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第331章
  延嘉殿。
  黛玉和探春携手回来,便看见程倩站在太后身边,精神头儿十足地低声说话。
  二人对视一眼,面露诧异。
  这程姑姑被陶监一句话打击得深夜呆坐、寒气入体,怎么这才两三天,竟然就这样没事儿人一般了?
  程倩回禀完毕,回头见她二人进来,往后退了半步,屈膝叉手:“郡主、县主安。”
  黛玉心里越发惊异,和探春也欠身还礼:“姑姑病体痊愈,可喜可贺。”
  “惭愧。”程倩低着头并没再多说。
  太后却笑着指了指黛玉二人:“把你刚才告诉我的事情,也跟她两个说一声。”
  程倩微一迟疑,便站直了身子,镇定道:“荒驿被火的尸首并非北王的消息已经传开。
  “陛下今晨朝上传旨,列北静王十大罪状,全国通缉,令各地活捉押解进京。
  “旨意一下,便有几位老臣哭闹着要来太极宫寻太上喊冤。
  “甘露殿派了戴相过去,亲口说了一声:这等忤逆狂妄、不忠不义的畜生,不配做水家的儿孙。
  “群臣这才没话说了。
  “因戴相过去了,陛下趁势宣布了太上微服南巡,查沿路官员优劣,各有赏罚。
  “两江总督丁明毅果敢周密,今年考绩评上上。赏了他母妻诰命。
  “山东巡抚愚迟绵软,贬为怀远县令。”
  “苏州知府爱民勤政,今年考绩评上上。那位为了保护北王而死的幕僚管某,则追赐了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
  “江南沿江各县令,照太上所录功过,各有赏罚。
  “其中唯有太上钦点的一位新科进士、江宁县令名叫曹谕的,似是吏部天官曹讽的幼弟。太上极口赞誉,陛下赏金银百两,擢了江宁府同知,命年后赴任。
  “戴相听了,满面笑容走了。”
  程倩说完,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笑看黛玉,问道:“怎样?皇帝可落下了什么人?”
  黛玉忍不住想笑,忙又憋住,一本正经地答道:“冯将军父子一路辛苦,冯将军又受伤中毒废了手臂,陛下很该补偿一二。”
  探春的脸腾地通红,忙低了头。
  太后笑眯眯地看看探春,又看向黛玉,含笑连连颔首:“你说的极是。”
  因命程倩,“去问问皇帝,冯家父子,打算封赏哪个?又是什么赏格儿。就说我关切得紧!”
  程倩笑着去了。
  探春被太后和黛玉看得害羞,忙忙推了一事,回了自已房间。
  黛玉看着她的背影笑,坐到太后脚边,道:“冯老将军是个极聪明的人,他家夫人也通透。
  “想必这一回,老将军会趁机告老。太后快替义敏想想,冯紫英可寻个什么差事才好呢?”
  太后细想一想,满意笑着点头:“你说的没错。若要父子同朝,他总是会压着他儿子一头。
  “如今又有义敏这件事,冯唐既然已经明白地向延嘉殿提亲,想必早有决断。
  “至于冯紫英么……”
  太后忽然觉得有些伤脑筋。
  她一辈子并无儿女。
  皇帝虽然后来称她为母,也算是孝顺恭敬,可她不过是对方供起来的一个泥塑木雕的菩萨像罢了。
  义敏是她第一个名义上的女儿。
  而义敏对她的孝敬之心,丝丝缕缕,真真切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令她既欣慰、又开心。
  替义敏挑女婿,她自然愿意挑个相貌好、性情好、本事好、对女儿也好的青年才俊。
  可冯紫英此人,本事算不得顶尖、性情算不得体贴,放出去行军打仗担心他保护不好自已,拴在京中又担心他壮志难酬会迁怒义敏……
  一时之间,太后思乱纷纷。
  见她这样为难,黛玉便知太后正为义女百般筹谋,由衷地替探春高兴,莞尔笑道:
  “太后娘娘这是挑花了眼了?”
  太后呵呵地笑,叹息着摇头:“真是关心则乱。我一辈子都没这么没决断过。”
  黛玉笑起来,伏到太后膝上,挤挤眼:“朝廷官员各自都是什么差事,您哪儿知道得那样详尽?此事您该找太上商议才是。”
  太后一愣,又惊喜起来,笑道:“你所言不错!此事太上必然爱管!等程倩回来,看看皇帝怎么说。若他还没说法,我便立即去寻太上!”
