一个护军营首领,实在是令人惊诧。
过了晌午,便有宗室们往太极宫递帖子,想要请见太上、太后,问安说话。
这帖子刚进太极宫,便被全都送到了昭明帝跟前。
昭明帝一一挑拣,直到最后,才捏着其中一张冷笑一声:“来,这个,许见!”
陶行简接过一看,乃是忠顺王递进来的帖子:“……一家子都来?”
昭明帝哼道:“你没看清楚!他自已要来太极宫给太上、太后请安。
“他那儿子儿媳却是要去大明宫,一个要见朕,一个要见皇后!
“这是拿他自已的一家子,对上朕的一家子了!真是好大的脸面!”
陶行简心中算了算,道:“陛下的意思,是不是让他一家子都来太极宫?”
昭明帝不耐烦地摆手:“对!就是那个意思!你去安排吧!朕已经不想再敷衍他了!”
陶行简躬身答应,转身出来,命人送了消息去忠顺王府:“陛下有旨:着忠顺王一家于太极宫陛见!”
忠顺王有些懵:“陛下和皇后娘娘也都在太极宫?”
传旨的小内侍:“陛下昨儿夜里就没走。今儿已经把甘露殿和延嘉殿的偏殿收拾出来了。
“想来就是王爷说的那话罢。”
忠顺王命世子送了小内侍出去,回头看看薛宝钗,简单命她:“我这里会备好给太后和皇后的礼物,你到时候捧过去便是。”
薛宝钗低头温顺答应。
忠顺王上下打量薛宝钗的衣着,满意点头:“平日在家,便穿得富丽些也不妨。
“今次太后多年相伴的姑姑身故,你这样素雅的打扮就极好。”
看着她项间的金项圈儿犹豫了一瞬,没有提起。
搭配着有些怪异。
算了,儿媳妇跟前,说多了不合适。
忠顺王摆手让薛宝钗退下,自已则去寻幕僚说话定计。
未正,忠顺王阖家叩阙。
太极宫门前却换了侍卫,司徒盛躲在远处的值房里烤火,却小声吩咐侍卫们:
“忠顺王爷有什么了不起?便是愉王爷、太子来了,也要查!我管他天王老子?!
“这道门出了纰漏,我跟你们都一样,合家子都得小心项上人头!”
众人且看着这位小爷一边抱着手炉、蹲在炭盆跟前发抖,一边用了最小的气声说话,可说出来的话却硬邦邦跟冻了一宿的风干腊肉一样。
带着这怪异感觉,守门的侍卫客气地给忠顺王一家子叫了三顶小轿:
“太上心疼各位宗亲,令正月入宫时,都赐轿。”
又有人上来,恭恭敬敬地帮着接过了世子和薛宝钗手里的礼物匣子。
轿子很小。
小到若是换个永州节度使冯胖子那样的体型,坐进去都得觉得挤得慌。
这样的轿子,是无法再把礼物匣子放在里头的,只能让人拿了跟着外头。
可是进宫这一路上,他们但凡坐进轿子,便不能随意掀开帘子往外看。
这是规矩。
忠顺王的眼神溜过那几个侍卫:“你们几个,面生啊。几时调到护军营宫门卫的?”
“回王爷的话,小的们一直都是宫门卫的。只是各处轮值,没得福气见过王爷罢了。”
一个侍卫恭敬答话,却不给忠顺王多啰嗦的机会,肃手往里一伸,“陛下听说王爷要来,催了好几回了。王爷快请吧。”
一直都是?怎么可能?!
忠顺王知道这小子满口扯谎,自已偏又不能戳穿他,也只得笑笑,上了轿子。
薛宝钗看着忠顺王和世子掀开轿帘,自已才也矮身上了轿子,心里松了口气。
那两个匣子里都是宝石摆件,重的很。她刚才还以为要自已捧着走去延嘉殿,险些绝望地哭出来。
好在有这乘小轿。
然而就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替她捧着匣子的侍卫却大大方方地直接打开了几个礼物盒子,仔细检查。
哦,都是摆件。
珊瑚的,红宝的,蓝宝的,还有一尊珍珠塔。
也行吧。
司徒盛站在远处,手抄在袖笼里,目光一扫,知道这些东西里头藏不了什么,便一点头。
侍卫们关好了匣子,脚步不停,跟着小轿进了宫。
到了甘露殿门口,三个人下轿,进殿给太上请安。
谁知却被一个年轻结巴的小内侍拦了:“太上午睡呢。”
午睡?
