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这几年且先这么混着吧。
  “你也带几个徒弟,教出几个好手艺的来,日后别委屈了太后娘娘就行。”
  紫鹃擦着泪,答应了,却也忍不住埋怨黛玉:“姑娘总是忘了咱们小时的约定,动不动便要把我送出去,也不顾我的心意!”
  黛玉心里软成了一滩水,拉了她的手,亲自拿了自已的帕子给她擦泪,小声道:
  “不都是为了你好?没良心的!贾府的事情那么大,说不准便要阖府上下都填进去……”
  “他们当年享了福了,如今受罪是应当的!姑娘不要什么都想管。管多了倒成了错呢!”
  紫鹃反驳她,抢了她的手帕自已擦了泪,塞进自已的怀里,又耳提面命,
  “老太太早就说过,不让姑娘管。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就是早有定计。姑娘越俎代庖,就不怕毁了人家的谋算么?”
  黛玉正要从她怀里抢手帕的手一僵,抬头看向紫鹃。
  紫鹃苦口婆心:“姑娘自已也知道贾家的事情极大,除了太后竟没什么人能保得下谁。
  “那您还不站远些?
  “您别觉得老太太可怜,也别觉得王氏和小史侯夫人可恨。这中间的事儿还不定怎么回环曲折呢!
  “外头多的是杀人的言语。连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太上都不敢让太后一个人在正月里吃药,这不就是明证?
  “您一个女孩儿家,不说躲是非,反而寻是非去了,难道也是正经事罢?
  “陛下那里,您该送的送了,该做的做了,别再往前了。
  “再往前,便是大明宫了!”
  对上大明宫里的人,那就不仅仅是对上四姓和杀父仇人,那是要对上全天下的名利之人,以及许许多多妄图攀附圣驾的女子。
  那样的战事,实在不是一个区区的林黛玉、昭庆郡主,所能单肩扛下的。
  紫鹃说着,又红了眼圈儿:“姑娘从小儿吃了多少苦?竟是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如今好容易能安享尊荣,只陪伴侍奉太后娘娘便可,又何苦要蹚那些污浊的浑水?”
  黛玉叹了口气,上前一步,抱了抱紫鹃,在她耳边,低低说道:“我是我爹的女儿,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林如海第一是甄家的仇人,第二便是昭明帝的知交,第三还是早早入局的受害人。
  她身为林如海的女儿,上下三十年的事情,她怎么可能脱得开身?
  与其一无所知被动卷入,还不如步步占先主动主导。
  紫鹃明白黛玉的不得已,可还是想让她设法明哲保身;黛玉明白紫鹃是担忧自已的安危,可无论如何她都要勇往直前。
  两个人自知对方都是为了自已好,却也知道只怕是劝不动对方改辙更张。
  黛玉无奈地撒手让紫鹃自去:“你只把太后照看好了,便是帮我的大忙了。”
  紫鹃屈膝低头行礼:“只要姑娘不把我给人,让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
  第400章
  偏殿。
  因陶行简和楚刈去办差,便通知了冯紫英回来护驾。
  又赶上曹谕打算两日后,正月十二,便要启程回金陵,进来跟太上、太后辞行,谁知竟遇到这样大的事情。
  昭明帝索性留下他两个,低低商议起太极和大明两宫的宿卫来。
  曹谕十分赞同昭明帝打算启用恪谨和敦诚两位闲散亲王的设想,屈指细数他两家的孩子:
  “二位王爷都还年轻,四十出头而已。
  “恪谨王爷家口简单,唯有忠勤公一个儿子,日后跑不了爵位也是他的。鸿昌郡主跟她这位哥哥,听说感情也极好。
  “敦诚王爷后院便热闹多了。
  “如今膝下除了乐成公这位嫡长子之外,还有三个庶出的小儿子。
  “我们当年一处玩闹时也见过,照臣看来,这三位小爷读书也都寻常。
  “听说前些年还有过一位庶女,险些也封了郡主的,后来夭折,才罢了。
  “所以相较而言,敦诚亲王应当更需要恩荫。”
  昭明帝颔首:“你记性倒好。”
  “既是如此,敦诚亲王心里其实应当极想立功的。陛下不妨如了他的意。”曹谕轻声地出着主意。
  昭明帝不言不语不动作,但双眼微眯,遥遥看向窗外。
  冯紫英在旁边一个字都不吭。
  他现在发现了,自已就是个只配出力气的棒槌。这些弯弯绕花花肠子,他是天生的就不会啊!
  正在此时,外头来报:“二位王爷到了。”
  昭明帝:“宣。”
  待二人进来,就见昭明帝板着脸,令曹、冯两个:“滚出去!”