  两个人对视一眼,轻轻笑起来。
  正在此时,送鸿昌郡主和史湘云出去的小内宦回来,跟黛玉禀报:
  “鸿昌郡主令转达昭庆郡主,她和她母亲这一两天会去一趟史侯府上。
  “既然太上提及了史大姑娘的婚事,那宗室中总要有一二表示,这差事恪谨王府揽了。”
  太后立时便是一挑眉,看向黛玉,笑道:“你倒是会挑人!恪谨一家子都宽厚聪明,你那史家妹子有他家相助,婚事必定无忧。”
  黛玉道:“惭愧。鸿昌是个热心人,我与她一见如故,什么都没帮得上她,却给她添这样麻烦。”
  太后笑笑,不再多说。
  一时程倩回来,却带回来另一个大消息:“陛下令冯老将军带队,又点了怀远侯和南安王世子协同,一起去北府搜查了!”
  搜查!?
  这是,要抄检北静王府?!
  黛玉吃了一惊:“那北王太妃和王妃呢?”
  “软禁卧房。”程倩叹了口气,“原本陛下不想让兵士们进后宅骚扰妇人。
  “可忠顺王和愉亲王都说北王年幼,若真有不轨之事,太妃和王妃必定身涉其中,不可不囚。
  “陛下只得命将妇人们各自禁约在房中,只查抄物品书信,不许伤人。
  “如今太妃和王妃的娘家也都闭门谢客,禁了进出,状似待罪。”
  太后和黛玉都默然下去。
  廖长史的认罪书,她们虽然为了避嫌,谁都没亲眼看过、亲口追问,但猜也能猜到必有许多的不可言之事。
  从国事论,北静王府被查抄,只是迟早而已。
  “去的都是北府故旧,总会念一念香火情。虽更加不敢徇私,然能令后宅不被折辱,已是陛下格外照看了。”
  黛玉轻声叹着,劝解太后。
  太后沉默点头。
  片刻后,振奋精神,抬手令程倩:“走,你陪我去甘露殿,咱们去问问太上,给冯紫英寻个什么差事,才配得起义敏!”
  第332章
  让太后意外的是,太上竟然对冯氏父子的官职并无任何打算。
  太后疑惑重重地回来,跟黛玉说了,自已奇道:“一向最护短老臣的人,一路上又那么喜爱紫英,怎么反而不肯管了?”
  黛玉也错愕片刻,想一想却又明白过来,笑一笑,且转头问人:“孟姑姑回来了没有?”
  因每日都要去荣府给贾母施针,孟姑姑如今拿着这个借口四处游荡,任谁都摸不准她的行程。
  当下宫人笑答:“才回来没半刻。今儿带了许多东西回来,这会子想必在房里正收拾。”
  太后的注意力被转移:“许多东西?都是什么?”
  宫人笑答:“塞了两个大大的包袱,还不肯给我们看呢。”
  程倩见太后和黛玉都好奇,也跟着笑,又命人:“去跟小孟说,让她带了出来给太后和郡主瞧瞧!”
  过了好一会儿,连探春都听见动静走了出来,孟姑姑这才姗姗来迟。
  众人看她两手空空,笑着追问。
  孟姑姑悻悻,哼了一声,抱怨道:“我看着贾家老太太精神头儿不错,便出来得早。
  “顺路拐去了郡主林宅瞧了瞧,家里都收拾得差不多了。该窖的该藏的,都已经收好。
  “剩下的都是要带进宫的。小红这臭丫头,格外不客气,直接提了两个包袱给我,让我给郡主带进了宫!”
  又冲黛玉哼道,“那两个大包袱已经送了你那边去,晴雯收了。”
  程倩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敢情是当了一回力巴!”
  黛玉眼中带笑,脸上却忙格外正经,起身规矩行礼:“啊哟!这可辛苦姑姑了!丫头不懂事,我给您行个礼吧!”
  孟姑姑趁机转向太后告状:“早先咱们在江南,郡主身边那个叫小红的丫头,被留在林家老宅里头押送东西进京,便没跟过来。
  “您是不知道,心眼儿又多,又会说话,最抓尖儿的!紫鹃这软和性子,都未必压得住她。必要晴雯出马才行!”
  太后笑得直不起腰来:“人家不过托你拿了回东西,你这就开始背后说人家坏话了?我可不上你这当!”
  众人笑了一回。
  探春便问黛玉:“既已收拾妥当,雪雁小红两个可要进宫了?”
  黛玉迟疑片刻,道:“我只怕叫了她两个进来,妙玉自已留在府里,会不自在。”
  太后看了她两个一眼,没有作声。
  妙玉喊冤一案如今已经移送大理寺,那个智通僧尚未开堂审理。