未正了还午睡?
不是知道自已一家子都要过来请安么?
忠顺王皱起了眉头:“太上的习惯,午睡两刻,未初便起。今儿睡这么晚,可是不舒坦了?”
平常他这么问话,换了戴权,可能就跟他闲聊两句,吐露一下太上的真实情况。
可这小内侍一听这话,立即便涨红了脸,压低了声音,急道:“我可没说瞎话!太上就是午睡呢!
“至于太上身子如何,那是忠顺王应该打听的话吗?您这么问话,究竟是狂妄还是想害死奴婢?”
说完,摔了袖子,愤然不顾而去。
圣体是否康健,可以当面请安的时候问候,却不能私下里打听。这跟私窥圣踪一样,是犯忌讳的。
可是忠顺王这些年在太上和昭明帝面前都算是极有体面,已经极少有人警示他这个话了。
忠顺王心中一凛。
世子和薛宝钗的脸上也有些发白。
见左近没人注意,世子低声劝忠顺王:“父王,咱们先去延嘉殿罢。回来的时候再来,一样的……”
薛宝钗瞥了一眼世子,心中嗤笑:这怎会一样?
照着传旨小内侍的说话,皇后现在正在延嘉殿。
若是自已等人先来给太上请安,太上想必会直接留了忠顺王说话,令世子和自已去延嘉殿探望。
到时候,自已和世子是晚辈,该怎么跪怎么跪、该怎么磕头怎么磕头,该怎么陪话怎么陪话。
忠顺王去了可怎么办?
给太后磕头也就算了,难道让他给皇后磕头去?他能乐意?!
这世子果然养呆了。
他爹和皇后的前尘往事,他难道真的一丁点儿都不知道么?!
第402章
不情不愿的忠顺王带着儿子儿媳去了延嘉殿。
甘露殿里,小内侍抹着眼泪跟太上告状:“忠顺王无礼,还逼迫奴婢透露太上康健状况!”
太上靠在长榻上,手里的一卷书看得津津有味:“别担心,皇帝会收拾他的。”
又斜那小内侍一眼,“忠顺王是不是连个荷包都没给你?”
小内侍茫然了一瞬,才反应过来,脸上越发委屈气愤:“没有!”
“哈哈!看来你的官衔还是太小了,他看不起你呢!”太上大笑起来,随意地卷了卷书,道,“等你戴公公回来,让他给你挑个威风的职位升一升,就好了。”
小内侍愤愤地表示:“好!奴婢等老祖回来,必要告状的!”
太上笑了笑,低头自顾自看书去了。
这等得罪人、收拾人的事情,他不擅长。但是他有个最会干这些事儿的儿子,那便让儿子去做好了。
忠顺王一行到了延嘉殿。
门口通传了,里头便传话让他们进去:“陛下陪着太后说话呢,王爷、世子和世子妃请。”
这个态度又温和又亲近。
忠顺王的恼怒这才稍稍平了些,便往里走,便笑呵呵地跟那来传话引路人的搭讪:
“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在么?”
引路人却只是笑着伸手往前:“王爷请,小心脚下。”
竟是对他这样正常的询问也不给答案!
忠顺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这算什么!?
看似礼数周全、态度恭敬,实则却是在蔑视自已!
薛宝钗走在世子身后,微微抬眸看见了忠顺王的脸色,心里越发腻烦起来。
堂堂太后殿,以自已的心智,都吃了好几次闷亏!
回家也不是没告诉这爷儿俩。怎么就一个个的不当回事呢?!
区区一个宗室亲王,不过早年间替太上干过一回脏活儿,就真拿自已当座上宾了?
他们可别忘了,忠顺王乃是当初跟太上相争的那位的后嗣,可以成为太上加恩的吉祥物,但也会是人家隐秘的忌惮!
既然已经跪了半辈子,那就老老实实跪着!
因是年节间,便命他们先去办事,任命手续后补不迟。
说完了正事,昭明帝才让恪谨亲王去看看女儿:“鸿昌很懂事,太后很喜欢,怕是一时半会儿不肯放她回去呢。”
恪谨亲王不以为意:“她在宫里,每顿管饱。我看她做什么?哼!”