  曹、冯两个一脸惶恐,躬身拱手疾步退出。
  敦诚、恪谨在来的路上便听说了昨夜的事,也都急得脑门上冒汗,进门行了礼,便忙问:“二圣如何?”
  昭明帝叹了口气:“太上不服老,非要自已熬了半宿,今晨寅末便又起来要问罪太极宫众臣。
  “好在被朕劝住了。如今领侍卫内大臣他们都在殿中省暂住,太上头晕,回了甘露殿睡了。
  “太后这边虽然伤心程姑姑之死,却还好,有昭庆、鸿昌、义敏陪伴开解,此刻也服了药歇下了。”
  敦诚擦了一把汗,跟着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昭明帝瞪他一眼:“这是人祸,你念佛有什么用?”
  两人顿时色变。
  昭明帝便轻声将事情的内情一一说出来,并无半分隐瞒,一脸焦头烂额地自已揉着额角:
  “朕倒想亲自问这个案子。但毕竟七牵八扯的,并非一日之内便能完功毕役的。
  “匡如和紫英都年轻,又是外臣,这内宫的事情,也不好让他们插手……”
  敦诚和恪谨两人对视一眼。
  这话都递到这个份儿上了,再不接茬,那就是故意推诿了。以昭明帝的性子,也许明面儿上不说什么,但暗地里肯定是要记上一笔的。
  “陛下,您看臣如何?”敦诚陪笑着往前走了半步,“臣自幼也是在太上身边长大的,也有孝心,只是这些年河清海晏的,臣才惫懒。
  “如今太极宫有事,那便是咱们司徒家有事。臣这亲王俸总不能白拿。
  “您让我来查吧?
  “臣不敢保证一定会做得如何好,但必定肝脑涂地,护卫太上的安全!”
  昭明帝七情上面,惊喜交加:“王兄肯替我分忧,那就太好了!”
  恪谨见状,先笑着拱手恭喜昭明帝:“陛下得一力助!
  “诚王兄府上人多、产业也多。这么些年,却从未听说过有什么刁奴背主、妻妾争风的闲话,可见治家之能。
  “子曰,修身齐家治国。诚王兄修身齐家都圆满了,可为陛下辅佐也!”
  昭明帝满意地笑起来:“恪谨王兄说得极是。”
  想一想,看向敦诚亲王,“如今领侍卫内大臣正缺了一员,不如就由王兄顶上?
  “太极宫诸事,朕可就全拜托给王兄了!”
  敦诚亲王大喜,肃然恭敬跪地接旨。
  昭明帝叫了起,又笑眯眯地看向恪谨亲王:“恪谨王兄也别躲懒,也来帮帮朕才好。”
  恪谨连忙摆手:“不瞒陛下,臣年前查出来消渴之症。这病一来许多东西吃不得,二来不能累。
  “若是前两年,臣必定早跟敦诚王兄抢着跟陛下要差事。如今是真不敢了。
  “我这条命倒罢了,万一误了陛下大事,岂不是罪过?”
  消渴?!
  昭明帝一惊:“怎会如此?太医可看了?”
  “看了。何院正亲自给臣下的诊断,还叮嘱了各种不能吃的禁忌。都有一本书了。”恪谨亲王叹气,简直一肚子牢骚。
  昭明帝只得作罢。
  恪谨亲王见他不悦,趁机谄媚了笑脸,身子弯了下去,笑道:“陛下,听说犬子除夕曾服侍太上用过晚膳?”
  昭明帝看他亮晶晶的眼神便明白过来,笑着点了点头:“麟德殿闹成那样,太上不耐烦,便带了太后来延嘉殿消气。
  “你家阿盛是后来跟着他妹妹也来了。倒是挺招太上喜欢的。
  “怎么?想给他谋个差事?”
  恪谨亲王连连点头:“正是呢!我家就这一个,不摔打摔打,日后怎么承爵尽忠,怎么照看他妹子?
  “他性子又懒又怯,碰上事儿就躲。我都上了板子都没能让他长些心眼儿脸皮。
  “求您帮帮臣,替臣想法子,让这孩子经历经历风雨,早日成人!”
  昭明帝想起忠勤公司徒盛除夕夜不肯听麟德殿后续的事,知道这孩子极为克制,是个心里有数的,便笑着点头:
  “既然如此,正好让他给他堂伯打下手。
  “太上身边的护军营首领也不中用了,让他去吧!”
  恪谨亲王大喜,连连谢了昭明帝。
  敦诚亲王便后悔,刚才应该顺便也推荐推荐自已的儿子,说不定便能讨个别的好差事也不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