第401章
中午时分,太后遇刺、程倩身亡的消息,终于传进了京城各大勋贵重臣的耳朵里。
尤其是后续竟是敦诚、恪谨两位府上得了实惠,平白无故落了一个领侍卫内大臣、一个护军营首领,实在是令人惊诧。
过了晌午,便有宗室们往太极宫递帖子,想要请见太上、太后,问安说话。
这帖子刚进太极宫,便被全都送到了昭明帝跟前。
昭明帝一一挑拣,直到最后,才捏着其中一张冷笑一声:“来,这个,许见!”
陶行简接过一看,乃是忠顺王递进来的帖子:“……一家子都来?”
昭明帝哼道:“你没看清楚!他自已要来太极宫给太上、太后请安。
“他那儿子儿媳却是要去大明宫,一个要见朕,一个要见皇后!
“这是拿他自已的一家子,对上朕的一家子了!真是好大的脸面!”
陶行简心中算了算,道:“陛下的意思,是不是让他一家子都来太极宫?”
昭明帝不耐烦地摆手:“对!就是那个意思!你去安排吧!朕已经不想再敷衍他了!”
陶行简躬身答应,转身出来,命人送了消息去忠顺王府:“陛下有旨:着忠顺王一家于太极宫陛见!”
忠顺王有些懵:“陛下和皇后娘娘也都在太极宫?”
传旨的小内侍:“陛下昨儿夜里就没走。今儿已经把甘露殿和延嘉殿的偏殿收拾出来了。
“想来就是王爷说的那话罢。”
忠顺王命世子送了小内侍出去,回头看看薛宝钗,简单命她:“我这里会备好给太后和皇后的礼物,你到时候捧过去便是。”
薛宝钗低头温顺答应。
忠顺王上下打量薛宝钗的衣着,满意点头:“平日在家,便穿得富丽些也不妨。
“今次太后多年相伴的姑姑身故,你这样素雅的打扮就极好。”
看着她项间的金项圈儿犹豫了一瞬,没有提起。
搭配着有些怪异。
算了,儿媳妇跟前,说多了不合适。
忠顺王摆手让薛宝钗退下,自已则去寻幕僚说话定计。
未正,忠顺王阖家叩阙。
太极宫门前却换了侍卫,司徒盛躲在远处的值房里烤火,却小声吩咐侍卫们:
“忠顺王爷有什么了不起?便是愉王爷、太子来了,也要查!我管他天王老子?!
“这道门出了纰漏,我跟你们都一样,合家子都得小心项上人头!”
众人且看着这位小爷一边抱着手炉、蹲在炭盆跟前发抖,一边用了最小的气声说话,可说出来的话却硬邦邦跟冻了一宿的风干腊肉一样。
带着这怪异感觉,守门的侍卫客气地给忠顺王一家子叫了三顶小轿:
“太上心疼各位宗亲,令正月入宫时,都赐轿。”
又有人上来,恭恭敬敬地帮着接过了世子和薛宝钗手里的礼物匣子。
轿子很小。
小到若是换个永州节度使冯胖子那样的体型,坐进去都得觉得挤得慌。
这样的轿子,是无法再把礼物匣子放在里头的,只能让人拿了跟着外头。
可是进宫这一路上,他们但凡坐进轿子,便不能随意掀开帘子往外看。
这是规矩。
忠顺王的眼神溜过那几个侍卫:“你们几个,面生啊。几时调到护军营宫门卫的?”
“回王爷的话,小的们一直都是宫门卫的。只是各处轮值,没得福气见过王爷罢了。”
一个侍卫恭敬答话,却不给忠顺王多啰嗦的机会,肃手往里一伸,“陛下听说王爷要来,催了好几回了。王爷快请吧。”
一直都是?怎么可能?!
忠顺王知道这小子满口扯谎,自已偏又不能戳穿他,也只得笑笑,上了轿子。
薛宝钗看着忠顺王和世子掀开轿帘,自已才也矮身上了轿子,心里松了口气。
那两个匣子里都是宝石摆件,重的很。她刚才还以为要自已捧着走去延嘉殿,险些绝望地哭出来。
好在有这乘小轿。
然而就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替她捧着匣子的侍卫却大大方方地直接打开了几个礼物盒子,仔细检查。
哦,都是摆件。
珊瑚的,红宝的,蓝宝的,还有一尊珍珠塔。
也行吧。
司徒盛站在远处,手抄在袖笼里,目光一扫,知道这些东西里头藏不了什么,便一点头。
侍卫们关好了匣子,脚步不停,跟着小轿进了宫。
到了甘露殿门口,三个人下轿,进殿给太上请安。
谁知却被一个年轻结巴的小内侍拦了:“太上午睡呢。”
午睡?
未正了还午睡?
不是知道自已一家子都要过来请安么?
忠顺王皱起了眉头:“太上的习惯,午睡两刻,未初便起。今儿睡这么晚,可是不舒坦了?”
平常他这么问话,换了戴权,可能就跟他闲聊两句,吐露一下太上的真实情况。
可这小内侍一听这话,立即便涨红了脸,压低了声音,急道:“我可没说瞎话!太上就是午睡呢!
“至于太上身子如何,那是忠顺王应该打听的话吗?您这么问话,究竟是狂妄还是想害死奴婢?”
说完,摔了袖子,愤然不顾而去。
圣体是否康健,可以当面请安的时候问候,却不能私下里打听。这跟私窥圣踪一样,是犯忌讳的。
可是忠顺王这些年在太上和昭明帝面前都算是极有体面,已经极少有人警示他这个话了。
忠顺王心中一凛。
世子和薛宝钗的脸上也有些发白。
见左近没人注意,世子低声劝忠顺王:“父王,咱们先去延嘉殿罢。回来的时候再来,一样的……”
薛宝钗瞥了一眼世子,心中嗤笑:这怎会一样?
照着传旨小内侍的说话,皇后现在正在延嘉殿。
若是自已等人先来给太上请安,太上想必会直接留了忠顺王说话,令世子和自已去延嘉殿探望。
到时候,自已和世子是晚辈,该怎么跪怎么跪、该怎么磕头怎么磕头,该怎么陪话怎么陪话。
忠顺王去了可怎么办?
给太后磕头也就算了,难道让他给皇后磕头去?他能乐意?!
这世子果然养呆了。
他爹和皇后的前尘往事,他难道真的一丁点儿都不知道么?!
第402章
不情不愿的忠顺王带着儿子儿媳去了延嘉殿。
甘露殿里,小内侍抹着眼泪跟太上告状:“忠顺王无礼,还逼迫奴婢透露太上康健状况!”
太上靠在长榻上,手里的一卷书看得津津有味:“别担心,皇帝会收拾他的。”
又斜那小内侍一眼,“忠顺王是不是连个荷包都没给你?”
小内侍茫然了一瞬,才反应过来,脸上越发委屈气愤:“没有!”
“哈哈!看来你的官衔还是太小了,他看不起你呢!”太上大笑起来,随意地卷了卷书,道,“等你戴公公回来,让他给你挑个威风的职位升一升,就好了。”
小内侍愤愤地表示:“好!奴婢等老祖回来,必要告状的!”
太上笑了笑,低头自顾自看书去了。
这等得罪人、收拾人的事情,他不擅长。但是他有个最会干这些事儿的儿子,那便让儿子去做好了。
忠顺王一行到了延嘉殿。
门口通传了,里头便传话让他们进去:“陛下陪着太后说话呢,王爷、世子和世子妃请。”
这个态度又温和又亲近。
忠顺王的恼怒这才稍稍平了些,便往里走,便笑呵呵地跟那来传话引路人的搭讪:
“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在么?”
引路人却只是笑着伸手往前:“王爷请,小心脚下。”
竟是对他这样正常的询问也不给答案!
忠顺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这算什么!?
看似礼数周全、态度恭敬,实则却是在蔑视自已!
薛宝钗走在世子身后,微微抬眸看见了忠顺王的脸色,心里越发腻烦起来。
堂堂太后殿,以自已的心智,都吃了好几次闷亏!
回家也不是没告诉这爷儿俩。怎么就一个个的不当回事呢?!
区区一个宗室亲王,不过早年间替太上干过一回脏活儿,就真拿自已当座上宾了?
他们可别忘了,忠顺王乃是当初跟太上相争的那位的后嗣,可以成为太上加恩的吉祥物,但也会是人家隐秘的忌惮!
既然已经跪了半辈子,那就老老实实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